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京城文化

北京人願意嘗試,幷包容不同文化,卻難以忍受對北京傳統的改變。 標新立異的摩天大樓與傳統幽靜的四合院和平共存, 西裝革履手拎公文包的紳士與穿著唐裝提著鳥籠的老太爺並肩而行,百老匯歌舞劇與傳統京劇同時上演,這就是北京。 既現代又傳統、既新潮又保守,兼容幷蓄而不改本色,這裡是北京!

目 錄

兼容幷蓄北京城

建築與歷史

004 北疆重鎮

006 堡壘要塞

008 唐—— 幽州城

008 遼—— 南京城

009 金—— 中都城

011 元—— 大都城

014 明、清——北京城

020 宮殿之海

020 縮水的三大殿

022 新都

024 入城

031 太上皇

035 運籌帷幄

039 明珠

041 古塞雄關

041 先秦長城

042 秦長城

045 縱深防禦

050 烙印

052 祭天

052 天圓地方

056 聲音的魔術師

058 9的倍數

060 先有潭柘寺

065 天寧寺塔

067 白塔

070 頤和園

078 南鑼鼓巷

081 四合院

藝術與文學

085 北魏 太和造像、魏碑體

086 遼—— 虛幻大藏

088 金—— 董西廂

089 金—— 雜劇

089 元—— 關、王、馬

090 中國莎士比亞—— 關漢卿

090 西廂壓卷—— 王實甫

091 萬花叢裡馬神仙—— 馬致遠

093 明、清—— 鏡花、紅樓

093 《紅樓夢》

095 《鏡花緣》

096 橫眉冷對千夫指

098 798

100 唱、念、做、打

102 說、學、逗、唱

103 莫放春秋佳日過

科學與工藝

107 戾陵堰

108 盧溝橋

112 通惠河

113 驚天動地26秒

118 中醫藥典—— 《本草綱目》

119 大鬍子瑪法

124 景泰藍

生活與傳統

126“世界諸城無能與比”

126 元

129 明

129 清

133 現代

133 王府井、西單、大柵欄、秀水商場

135 琉璃廠

139 潘家園

142 什剎海、荷花市場

144 簋街

飲食文化

146 魯菜—— 京菜之源

148 北京烤鴨

149 涮羊肉

151 砂鍋白肉

152 炸醬麵

153 北京小吃

153 豆汁

154 驢打滾

154 奶酪

155 燒羊肉

155 豌豆黃

156 芸豆卷

156 糖火燒

156 褡鏈火燒

157 炒肝

157 爆肚

157 冰糖葫蘆

158 糖卷果

159 糖炒栗子

實用信息

160 自然環境

地理位置

氣候

164 景點指南

紫禁城地區

紫禁城(故宮博物院)

中山公園(社稷壇)

中國國家博物館

前門地區

大柵欄

前門大街

琉璃廠

紀曉嵐故居

南 堂

王府井地區

王府井步行街

中國美術館

人藝小劇場

東二環 建國門地區

智化寺

觀象臺

東便門角樓

秀水市場

長安大戲院

東北二環 雍和宮地區

雍和宮

孔廟、國子監

簋街

北二環 什剎海地區

荷花市場、天荷坊酒吧街

南鑼鼓巷

恭王府

徐悲鴻紀念館

東南二環 天壇地區

天 壇

潘家園舊貨市場

西二環 西城地區

白塔寺

利瑪竇墓

石刻藝術博物館(真覺寺,五塔寺)

西單

西南二環 廣安門地區

白雲觀

法源寺

天寧寺

首都博物館

北部郊區以及東北部

八達嶺長城(居庸關)

西北部郊區

頤和園

曹雪芹紀念館

香山公園

西部郊區

潭柘寺

西南郊區

大葆臺西漢墓博物館

盧溝橋

西周燕都遺址博物館

209 旅遊相關信息

交通

212 後記

秦始皇下令把戰國時期秦、趙、燕等國分別修築的北長城連接成萬里長城之後,薊城位於居庸關、古北口、山海關三個關隘交會點的重要位置,更加強了薊城“北疆重鎮”的地位。當秦始皇下令以首都咸陽為中心修築馳道時,東方道就從咸陽直達薊城。

自從秦朝以來,薊城的名字一變再變,漢朝稱為漁陽郡,三國時先稱為廣陽郡,後來又改稱燕郡、涿郡、幽州……修建城池的位置也跟著改變,一直到隋朝之前,關於北京地區的城牆,只有零星的線索,不過大致都不出今天北京的範圍。

