家譜的真實性到底有多少?

用戶68056351

家譜具有一定的史料價值,它所反應的社會習俗和人口遷徙現象,是國家正史和地方誌的補充。但如果從科學的角度,探討家譜的真實性和準確率,恐怕會讓人很失望。連司馬遷的《史記》都有存疑之處,何況經數十人之手創造的家譜。

別誤會,這種不真實的家譜現象,與勞動人民追根問祖的美德是沒有關係的,主要還是歷史和社會發展的原因。個人認為,從總體上看,家譜中記載的遠祖真實性低,近代真實性高。

民間傳說中,家譜最早起源於西周時期,至唐朝晚期的1千多年間,歷朝歷代均設置了“譜局”這種機構,司職管理民間重要家譜。在這段時期,任賢選能是看家庭出身的,家譜就是身份的證據。比如劉備說他是中山靖王之後,孝景皇帝玄孫,漢獻帝讓人一查家譜就證實了他皇叔的身份,這類真實性高的家譜就是官方版的。

到宋朝開始,科舉制度盛行,家譜的修訂行為被放寬,民間開始流行自修家譜。於是,家譜的虛假成分大大增加。為了抬高自己的身份,或者滿足虛榮心,許多家譜開頭便追溯到炎帝和皇帝,要麼就是某位皇帝或柱國重臣。比如姓張的就說是張良、張飛的後代,姓劉的就說是漢朝皇族後裔等。

到了明清時期,這種虛構家譜的行為更是風靡一時。朱元璋本是農民出身,當上明朝皇帝后就帶頭胡亂追祖,民間更是上行下效。這時期流行一種“譜匠”的行當,你只需提供簡單的家庭資料,他能給你製造一本幾十代遠祖的家譜,並把他們的功績吹得天花亂墜。

可能你要有疑問了:不是說家譜遠祖真實性低嗎?沒錯,唐朝以前的家譜幾乎全都失傳了,民間現存的家譜99%是明清時期的。

明朝“譜匠”生產的家譜,有個顯著特徵,開篇都是用華麗的詩句,點出家族遠祖身世顯赫,直接追溯到春秋戰國以前的名人。因此,只要家譜中第一位先祖是個名人,那就八九不離十了,因為不止名人才有子孫

其實,家譜的真實性還可以從很多角度佐證。古代戰爭多發、自然災禍不斷、人口遷徙頻繁,普通家族想要生存上千年,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除了孔姓等名門望族以外,平民的家譜想要準確弄清幾十代的遠祖,幾乎是不可能的。當然,基於勞動人民的傳統美德,明朝以後的這幾百年的家譜,真實性還是很高的。


文史琅琊閣

家譜的真實性,無論是對於家族後人,還是對於其他人(尤其是在學術界,有很多學者利用家譜進行歷史學研究),都可能存在這一疑問。

先從學術研究角度來說,在學術界,大多數學者將家譜作為一種文獻資料使用,特別是從家譜中發現史料,與其他史料結合,以此來研究社會歷史;還有一部分學者研究宗族史,那麼家譜就是必備的史料;亦有專門研究家譜等譜牒資料,並形成了“譜牒學”。無論哪一種,對家譜都保留一定的懷疑態度,這是因為家譜的編纂者以本族人為主,即使是外姓人,也和該家族保持良好的關係,所以本族人寫本族史,難免會有誇大,或者只記錄宗族積極健康的一面,而忽略消極的一面(比如對族人的懲罰,大部分家譜記載對族人最嚴厲的懲罰都是不入祠堂,其他的如浸豬籠、沉塘等酷刑都不會記錄);再者,家譜的編纂者文化水平不一,所以最終編纂的族譜層次也參差不齊;此外,還存在著借鑑、附會、抄襲等現象

