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吗?

渭人谈史

可以很肯定的说,没有惩罚的教育就是不完整的教育。



曾经有一段时间鼓吹:好孩子是表扬出来的。果真是这样吗?我不否认有一些孩子可以通过表扬的方式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但是也不能否认有一部分孩子的作为让你找不出表扬点。我很担心一味的表扬会不会将一些孩子捧杀



曾有一个小段子,说一个孩子上课睡觉,用书挡住脸,老师表扬他睡觉不忘看书。我看过以后不是好笑,而是想哭,如果现实中,做教师的也这样做会是什么后果?鼓励了其他孩子有样学样,上课睡觉,下课打闹,而把学习置于度外!这样夸如果能夸出一个好孩子来,整个教育界都会为他折腰。假如这样有效,孩子在课堂上打架,老师表扬他打架还不忘在教室吗?校霸肆无忌惮的抢劫同学的财物时,老师也要表扬他知道挑捡弱势学生欺侮吗?荒谬!如果表扬万能,国家还制定法律做什么!



不让惩罚,使一些短视的家长无视老师的苦心,动不动把一些敢惩罚的教师推到被告席上,让他们承受经济的惩罚和舆论的谴责,甚至还有通告,降职等处分,让许多老师不敢对学生的错误指正,这样既误了孩子,也误了教育。



有一句话:你不教育孩子,社会会替你教育,而这样的例子也不少。前几天网上讨论的很热烈的一件熊孩子的事,小孩子乘车乱跑乱闹,后来有踢打一个20来岁的小伙子,被小伙子摔倒在地上,又踹又打。也听说过有个孩子在去国外渡假的飞机上不守秩序,下机时直接被拒入境的事例。当这些不受惩罚,不被约束的孩子走向社会,唯我独尊,任意作为,最后被社会惩戒时,家长一定会后悔当初的作法。



爱是约束,不是纵容,当教育变成了只有表扬,只有纵容的时候,已经变成了残缺不全。


碧水蓝天22253352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对教育也更加的重视。同时,对学校的教育制度也越来越关心,对老师的教育方法,方式也越来越苛刻。如果发现自家的孩子被老师惩罚,轻则找老师理论,重则就会找校长,找教育局等发生重大的纠纷,为教师带来很大的困扰,所以现在的学校都已明令禁止体罚,惩罚的程度也大大减轻。那么缺失惩罚的教育这是好还是坏,对教育的发展有没有影响呢。

现在的教育制度是九年义务教育,在小学初中阶段是没有退学的,留级的说法。对于学生的惩罚制度也是少之又少。主要的教育方法只有说服教育。对于比较听话的学生来说也许会起到作用。但有相当一部分比较顽劣的学生,说服教育将无法发挥作用。现在家长对老师的要求又非常严格,所以教师无法对学生进行惩罚,这样有的学生就有恃无恐,变本加厉,最后造成无法管教的程度。在没有惩罚的教育机制下,这种情况很难改变,老师也是无能为力了。

那么,如果给予教师惩罚的权利,如何掌握好尺度,起到良好教育作用的同时,又可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不被侵犯,这也是个难题。老师如何掌握好惩罚的制度,不体罚,不侮辱,确保学生不会受到精神和肉体上的伤害。教师队伍庞大,如何让每个老师都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在惩罚时掌握适度的方法,都是需要研究和探索的课题。

在教育越来越重要的今天,如何建立健全的制度,适当的运用惩罚机制,保证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的同时,使他们更加茁壮健康成长,是我们整个社会应该思考的问题。


决胜网

近年来,关于教育需不需要惩罚,网络上两种声音此起彼伏,一种观点是教育需要惩戒,另一种声音说提倡体罚是教育的倒退。近期网络中正在热议广东一学生上课玩手机拒交,老师将学生摁倒,教师被停职事件。对本事件在此不作评论,但作为教师,学生犯错了到底教师该怎么做是我们无论如何都绕不开的问题。今天正好看到这个问题,曾经笔者也写过一篇随笔,以此回答。作为一个在农村初中教育一线工作二十多年的教育工作者要说:惩戒≠体罚,它是教育的一部分。

