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格力一天跌去了19家上市公司?

為何格力一天跌去了19家上市公司?

4月26日,格力電器股價下跌8.97%,成交額為171億,位居全體A股成交額首位,當日格力電器市值縮水270億。截至4月25日,A股3510家上市公司中,有3156家的總市值不到270億,市值最小的19家上市公司的市值之和只有260億元。格力一天跌去了19家上市公司!

董小姐不開心,格力取消分紅

一切都怪董小姐。

4月25日晚上格力電器公佈了2017年年度報告,年報中如是表述:“公司從實際經營情況出發,為滿足資本性支出需求,保持財務穩健性和自主性,增強抵禦風險能力,實現公司持續、穩定、健康發展,更好地維護全體股東的長遠利益,公司 2017 年度不進行利潤分配,不實施送股和資本公積轉增股本。”

對於格力不分紅的理由,年報中是這樣描述的:“根據 2018 年經營計劃和遠期產業規劃,公司預計未來在產能擴充及多元化拓展方面的資本性支出較大,為謀求公司長遠發展及股東長期利益,公司需做好相應的資金儲備。公司留存資金將用於生產基地建設、智慧工廠升級,以及智能裝備、智能家電、集成電路等新產業的技術研發和市場推廣。”

不過,這似乎並不能成為格力電器不分紅的理由,因為格力電器現在不缺錢。在2017年年末,格力電器賬面上擁有現金996億,應收賬款及應收票據合計380億,而其應付賬款為346億,短期借款186億,沒有長期借款和應付債券。總體來看,格力電器現金資產非常充裕,其每年的CapEx也不過20億元左右,即便未來兩年需要智慧工廠升級和建設生產基地,也不影響其2017年的分紅政策。

既然不缺錢,還不願意分紅,理由大概只有一個:董小姐不開心。

2016年10月格力電器股東大會上董明珠就曾說:“格力沒有虧待你們!我5年不給你們分紅,你們又能把我怎麼樣?”

董小姐近些年來,高調做手機卻默默無聞的收尾了,想做新能源汽車但收購珠海銀隆的方案未能通過,於是自己掏腰包買了過來。任性!霸氣!好漢一條!

所以,這次格力電器不分紅,更大概率的原因應該是董小姐不開心了。

此前曾兩次不分紅,股價走勢迥異

為何格力一天跌去了19家上市公司?

格力電器自1996年上市以來的22年當中,絕大部分時候派息率都在40%以上,因此也成了A股中為數不多的高分紅、高回報的優質投資標的,甚至成了中國價值投資者的代言公司。

不過,這並不是格力電器第一次不分紅,此前格力電器曾有兩次也未進行現金分紅。

在格力電器上市第二年即1997年,格力電器從當年淨利潤1.98億元中,提取法定公積金1977萬元、提取公益金988萬元以後,餘額1.69億元轉入盈餘公積金,沒有派發現金紅利,也未進行公積金轉增股本。

1997年格力沒有分紅的原因,應該是為了擴大產能。在1997年12月23 日召開的臨時股東大會上決定進行配股融資。1998年5月格力電器順利完成了配股工作,共配售1260萬股,配股價22元,共籌集資金2.7億元。此後五年股價漲幅:

年份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累計漲幅

收入

36.18

43.27

61.78

65.88

70.30

103.65%

收入增速

10.81%

21.48%

4.81%

19.60%

25.87%


歸母利潤

2.12

2.29

2.55

2.73

2.97

37.5%

利潤增速

6.77%

6.55%

11.22%

9.29%

13.59%


股價漲幅

-10.77%

-8.27%

8.71%

-1%

-13.23%

-23.56%

2006 年是格力電器上市以來第二次不分紅。格力電器當年實現銷售收入 238.03億元,同比增長30.32%,實現利潤 6.28億元,同比增長 23.88%,淨資產收益率達 20.18%。

格力電器在其2006年的年報中表示,未來兩年將新增300萬臺空調產能項目需要投入資金8億元,新增 360 萬臺壓縮機產能項目需要投入資金6億元,合計需要資本性開支約 14 億元。由於其2006年非公開發行股票申請未能獲得核准,因此決定當年不分紅派息,不進行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全部利潤用於增加公司的營運資金。此後五年物價漲幅如下:

年份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累計漲幅

收入

380.41

422.00

426.37

608.07

835.17

216.53%

收入增速

44.33%

10.93%

1.04%

42.62%

37.35%


歸母利潤

12.70

19.67

29.13

42.76

52.37

656.79%

利潤增速

83.56%

54.87%

48.15%

46.76%

22.48%


股價漲幅

315.75%

-40.41%

125.58%

-3.73%

-3.28%

420.40%

很明顯,格力電器前兩次沒有分紅後的5年,公司的股價表現迥異。在1997年之後的5年,格力電器的股價跌了4年,漲了1年,累計跌幅為23.56%;在2006年停止分紅後的5年,格力電器的股價雖然有3年是下跌的,但上漲的兩年都是大幅上漲,因此5年累計漲幅達到了420%。

