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和西洋画,哪个更具有艺术性,为什么很多人愿意学习西洋画?

鱼跃遗世界

谢谢提问者。首先需要肯定的是中国画更具有艺术性。目前,不得不承认欧美一些国家的科技领先于中国,国家的强大使得它的文化艺术也引领潮流,很多人愿意学西洋画也是情理之中的现象。



中国的现代艺术观不如古代和现代西方,直接的原因是全盘学西方画风导致的,既做作,又作怪,东施效颦且不伦不类,少有自己文化的底蕴和传统艺术的灵魂。


中国美术作品以宫廷、民俗、山水、花鸟、动物,等为题材,以高尚文明作为内在支撑的。画作融入诗歌等,与画一体。注重神,让人看了之后心旷神怡,遐想无穷,沉醉在画中的此情此景。



西方绘画注重形,直接的表达,不需要过多的文化基础,让人一目了然,西方画家多数集中在人体画方面。

以上是我的观点,欢迎留言交流,谢谢支持。


崇儒

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不够严谨的问题。中国画和西方绘画有着不同的绘画工具和绘画技法,更有不同的美学基础和审美思维,是建立在不同文化底蕴上的两种完全不同的绘画形式。哪个更具有艺术性?肯定不会有简单的答案。就影响力来说,西方绘画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更广,中国画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东亚国家;就艺术底蕴来说,中国画显然更讲求意境,西方绘画则更侧重于表现技法,不同的美学思维就会有不同的评判标准,不会有,也不需要有标准答案。



的确,自从徐悲鸿、刘海粟和林风眠那一批从西方留学回来的艺术家开始主持中国的美术教育后,全面借鉴和学习了西方绘画艺术的教学体系。徐悲鸿执掌中央美院,林风眠是中国美院(原浙江美院)首任院长,刘海粟早在民国已是赫赫有名的上海美专校长。他们都是中国美术界的翘楚,赴欧潜心研习西方绘画艺术,卓有成果,将西方绘画艺术的教育模式引入中国,当然也无可厚非。直到今天,各大美术院校仍然沿袭了这一套教学体系,更多美术生选择学习西方绘画也很正常。



当然,国画系始终是各大艺术院校不能割舍的重要组成部分,谁也没有胆量真正放弃传统绘画的传承和发展,尤其是在当前举国重视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之下。大概是因为中国画的教学难度明显大于西方绘画的教学,同时西方绘画形式对于考试和专业发展有着更好的前景,我们随便看看社会上的各种美术培训机构,大多是素描、水粉和水彩等西方绘画教学模式。国画时常与书法一起出现,甚至有些地方还将素描列为了国画学习的基础,引发巨大争议。


我无意去评价中国画或西方绘画艺术孰优孰劣,我觉得这是世界美术史上最重要的两种绘画形式,既可以展示各自的魅力,又可以相互借鉴与融合,这是当前时代世界文化大碰撞的必然结果。尽管如此,我也必须要说,中国画有其独特的绘画工具、绘画技法,以及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在与西方绘画艺术的相互学习和借鉴中,绝不能舍本逐末,失去其根本。


惊龙轩

为什么很多人愿意学习西洋画?

把“技艺”这个词拆开来分析,就更能说明这个问题。

简单来说,国画是一种“艺”,或者说是“道”的呈现,比起油画更抽象化,学习起来难度更大,需要综合修养来滋养,若综合修养不过关,即使画一辈子国画,也只是一个画匠,成不了画家。

雷诺阿《手拿雏菊的年轻姑娘》

油画相对没有国画那么复杂,比较具象,只是“技”的呈现,练习好基础技巧,完全能画好油画。许多油画家在年轻时就能创作出代表作,像拉斐尔、梵高等人,在30岁左右就能画出代表作。

而国画根本不行,国画是画家越老手底下越有想法和感觉。

要比较中国画与西洋画哪个更有艺术性?真的很难比较,它们毕竟是两个不同文化语境和艺术思维下的艺术形态,根本难以拿出一个公正客观的标准来进行对比。

徐悲鸿《愚公移山》

就如同关公战秦琼——挨不上。

如果从文化属性和哲学内涵来比较的话,显然,中国画更胜一筹。中国画是东方文化的集大成者,西画仅仅是一种视觉艺术。

抛开绘画技法,中国画还包括许多文化属性,比如,文学元素,画中落款要么是诗词,要么是篇幅精悍的短文,起到解析绘画格调,或者补充画面章法的作用。

又包括书法元素,落款是明显的书法形式。

赵望云《边塞风光》

又有篆刻元素,不论姓名章或闲章都是以篆刻形式出现,盖在画面上的。

现代国画中,又加入了许多设计元素,目的是为了让构图更有冲击力。

即使国画的种种传统技法,让初学者学熟练,就得几十年时间。

国画里边又融合了太多的中国哲学,像什么负阴抱阳、道法自然、知白守黑、天人合一、墨分五彩等等,让国画的文化属性和哲学内涵越来越深厚,要弄懂这些子丑寅卯,没有长时间的积累根本达不到。

