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格力一天跌去了19家上市公司?

为何格力一天跌去了19家上市公司?

4月26日,格力电器股价下跌8.97%,成交额为171亿,位居全体A股成交额首位,当日格力电器市值缩水270亿。截至4月25日,A股3510家上市公司中,有3156家的总市值不到270亿,市值最小的19家上市公司的市值之和只有260亿元。格力一天跌去了19家上市公司!

董小姐不开心,格力取消分红

一切都怪董小姐。

4月25日晚上格力电器公布了2017年年度报告,年报中如是表述:“公司从实际经营情况出发,为满足资本性支出需求,保持财务稳健性和自主性,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实现公司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更好地维护全体股东的长远利益,公司 2017 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不实施送股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

对于格力不分红的理由,年报中是这样描述的:“根据 2018 年经营计划和远期产业规划,公司预计未来在产能扩充及多元化拓展方面的资本性支出较大,为谋求公司长远发展及股东长期利益,公司需做好相应的资金储备。公司留存资金将用于生产基地建设、智慧工厂升级,以及智能装备、智能家电、集成电路等新产业的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

不过,这似乎并不能成为格力电器不分红的理由,因为格力电器现在不缺钱。在2017年年末,格力电器账面上拥有现金996亿,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合计380亿,而其应付账款为346亿,短期借款186亿,没有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总体来看,格力电器现金资产非常充裕,其每年的CapEx也不过20亿元左右,即便未来两年需要智慧工厂升级和建设生产基地,也不影响其2017年的分红政策。

既然不缺钱,还不愿意分红,理由大概只有一个:董小姐不开心。

2016年10月格力电器股东大会上董明珠就曾说:“格力没有亏待你们!我5年不给你们分红,你们又能把我怎么样?”

董小姐近些年来,高调做手机却默默无闻的收尾了,想做新能源汽车但收购珠海银隆的方案未能通过,于是自己掏腰包买了过来。任性!霸气!好汉一条!

所以,这次格力电器不分红,更大概率的原因应该是董小姐不开心了。

此前曾两次不分红,股价走势迥异

为何格力一天跌去了19家上市公司?

格力电器自1996年上市以来的22年当中,绝大部分时候派息率都在40%以上,因此也成了A股中为数不多的高分红、高回报的优质投资标的,甚至成了中国价值投资者的代言公司。

不过,这并不是格力电器第一次不分红,此前格力电器曾有两次也未进行现金分红。

在格力电器上市第二年即1997年,格力电器从当年净利润1.98亿元中,提取法定公积金1977万元、提取公益金988万元以后,余额1.69亿元转入盈余公积金,没有派发现金红利,也未进行公积金转增股本。

1997年格力没有分红的原因,应该是为了扩大产能。在1997年12月23 日召开的临时股东大会上决定进行配股融资。1998年5月格力电器顺利完成了配股工作,共配售1260万股,配股价22元,共筹集资金2.7亿元。此后五年股价涨幅:

年份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累计涨幅

收入

36.18

43.27

61.78

65.88

70.30

103.65%

收入增速

10.81%

21.48%

4.81%

19.60%

25.87%


归母利润

2.12

2.29

2.55

2.73

2.97

37.5%

利润增速

6.77%

6.55%

11.22%

9.29%

13.59%


股价涨幅

-10.77%

-8.27%

8.71%

-1%

-13.23%

-23.56%

2006 年是格力电器上市以来第二次不分红。格力电器当年实现销售收入 238.03亿元,同比增长30.32%,实现利润 6.28亿元,同比增长 23.88%,净资产收益率达 20.18%。

格力电器在其2006年的年报中表示,未来两年将新增300万台空调产能项目需要投入资金8亿元,新增 360 万台压缩机产能项目需要投入资金6亿元,合计需要资本性开支约 14 亿元。由于其2006年非公开发行股票申请未能获得核准,因此决定当年不分红派息,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全部利润用于增加公司的营运资金。此后五年物价涨幅如下:

年份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累计涨幅

收入

380.41

422.00

426.37

608.07

835.17

216.53%

收入增速

44.33%

10.93%

1.04%

42.62%

37.35%


归母利润

12.70

19.67

29.13

42.76

52.37

656.79%

利润增速

83.56%

54.87%

48.15%

46.76%

22.48%


股价涨幅

315.75%

-40.41%

125.58%

-3.73%

-3.28%

420.40%

很明显,格力电器前两次没有分红后的5年,公司的股价表现迥异。在1997年之后的5年,格力电器的股价跌了4年,涨了1年,累计跌幅为23.56%;在2006年停止分红后的5年,格力电器的股价虽然有3年是下跌的,但上涨的两年都是大幅上涨,因此5年累计涨幅达到了420%。

