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方同聚会,心空及第归

禅诗赏析(十四)《心空及第归》

处处是道场,处处亦是选佛场,寺院也好、世间也好,都是修行的处所,我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走到一起,学习的是无为之法,成就的是涅般妙道。今天就赏析唐代庞蕴居士的一首禅诗《心空及第归》。诗曰:

十方同聚会,心空及第归

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

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

白话译文:

四面八方的学人聚集在禅堂用功,

每个人都在学习无为的心地法门。

这里是选择成佛作祖的神圣场所,

只有心性空无尘染的人才能成就。

十方同聚会,心空及第归

唐代丹霞天然禅师,早年攻读儒家经典,将入长安应举,途中宿于旅舍。偶逢禅僧,问他“何往?”天然答道:“选官去。”禅僧说:“选官不如选佛?”于是他打消了求官念头,到马祖、石头禅师哪里“选佛”去了。在这以后,禅宗的禅堂就以“选佛场”自居,意思就是禅堂是一个特别的地方,是通过严格的禅修训练,让参禅者开悟、成佛作祖的地方。

十方同聚会,心空及第归

自古以来,无数的学人,不辞辛苦,聚集在十方丛林的禅堂里用功,为的是修炼无为禅法。

无为,习惯于忙碌与奔波的我们,面对那一席安稳的蒲团,总是难以安守一隅;有时候即便是坐下来了,念头的奔涌、心绪的翻飞,都在将我们带离这一方蒲团上的道场。人在,心却不在,身体假装着“无为”,五根六识却仍旧随着业力牵引而高速运转着,以这个心,实则造着有为的业。

十方同聚会,心空及第归

那么什么样的人才能成功,犹如世俗考试的及第中榜呢?这就是那些能够心空的人。见到了空性,得到了师家的认可,就是真正的“及第”。庞居士的这一体验是过来人的肺腑之言。他临终前枕在朋友的腿上,朋友说:“你就要理我而去,请给我指点几句吧。”居士就说:“但愿空诸所有,切勿实诸所无!”说完就在朋友腿上往生了。

“实诸所无”几乎是众生的通病。人生的一切烦恼都源于欲壑难填。我们不断地向外追求,不断用一些原本无用的东西来填补自己。我们不知道“空诸所有”,舍不得把贪嗔痴空掉。由于这首诗的影响,至今,在很多佛寺禅堂上,都挂着一个“选佛场”的匾额。

十方同聚会,心空及第归

只可惜,自古以来,参禅者多如过江之鲫,真正能及第者却少如凤毛麟角。

诚如净慧法师所言:“心空者,不是不要这颗心,而是空去自己当下这一念的情识分别、妄想执着,在空掉妄想执着的同时,本有的智慧光明即刻显现。”

“但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只要心不染万物,纵然万物围绕,也依然清净污垢。

十方同聚会,心空及第归

每天禅心阅读,感悟禅门智慧,缓解生活压力,培养禅悦心态,使生命流淌着智慧,绽放着慈悲,少一分烦恼,多一份幸福,忍辱护真心,心安事顺人世暖,阿弥陀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