版築夯土牆是中國最早的築牆方法,它是以木板做模子,裡面填滿黏土或灰石,一層一層用杵捶打密實,一層一層疊高而築成。

版築夯土牆的高度一般是底厚的1倍左右,頂部寬度為牆高的1/4~1/5,城牆明顯地向上收小。這種牆有一定的承受能力,它能阻止敵人步、騎兵的行動,抵抗刀、槍、箭等輕武器的襲擊,並且可就地取材,施工簡便,隋朝以前的長城大多是採用版築夯土牆。

秦始皇二十七年(公元前220年),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為了控制廣闊的疆域,特別是六國舊地,並便於政令、軍情的傳達和商旅往來,下令以秦的都城——咸陽為中心,修築馳道向各地輻射。著名的馳道有通往今天陝西北部的“上郡道”,通往山西的“臨晉道”,通往河南、河北、山東的“東方道”,通往東南的“武關道”,通往巴蜀的“棧道”,通往寧夏、甘肅的“西方道”,以及通往九原的“直道”等。《漢書?賈山傳》記載:馳道在平坦的地方寬50步(大約38米),每隔3丈(大約7米)種一棵樹,容易坍塌的路段還以銅樁加固。馳道中間是專供皇帝出巡車行的御道,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國道高速公路”。秦馳道的許多路線都被後人沿用,直到今天,許多公路和鐵路還從當年的路線上通過。

唐—— 幽州城

隋朝滅亡時,自稱“幽州總管”的隋將羅藝主動歸順唐朝。唐朝將涿郡改歸屬幽州,以幽州城為首府,這個幽州城的位置也就在今天的北京。根據記載,當時的幽州城南北長9裡,東西寬7裡,周長32裡(大約是今天的25公里),建有10座城門。從考古資料上看來,東城牆就在今天北京宣武門大街西邊,南城牆在白紙坊街到姚家井一帶,西城牆在蓮花池東岸,北城牆在新文化街南邊。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白居易在描寫唐玄宗與楊貴妃浪漫愛情故事的《長恨歌》中,生動描寫了安祿山起兵攻破長安,唐玄宗攜楊貴妃、楊國忠、李林甫倉皇出走的情景。當時安祿山深受唐玄宗信任,兼領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坐鎮幽州城掌握唐朝東北邊疆的所有兵權。安史之亂,安祿山就是從今天的北京起兵直入長安。

遼—— 南京城

遼代把幽州城改稱為南京(也稱為燕京)作為陪都,以唐朝的幽州城為基礎建造了南京城。根據《遼史?地理志》記載:南京“城方三十六里,崇三丈,衡廣一丈五尺。敵樓、戰櫓具。八門:東曰安東、迎春,南曰開陽、丹鳳,西曰顯西、清晉,北曰通天、拱辰。大內在西南隅。”遼代的南京城已經是北方的經濟重心,“戶口三十萬,大內壯麗,城北有市,陸海百貨,聚於其中。僧居佛寺,冠於北方,錦繡組綺,精絕天下”,是個非常繁榮的城市。遼南京城在記載中,不僅商業非常繁榮,更是北方的文化中心,教育、藝術、宗教、印刷都非常的傑出。可惜的是遼南京城被金中都城完全覆蓋,除了天寧寺塔等幾座寺廟之外,城牆及大部分建築都消失了,只能在字裡行間揣摩當時的盛況。

金—— 中都城

金天德三年(1151年)海陵王頒下《議遷都燕京詔》決心經營遼南京,準備遷都,建築規格與設置模仿宋朝的汴京(今天的開封),根據遼南京城的規模擴建。

中都城分為大城、皇城和宮城三重,三重城牆外面分別都設有護城河。大城除了北城牆之外,其他三面城牆都是以遼的南京城為基礎向外擴張;周長37裡,正方形,城牆高40尺,設有13座城門。

皇城正門是宣陽門,門內東邊是文樓,西邊是武樓,中間是御道,兩旁有大渠,渠邊種滿了柳樹,把御道點綴得一片青翠。北邊是應天門(宮城正門),寬11間,高8丈,四個角落建有角樓。應天門內前面是舉行大典的大安殿,後面是聽政的仁政殿;城外還建有天、地、日、月四壇,分列南北東西。

金中都城在與成吉思汗的蒙古軍交戰時受到嚴重破壞。後來,忽必烈決定經營大都的時候曾經考慮在金中都舊址上建城,最後因為城牆太過殘破,而且南邊的水源不夠,所以還是把新都建在金中都東北方的積水潭(今天的什剎海)周圍,這也就是蒙古帝國的元大都。

