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晚年为什么性情大变,成为了昏君?

朱a丽a叶的秋天

这个一点也不奇怪,甚至可以说是帝王的通病, 孙权也不例外。


我们试分析一二。

孙权承父兄之业,初时较为正直,纳忠言,抚民恤。与人惟宽且又善自省,可以说这时的孙权绝对是个好同志。

孙权最为让人骄傲的是巧取荆州斩杀关羽,夷陵之战大败刘备。使孙权达到了人生顶峰,一时风光无限。

但人都是具有两面性的,许多事物也是盛极而衰。

公元223年,刘备命丧白帝城。曹操更是在两年前就领了盒饭,两个对手都没了,孙权终于可以长吁一口气了。但丛林法则的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人只有在困境中才能时刻保持清醒。听说非洲大草原上的斑马睡觉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以防有危险时随时可以逃之夭天。

孙权后期就似闭了两只眼的斑马。

最大的恶行就是疑杀陆逊。陆逊可以看作东吴的支柱,夺取荆州和夷陵之战陆逊居功至伟。

还有就是不立太子和皇后,特别是在太子人选上孙权举棋不定,致使朝中党派纷争。一方得势另一方必遭屠戮。有人说东吴实亡于孙权,看来还是有些道理的。


打炣帘卷西风

看完我的回答大约需要3-4分钟,希望您觉得值得,谢谢。

谢官方邀。孙权是我很少谈到的三国人物,因为他太过复杂,每每讲到就需要大量的篇幅,此文我只谈一点,讲透了,大家自有一些收获。

乱世之中的孙权继位后,面对的局面很艰难

孙家的基业是孙权的父兄二人拿命拼下来的,孙权小时候跟随父兄四处漂泊,历经战乱,经历了父兄之死,十九岁时,兄长孙策死后,将光耀门楣的任务交给了孙权。

由于伟大小说《三国演义》提到的很少,所以我们很多人觉得孙权的上位是很顺利的,但其实大大不然。孙策刚刚统一江东不就,各方面的势力都还在观望天下局势,没一个真正信服外来的孙家。

所以,孙权最初掌管江东时,局势极不明朗,动荡不安。简单谈谈当时的形势,庐江太守李术更是公开反叛,宗室内部庐陵太守孙辅通敌曹操、孙暠企图夺权,丹阳太守孙翊和宗室重臣孙河遭到杀害,豫章、会稽等地数万山越也伺机作乱。

应该怎么办?年轻的孙权很迷茫,他只是读过一些诗书,从未真正带兵征战,而他的身边能够真正信任的人不多,这个时期只有和父兄一起创业的周瑜、程普可以用,可是

如果他们大权在握,自己将如何是好?孙权是非常矛盾的。

孙权是多么的缺少“安全感”?

在周瑜摆平内忧外患之后,孙权面对的局势逐步稳定下来,孙权改变孙策时代的强硬态度,对士族阶层以安抚为主、招贤纳士。以鲁肃、诸葛瑾为代表的外来户和以顾陆朱张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当地士族都加入了孙权的幕府。

这一切看似非常顺利,可是埋下了很多问题,

士族做大了,会挤压平民的生存空间,怎么办?士族控制了人才梯队,那么自己日益孤立怎么办?国家大政战略的话语权都在士族这边,自己怎么做决定?孙权面对的就是这些问题,要依仗顾陆朱张四大家族,可是也要打压。

孙权的办法是。对他们从利益上笼络,从政治上防范,从不对他们授予重权,可四大家族的势力还是一天天膨胀,子弟、门生逐步遍布朝堂。孙权信任的从周瑜到鲁肃,从鲁肃到吕蒙,可是三个人都早逝,接下来孙权在怎么办?孙权的身边缺少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这样一批有能力有铁关系的宗室啊!

接下来孙权无可奈何,面临刘备的攻势以及曹丕趁火打劫的潜在威胁,处于危机中的孙权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后方再有一点闪失,于是孙权只能仰仗四大家族的代表人,陆逊

可是陆逊掌军事后,又急速的插手政治,军政一体,主导了整个东吴朝廷,并且触角伸向了孙权的立储禁区,没有安全感的孙权怎么办?他叫“权”,他真正擅长的就是权术,于是逼死了陆逊,算是给四大家族一点颜色,可是立储的问题还是要自己解决,于是孙权又出了昏招。

纠结的孙权,无奈的选择

公元241年,太子孙登和大将军诸葛瑾去世。培养了三十多年的继承人和陪伴自己四十多年的唯一的知心朋友在同一年去世,花甲之年的孙权心灵受到的重创可想而知。

那么,孙登死后,应该如何立储?孙权的方法就是继续纠结和逃避,公元242年,孙权立孙和为太子,封孙霸为鲁王,给予鲁王的待遇与太子不相上下。也就是说,两碗水端平,这也是古代史中处理立储问题最糟糕的办法!

