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美人》:亂世紛爭中的一曲詩人離歌

屈原,我們歷史上最具世界性影響力的詩人,這個名字已經成為一種文化的代表。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屈原的身份不只是詩人,他還是愛國者的代表,他不僅把當時的楚文化通過楚辭這一獨特的藝術推向巔峰,同時也是一位舉足輕重的政治家,他的命運浮沉見證了秦楚兩強的興衰爭霸史,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中國歷史的走勢。

《思美人》:亂世紛爭中的一曲詩人離歌

屈原姓羋,氏屈,名平,字原,楚國男子稱氏不稱姓,所以《思美人》的稱呼並不存在錯誤,也正是因為這個稱呼,成了眾多網友的槽點。以史為據,進行創作性的改編,這是絕大多數影視劇的基礎,《思美人》也是如此。

《思美人》試圖把傳統的歷史故事拍出新意,讓觀眾通過電視劇瞭解到先秦文化以及楚國的風土人情,所以對全部人物進行了全新包裝,讓人物變得鮮活。具體的表現就是讓整部劇有了新鮮和絢麗之感。很顯然,《思美人》通過服裝來呈現,人物服裝豔麗,無論是官場、貴人,還是平民百姓,都被展現得如此美麗,頗符合全劇主旨,以及每個劇中人物的性格特色。該劇讓我們看到了打破陳規的屈原和莫愁,他們的情感似乎更容易被新新人類認同。為現代年輕人譜寫了一曲亂世紛爭中的離歌,把歷史用現代的情懷來表達。

該劇在題材上選擇以歷史人物為原型,而在創作方式上則選擇了契合年輕人觀影喜好的偏重,其中包含青春挫折、成長勵志等(青春概念)元素的,堅持在還原歷史的基礎上,集中體現合縱連橫的政治謀略、風流浪漫的楚辭文化、步步驚心的後宮權謀、憂國憂民的家國情懷。《思美人》以楚國中後期秦楚相爭的歷史素材為依託,以楚國由盛而衰的轉變和屈原個人命運軌跡為主軸,展現了彼時群雄割據、縱橫捭闔的歷史圖景;故事鋪排有史據可依,踏準了歷史節點,在故事和人物形象塑造上,也符合當時的歷史特徵,不敢說它是一部展現楚國曆史和文化的佳作,但它足夠新穎。

據悉,《思美人》創作團隊為求儘量精準地還原戰國時期的社會及人文風貌,蒐集閱讀了兩千餘萬字的歷史資料和研究專著,內容涵蓋楚國文學、風俗、紡織、服飾、藝術、經濟、官制、軍事等諸多門類;劇中不僅有戰國風貌、楚巫元素以及屈原的想象世界,對屈原與懷王相知相殺的關係下了重筆,融入了諸多古楚國民俗風情和民間氣息。

縱使如此用心,也逃不掉被吐槽的爭議,然而各種爭議都是因為創新的結果,一些觀眾為了吐槽而吐槽,並不是建設性的探討。然而隨著劇集的深入,槽聲漸稀觀眾的關注點終於開始側重在劇中有趣的楚國習俗、神秘的楚巫文化、考究的宮廷禮儀以及唯美的楚辭楚韻之中。《思美人》不僅圍繞著屈原,將其著名的辭章巧妙融合在臺詞中,既不晦澀又不失本意,而且更是對整個楚國的文化有著潤物無聲的細節體現,兩千年前的歷史在觀眾的腦海中始終模糊,而電視劇形式讓這段歷史重現在面前,更加直觀,更加深刻,這也許就是影視劇的意義。

我們總是通過文字或者影像去還原歷史,然而歷史怎能完美還原?之所以稱為歷史,因為它已經過去,影視劇只能依託歷史文獻儘可能的展現那段歷史的進程和推動這個進程中的那些人,因為人才是歷史的見證和踐行者。撥開爭議,讓我們去享受劇集帶給我們的新鮮知識,從而更加全面的瞭解屈原,瞭解楚文化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