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天天在朋友圈看到、在研究所里卖烧腊的店!必须去拔草!

这就是天天在朋友圈看到、在研究所里卖烧腊的店!必须去拔草!

这是一个刚听到店名,就瞬间蒙圈的店。

这就是天天在朋友圈看到、在研究所里卖烧腊的店!必须去拔草!

啥情况?烧腊卤水研究所?还有研究这玩意儿的?

这就是天天在朋友圈看到、在研究所里卖烧腊的店!必须去拔草!

这就是天天在朋友圈看到、在研究所里卖烧腊的店!必须去拔草!

科研的事先放一放,烧腊卤水我是懂的,有它们在,必然是个粤菜馆了,怀揣着半个月工资,一打开菜单大跌眼镜。

这就是天天在朋友圈看到、在研究所里卖烧腊的店!必须去拔草!

你在逗我吗?平时一碗粥都能卖一百多的粤菜馆,一份烧腊才20多软妹币

服务员耐心解释说,不只是一份烧腊,这是套餐价,还有米饭和青菜,五常大米哦!

这就是天天在朋友圈看到、在研究所里卖烧腊的店!必须去拔草!

做地道的粤菜,有两个基本要素,一是食材,一是厨师。

食材篇

这就是天天在朋友圈看到、在研究所里卖烧腊的店!必须去拔草!

豉油鸡套餐

豉油鸡红亮晶莹、肉质嫩滑,除了考究的做法和丰富的调料,食材本身才是重中之重。

这就是天天在朋友圈看到、在研究所里卖烧腊的店!必须去拔草!

广东清远,环境悠然,物产丰富,盛产一种最适合做烧腊的鸡——清远鸡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同样养一方鸡,小店为了找到不经冷冻的清远鸡,在沈阳建立了一个清远鸡养殖基地。

这就是天天在朋友圈看到、在研究所里卖烧腊的店!必须去拔草!

从清远运来活鸡幼崽,养殖过程模拟清远的水文气候环境,踏踏实实养够120天,每一只鸡脚上都有证明它们身份的时尚脚环。

这就是天天在朋友圈看到、在研究所里卖烧腊的店!必须去拔草!

豉油鸡用料不多,酱油、两三种香料和一锅高汤足矣。

之所以说它考究,源于它不能煮不能炖不能焖,只能用不足100度的高汤“泡”熟,火候的把握没有几十年经验是不行的。

这就是天天在朋友圈看到、在研究所里卖烧腊的店!必须去拔草!

芥蓝

活鸡还算容易,活的青菜可就难了,毕竟不能运几车皮广东土过来吧。

于是这盘白灼芥蓝,身价就高贵了,没别的办法,就是每天从广州低温空运过来。

这就是天天在朋友圈看到、在研究所里卖烧腊的店!必须去拔草!

不讲究吃的人,永远理解不了何以为了一盘价22软妹币、烫一烫浇点酱油就上桌的青菜,要下这么大本钱。

这就是天天在朋友圈看到、在研究所里卖烧腊的店!必须去拔草!

会吃的人一塞进嘴里,就会被它的爽、脆、甜、嫩所折服。

大厨篇

别看店里只有5张桌子,却配备了4个大厨,食材是广州空运的,大厨也是广州空运的。

这就是天天在朋友圈看到、在研究所里卖烧腊的店!必须去拔草!

主厨曾是广州炳盛的厨师长,做烧腊卤水一绝。

这就是天天在朋友圈看到、在研究所里卖烧腊的店!必须去拔草!

烧鹅

这就是天天在朋友圈看到、在研究所里卖烧腊的店!必须去拔草!

烧鹅必须用广东空运的180天黑棕鹅,皮要完整无伤,塞入各种香料后,就在肚子里搅拌。

这就是天天在朋友圈看到、在研究所里卖烧腊的店!必须去拔草!

然后腌制5小时,风干9小时200度文火烤制,每一个数字,都是几十年的经验累积。

这就是天天在朋友圈看到、在研究所里卖烧腊的店!必须去拔草!

叉烧肉套餐

这就是天天在朋友圈看到、在研究所里卖烧腊的店!必须去拔草!

叉烧肉要用猪梅肉,结实带筋所以吃起来爽口,纹理漂亮所以肉质嫩滑。

这就是天天在朋友圈看到、在研究所里卖烧腊的店!必须去拔草!

做叉烧需要梅肉非常干净,所以要用高压水枪逼出血水和异味;因为无添加,所以调色用的红曲米,需要9个小时才能浸入到纹理深处。

这就是天天在朋友圈看到、在研究所里卖烧腊的店!必须去拔草!

卤水的秘密全在一锅百年老卤,作为一个无法复制的东西,老板从潮州重金购买。

由经验老道的大厨,定期加入老鸡、棒骨、鸡脚、火腿等养着它,年头越久,滋味越醇。

这就是天天在朋友圈看到、在研究所里卖烧腊的店!必须去拔草!

卤水拼盘

这就是天天在朋友圈看到、在研究所里卖烧腊的店!必须去拔草!

要想把卤味一网打尽,就来一份卤水拼盘。鹅掌鹅翅撕扯时,能看见细密的纹理,夹起金钱肚颤颤巍巍,猪舌则是一场口感的盛宴。

这就是天天在朋友圈看到、在研究所里卖烧腊的店!必须去拔草!

每日炖汤

大厨们术业有专攻,为了价值16软妹币的每日例汤这一道菜,小店也专门弄来一个广东大厨。

这就是天天在朋友圈看到、在研究所里卖烧腊的店!必须去拔草!

有时是排骨玉米汤,有时是老鸡虫草汤,有时是花生猪手汤,隔几天就换一种做。

这就是天天在朋友圈看到、在研究所里卖烧腊的店!必须去拔草!

但不管是哪一种,必然是当天花费4小时 “炖”出来的,广东叫炖,实际应该说是蒸,一盅一盅的蒸,每天最多只做160盅,卖完就没有了。

这就是天天在朋友圈看到、在研究所里卖烧腊的店!必须去拔草!

问及菜价为啥定的这么低,老板说,这在广东就是街边小吃,加上米饭也就是一份盒饭,你吃个盒饭能花多少钱?

这就是天天在朋友圈看到、在研究所里卖烧腊的店!必须去拔草!

小店坚持还原广东味道,不迎合不改良,老板说,我不奢望把它做的多大,只要喜欢这口儿的来吃,吃完觉得正宗就够了。

这就是天天在朋友圈看到、在研究所里卖烧腊的店!必须去拔草!

如老板所言,小店的确不大,一共5张桌子,饭口都得拼桌,但粤菜的仪式感一点儿不缺。

这就是天天在朋友圈看到、在研究所里卖烧腊的店!必须去拔草!

一个凉水杯要700多软妹币,一个水壶要好几千,连酱油瓶都是谢霆锋同款的。

这就是天天在朋友圈看到、在研究所里卖烧腊的店!必须去拔草!

除了这些小硬件,酒水只有进口啤酒,没有国产啤酒;饮料是维他和屈臣氏系列全款;老板不无遗憾的说,地方太小了,做不开奶茶……

这就是天天在朋友圈看到、在研究所里卖烧腊的店!必须去拔草!

现在让我们回到最初的那个问题,这个“研究所”到底是研究啥的?

这就是天天在朋友圈看到、在研究所里卖烧腊的店!必须去拔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