惩戒才能让人明白,做错事自己是要承担后果的

首先要申明,我不是一个爱打人的老师,但我却是“教育需要惩戒”的积极拥挤者。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从官方到社会一片声讨声,好像老师突然变成了虐待狂,打学生是老师们的极大乐趣。不能否认的是,过去的确也发生过一些老师体罚学生的恶性事件,但这难道不只是少数?其实在坚决不得体罚学生的今天,这样的事不还在发生吗?这就象所有人都知道做有些事是犯罪,但犯罪的事天天都在发生一样。把所谓的“体罚”上升到师德缺失甚至违法的高度,并不能阻止教师队伍中少数的思想阴暗者,而是让更多真正一心做教育的人无所适从,畏手畏脚。于是有了今天老师对学生听之任之的现象及其普遍,许多学生也就变得任意妄为。

殊不知现在的孩子,由于每个家庭孩子数少,家长对孩子看得重,使得家庭教育中惩戒教育严重缺失。特别是农村的孩子,父母在由于生计所迫不能陪在孩子身边,总感觉愧对孩子,所以更是对孩子溺爱有加。学校教育中同时也缺少惩戒环节,孩子们从哪里明白做错事是需要承担后果的道理的,怎么能不形成现在的大量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天下我最大的跋扈的性格?但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明天,今天放任孩子,今后社会会给他们生动的一课。

专家们的观点并不错,他们错就错在认为教师人人都应该是专家

每当网络中有类似事件发生时,可能我们普通网友总感觉一些专家们对孩子应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观点是错误的。其实我认为,专家的观点并不错,教育孩子真的有许多方法,打骂可能是最粗暴的方式。我们许多教育家说出的理论也肯定是自己实践后得出的,所以他们也理直气壮。殊不知教育家之所以是教育家,他对青少年的心理肯定是有很深的研究的,他的话可能象心理学家一样直击人心,所以他们的说教是有效的。但中国如此庞大的教师队伍,怎么可能人人都是教育家,人人都是心理学家。所以对大多数教育工作者来说,需要的是简单而又有效的教育方式,适当的“惩戒”不就是一种吗?

从法律层面,不准体罚学生方向是正确的,但要分清体罚与惩戒的区别

将不准体罚学生写入《未成年人保护法》是社会的进步,教育主管部门要求教师不能体罚学生也没错。个人认为形成今天学生犯错教师不敢管,交给家长又被说成偷懒,让许多教师无所适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主管部门没有明确体罚与惩戒之间的不同,每当网络中有类似的事件发生时,为了不让事件持续发酵,简单的处分教师了事。这只会让少数家长更猖狂,让老师们更无奈。其次,当前由于社会经济形态意识,不论是家长还是教师思想都没过去单纯,学校与家庭的关系变得有些微妙,加上媒体的推波助澜,要理顺关系,形成良好的社会、家庭和学校之间的信任关系,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全社会、家庭和我们所有教师的共同努力。


轻风教育

是的,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

正如硬币的两面,赏识与惩戒构成了矛盾的两面,统一于教育的全过程中。

《矛盾论》上指出:“矛盾着的各方面,不能孤立地存在。假如没有和它作对的矛盾的一方,它自己这一方就失去了存在的条件。”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惩戒,所谓的赏识教育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甚至因为没有对比,就谈不上有什么赏识教育了。

曾几何时,我们对于孩子的教育就避谈、讳谈惩戒了,只是一味地表扬、赏识。但是一味表扬,正如一味惩罚,都是走了极端,并不可取。

我一直认为,适度的惩戒是完全必要的。

正如人有两条腿才能走得稳,教育也要“深爱+严管”,“赏识+惩戒”形成合力才会更健康、更稳妥。

惩戒是严管的重要保障,不予惩戒,何谈严管?不加管束,如何规范?