从此东吴朝廷分成了太子党和鲁王党,史称二宫之争,东吴永无宁日。

在一系列的明争暗斗之中,孙权不堪其扰,于是他继续纠结,从两碗水端平,到摔碎两个盛水的碗,公元250年,孙权废太子孙和,赐死鲁王孙霸,立老来子孙亮为太子。

孙权的决定针对的不仅仅是自己的两个儿子,而是妄图控制东吴朝政的各个士族门阀,孙权就像告诉他们,这个东吴是我孙家的,决定权在我手里,你们不要痴心妄想。

在孙权发动的这场朝廷大清洗运动中,东吴集团内耗严重而惨淡,四名外姓大臣全部死于内讧、第二任皇帝孙亮被废、孙鲁班被流放。吴国进入了糟糕的孙峻及其继承者孙綝的权臣时代。

东吴的命运来自于孙权的选择,我们不去简单的评价对与错,而是应该看到更多人性层面的东西。乱世之中,曹操有皇帝在手,有誓死效忠的宗室,有文韬武略的朝廷,刘备有争雄天下的勇气,有个有号召力的姓氏,有值得托孤的诸葛亮,有胜似兄弟的关张,而

孙权只有自己的“权术”作为自己安身立命,保境安民的依托而已。

用辛弃疾的词作为结尾吧。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鱼包历史课

不知道这个题目是谁出的?为什么会出这个题目?

个人认为孙权才是三国中间最不容易的一个君主,他面临的困难远比曹操和刘备要大,能够守住半壁江山已充分证明他的能力,当然,他的很多选择都是不得已为之,都是根据形势必须做出的选择,谈不上是昏君。

首先我们来看孙权的困境。

从外部来看,孙权面对两个强劲的对手,一个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一个是以刘皇叔自居的刘备。两个人都以汉室正统自居,占据了道德高位,而孙权就显得不伦不类了,他不过是一个割据一方的军阀罢了。统一天下对孙权来说只是一个空想,也可以说连想都不要想,处在两强的夹缝中间,能自保就不错了。

从内部来看,他的江山基业和政治班底,都来自于孙策的转让。孙策刚刚打下江东六郡,没多久就死掉了。

孙权接班的时候年仅18岁。不管是江东土著势力还是孙氏宗亲,都有叛乱和勾结外敌的事件发生,也就是说,孙权的江山并不巩固。

孙权的政治班底中,文有张昭,武有周瑜。以他们两个人为首领导团队控制了东吴的政权,一开始孙权对他们两个人既利用,又不放心,因为他们都不是自己的嫡系人马。周瑜倒是很快就死去了,而张昭却活了很久,孙权对他一直既容忍有斗争,到了张昭的晚年,孙权还不忘讽刺张昭一把:当年赤壁大战时,你劝我投降曹操,如果当年听你的,朕会有今天的地位吗?朕又会是在哪里呢?

其次,我们来看孙权即位后的一系列政治选择。

对外与刘备结盟,共同对抗曹操。偶尔也会向曹操称臣,敲打一下刘备。不管出于哪一种选择,都是在为东吴争取一个最好的外部环境和现实利益。

对内,孙权做的事情就比较多了。既要安抚孙策留下来的政治班底,又要拉拢江东本土势力来维护政权稳定和牵制孙策的政治班底。同时,孙权还要建立自己的嫡系团队。

孙权的政治班底中,最得力的就是战略大师鲁肃,他为孙权规划了东吴发展的战略方向和实施方案。另外一个就是陆逊,他是江东本地四大家族的杰出代表,他帮助孙权夺回了荆州,打败了刘备,抵抗了曹丕,巩固了江东的外部局势。

鉴于孙权的内外压力都比较大,所以他没有办法作出大的改革调整。孙权只能在孙策留下了的政治班底、自己的嫡系人马和江东的四大家族中间做政治平衡,让他们相互牵制,以便于自己的整体管控。

最后我们来看孙权晚年都做了些什么,为什么这么做?