不过,这两次股价表现迥异的原因,除了当时整体市场环境的差异之外,公司业绩的变化才是根本原因。1998年~2002年格力电器的收入累计增长103.65%,净利润累计增长了37.50%;而从2007年~2011年,格力电器的收入累计增长216.53%,净利润增长了656.79%。显然,格力电器在两次未分红后的五年内表下迥异的根本原因,是净利润的变化情况不同。这表明,在中长期而言,公司的净利润增长情况决定了公司的股价变化。

格力的未来会怎样?

格力电器做集成电路,目前尚且不知道是真的有这个规划还是为了迎合当前的国内环境,但不管是为了什么目的,格力电器做集成电路没戏。

首先,集成电路无论是从设计还是到制造,再或者到封装测试,格力电器都没有任何技术积累,与其现在的主业也没有任何协同性。

如果格力电器去做芯片设计,在高端芯片方面国内目前根本做不了,不光是格力电器的问题,而是没有一家企业能做,也缺乏人才和整体环境。

如果格力电器去做芯片制造,既缺乏人才又缺乏资金。芯片制造大厂英特尔、三星和台积电每年的资本开支都在100亿美元以上,格力目前900多亿元人民币的资金,根本不够烧。另外,国内的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做了这么多年,工艺还停留在24纳米及以上,24纳米虽然有两场但总体良率太低,而台积电已经开始7纳米。格力电器现在去做芯片制造,这差距不知道需要多少年才可以抹平。

如果格力电器去做芯片封装测试,资金够用,人才在国内也相对好找,但是这一环节是芯片产业链上技术含量最低的,资金回报率也是最低的,这从长电科技、华天科技等常年单位数的ROE、ROIC等可见一斑。目前格力电器的ROIC、ROE都在20%以上,跑去做芯片封装制造,无疑是放着西瓜不要而去捡芝麻的行为。

但是,这并不重要。格力电器是一家具有护城河的企业,它的护城河是这些年逐渐建立起来的具有定价权利的品牌优势,高于竞争对手的销售价格和市场占有率便是最好的证明。

为何格力一天跌去了19家上市公司?

空调产品的成本相差不会太大,因此较高的毛利率只能来自于更高的售价,更高的售价表明格力电器单纯靠品牌就能形成定价权。单纯依靠品牌就能收取更高的价格,这便是企业的护城河之一。

与主要几家竞争对手相比,格力电器的整体业务盈利能力也更强。

为何格力一天跌去了19家上市公司?

几家公司中,格力电器的ROIC是最高的,常年维持在20%以上,青岛海尔在10%~20%之间波动,美的集团与海尔集团大体相似但总体趋势比青岛海尔更好,海信科龙的波动性非常大,主要是受非经常性损益影响较大。

因此,格力电器的未来,还是取决于公司的主业——空调业务。目前国内空调市场仍然有很大的增长空间,格力电器已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未来它的优势不会轻易消失。

也许投资者会担心董小姐会给格力电器造成的影响。但是,管理层对一家公司的影响,并没有那么大。帕特·多尔西曾说:“在90%以上的情况下,行业竞争态势对企业是否拥有护城河的影响,要超过经营决策的力量。这并不是说管理者无能,而是因为某些行业注定就比其他行业缺乏竞争力。在有些行业,CEO即使什么都不做,依然能保持住较高的资本回报率。事实证明,就长期而言,结构性的竞争优势比高人一筹的经营决策更为重要。”

所以,即便董小姐真的犯傻去搞集成电路,格力电器的经营优势也并不会那么容易消失。格力电器的股价经过调整以后,它目前对应2018年的市盈率大概只有11倍,相比于市场上计算机、半导体或者军工之类的上市公司动辄六七十倍甚至几百倍的市盈率,格力电器的股价非常便宜,格力电器的未来不会差,股价表现也不会差。

至于短期,格力电器的股价有可能会继续下跌,毕竟股价短期是由无数交易者极其短视的和充满动物精神的投机行为决定的。但在长期,股价是有公司的净利润增长率和股价估值决定的。这个时点怎么看格力电器?只能说,下跌就是买入的绝佳机会,同时也不要被短期的下跌所吓坏。

一家公司不分红,股价就会大跌,只能表明市场上蠢猪太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