韩熙载《夜宴图》

上世纪国画大家李可染曾说:如果给我150年时间,我才有可能把国画传统学好。

在学好基本技法的同时,还要了解儒释道文化,又要兼顾诗、书、印、设计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学好国画真的是太难了。

并且,国画“画无定法”,没有明显的统一评判标准,只要在规矩内,怎么画都没有错,这就无限放大了画好的难度。

齐白石《山水十二条屏》

另外,国画讲究遵循传统,如果一个人的国画距离传统太远,会被不认可,这又在无形中增加了画好国画的难度。

油画或水彩画,早在形成初期,就被戴上了科学属性的帽子,尤其是达芬奇,给油画设定了一系列科学画法,造型要符合解剖学原理,追求形似,色彩要符合自然色,光影要符合明暗关系,视觉要符合焦点透视关系,等等。

布格罗《母爱》

画出一幅油画,只要接近这些标准,就能证明是一幅好画,可以说,油画比国画的评判标准要简单和具体很多。

从学习期限来看,油画要比国画快。同是四年时间,甲学习油画,乙学习国画,四年后,甲的油画已经画得像模像样,甚至拿到市场还能卖钱,乙或许连国画大门都没有进去,画面惨不忍睹,没人喜欢。

德拉克洛瓦《但丁与维吉尔共渡冥河》

目前,许多突击式的绘画培训班,教授绘画时不是水彩就是油画,或者素描,教授国画的比较少。像我的朋友当中,若有10个人开设绘画培训班,大约有8个人在开设西画培训班,学习期为3个月。剩下那两个开设国画班的,学期往往要超过1年。

从侧面也印证了国画学起来更加耗时耗力,若以后想吃画家这碗饭,要更难一些。


鸿鹄迎罡

恐怕何谓之艺术还没有多少人彻底整明白呢,将不同民族的艺术形式做孰高孰低的比较并不科学,很容易导致不客观的厚此非彼。

中国画是完全建立在文化上的延伸,概括地说是文化性高于艺术性的体现。进一步地说中国画是高度世俗化的艺术,是功利化的艺术。

“无用之大用”归根结底还是要拿来“用”的最好诠释,但是也恰恰是这样一种艺术发展轨迹造就了中国艺术能够立足于世界艺术之林的客观结果。


〖农民风俗画家―勒帕热以写实去追求人物神态和性格〗

西方油画从文艺复兴到近现代绕了一个大圈子反而越来越倾向于中国艺术的世俗化与实用性了。这个实用并非真正意义我们所理解的实用概念,它是建立在一种普世价值上的实用。

中国画之用更多体现在精神意象上的一种修炼。诗书画印一体,身心陶冶和修身养性为一体,更多是体现在文化上的一种积淀。

昏鸦并不完全同意西方绘画重造型求形似而中国画是追求神似和意境而不重视造型的艺术,这只不是一种文字游戏地诡辩而已。
〖永乐宫壁画的造型完全媲美油画,线条的魅力即在于此。〗

顾恺之所主张“以形写神”的前提必须要形似,也注重观察,只不过强调更好的艺术追求罢了。西方油画也是在形似的基础上去追求惟妙惟肖的传神,并无二至。

魏晋到盛唐时期我们在人物造型上的比例、动态、透视关系表现都明显优于同时期的西方油画,只是没有象西方一样后来发展了光影表现与科学的人体解剖。

明代董其昌“南北宗论”一说将中国画艺术性彻底拆解,看似是将绘画引入更高的价值评判标准,实际上将中国艺术可能系统化的最后机会彻底丧失掉了。所幸的是文人画迎来了发扬光大的艺术辉煌。

昏鸦的结论是就绘画的系统性与艺术性而言毫无疑问是西画占优,在与文化的融合性上而言中国画占优。

这也没有什么非要去比较的必要,艺术这个概念本身就是舶来品,我们历史上丹青(职业画家)一流都不过下九流,即便如此艺术成就一样不可小觑。

正规系统的艺术教育进入咱们国家也一百多年了,国画也要接受西方素描造型基础训练呢。学习国画也好,油画也罢关键还是在于自己的兴趣和喜好,很多艺术大家在两方面都有一定建树和成就。


