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方言中的元朝蒙古语残留

安康方言中的元朝蒙古语残留

宋元时期,安康为元、宋分界地,蒙古人灭金就假道金州而成。据史籍载,蒙古军由饶峰关(今石泉县西)东入金州,趋房州(湖北房县)渡过汉水,大败金兵于钩州(河南禹县)之三峰山,从而全面完成了对全国的包围。而在与安康数百里之距的襄樊,其军民曾以孤城抗蒙古百万之军长达六年之久。这切,都意味着蒙古军队在今安康地区肯定驻留过,在语言交流中也必然会留下痕迹。

安康方言中的元朝蒙古语残留

安康方言中的元朝蒙古语残留

正因为安康在蒙古人尚未统一中国前就与其有军事、文化上的交流,加上安康地区人民自古就有善歌舞传统和求神庙会唱戏之习俗,因而元杂剧背定能在此迅速传布,以至在今天的安康口语中充满了元杂剧中的词汇,使我们能借助于口语中这些词读通元杂剧,同时也能从杂剧中为口语找到书证。借助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有时还可以帮助我们弄清民俗中一些已经消失了的文化现象,有的则可帮助我们校勘前辈学者“千得一失”的研究成果,更准确地弄清古文献的含义。

安康方言中的元朝蒙古语残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