,如著名的江西填湖廣,在麻城等地區的家譜中都記在從“江西瓦屑壩”遷入,但實際上並非如此,研究證明其中許多家譜都是相互“參考”得來。

回到家族來說,作為家族後人,對家譜最關心的就是直系幾代祖先,他們生活的年代,是否有過功名,做過官員,有沒有很厲害的地方,這是很多人普遍的心裡,雖然得不到實際好處(當然,這個也不一定,例如前段時間,桃花源景區以10萬元尋找陶淵明的後人),但好歹有一種精神的滿足。此外,對於大部分家譜來說,始遷祖以下的世系多是真實的,因為大部分家族修譜多在明清及以後,加上期間不斷續修,而始遷祖之前的世系,則就很難考證,翻閱眾多家譜,你就會發現一些現象,比如姓李的大部分是唐朝皇室後裔,姓劉的也多會追溯到兩漢皇室,其真實性都值得懷疑。除世系以外,其他內容亦需要甄別。


楚邾



族譜不僅有譜系傳承關係,更重要的還有一套“管理體制”。傳統典型的族譜除去譜系,包括了家族的歷史沿革記錄、大事記、家訓、家禮、重要人物傳記、詩歌和文藝作品、祠堂祖宅祖墳圖錄等重要內容,是保證族系純正、保持人類美德的重要且有效手段。



所以,我們講家譜或者族譜不可信之處,往往有二,其原因在於家譜,族譜編修是大事,並非每年一次,有的數年一次不等。那麼問題就來了,一是由於戰亂或者遠遷而造成的譜系斷續問題,比如現在的南方人有不少是中原南遷而來,很少有一套完整的家譜傳世,即使現在有,也是後來編修的,所以很多人抱有質疑的態度,比如,某某大姓要沾沾祖先的光,說王族後裔或者高官名人之後,無從考證!二是祖輩是貧苦百姓之人,突然某一代發家致富或者高官厚祿甚至登位而君臨天下,這些人往往會找一些名人附之,以彰顯名門之後,比如某皇帝就如此!



但凡此二種,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家譜族譜也是比較客觀的,因為家譜族譜由族長牽頭編修,除了族長能保留之外,還有幾本備份保留的,可以相互印證,個人修改的機率比較小,因為一本改了,其他的就可以印證了。



比如,我族家譜,我也只在小時候看見過,是二三十年前新編修的,除了族長保留外,我的伯父也有一本,作為我們這個分支的傳承,就是清明祭祖時,伯父才拿出來講家族沿革,具體到每個分支的人數,學識,官位,所在地,墓地等都有記錄,十分詳細,而且我們照著上面的記載去尋根也是能夠找到一些蹤跡的,比如我們祭奠南遷的始祖就要到閩贛地區了,那裡是可以找到其墳墓的。但是族譜平時是不輕易示人的,所以很難看到,普通人就更別說去修改造假了。而且用的都是仿古紙張和裝訂模式,還加蓋族長印章,這可不是容易仿造的。



所以對於我個人認為族譜家譜的記載是比較可靠的,一般來講也是可以反映一個家族的傳承和興旺史的。但是現在很多地方不再注重修家譜,而且也沒有了宗族概念,所以今後的家譜就不知道如何了。