龚自珍的《病梅馆记》中说:“纵之顺之……解其棕缚”,对于病梅(畸形发展的人才)应当如此来疗治;但是未成年的孩子犹如小树,为免其将来东倒西歪、旁逸斜出,还是及早扶正为好。

再谈本题,看描述,题主文言功底甚好,用语颇有古风古韵。但暗示性太强,请看:

  • 学生只“交头接耳”(情节轻微)

  • 教师则“喝令”、“并令互拧脸蛋”(好不蛮横、粗暴)

  • 学生“以体罚为由前往教务处申诉”(知法守纪、善于维权)

  • 教师则解释“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狡辩抵赖)

  • 题主一句“是这样的吗?”看似轻描淡写,实则质疑嫌恶

如果学生只是课上交头接耳,老师敢如此胆大妄为?我看他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吧?中间一定发生了什么,比如对老师的喝令无动于衷,甚至变本加厉?
这种预设立场的描述,有失公允。

剑客瓦砾

留传至今的《黄帝内经》一书的核心内容,就是人要因天秩序,人才能健康。

自然界阴阳交替,四季轮回,除了风和日丽,还有电闪雷鸣,有绵绵细雨,也有雨如倾盆,有洪水,有冰雹,有狂风,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

世间万物经受这些灾害的洗劫以后,往往会出现好年景。原因是这些灾害改变了原来的生态环境,把不利于作物生长的因素给破坏掉了,经过劫难以后反而会获得好收成。



人也一样,人的成长也需要来自人文环境中的风雨雷电,用挫折,用坎坷,提醒人的不同的感情体验,从不同角度使人的心灵得到洗礼,人的七情六欲,生活的苦辣酸甜都要去经历,都要去面对,都要去学会处理。

如果在上学期间,学生犯下错误,也得不到相应惩罚的话,一方面会让学生对对和错产生混淆,另一方面会让学生虚荣心得以膨胀,缺失抗打击的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弱化,将来来到社会上没有平坦的路供学生走。



一旦遇到坎坷就不知道怎么面对,就手足无措,除了苦恼,郁闷,再无办法。

其实学生接受惩罚,不单单是让学生明是非,知荣辱,更重要的是,面对惩罚还能锻练学生的应变能力。

接受惩罚的过程就是他成长的过程。一些学习成绩一般经常出点小错的学生,来到社会上生存能力,工作能力,与人沟通能力,比一些学习成绩好乖乖宝一样的学生要强的多。

正所谓,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

教育学生惩罚是不能缺失的,缺失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


小桔灯

观点:

我赞同适当的惩罚对教育是十分重要的,惩罚作用就是强化错误行为与惩罚的联系,从而让孩子下次再想犯错必然条件反射想到相应的处罚而放弃。但必须注意惩罚的力度和技巧。如果没有惩罚,那么让孩子失去畏惧,必然走向不好的方向。


分析:

1惩罚如火吻,吻过就不会再犯,放纵如含了蜜的毒药,害了孩子害了别人

其实做事情就是一种体验,如果感觉不舒服下次自热就不会做,比如玩火会被烫到,碰电会被击到,这样我们自然会避免接触到,反过来这种惩罚其实对我们是一种保护。

而另一些事物不仅有害而且充满诱惑,造成了好多瘾君子,比如玩游戏吸烟等,这就需要外界及时给予惩罚干涉,避免受其所害。你觉得惩罚有必要吗?


2但是惩罚也要有度,负责适得其反追悔莫及

有一些家长经常嘴里说到,有错就给我打,打死活该。虽然是气话,但是也是严重不负责任的。拿玩火做类比,如果只是烫一下问题不大,记住了教训还影响不大,但是如果孩子因此烧成残疾就太过了。

前段时间我听说一则新闻,一个家长因为孩子作业问题把孩子活活打死。你说说你何苦里,一顿处罚变成了要命,远远背离其初衷那么现在孩子怎么改正自己的错误。这时候家长再怎么哭泣也没有用。而老师更应该注意。但是当下罚抄、罚站等不管轻重全部被判为体罚。大家可以想想学校以后得趋势。


佩弦教育语:

教育是对孩子的适度惩戒不可或缺,他可以有效纠正孩子行为,但是无论是父母还是老师都应该注意适度原则。否则本来惩罚是为了孩子反省,结果变成对实施者的怨恨,或者造成孩子受伤,这都是我们所不希望的。


