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美人》:乱世纷争中的一曲诗人离歌

屈原,我们历史上最具世界性影响力的诗人,这个名字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的代表。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屈原的身份不只是诗人,他还是爱国者的代表,他不仅把当时的楚文化通过楚辞这一独特的艺术推向巅峰,同时也是一位举足轻重的政治家,他的命运浮沉见证了秦楚两强的兴衰争霸史,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走势。

《思美人》:乱世纷争中的一曲诗人离歌

屈原姓芈,氏屈,名平,字原,楚国男子称氏不称姓,所以《思美人》的称呼并不存在错误,也正是因为这个称呼,成了众多网友的槽点。以史为据,进行创作性的改编,这是绝大多数影视剧的基础,《思美人》也是如此。

《思美人》试图把传统的历史故事拍出新意,让观众通过电视剧了解到先秦文化以及楚国的风土人情,所以对全部人物进行了全新包装,让人物变得鲜活。具体的表现就是让整部剧有了新鲜和绚丽之感。很显然,《思美人》通过服装来呈现,人物服装艳丽,无论是官场、贵人,还是平民百姓,都被展现得如此美丽,颇符合全剧主旨,以及每个剧中人物的性格特色。该剧让我们看到了打破陈规的屈原和莫愁,他们的情感似乎更容易被新新人类认同。为现代年轻人谱写了一曲乱世纷争中的离歌,把历史用现代的情怀来表达。

该剧在题材上选择以历史人物为原型,而在创作方式上则选择了契合年轻人观影喜好的偏重,其中包含青春挫折、成长励志等(青春概念)元素的,坚持在还原历史的基础上,集中体现合纵连横的政治谋略、风流浪漫的楚辞文化、步步惊心的后宫权谋、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思美人》以楚国中后期秦楚相争的历史素材为依托,以楚国由盛而衰的转变和屈原个人命运轨迹为主轴,展现了彼时群雄割据、纵横捭阖的历史图景;故事铺排有史据可依,踏准了历史节点,在故事和人物形象塑造上,也符合当时的历史特征,不敢说它是一部展现楚国历史和文化的佳作,但它足够新颖。

据悉,《思美人》创作团队为求尽量精准地还原战国时期的社会及人文风貌,搜集阅读了两千余万字的历史资料和研究专著,内容涵盖楚国文学、风俗、纺织、服饰、艺术、经济、官制、军事等诸多门类;剧中不仅有战国风貌、楚巫元素以及屈原的想象世界,对屈原与怀王相知相杀的关系下了重笔,融入了诸多古楚国民俗风情和民间气息。

纵使如此用心,也逃不掉被吐槽的争议,然而各种争议都是因为创新的结果,一些观众为了吐槽而吐槽,并不是建设性的探讨。然而随着剧集的深入,槽声渐稀观众的关注点终于开始侧重在剧中有趣的楚国习俗、神秘的楚巫文化、考究的宫廷礼仪以及唯美的楚辞楚韵之中。《思美人》不仅围绕着屈原,将其著名的辞章巧妙融合在台词中,既不晦涩又不失本意,而且更是对整个楚国的文化有着润物无声的细节体现,两千年前的历史在观众的脑海中始终模糊,而电视剧形式让这段历史重现在面前,更加直观,更加深刻,这也许就是影视剧的意义。

我们总是通过文字或者影像去还原历史,然而历史怎能完美还原?之所以称为历史,因为它已经过去,影视剧只能依托历史文献尽可能的展现那段历史的进程和推动这个进程中的那些人,因为人才是历史的见证和践行者。拨开争议,让我们去享受剧集带给我们的新鲜知识,从而更加全面的了解屈原,了解楚文化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