樸易堂國學易學文化

首先說,家譜的真實性,要看針對哪一方面來說。

針對家譜的真實性而言,歸結到兩點,第一,遠祖的追認。第二、後世的延續。

我們首先來說遠祖的追認。

一般而言,一個家族,就以我們唐姓家族為例,要進行始祖的追認,肯定不可能是準確而真實的。

比如我們就是以皇帝軒轅氏之後唐堯為始祖,這到底是不是真實的,可以說沒辦法考證的。

幾千年的歷史,歷經戰亂、遷徙等等,沒有任何一個家族的族譜,會是從始祖一直流傳下來不斷代的。

所以說,在這一點上,家譜的這一部分的真實性是有待商榷的。

第二,後世的延續,還是以我們唐氏家族為例。

我們現在雖然在四川,但都是清時湖廣入川而來的。

很多從湖廣過來的家族,根本就沒有老譜,也就是靠口口相傳,入川后重新修訂的族譜,再加上破四舊時期,很多族譜又被損毀,到了現在很多家族重修族譜,完全是兩眼一抹黑。

比如我們就是這樣的 ,老譜已經損毀失傳,現在重修族譜完全只能靠採訪族中老人、蒐集神主牌等物證、參考現存的字派,等等方式來考證。

也只能找到我們入川始祖的名諱,所以我們現在修訂族譜,也只能以我們前清遠祖為第一代而修譜。

只能是已知的和能夠考證出的,力求保證真實無誤。

所以說,家譜的真實性,還是要分兩個部分來看的。

我是閬中飛帥,你們留有老族譜嗎?有沒有修譜?評論區留給你,我們一起聊聊


閬中飛帥

家譜的真實性是不容置疑的。

修家譜的宗旨是如實地記錄本姓的發祥資源。修家譜的目的是本姓氏一代代發展延繼有據可尋。


為了使本姓的家族史能夠真實記錄其發展詳情,所以每隔幾十年便會重修。重修的目的是怕時間長久,而遺漏了一些某小家族的真實情況。

為了使本姓家譜的真實性,修譜執行者不會隨意猜測,不會途聽道說。對於不瞭解的情況,都會跨縣跨省的走訪,落實。務必做到百分百的真實記錄。

至於懷疑家譜的真實性,修家譜是記錄性的家族史,就如國家正史一樣。務必做到某件歷史事件,發生在何年何月何日,事件的起因是什麼,經過是什麼,結果是什麼,人物是誰誰誰。如實記錄,以便後人研究。所以,歷史是最公正的。



而對於家譜,換而言之就是一部家族史。既然是家族史,又怎能弄虛做假呢?修家譜不是小說家寫小說,腦洞大開,天南地北不著調,天上人間一步遙,什麼都行。

所以,家譜是一部家族正史,是後人上溯追源的正本,是真實反映本族系發展結構祥情的記錄片。真實可靠!



堪與

家譜這東西,一般老百姓家不會作假。因為你不是帝王,官宦家,不用攀高枝。這個東西一般都是在祠堂裡放著。每年清明節時期會拿出來曬家譜和族譜。族譜相對來說久遠一些,就是從你這裡的太祖開始。家譜呢,就是你們這一支傳承下來的家譜。

綜合來講了,家譜上記載的都是真的。因為都是尋常百姓家記載的也都是日常這些事情。比如說,誰家添丁了,誰家娶某某氏的女為媳婦了。誰誰做官兒了這個都要在上邊特殊標記的。還有那種誰誰抱養的,都有特殊符號。另外那種外遷到外地的,然後後面就是空白。然後那也知道會單獨在他們居住地那邊再開一個家譜。相當於一個分支。

我們家的這個是從明朝山西。遷過來到現在已經20多代了。前年還去把那個祖墳。周圍整體中的那個柏樹。因為我們祖上道這個地方是比較早的。在最高的地方有一片兩三畝地就是祖墳。

因為是普通百姓家的族譜沒必要弄虛作假。裡邊兒東西基本上都和長輩們說的一一相對應的都能對得上。所以我認為這個家譜百姓家的,那肯定是真實的。



如果是帝王將相,王侯家裡的。那為了證明自己出身高貴,肯定都會攀高枝。這個相信大家也都明白。圖我就不配了自己家的家譜配什麼圖啊!


行者視野

關於家譜的真實性,要從幾個方面去看。

1、距今年代越久的,失真成份比佔越高。

2、歷代編修人員的素養,博學、嚴謹的編修人員編的客觀真實,反之會憑主觀篡改,導致失真。

3、續修次數少,間隔時間長,資料丟失嚴重,失真比例越高。

4、其他原因導致資料缺失,而失真的也常見。

5、出於某些目的,未按事實編修的也有。

總之,

1、始遷祖以下,基本真實,錯誤極少。往上錯誤漸多。

2、明以前,就很難說了。


譜事通

家譜的真實性還是比較高的。

本著慎終追遠、追本溯源的精神,我們的祖先以及後來的我們,在自己的身世上也是一直不遺餘力的堅持這家譜的完整性和準確性。

圭海君所在的家族,近來也在積極的修譜,因之前的家譜在六七十年代被燒燬,以至於今日的我們很難還原其真實面目,儘管在部分老人的記憶裡,還能勉強把其中的譜系和典故以回憶的形式還原些許的面目,但對於所有的修譜成員來說,他們竟然選擇了放棄,而是另尋一條更加困難也長久的道路:找尋更全更有說服力的直接證據,如海外尋譜。