在三国中间,刘备政权的主体是外来政权,依靠的是外来势力,和本土势力关系非常不好,因此很难得到本土势力的大力支持,所以最先灭亡。曹魏政权则相反,过度依赖士族大姓的支持,最终被司马懿夺权。

相对于刘备和曹操而言,孙权的东吴最后才灭亡,就是孙权政治路线正确的结果。孙权没有过度的依赖哪一方势力,而是在各方势力之间寻求一个平衡,所以能够长期维持自己的统治。

到了孙权的晚年,孙策的政治班底早已老去,退出江湖。在孙权的嫡系人马中,外来势力逐渐凋零,江东四大家族迅速崛起。

为了维持政治平衡,孙权不得已采取一系列措施,寻找不同的借口,严厉打压江东四大家族,甚至不惜逼死陆逊,杀死了不少江东四大家族的人才。为了巩固东部的政权,他还废掉了自己和江东四大家族走得太近的太子。

可以说,孙权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做出的一切选择都是为了维护孙氏江山,让各派势力能够达到一个平衡。如果有哪一方的势力过大,孙权就会出手打击。

这一切都是一个成熟政治家必须采取的政治手段,也是东吴能够坚持到蜀国和曹魏灭亡之后,成为三国中最后一个才被灭亡的国家。

对于一个实力并不强大的国家而言,孙权能做到这个程度,实属不易,谁又敢说孙权是一个昏君呢。


新知传习阁

孙权:字仲谋,三国时东吴的建立者。东汉末年,群雄争锋,其父孙坚其兄孙策二人在割据中打下了一片江东基业。但好景不长,孙策遭刺客刺杀身亡。此时,年仅十九


岁的孙权正式掌权,成为了一方诸侯。


前期的孙权的确算得上是一个贤德之主,因为在他掌权之初,地方的势力尚未归附,世家大族们也皆怀有异心。所以他广招贤才,聘求名士,诸葛瑾、鲁肃、陆逊、徐盛、潘璋,这些文臣武将皆被他揽至麾下。从而稳定了江东的基业。

而后他又三伐黄祖,占据江夏、联盟刘备,大破曹操、偷袭关羽,夺取荆州、平山越、收交州、建东吴。此时的他,正如曹操当年口中所感慨的“生子当如孙仲谋”。


可是,随着时光的飞逝,我们的这位吴大帝:孙权,渐渐的变老了,也开始变得越发昏庸了。在立储之争上,已经充分展现了此时的孙权已经不复当年了。在长子孙登逝


世后,孙权的三子孙和被立为太子。可是,他宠幸的鲁王孙霸却意图夺取太子之位,两宫之间也因此产生了巨大的矛盾。朝堂之上的两派也相互倾轧。这时孙权的做法很是武


断:废孙和,杀孙霸。本来太子已经大定,奈何孙权非要培植一个孙霸,这才导致了这惨痛的后果。而且还牵连了朝堂之上一大片耿直之臣。最为有名的就是那个王佐之才:


陆逊。也不知孙权怎会昏聩如此,竟然派人责骂陆逊,导致陆逊气愤卒死。一个股肱之臣,下场竟是如此,令人寒心。


更令人不解的是,孙权当时也不知是怎么想的,竟想到要和辽东的公孙渊结成盟友,共敌曹魏。这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一个是在遥远的辽东,一个是在江南,两方结


盟又有什么大用呢?可是孙权不这么认为,他正正苦于没有地盘扩张呢。于是,封公孙渊为燕王,还派张弥、许晏等人率领1万人左右的军队,带去了大量的金银财宝去看望公


孙渊。什么结果呢?公孙渊反悔,金银财宝全部收下,这一万人的军队,全部诱杀。而且还砍下张弥等人的首级送给魏国。讽刺,太讽刺了,自己的一片好心,却被他人给骗


了,可以说当时的孙权脑子已经有些不太灵光了。


再就是托孤之时,太子年幼,他也着实无奈,陆逊已死,自己的东吴没有刘备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自己的儿子也没有明帝曹睿的雄才大略。这时候的他,居然将后事托付给了那刚愎自用的诸葛恪。至于后果吗?就只简单说一句吧:诸葛恪太霸道了,差点把他儿子给废了。



英明神武的吴大帝孙权,在晚年的一些做法的确是有太多的令人不解,从一个知人善任的明君变成一个多疑,嗜杀的暴君。为何呢?我想,应该就是那复杂的人性吧,统


治后期,自知统一天下无望,国内的矛盾也需解决,世家大族的权力也过重。所以,才造成了这个嗜杀、昏庸的孙权。(当然了,个人还觉得可能真的是人老了,脑子有点不

灵光了)

