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軟組織疼痛、頸肩腰腿痛原來都跟這個有關係!

什麼是筋膜「沾黏」

筋膜(fascia)是一種結締組織,外觀上它是透明、乳白色的膠原纖維。筋膜圍繞於每一顆細胞旁邊,於身體中隨處可見。

當身體因為持續勞動與壓力緊繃,或是受傷、感染時,細胞的代謝物會逐漸累積在筋膜層,形成筋膜「沾黏」現象。當代謝物持續累積無法排除,而沾黏的部位又無法化解,沾黏的纖維就會越來越組織化,形同如同筋膜本身的結締組織,最終黏著在一起。

全身軟組織疼痛、頸肩腰腿痛原來都跟這個有關係!

筋膜「沾黏」對生理機能的影響,就是阻礙身體的代謝活動,就連細胞間的代謝循環,都會因為養分與代謝物質無法被順利交換,而引發一連串的「阻塞效應」:如發炎、疼痛、痠麻等症狀。因此,中醫所講的「氣滯」、「血瘀」,其實道理就是筋膜沾黏,導致「血」「氣」等身體的代謝循環產生障礙。

筋膜「沾黏」,會阻礙血管與神經的傳導,甚至壓迫、扭曲它們。因此,許多血液不順或神經疼痛,問題追根究底,就是筋膜「沾黏」。

筋膜「沾黏」發生的部位,全身都有可能。目前常見的慢性疾病、慢性疼痛與退化疾病,起因其實都由微細的筋膜「沾黏」開始。只要哪裡「沾黏」,哪裡的細胞活性、代謝循環與器官運作就會受到影響,使得免疫功能下降。

筋膜沾黏產生的常見慢性疾病,可分以下幾大部位為例:

頭部肌筋膜沾黏症狀:

  • 緊箍型頭痛

  • 枕骨頭痛

  • 偏頭痛

  • 頭暈

  • 眩暈〈梅尼爾氏症〉

  • 一般性掉髮

眼部肌筋膜沾黏症狀:

  • 乾眼症

  • 假性近視

  • 先天斜視

面部肌筋膜沾黏症狀:

  • 顳頷關節炎〈咬合不正〉

  • 磨牙

  • 慢性腮腺炎

  • 顏面緊繃

  • 顏面神經抽搐

  • 皮膚暗沉〈黑眼圈〉

  • 青春痘〈粉刺〉

耳部肌筋膜沾黏症狀:

  • 耳鳴

  • 眩暈

鼻咽喉部肌筋膜沾黏症狀:

  • 反覆感冒

  • 鼻竇炎

  • 過敏性鼻炎

  • 過敏性氣喘

  • 咽喉腫脹

  • 乾咳、咽痛、啞聲

頸部肌筋膜沾黏症狀:

  • 緊張焦慮、情緒低落

  • 睡眠障礙

  • 容易疲勞

  • 緊張〈心因〉性高血壓

  • 頸部痠痛、僵硬

  • 落枕

★當「筋膜沾黏」發生於頭頸等部位時,會導致睡眠機制失常,而有失眠、多夢、易醒、夜間頻尿等現象。睡眠品質變差後,人體組織修復能力也隨之發生障礙,生理組織老化、機能衰退以致發生各種病症。許多未能自常規醫療方式取得完整療效的睡眠障礙,皆來自「筋膜沾黏」。

胸部肌筋膜沾黏症狀肋痛:

  • 心肺功能衰退

  • 呼吸費力、胸悶痛

  • 心悸、心律不整

腹部肌筋膜沾黏症狀:

  • 胃潰瘍、胃食道逆流

  • 十二指腸炎

  • 大腸激躁症

  • 小腸激躁症

  • 經痛

  • 精蟲稀少症

  • 性功能障礙

  • 不孕症

  • 習慣性流產

  • 產後漏尿

  • 肝功能異常〈B肝帶原〉

  • 慢性腎炎

★當「筋膜沾黏」發生於胸腹等部位時,會導致消化道、心臟、排洩、動眼、呼吸、生殖〈性〉,甚至肝、腎功能障礙。許多未能自常規醫療方式取得完整療效的內科病症,皆來自「筋膜沾黏」。

