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夏天有多熱?

白宮裡的黑色少女

答題之前先讀一篇

李晟的《憫農》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從這首詩裡能感覺到熱嗎?其實古代的夏天也很熱,跟現在差不多,甚至比現在還熱,這樣說主要是因為古代沒有電風扇、空調,他們真的是每年靠硬扛過來的。現在因為人口變多,工業汙染嚴重,全球氣候變暖,夏天這這幾年也是一年比一年熱,好在我們有可以解暑的設備設施。



要說古代的天氣到底有多熱?

《三國志》裡記載劉備在夷陵之戰時因為天氣太過炎熱,大多士兵都駐紮在山高林密之中,他們幾乎都身穿下衣,每天都有很多人中暑。結果被東吳一把火給乾沒了。

《水經注》裡也曾記載,建安十五年,曹操熱的不行,於是在鄴城大興土木,除了建了銅雀臺、金虎臺之外還有個“冰井臺”,這是用來幹嘛的?就是在住的房間裡挖一口深井,上面用蓋子蓋好,蓋子鑽孔,夏天裡面的冷氣會往上升,用來控制房間的溫度,到了冬天裡面又會冒暖氣,一舉兩得。



還有就是大家都說到的清朝乾隆年間,是有史以來最熱的夏天,現在都還沒破了那時候的記錄,整個夏天就有一萬多人被熱死,什麼概念,這還是知道的,還有沒統計到的。清朝末期皇帝都喜歡到承德避暑山莊,說明古代夏天也很熱。

不過熱的都是民間的,有錢有勢的達官顯貴照樣逍遙自在,有錢人會使用冰塊來降低房間的溫度,沒錢的連飯都吃不上。


羽評歷史

現在有多熱,古代就有多熱!甚至比現在更熱!
古代的夏天,雖然沒有什麼熱島效應,但是有一個任性的老天爺,加之古人沒有風扇空調,若是遇到酷暑天氣,熱死人是很常見的事。我們在古人留下的詩詞、書籍當中,可以很清晰地瞭解到古時候噩夢一般的夏天。
唐朝人凡事都愛作詩表達情感,遇到酷暑天氣,當然也要寫詩紀念一下。有首詩將唐朝的酷暑天氣描繪的特別形象:“祝融南來鞭火龍,火旗焰焰燒天紅。日輪當午凝不去,萬國如在洪爐中。”天氣熱的都讓人想起火神祝融了,這日子,不好過啊。
大詩人白居易也寫過詩來“歌頌”酷暑:“頭痛汗盈巾,連宵復達晨。不堪逢苦熱,猶賴是閒人。”只能說沒有空調的夏天夜晚不好過啊!此外,白居易還寫過酷暑時節的自然景象:“驕陽連毒暑,動植皆枯槁。旱日乾密雲,炎煙焦茂草。”看來沒有噴灌的日子,花花草草的夏天也不好過啊!
宋朝的夏天比唐朝更誇張,《宋史》中記載,因為天氣太過炎熱,飲用水都成了稀有資源,一斛水買到百錢,江淮地區一杯水都能買到數十錢,尋常百姓哪裡喝得起,於是“渴死者其眾”。甚至到了立秋的時候,太陽還是很不饒人,有詩記載這一天的酷熱:“酷暑如酷吏,頃刻不可對。萬口噤不息,束溼底多罪。”宋朝人也是很機智,竟然想到用酷吏來比喻酷暑。
當然,古代最炎熱的夏天還是著名的乾隆八年之夏,這一年,天津“土石皆焦,桅頂流金,人多熱死”;山西更是“道路行人多有斃者”,走著走著就被熱死了!而帝都北京更是熱死了一萬多人。連享受著最先進製冷技術的乾隆皇帝都作詩感慨:“展轉苦煩熱,心在黔黎旁。”這種天氣,真真不是人過的啊!

