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寶珍:價值投資就是投確定性

紅刊財經 特約作者 董寶珍

董寶珍:價值投資就是投確定性

確定性:集中投資的基石

確定性的含義就是100%,就是用四毛錢買一塊錢的東西。假如有人設了一場賭局,賭明天早晨太陽不會升起來,對於這樣的賭局價值投資者肯定會積極下注,因為贏下這場賭局是確定的;假如又有人設了一場賭局,賭明天早晨是陰天,對於這樣的賭局價值投資者將避之唯恐不及,因為這場賭局玩的是“概率遊戲”。筆者最近在網上看到不少討論價值投資的文章,大部分觀點把價值投資理解為“概率遊戲”,這完全與價值投資的本質相悖。

巴菲特之所以強調“護城河”,就是為了確保企業擁有確定性的競爭力。企業未來只有越來越好,投資人才能獲利,而實現“越來越好”的基礎就是“護城河”。但馬斯克作為風險創業者,他與風險投資者的投資理念是一樣的——只投可能性(概率),即使這項投資的成功率只有10%。因此,馬斯克喜歡把可能性(概率)變成現實,但這樣的風險投資理念就與價值投資大相徑庭。價值投資和風險投資的界線在理論層面表現為確定性和可能性,圍繞確定性下注的是價值投資,圍繞可能性下注的是風險投資。

傑出的價值投資者都會選擇集中投資,巴菲特和芒格也有過把所有的資金都投入極少數公司的經歷,他們之所以敢於集中投資,就是因為他們確信盈利的概率是100%。在投資貴州茅臺的過程中我也有這樣的感受,如果我沒有絕對把握從貴州茅臺上獲利,我是不會選擇下重注的。反觀風險投資者,他們絕對不會集中投資一家公司,他們會強調絕對分散,因為初創公司隨時會破產倒閉,他們所投資的項目能否成功僅僅存在一定的可能性。確定性是集中投資的基石,如果失去了確定性作為支撐,投資者還真得學會分散投資。

當然,有人會問,如何保證用四毛錢買入的標的真的具有一塊錢的價值?這是一個好問題。對於這樣的問題,價值投資者完全可以通過基於樸素邏輯的調查研究進行證明:我所買入的標的是一傢俱備穩定內在價值的公司,對於這樣的公司,我以四折買入獲利將是100%確定的。

做投資,如烹小鮮

價值投資理念與概率論不同,概率論最終導致了一種“技巧至上”的想法,而巴菲特恰恰反對用公式、方程以及計算方法來做投資。巴菲特在尋求確定性的過程中,一旦認準目標,投入資金,就不再大加干預。巴菲特看似“閒庭信步”的原因,就在於他找到了確定性之後的“成竹在胸”。這就像老子在《道德經》第十六章中所說的:“治大國,如烹小鮮。”治國應當無為,價值投資亦是如此。

如果整個世界沒有確定性,那麼太陽東昇西落將是未知,日夜更替也將是未知,整個世界將處於混沌當中。不能否認,在局部和短期是存在不確定性的(例如今年春天哪棵樹最先發芽,今年氣溫最低將達到多少度都是不確定的),但它們只能夠停留在“量”的層面,它們可以使得世界更加精彩多元,但無法改變世界長期的確定性本質。如果投資者太過強調不確定性,把投資理解為不確定和不可知,也就否定了價值規律,否定了安全邊際,這顯然是錯誤的。

(作者系知名價值投資人、否極泰基金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