喜欢历史的小伙伴们,也欢迎谈一下你们的看法。


小小呆萝卜

孙权,三国时东吴的创始人之一,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但作为开国皇帝,他又是一个内战内行,外站外行,人格不怎么完美甚至恶劣的统治者,权谋家。


孙权晚年最让人诟病的,就是“二宫之争”。老老实实地重用太子不就好了吗?结果他非要同时宠信个鲁王,给官放权,弄的这哥俩各自结党,互相攻诘纷争不断。一堆“耿直”的臣子结果就受了无妄之灾,可怜的陆逊就这样被气死了。最后孙权把太子孙和,鲁王孙霸都废了,立了个未成年孙亮。结果权臣们一个个登场,先是诸葛恪,再是孙峻,孙琳,孙亮也被孙琳废了。好在最后孙权的六儿子孙休夺回了皇位。

孙权晚年昏庸吗?其实并不是,只是年老的他身处权力中心,太在意屁股底下的那把椅子,害怕儿子把自己的位置夺了。
所以说,权力真是让人丧失理智的东西。


袁尼玛怪兽

孙权(182-252),字仲谋,汉族,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公元229-252年在位。孙权是中国兵法家孙武的第22世后裔,长沙太守孙坚次子。幼年跟随兄长吴侯孙策平定江东,200年孙策早逝,孙权继位为江东之主。208年,孙权与刘备联盟,并于赤壁击败曹操,天下三分局面初步形成。219年孙权自刘备手中夺得荆州,使吴国的领土面积大大增加。222年孙权称吴王,229年称帝,正式建立吴国。

提及孙权,史料记载,他年未弱冠,承袭父兄基业,英杰雄武、尊贤礼士、知人善任、善于培养人才,善于调整各种关系,使得孙吴集团一派生气、英雄辈出。从而很快统一江东,又正确执行联刘抗曹方略,乌林之役,大败强敌。继之,效勾践屈身忍辱,同时坚持自主,长期与曹操明争暗斗,终使强敌不能越长江一步。利用时机,擒关羽,取荆州;又战夷陵、败刘备,完成鼎立大业,成为三国时期仅次于曹操的英雄人物。然而随着胜利光环的扩大,年龄的增长,孙权却日益居功自傲,从明智走向昏聩,甚至暴虐,孙吴王朝也从它的顶峰,滑向了衰败。

到了晚年,孙权像很多的皇帝一样昏庸起来,这也许和年龄有很大的关系,如隋文帝杨坚也是如此,到了晚年破坏法制,结果在隋炀帝的继续“努力”下隋朝终于灭亡了。孙权在晚年上了公孙渊的一当:当时割据辽东的公孙渊派来使者向孙权称臣,这时的孙权还没有正式称帝建立吴国,但是大臣们已经有人开始劝进,让他做皇帝了。公孙渊的称臣让孙权非常高兴,打算派使者去封公孙渊为燕王,还要派将领率兵一万一同前去,文武大臣都极力劝止,说这是公孙渊背叛魏国之后受到了魏国压力,想利用江东来对抗魏国。根本不用这么兴师动众,只派个使者去就行了。孙权不听,还是派了使者和将领前去。张昭见孙权如此刚愎自用,一气之下装病在家。孙权也很生气,让人弄来土将张昭家的门堵住,张昭更干脆,让家人从里边也用土堵住,自己也不出门了。最后还是孙权服气认输,老老实实把两层水泥砖头全拆了,自己跑去亲切探望慰问,老爷子才算是消了气。可见孙权在关键时刻,面对关键人物还是懂得权衡的。只是张昭虽然是老前辈、东吴文臣之首,却没当上东吴的丞相。

当上丞相的是顾雍。按说,顾雍资历不能跟张昭比,故而张昭的那一套法子,顾雍也不敢学,但他每逢酒宴也是滴酒不沾,正襟危坐一旁。想必大家都清楚,喝酒的时候旁边坐这么一主儿,谁还喝得下去?孙权心里不爽,又挑不出顾雍的毛病,只能自己发牢骚:“顾公在,使人不乐。”好在顾雍遇到与孙权工作上有分歧时,他是从来在会议上不做声、不顶撞,表面与孙权保持一致,私下里却给孙递条子。孙权保住了领导的威信,便有时也就采纳了他的意见。但这样的次数多了,孙权当然也觉得烦。于是顾雍干脆常称病不去履职。只是因他是业务水平高、能力强,孙权缺了他还真不行。孙权碰到难题了,就派身边人去征求顾雍意见。顾雍也做得妙,他不直说行还是不行,免得显出比孙权还高明。如果他觉得行,就留来者吃个便餐;若是觉得不行,就不管饭,直接打发走人。孙权在顾雍对来者的态度上,就能够知道顾雍的意见,权衡后拿出自己的处理意见来就好。