歷史研習社

史上最熱的夏天出現在乾隆八年。《續天津縣誌》中記載“五月苦熱,土石皆焦,桅頂流金,人多熱死”。

清乾隆間夏天很熱,當時法國傳教士A.Gaubil正在北京,他寄往巴黎的報告引用官方的統計稱:“7月14日至25日,北京已有11400人死於炎熱。”當時溫度到底有多高?據古氣候研究專家張德二的研究換算,1743年7月25日溫度最高,達44.4℃。此紀錄至今未被超過。

《大熱五首》

天地一大窯,陽炭烹六月。

萬物此陶鎔,人何怨炎熱。

君看百穀秋,亦自暑中結。

田水沸如湯,背汗溼如潑。

農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詩人將夏日的世界形象地比喻為一個大瓷窯,將太陽比喻為炭火烹煮著六月,可見當時的天氣之熱。但詩人吐槽歸吐槽,卻不忘夏天的美好。

秋天的碩果,是在炎熱的夏天孕育的,而我們日常所吃的食物,更是農夫在夏天辛勤耕作的,一想到這,詩人是無法安心吃飯的。


RencyZ

天氣熱是從唐代開始的,之前長江以北的天氣還算冬暖夏涼,只有乾旱的時候會難受一點,並沒有見到很熱的天氣記錄,只是到了唐代才有了一些人們避暑記錄。

雖然漢代之前不是很熱,但是王公貴胄們的還是怕熱的,在周代就開始有了窖藏冰塊的技術。這些冰塊到了夏天就是天子用來消暑和給下臣的賞賜的最佳物品,戰國時期甚至還出現了最原始的冰箱——鑑,這種鑑不但可以放入冰塊冷凍,還可以在冬天倒入熱水暖酒。


&戰國冰箱——青銅鑑

據《周禮》記載,其時負責採冰的人稱為“凌人”,一般有80人。從每年冬天的十二月起,工人便開始採集天然冰塊,運至冰窖儲存。這種冬天鑿冰窖藏的技術被各朝代一直沿用,一直到清代。清代的冰窖更是多到光是紫禁城就有御用冰窖18個,可以藏冰上萬塊。而老佛爺夏天更是離不開冰塊,尤其喜歡喝冰鎮酸梅湯。

&清代送冰場景

唐代的時候,從西域傳入了一些機械原理,人們就發明了夏天用水來給宮殿降溫。用水流的衝擊力來推動機械運轉,把水提到高處,然後經由水管引到天子寢殿的簷頂,再從簷頭噴瀉而下,形成水簾,以增加涼氣。當時大明宮的含涼殿就是用這種方式降溫,效果非常好。

當然這些消暑的辦法是上層社會才能享受得起的,老百姓夏天怎麼辦呢?首先就是沖涼,實物用井水冰鎮,也會在樹蔭下拿把老蒲扇乘涼,尤其是傍晚時分,在院子裡大家在一起聊天,給孩子們擺龍門陣,也有他們的生活樂趣。

&元代劉貫道《消夏圖》

民間冰窖在宋代就已經比較普及,在城市裡就有了賣冰的鋪子,也有走街串巷賣冰水的,宋代人把冷飲叫“涼水”,宋代的冷飲已經十分豐富。有甘草冰雪涼水、荔枝膏、楊梅渴水、江茶水、香糖渴水、雪泡縮皮飲等十多種冷飲。到了清代時,民間冰窖更是普及,老百姓夏天都會去買冰來消暑。


&宋代賣冰水的小貨擔


風雲說收藏

《詩經.國風.豳風.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這裡說的七月是周曆七月,是現代陽曆的六七月份,這七月流火,說明很熱。詩經是公元前11世紀至6世紀時期的詩歌,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的5百年間的社會面貌。說明公元前1100~500年間的“七月流火”很熱的。


那麼史上最熱的夏天有多熱呀?據《中國三千年氣象記錄總集》:乾隆八年北京:“六月丙辰,京師威署”。天津:苦熱,土石皆焦…”。山西浮山:“夏五月大熱,道路行人多有斃者…”。又根據中國氣象局資料:1743年7月20日至25日下午,北京的氣溫值均高於40度,最高達44.4度。可見清朝乾隆皇帝時期的1743年是很熱的。

氣象學家竺可楨認為:公元1900年之前,中國氣象史上有“四個溫暖期”和“四個寒冷期”。除了公元1100年之前的第一個溫暖期持續時間比較長外,其餘三個都是交替出現的。