★影片範例

腹部器官之間本應該是滑溜的,做各種日常活動時,器官彼此間可以靈活地挪位移動。但是,當沾黏形成時,器官之間會黏附在一起,或是與腔壁黏附。「沾黏」不但會阻礙、扭曲腸道,甚至使腸道移位,導致食物與血液無法順利流經腸道。當沾黏發生於子宮、卵巢或輸卵管部位時,甚至會影響卵的排放與受精卵的發育,導致不孕症或流產。

肩肘部肌筋膜沾黏症狀:

  • 五十肩

  • 冷凍肩

  • 肩關節習慣性脫臼

  • 網球肘

  • 高爾夫球肘

腕部肌筋膜沾黏症狀:

  • 腕隧道症候群

  • 板機指

  • 拇指腱鞘炎

  • 手指尖麻木

背部肌筋膜沾黏症狀:

  • 上背痛

  • 膏肓痛

  • 椎間盤突出

腰部肌筋膜沾黏症狀:

  • 腰疼痛、扭傷

  • 腰椎椎間盤突出

臀部肌筋膜沾黏症狀:

  • 臀部痛

  • 尾椎疼痛

  • 坐骨神經痛

  • 髖關節疼痛

膝部肌筋膜沾黏症狀:

  • 膝關節疼痛〈上下樓梯痛、蹲不下〉

  • 膝關節磨損〈骨質疏鬆〉

踝部肌筋膜沾黏症狀:

  • 踝關節扭傷

  • 跟骨痛

  • 外反拇趾

  • 足趾疼痛

  • 水腫

★當「筋膜沾黏」發生在骨骼、肌肉與神經血管周圍時,會引發痠麻痛症狀的發生,甚至導致骨刺、關節錯位、關節退化的問題。許多X 光或MRI 等設備照不出來的痠痛麻問題,皆來自「筋膜沾黏」。

全身軟組織疼痛、頸肩腰腿痛原來都跟這個有關係!

全身軟組織疼痛、頸肩腰腿痛原來都跟這個有關係!

全身軟組織疼痛、頸肩腰腿痛原來都跟這個有關係!

那麼,我們該如何改善筋膜之間「黏涕涕」的情況,疏通「沾黏」的筋膜呢?

一種侵入性的方式,是採取沾黏剝離手術,用刀剪工具分離沾黏部位,但術後沾黏組織仍將自然增生。

全身軟組織疼痛、頸肩腰腿痛原來都跟這個有關係!

另一種低風險但成效高的方式,就是透過「物理性力量」,如按、壓、推、拉,疏通沾黏部位。不管是推拿、針灸或體外震波等復健方式,全都是透過力量疏通沾黏的原理,來回復筋膜的靈活狀態。

筋膜沾黏的產生,歸根究底是因為張力失衡、持續性壓力的壓迫。要調整筋膜的張力,恢復滑動無沾黏的狀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持續、長時間地用「力量」刺激它。透過「力」的施予,不管力量來自何端,這股力的刺激就會使整體筋膜的結構張力產生變化:膠原會開始流動、纖維會整頓排序、重心會重新調配等。就算只是施力於整體筋膜結構的一角,這股力也會像骨牌效應般,分散傳遞到其他各個部位。

因此,調整筋膜的重點,其實不用拘泥於是不是要將針紮在哪一點、按摩要舒壓哪一部位,因為全身筋膜是維繫成一個網絡的。關鍵應該是:該如何讓「力」的刺激持續下去?而且老實說,我們跟大多數的人一樣,要停下手邊事,每天在那邊認真做各式各樣的操,實在很難長久堅持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