元—— 大都城

至元元年(1264年),忽必烈頒詔以燕京為中都,作為陪都。至元四年(1267年),命劉秉忠建中都新城;劉秉忠遵照《禮記?冬官?考工記》“匠人營國,方九里,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塗九軌,左祖右社,面朝後市”的規矩設計了元大都城。這座元朝的新都城,也就是今天北京的基礎。

元大都建成之後,西南邊殘存的金中都被稱為“舊城”或“南城”。當時舊城中仍有不少居民,今天北京前門外大柵欄附近有不少東北西南走向的斜街,可能就是當年連接元大都和舊城之間的道路形成的。為了防止戰爭時舊城被敵軍利用,忽必烈下令破壞舊城城牆,於是金中都城牆煙消雲散,今天只剩下北京西南邊零星的兩三處城牆根遺蹟。

至元九年(1272年)二月,忽必烈採納劉秉忠等人的建議,改中都為大都,並且從上都(今天的內蒙古正藍旗郭勒盟)遷都到大都。

大都城為長方形,周長約60裡,城牆全部用夯土築成。有11座城門:東側是光熙門(今天的和平里東)、崇仁門(今天的東直門)、齊化門(今天的朝陽門),南側有文明門(今天的東單)、麗正門(今天的天安門)、順承門(今天的西單),西側為平則門(今天的阜成門)、和羲門(今天的西直門)、肅清門(今天的學院南路西邊),北邊有健德門(今天的德勝門附近)、安貞門(今天的安定門附近)。城門外還築有甕城,四個角落建有角樓,城外有寬大的護城河。皇城則在大城內中央偏南。

大都城內分為50個坊,每個坊都有門,門上有坊的名字。城內街道是棋盤形,南北向、東西向各有9條大街。在南北向大街的東西兩側,小街和衚衕(蒙古語的小巷子)平行排列,居民住宅坐北朝南。全城街道整齊劃一,大街寬24步,小街寬12步。南北大街的兩旁築有排水渠。

元大都是一座消失的城市,但是它的消失與歲月無關;明朝在北京建城的時候,幾乎完全迭著大都建造,大都的建築或是沿用,或是移作他用,甚至拆除、掩埋。使得元大都幾乎沒有留下什麼痕跡。到了清朝,又對明朝建築作了幾次整理翻修,多次的整建使得元大都幾乎片瓦不存。目前僅存的只有元大都城牆的北牆,因為明初建城時北牆南移5裡,南牆南推2裡,所以把大都北城牆遺留在城外,俗稱土城,現在已經闢建為元大都城牆遺址公園。

裡坊,是中國古代住宅區的基本單位,也是城市規劃建設的基本單位。先秦稱為“裡”、“閭”或“閭里”。從北魏開始,出現“坊”的稱呼。唐朝的長安城,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全城共設置了108個坊。元大都規劃設計時仍然採取裡坊制,全城分為50個坊,坊與坊之間是寬闊平直的街巷,猶如棋盤。

“大汗的國都叫作‘汗八里’,與舊城隔河相望。整體呈正方形,周長24英里,每邊為6英里,有一座土城牆圍繞全城。城牆底寬10步,愈向上則愈窄,牆頂寬不過3步。城垛全是白色的。城中的全部設計都以直線為主,所以各條街道都沿一條直線,直達城牆根。一個人若登上城門,向街上望去,就可以看見對面的城門。城裡的大道兩旁有各式各樣的商店。全城建屋所佔的土地也都是四方形的,並且彼此在一條直線上,每塊地都有充分的空間來建造美麗的住宅、庭院和花園。各家都能分到這樣一塊土地,並且這塊土地可以自由轉賣。城區的佈局就如上述,像一塊棋盤。整個設計的精巧與美麗,非語言所能形容。”

1275年,一位年輕的威尼斯商人對中國當時的首都作了這樣的描述。“汗八里”是蒙古話“大汗之城”的意思,而“舊城”也就是金中都的遺址。這正是馬可?波羅在《東方見聞錄》裡對元大都的描述。

忽必烈的首席幕僚 —— 劉秉忠

劉秉忠(1216~1274年),字仲晦,初名侃,邢州人(今天的河北邢臺市)。元朝初年著名的學者兼政治家。深受忽必烈器重,成為忽必烈言聽計從的重要幕僚。

1260年忽必烈稱帝,劉秉忠受命制定各項制度,設立中書省作為最高行政機構,樞密院掌握兵權,御史臺主掌百官升遷彈劾,定朝儀、官服、修律歷等。

1264年忽必烈任命劉秉忠為光祿大夫、太保、參領中書省事、同知樞密院事,相當於宰相的位置。在劉秉忠的建議下,1271年忽必烈將國號改為大元。1264年劉秉忠提出燕京是遼金舊都,地勢要衝,建議遷都燕京。忽必烈採納後,仍命劉秉忠建造新城。