唐貞觀十四年(公元798),”春大旱,慄麥枯槁”。《舊唐書.德宗證》說這一年“夏,熱甚”。


五代後梁開平二年六月辛亥(公元908年7月17日)是毒天陽,《舊五代史.梁書.太祖紀四》:“亢陽”。

宋至道二年(公元996年)六月大熱民有渴死者。宋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四月丁卯“隆署”,六月壬午“人多渴死”。


南宋嘉定八年(1215年),《宋史.五行志二》:“五月大燠,草木枯槁,百泉皆竭”。恰逢大旱,湖南、河南、江蘇、安徽皆受災嚴重。大燠是大熱的意思。


老蛇正宗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明白,歷史時期的氣候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現在正在處於明清小冰期的末端,相對於歷史上的溫暖期來說,我們現在的氣候是比較寒冷乾燥的,而相對於歷史上的寒冷期來說,我們現在的氣候則比較的溫暖溼潤。

地球的歷史已經有45億年之久了,而人類的歷史只不過才有300多萬年的時間,300多萬年相對於45億年來說,如同白駒過隙。

而人類的歷史又可分為史前時期和歷史時期,文字出現以前的人類歷史屬於史前時期,文字出現以後的人類歷史屬於歷史時期,因為歷史都是用文字記載的,文字出現於公元前3000年左右,歷史時期的歷史大約為5000年至6000年左右,但是在文字出現之前的一些神話傳說,在人類發明文字以後也被記錄了下來,所以歷史地理學所考察的氣候,主要是近1萬年以來地球上的氣候。

我們現在所處的歷史時期(近1萬年以來的歷史),是第四紀冰期的冰後期,相對於地質時期的冰期來說,則比較的溫暖,相對於地質時期的溫暖期來說,則比較的寒冷,而在這1萬年以來的歷史時期中,氣候也是有所波動的,也有溫暖期和寒冷期。

(明清小冰期之時荷蘭的冬天,那個時候比現在要寒冷得多。)

近1萬年以來,對於中國來說,最溫暖的時期是在距今8000至5000年前,這一時期,平均氣溫要比現在普遍高2至3攝氏度,平均降水量要比現在高150至200毫米,是一個非常溫暖溼潤的時期,這個時期,中國的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文化非常的燦爛,繁榮的新石器時代文化為中國歷史進入文明社會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和科學技術基礎。

黃帝、炎帝、堯、舜、禹生活的那個年代要比新石器時代稍微寒冷、乾燥一些,但是也要比現在溫暖得多,這一溫暖期持續到了商朝的晚期。

大約在西周之時,中國的氣候進入到了一個寒冷期,在寒冷的冬季,甚至長江、漢江會出現結冰的現象。

而到了春秋年間至西漢末年的時候,中國的氣候進入到了一個溫暖期,也就是說孔子、孟子生活的那個年代,平均氣溫要比現在高1.5攝氏度,當時的黃河流域有梅樹生長,而今天在自然狀態下,我國的黃河流域已經很難找到梅樹了。

東漢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的氣候又進入到了一個寒冷期,這一寒冷期,也促成了北方遊牧民族的南下。那個時候,淮河有冰封期,而現在的淮河在一般情況下是沒有封凍期的。

隋唐至北宋年間,中國的氣候重新進入到了一個溫暖期,唐代,在我國的四川盆地有荔枝生長,楊貴妃吃的荔枝,其實不是來自於嶺南地區,而是來自於四川盆地,而今天的四川盆地僅有古荔枝樹存活,受溫度所限,無法種植有經濟價值的荔枝樹,唐代婦女穿著也比較的開放,說明在唐朝的夏天要比現在的夏天要熱。

(唐代婦女的穿著,《搗練圖》局部。)

南宋時期,中國的氣候又進入到了一個寒冷期,到了元代的時候,又迎來了一個比較短的溫暖期,蒙古帝國的興起,可能與這段時間的溫暖期有關,因為氣候一旦溫暖,北方的草原就會比較茂盛,能夠養殖更多的牛羊,有了更多的財富以後,有利於遊牧民族進行軍事擴張。