一花天堂一沙世界

首先我们要肯定孙权对孙吴政权的建立和稳固所起到的突出贡献,而且在继任吴侯之后相当一段长的时间里,孙权都能做到礼贤下士,量才而用。当世两大枭雄曹操、刘备都对他都有很高的评价,而包括诸葛亮、蒋琬、荀彧、贾诩这样的名臣也对他多有赞誉,那么为何在晚年却又变得多疑甚至残忍嗜杀呢?


其实有这样经历的帝王孙权并非第一个,雄才大略,武功盖世的汉武帝刘彻也是其中之一。他与孙权的经历相似,汉武帝继位的前十几年里一直由窦氏和王氏把持朝政,后来两人相继离世,汉武帝才得以展现。孙权也是如此,他继承哥哥爵位的时候只有十几岁,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其实无形之中也是对他的一种肘制。而由于孙策是用铁血政策平定江东,江东实际的局势并不稳定,需要孙权去平衡安抚,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只能选择隐忍,将自己善意的一面展现给世人。


而在局势稳定并取得了一定成就后,特别是随着年岁的增长,许许多多压抑许久的负面情绪和性格会慢慢展现,一次偶然的刺激甚至会引发井喷似的爆发。被辽东欺骗,花甲之年的孙权视为奇耻大辱,从此更加多疑,逼死陆逊,废太子,杀儿子,几乎可以用丧心病狂来形容了。

其实这也是人格分裂的一种体现。每个人都有两面,只是在正常情况下都能够很好的进行平衡,情绪正常宣泄不会引发什么病变之类的。但是处于孙权的地位,由于长时间的压力与隐忍,使得所有负面的东西无限累积,最终一发不可收拾,从追谥孙策为长沙桓王,到逼死陆逊,再到废太子,杀儿子,无非是希望自己辛辛苦苦守住的江山得以保全,所以对权力的执着也是引起孙权前后不一的原因。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孙亮的母亲潘氏和托孤大臣诸葛恪都不是省油的灯,孙氏在孙权之后的政权始终不稳,后宫干政,大臣专权,直到孙皓继位才得以缓解,可惜孙皓完全是老年孙权的升级版,暴虐嗜杀,荒淫无道,最终葬送了孙吴的江山。


烛影斧声

晚年的孙权,因东吴上层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日趋激化,君臣之间的关系早已非当初那般精诚团结,而是变得互相猜忌、戒备。雄踞江东的吴国,原是在南北大族的支持下建立起来的。后来孙权之所以能三分天下有其一,全仗其父孙坚和其兄孙策之力,和雄才大略、能征善战、开基建国的父、兄比起来,他最多只能算个守成之君。

史载,孙权刚开始还很谦逊低调,也有所作为,一旦当上了皇帝,特别是到了晚年,就变得愈加刚愎自用起来,还宠信小人,拒听群臣不同意见。随着权力日益夯实,他对文武百官开始猜忌并防范起来。他规定,凡吴国守边的将领,必须将妻儿留在都城建业(今南京)做人质,如果边将叛逃,便处死人质,甚至诛灭其三族。他还豢养了一帮叫“校事”、“察战”的酷吏,专门用来监视文武官员,还唆使他们肆意栽赃陷害,威慑、纠举、诬告无辜,动辄加罪大开杀戒。他最重用并宠信一个叫吕壹的中书典校(官名),此人最善罗织罪名,构陷、迫害群臣,弄得满朝文武人人自危,弃官叛逃之事屡屡发生。

由于孙权年老后性子愈发猜忌,后宫秩序也日渐混乱,群妃争宠,儿子争位,闹得鸡犬不宁。太子孙登早亡,他又另立孙和为太子,封孙霸为鲁王,埋下了日后宗室混乱、同室操戈的祸根。孙权一贯喜欢、宠溺庶出(妃子所生)的孙霸,孙霸恃宠生娇,与孙和展开了激烈的储位之争。朝臣们也分成两派,一派支持太子,为拥嫡派;一派拥护鲁王,为挺庶派,双方势同水火,斗得跟乌眼鸡似的,致使君臣、父子、兄弟间勾心斗角,阴招、阳谋使尽,围绕着皇位的斗争日益加剧。孙权见朝堂上一片混乱,心知若废嫡立庶,势必酿成大乱,只好废黜孙和,逼迫自己最宠爱的孙霸自尽,另立孙亮为太子。