不過,這兩次股價表現迥異的原因,除了當時整體市場環境的差異之外,公司業績的變化才是根本原因。1998年~2002年格力電器的收入累計增長103.65%,淨利潤累計增長了37.50%;而從2007年~2011年,格力電器的收入累計增長216.53%,淨利潤增長了656.79%。顯然,格力電器在兩次未分紅後的五年內表下迥異的根本原因,是淨利潤的變化情況不同。這表明,在中長期而言,公司的淨利潤增長情況決定了公司的股價變化。

格力的未來會怎樣?

格力電器做集成電路,目前尚且不知道是真的有這個規劃還是為了迎合當前的國內環境,但不管是為了什麼目的,格力電器做集成電路沒戲。

首先,集成電路無論是從設計還是到製造,再或者到封裝測試,格力電器都沒有任何技術積累,與其現在的主業也沒有任何協同性。

如果格力電器去做芯片設計,在高端芯片方面國內目前根本做不了,不光是格力電器的問題,而是沒有一家企業能做,也缺乏人才和整體環境。

如果格力電器去做芯片製造,既缺乏人才又缺乏資金。芯片製造大廠英特爾、三星和臺積電每年的資本開支都在100億美元以上,格力目前900多億元人民幣的資金,根本不夠燒。另外,國內的中芯國際和華虹半導體,做了這麼多年,工藝還停留在24納米及以上,24納米雖然有兩場但總體良率太低,而臺積電已經開始7納米。格力電器現在去做芯片製造,這差距不知道需要多少年才可以抹平。

如果格力電器去做芯片封裝測試,資金夠用,人才在國內也相對好找,但是這一環節是芯片產業鏈上技術含量最低的,資金回報率也是最低的,這從長電科技、華天科技等常年單位數的ROE、ROIC等可見一斑。目前格力電器的ROIC、ROE都在20%以上,跑去做芯片封裝製造,無疑是放著西瓜不要而去撿芝麻的行為。

但是,這並不重要。格力電器是一傢俱有護城河的企業,它的護城河是這些年逐漸建立起來的具有定價權利的品牌優勢,高於競爭對手的銷售價格和市場佔有率便是最好的證明。

為何格力一天跌去了19家上市公司?

空調產品的成本相差不會太大,因此較高的毛利率只能來自於更高的售價,更高的售價表明格力電器單純靠品牌就能形成定價權。單純依靠品牌就能收取更高的價格,這便是企業的護城河之一。

與主要幾家競爭對手相比,格力電器的整體業務盈利能力也更強。

為何格力一天跌去了19家上市公司?

幾家公司中,格力電器的ROIC是最高的,常年維持在20%以上,青島海爾在10%~20%之間波動,美的集團與海爾集團大體相似但總體趨勢比青島海爾更好,海信科龍的波動性非常大,主要是受非經常性損益影響較大。

因此,格力電器的未來,還是取決於公司的主業——空調業務。目前國內空調市場仍然有很大的增長空間,格力電器已經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未來它的優勢不會輕易消失。

也許投資者會擔心董小姐會給格力電器造成的影響。但是,管理層對一家公司的影響,並沒有那麼大。帕特·多爾西曾說:“在90%以上的情況下,行業競爭態勢對企業是否擁有護城河的影響,要超過經營決策的力量。這並不是說管理者無能,而是因為某些行業註定就比其他行業缺乏競爭力。在有些行業,CEO即使什麼都不做,依然能保持住較高的資本回報率。事實證明,就長期而言,結構性的競爭優勢比高人一籌的經營決策更為重要。”

所以,即便董小姐真的犯傻去搞集成電路,格力電器的經營優勢也並不會那麼容易消失。格力電器的股價經過調整以後,它目前對應2018年的市盈率大概只有11倍,相比於市場上計算機、半導體或者軍工之類的上市公司動輒六七十倍甚至幾百倍的市盈率,格力電器的股價非常便宜,格力電器的未來不會差,股價表現也不會差。

至於短期,格力電器的股價有可能會繼續下跌,畢竟股價短期是由無數交易者極其短視的和充滿動物精神的投機行為決定的。但在長期,股價是有公司的淨利潤增長率和股價估值決定的。這個時點怎麼看格力電器?只能說,下跌就是買入的絕佳機會,同時也不要被短期的下跌所嚇壞。

一家公司不分紅,股價就會大跌,只能表明市場上蠢豬太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