公元15世紀至19世紀,在歷史上被稱為明清小冰期,在明清時期,我國的氣候比現在要寒冷得多。

後來的溫度之所以會上升,可能與工業社會的來臨有關,大量的二氧化碳被排放到大氣層中,形成了溫室效應。

綜上所述,古代最熱的夏天,其實是堯、舜、禹生活的那個年代、然後是孔子、孟子、項羽、漢高祖、漢武帝生活的那個年代,最後是楊貴妃、忽必烈生活的那個年代。


騰飛說史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aba23a0c8027a5758a7bd632e3f6285a\

看鑑

古代的夏天比現在要涼快的多。以石家莊為例,石家莊的夏天,氣溫能達到四十三度。若不是有空調電扇,非得把人熱死。有生活經驗的都知道,城市和農村,氣溫最少差三度。為什麼呢?因為城市居民人員密集,村裡通風性比較好,房屋也高大寬敞,居住並不集中。所以,比城市的氣溫要低幾度。

那麼,古代的夏天有多熱呢?

有人說,古代的夏天特別熱,能熱死人。瞎扯淡。古代再熱能熱過溫室效應的今天嗎?那為什麼古代能熱死人呢?有以下幾種原因:

(一)耕種,勞作。古代是沒有自來水的,也沒有澆地的泵,只能用扁擔挑水,澆地施肥。試想一下,在地主階級的壓迫下,在炎炎烈日下,辛苦勞動,身體不好的,自然經受不住太陽的炙烤。

(二)飢寒交迫。即便不種田,飢寒交迫的情況下,再暴露在陽光底下,更加損失體內的水分,以造成脫水症,而威脅生命安全。

所以,不能從“故人”的身上來證明古代的夏天有多熱。

那麼,應該從哪方面考慮呢?

(一)水系。古代的河流多,或乾涸的沒有現在的多。我記得我小時候,家後面有一條很美的河,河裡還有魚蝦,可是現在呢,河變成了排水溝而已。我也沒記得小時候有多熱。水多的話,氣溫絕對會低一些,起碼可以泡水裡游泳啥的。

(二)綠化。大樹多,陰涼自然就多。綠化多,氣溫自然會低。在古代,沒有高樓大廈,也沒有工廠企業,那麼,土地是不可能閒置的,要麼種植糧食作物,要麼就是滋生的樹林花草。肯定比現在的綠化面積要大。所為,氣溫也會低一些。

(三)溫室效應。古代沒有汽車,輪船等,二氧化碳排放量幾乎為零吧。比起現在來說,氣溫低幾度是沒有問題的。

由此可見,古代的夏天應該會比現在要涼爽一些。據推算,如果現在的夏天是40度,那麼,古代的夏天也就35到37度之間。


聽夏雨荷說

關於古代夏天到底有多熱,沒有留下詳細的記載,我們只能從一些文學作品和留下的成語中猜測,如:《水滸傳》二十七回寫到:“炎炎火日當天,爍石流金之際,只得趕早涼而行。”,即天氣炎熱的感覺把金石都能融化了,出門只能是早上;《太平御覽》記載:“吳牛望見月則喘,使之苦於日,見月怖喘矣。”就是說吳地天氣炎熱,水牛怕熱,見月亮以為是太陽,就害怕的不斷喘氣。因而,古代的夏天,應該和現代的夏天差不了多少,氣候差別不是太大。

面對炎炎夏日,古人是如何避暑納涼的呢?

一、建築上的巧妙設計。即用通風的木質建築住房,而且屋頂較高,便於通風,屋簷的角度和高度也是對應太陽的角度。

二、紙扇、竹簾、涼棚等納涼。

三、儲藏冰塊納涼。古代專門有儲藏冰的冰窖,到了夏天就把冰塊取出放進“冰箱”納涼。

四、吃冰制食品,吃西瓜、綠豆、涼茶等。

五、到山中避暑納涼。


雲端賞籟438

《今天有多熱?》當空如火烤,汗水全身澆;誰言酷暑熱,似我工地熬?修路在街市,搬磚在南郊;氣溫四十度,悶悶苦風燒;施工無掩體,有蔭不能銷;日日衣粘體,夜夜蚊蟲咬;耕耘難維計,打工哺嗷嗷;整年如一日,其楚誰知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