佩弦教育

戒尺源远流长,从孔子办教育开始,惩罚就是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赏识教育提倡多年,校园暴力事件却与日俱增。所以良好的教育离不开必要的惩罚,没有惩罚的教育就是不完整的教育。


第一:只有惩罚才能使学生学习进步。

学生由于受到年龄、阅历等因素影响,经不住诱惑,耐不住寂寞,自我约束能力相对较差,犯错误再所难免。贪玩、懒惰是大多数学生的象征,教师和家长如果不能做好引领,很容易导致学生偏离学习的轨道。言传身教是方法,惩罚教育也是方法。对于不同的学生必须因材施教。有的孩子或许鼓励一下、说教一下就会知错就改、知难而进。但是有的学生却不管不顾,为所欲为。此时必要的惩罚必不可少。只有惩罚才能使其知错,才会使其进步。


第二:只有惩罚才能使学生敬畏规矩。

无规矩不成方圆,无论是成人还是学生如果没有规矩意识,很难在社会立足。学校有纪律,国家有法律正是基于树立规矩意识。只有让学生敬畏规矩,才不会使其肆无忌惮,为所欲为。没有惩罚何来敬畏,只有制度的严厉,执行的彻底,一切才会按部就班。

第三:只有惩罚才能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

去年哈尔滨一副校长与学生对骂事件在网上闹的沸沸扬扬,尤其:“我老师不当也不惯着你。”这是多么的接地气,该事件为教育敲响了警钟,正是我们教育缺乏必要的惩罚,才导致我们的学生胆大妄为,才导致我们教师的管理无可奈何。教师连学生都管理不了,何谈师道尊严,何谈幸福感。


总之,惩罚是教育的一部分,尽管当前对学生是否应该惩罚还处于争执阶段,但是只要我们不忘初心,一心为孩子着想,这样的教育就是正确的教育。


老王的教育情缘

对于这个问题我有这榉的看法、一看怎么惩罚?如果孩子做错了什么事,家长抬手就打,开口就骂,这是不对的、家长要看孩子到底错在哪里,要有耐心的去提出如何解决,告诉孩子今后要如何注意。二:如果是学习的问题、 那就叧有一种讲法,如果孩子在学校不好的学习,在家不完成作业,总想着玩,成绩特别差,如果是这样家长就可以考虑怎么罚了,如果是我,就要看着他做完作业,并且不充许星期日出去玩了,而且我要讲出什么要罚他的道理。教育孩子要从徳智体全面展开,教育不应该有太过份的做法!


西湖老妖169

没有惩罚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其心理学依据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行为强化机制。奖是快乐的正面示范,惩是痛苦的行为矫正。

惩罚就是行为主义心理学里的强化机制问题。

奖励就相当于正强化。个体做得好,符合规范,就予以表扬奖励,于这个行为就得到了正强化,个体为了得到表扬奖励,就反复出现这个教育者需要的行为。

惩罚就相当于负强化。实验者把小白鼠放置在笼子里,触摸到某个装置就会受到电击疼痛,反复多次小白鼠就不去触碰那个电击装置了。人不是小白鼠,但是原理是一样的,避免痛苦可以让行为得到矫正。人的大脑更聪明,所以不用惩罚很多次就长记性了。人的思维更复杂,也可以进行思想教育和沟通,就可以避免用物理作用来施加惩戒。所以对于学生犯错,可以先进行沟通,实在无法成功就可以进行多形式惩罚。

奖惩是相伴随的,有奖励就有惩罚,没有得到奖励本身就是隐形惩罚。惩罚也是正常的,它就是矫正行为的方法而已,既然“趋乐避苦”是人行动的本能,学生不趋乐走向正轨,我就可以让你“避苦”而强迫走向正轨,老师就应该有适当的体罚和多形式惩罚让学生得到成长。

惩罚是必要的正常教育手段,但是要讲究方式,要注意分寸,注意“严而有爱,爱而有方”。


边河静静流1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国家如没有法律?会成什么样!教育也得有惩罚!现在人多无信仰?把老师不当人?孩子会学好?上梁不正下梁歪!首先父母应学《弟子规》!孩子才会出人头地!老师万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