在修譜人的眼裡,既然是修譜,就一定要去蕪存菁,找尋最真實的源頭,而在我們所瞭解的家譜中,我們的祖先並不是什麼名人,也不是值得歌頌的人物,如果在家譜的修訂上,要攀附一個比較有名氣的人物,其實是很簡單的,甚至在現存的一些石碑上,我們也可以找尋到蛛絲馬跡,但似乎沒有人願意這麼做,因為以點或線的證據就把自己的家族與名人掛鉤,在更多的人看來,完全是給自己的臉貼金,反而會招來更多的笑話。

再說,祖先強則強矣,可以是書香傳家,祖先弱則弱矣,也可以是篳路藍縷,二者同樣珍貴。

既然家譜是為了給自己一個不忘本的記憶,那麼如果擅自修改使其真實性大打折扣,那麼家譜的意義何在?是不是更加愧對先人的庇佑。


圭海四記

家譜的真實性是毋庸置疑的!

代代相傳,記載家族的世代繁衍、重要人物事蹟,讓後人知道自己的祖上世代。

沒有家譜,孔子的後人怎麼知道確認自己就是孔子後代呢?總要一個依據,家譜記載或許就是證據。

我個人把家譜理解為:組織架構圖

或許換個現代名詞更加通俗易懂,再配個圖,或許大家都明白家譜是什麼?


上面這個家譜思路不夠清晰,不夠一目瞭然。



這張家譜就明顯清晰明瞭,祖上七代(七族圖)人物關係圖一目瞭然。


看看這個架構圖,是不是跟我們日常工作中的架構圖是同個東西呢?

古代人也是很有思想,表達方式不比現代差呢!


楓雨香港

從我們晁家的家譜來說,唐末晁禋官至太師中書令,晁禋生憲,憲生佺。再往前沒有詳實記錄了。

從宋朝起就有詳實的記錄了。不過是起碼從宋至今一千餘年的歷史是詳實的。入宋第一代為晁佺,為大理寺丞,追贈太傅,生三子,迪、迥、遘。

晁迪為刑部侍郎。晁遘為吏部尚書。

晁迥兼通儒、釋、道,對宋學的形成有一定影響,,太平興國五年(980年)進士。歷任大理評事、工部尚書、禮部尚書、太子太保等職,翰林學士知制誥,終年84歲,諡號“文元”。

其子,“宗”字輩晁宗愨曾任翰林學士知制誥,官至參知政事,地位顯要。諡號文莊

自第三代起,晁氏名字極有規律“宗仲端之,公子百世,中令文元,有則必大,原時維生,光緒可再,奉康翼貽,秀鍾嶽岱,儲毓綿延(同祥呈先澤),植基寧泰,敬慎常凝,品擬彭戴,資學服官,培養斯在,焱理持衡,藻耀奕代,揆式含芳,景舒旭藹,班序永澄,求圖偉對,嗣徽克展,晉勿垂佩,樹澤孔長,普承家誨”。注:前十六字輩為北宋王朝末帝宋欽宗趙桓御賜。

據一些史書及家譜記載,自宋先祖晁佺起至“世”字輩,在大宋三百年中,一共考中了74位進士,號稱"貽無虛榜",其中二十三位官至尚書。

十七世祖晁瑮及其子東周、東吳同為明朝嘉靖年間進士,如翰林院“父子三翰林”為史上美談。

到我這裡為三十三代:為岱字輩,下一輩為儲字輩,每一代人都明確知道自己的輩份。

不出意外,今後近兩千年裡,後人都知道自己的輩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