明、清 ——北京城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去世,孫子朱允炆繼位,為建文帝。燕王朱棣(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不服,建文元年(1399年)發動靖難之役,於北平府起兵,建文四年(1402年)攻下南京,奪取帝位,是為明成祖。

永樂元年(1403年)正月,改北平為北京(“北”京這個名字第一次出現)。永樂四年(1406年),朱棣下詔遷都北京。永樂五年(1407年)命侯爵陳圭督造、工部侍郎吳中負責營建北京宮殿、壇廟,這個浩大的工程一共進行了14年,到永樂十八年(1420年)才全部完工,永樂十九年(1421年)遷都北京。明朝建造的北京城,就是現在的北京。

遷都,是一個浩大的工程,不僅僅是建造城牆、修築宮殿而已。

當時北京遠不如南京繁榮,為了充實首都,明成祖提出優厚的條件,積極鼓勵移民前往北京開墾,同時還有大批的工匠被調往北京修建宮殿,大量建築材料運往北京。隨著人口的增加,逐漸形成市集;商業活動與交易也愈來愈興盛,於是商人跟著開始向北京搬遷。14年裡,一方面修建城池宮室,一方面發展農工商業,在北京城落成的時候,北京已經是非常繁榮的都市了。

明朝的北京城以元大都為基礎,參考南京城的規模營建,分為宮城、皇城、內城和外城四重。宮城又稱為紫禁城,周長6裡,城牆高10米,內外磚砌,外圍有護城河,四隅建有巍然高聳的角樓。

紫禁城垣的大門叫作午門,午門南邊是端門,再往南是承天門(清朝改名為天安門),承天門與端門都不是城垣上的門,只是舉行典禮用的門,承天門到午門之間兩側設置“左祖右社”的太廟和社稷壇,使太廟與社稷壇緊連著皇宮。承天門前面有一條寬闊的御道,兩旁有千步廊,組成“T”字形廣場。廣場兩側,左文右武,對稱排列著中央政府主要官署。於是,紫禁城前面的中央官署和“左祖右社”、宮後的御花園、宮左的皇史宬(國家檔案館)、宮右的太液池(今天北海、中海、南海)等,就都包圍在皇城之內。

紫禁城外面是皇城,周圍18裡,有6座城門;南面有3座門,中間是大明門(清朝改稱大清門,民國改稱為中華門),大明門東邊是長安左門,西邊是長安右門;東面是東安門;西面是西安門;北面是北安門(清朝改稱地安門)。

皇城的外面還有京城(京城稱為內城,又稱為大城),周長45裡,城牆高約12米,中央是夯土,內外包磚。設9座城門:東為東直門、朝陽門,南為崇文門、正陽門、宣武門,西為阜成門、西直門,北為德勝門、安定門(九門提督所管轄的就是九門之內的治安)。正統四年(1439年)建成內城九門的城樓,各門外並興建牌樓,城的四角建有角樓,同時也把護城河挖深,鋪上磚石,並且把9座城門外面跨越護城河的木橋改建為石橋。

紫禁城是一座磚木結構的建築,建築所用材料都是當時最好的。進紫禁城前不妨先到城牆下看看砌牆的磚。這種磚叫澄漿磚,澄漿就是先將泥土放入池水中浸泡,經過沉澱,取出過濾後的細泥,再把細泥晾乾做坯之後燒製。磚的尺寸,長48釐米,寬24釐米,厚12釐米,估計紫禁城的城牆一共鑲了1200萬塊澄漿磚。

外城是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才加建的,因為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韃靼兵曾經攻到北京城下。明朝為了加強京師城防,模仿“城必有郭,城以衛民,郭以衛城”的形式,打算在京城外面再修一重城牆。原來的計劃是把內城整個圍住,但是因為財力不繼,只修成了環抱京城南牆的外城。外城長28裡,共有7座城門:左為東便門、廣渠門,南為左安門、永定門、右安門,右為廣寧門(清朝改稱廣安門)、西便門。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又修築了外城的門樓和甕城,繞外城挖了護城河。於是北京城的平面變成“凸”字形。

明代北京城以一條7.7公里長的南北向中軸線作為全城佈局的依據。外城南邊正中央的永定門是中軸線的起點,皇城後門北邊的鐘鼓樓是中軸線的終點。外城、京城、皇城和宮城,都以這條中軸線為中心對稱展開。以紫禁城為中心的北京城,代表了當時明朝國力的強盛和建築技術的精良(事實上這一條中軸線也繼承自元大都)。

……

北京京城文化

北京京城文化

北京京城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