《三国志》载,孙权称帝后,对吴国民众实行残暴的统治,东吴赋役沉重,严刑峻法,治国手法比魏、蜀两国严苛得多。陆逊、顾雍都曾劝谏孙权行轻徭薄赋之策,与民生息,发展经济,孙权不以为然,从不采纳。晚年时的孙权,更加独断专行,他横征暴敛,视民如寇仇,吴民不堪忍受,经常起义抗争。

史载,吴嘉禾三年(234年),庐陵人李桓、罗厉扯旗造反,孙权派兵镇压,苦战3年才将义军剿灭。236年,鄱阳人彭旦聚众反抗。次年,吴遽又起兵造反,他诛杀前来招兵的中郎将周袛,然后率众接连攻下好几座县城。豫章、庐陵二郡叛军和民众更是群起反抗孙权的暴政。因孙权倒行逆施。国内民变四起,吴都建业一日数惊。孙权对山越等少数民族采取残酷镇压的办法,致使社会诸多矛盾急剧恶化,也使孙吴政权风雨飘摇,日趋衰落。

嘉平三年(251年)8月,飓风袭来,江海潮涌,大水漫过堤坝,朝建业袭来。文献记载,此次水患剧烈,平地积水深达8尺,孙家祖陵中的松树也被大水连根拔起卷走。孙权受惊吓患病。数月后,孙权身体更加虚弱,潘皇后密谋在老公死后,效法吕后独揽大权,临朝听制。潘后为人一向凶残戾狠,平时经常为小事虐杀宫女。宫婢们害怕她一旦掌了大权,会更加残忍嗜杀,于是就在夜间乘她熟睡之时,将这毒妇活活掐死。孙权知情后,悔愧、悲愤交加,病势更加危殆。公元252年1月,他自感大限将至,急忙召太子太傅诸葛恪入内廷接受顾命,随后死于建业宫中,殁年71岁。孙权死后谥号“吴大皇帝”。

【答题写作辛苦 搬运必究】【网络配图】


铁马冰河wu

孙权十九岁时就继其兄孙策之位掌管江东。当时虚怀若谷,礼贤下士。逐渐受到了手下文武臣民的爱戴和拥护。我们有最熟悉的一句话能反应出其影响力。"生子当如孙仲谋",出自曹操之口。但晚年为何变为昏君,主要原因还是心理的作用。晚年时刻早已经是"自立门户",建立东吴,成为一方君主了,而对比当时魏蜀吴三国,魏蜀交战不断,只有东吴外无战乱,内政稳定,这种局面长久下来就会让一代君主变得刚愎自用,自以为是。残害陆逊,较真张昭,骄奢淫逸,为所欲为。不过这也是帝王晚年常见的通病,前有汉武帝,后有明太祖,孙权变的昏庸也不足为奇。




阡陌3207

孙权是三国时代东吴的皇帝,也是魏蜀吴三国时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整整长达23年之久。前期的孙权备受各方豪杰推崇,不但有刘备“吾不可以再见之”的赞叹,也有曹操“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感叹。

但是,晚年的孙仲谋却性情大变,言行举止犹如昏君,极度敏感,猜疑成性,独断专权,滥杀功臣,使得东吴的局面受到一万点伤害。其中,最让人诟病的就是“二宫之争”。



在有太子的同时,非要同时宠信个鲁王,虽说这也是帝王常用的驭人之术,但是搞得这两党之间竞争激烈,纷争不断。可怜的陆逊不得善终,还有一帮耿直的大臣遭受无妄之灾。后来把太子和鲁王全都废了,立了个未成年的孙亮。
其实,像孙权这样的统治者,年少成名,手握至高权利一生,刚开始虚怀若谷,积极纳谏,但毕竟也是个正常人,时间久了难免会高处不胜寒,特别人一到了晚年,更容易偏听偏信,其实当时孙权早就被亲信们包围的水泄不通。一方面是君本位的思想作祟,另一方面是魏国的压力减轻。还有那些数代老臣的离世,没人监督和威压,慢慢就变这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