疾飞昏鸦

谢谢大家讨论这个问题。我说说中国画、西洋画、艺术性和更愿意学习西洋画这几个问题。

先说说西洋画和现在为什么很多人愿意学习西洋画。


刻画逼真的油画,人体艺术的比重很大,而且是绘画的基础。这是中国画没有的科目

我们有一种误解,以为西洋画就是画得很逼真的一种绘画艺术。

那是非常大的一个误解。千里马最近已经提到西洋画对现代文明巨大贡献问题了。

西洋画是一个科学体系,有科学的具体理论。

例如透视学、艺术解剖学、色彩学。

这些科学是西洋画具有超强表现力和艺术性的科学保证,而且不仅仅是绘画的支持技术,也是一种应用科学。

学习了绘画,对于很多现代工业和服务业有很大帮助。


一个西洋画艺术家,造型的本领是严格科学训练出来的。

比如,工艺设计,建筑设计,包装设计,日用品设计等等,都需要西洋画的造型基础。

此外,对影视、摄影、雕塑等等都离不开西洋画的绘画知识系统。如果学习过绘画,对摄影家来说就如同给摄影机安装了一个人工的透视艺术大脑和色彩大脑。

你学了色彩学,还可以利用色彩管理企业,掌握流行色的主动发布权,赢得各种市场预期。

所以学习西洋画,你就会具备很多知识,起码你是自学能力会更高,你的就业选择也会更自由更主动。

为什么现代很多人愿意学习西洋画?我想,除了西洋画体系的科学知识的优势以外,我们现代的美术类高校考试的主要科目,比如素描,色彩都是以西画体系为主导的。


对色彩的研究,必须遵循科学的规律,才能营造出艺术的氛围的色彩的感染力

其次,学习西洋画的起点不需要很高,只要能够画素描,就可以进入西洋画学习。

而学习中国画的学习成本是非常高的。


优秀的中国画家,应该精通诗书画印。文学修养的要求很高,所以,中国画作品的诗情画意非常浓厚。

例如,要学习绘画和书法,对文学的要求也比较高,才能成为一个标准的中国画画家。

最后我们说说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优势。

其实,都具有各自的绝对优势。

从一般的欣赏来说,西洋画比较吸引人。

但是,从高层次欣赏来说,中国画的艺术性内涵更丰富。


中国画的笔墨和意象主观性很强。不容易模仿。

中国画也和西洋画一样,是中国民族产业的基础。只是没有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和实用体系。

所以,中国画对现代工业的影响深度,在技术层面不如西洋画广大和跨行业。

而从纯粹的艺术性来说,中国画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因为,现代西方绘画,基本就是在追随中国画的美学之路,说明中国画的艺术内涵是很先进的。

相信,中国画的生命力会更强大,也会有更多的人欣赏中国画。


千千千里马



正如人们所说,“画里有话,画亦有情”。中国画承载着中国的传统文化,西方画蕴含着西方的历史背景。中国画和西方画既是各自文化浸润的艺术体现,又同是世界绘画艺术的璀璨瑰宝。





从时间上看,中国画显然比西方画产生要早。早在两晋时期,中国画就已经初步成熟。而这时西方画还处在萌芽阶段。中国画在中世纪之前的唐朝已经有了一定规模,而西方直到十二世纪才出现了油画。



从画风来说,中国画和西方画迥然不同。中国画强调写意,追求神似和意境。西方画注重写实,刻意形似和生动。




从绘画工具颜料上看,中国画使用毛笔、铅笔和墨、水彩等。西方画使用植油和颜料调和的油料和绘画排笔。

从对世界的影响来看,中国画在近现代以前影响大,西方画在近现代以后影响大。






中国画和西方画都是伟大的艺术形式,二者各有千秋,各具特色,只有表现风格上的不同,没有艺术性的高低之分。

为什么很多人愿意学习西洋画?这是由于近几百年来,西方工业革命和现代代建设带动了西方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西方艺术包括西方绘画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更加“深入人心”,西方画似乎成为一种主流,主导,影响了更多的人们。很多绘画爱好者受此影响,选择学习西方画。这跟很多人喜欢美国好莱坞大片一样。



谁怜一灯影

论艺术性,当然是中国画更具艺术。不过平常人可能不知道,画画是需要静心,才能画出有意境的画来。而画中国画,更需要耐得住寂寞,学习中国画不是一两年就能学有所成。需要十几年,或许更长的时间。现在的浮华社会,又有几个人能静心学画的?所以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画更具艺术性 ,而学的人却不多。


背着画板的女郎

‘西画写实而国画表意,当然在中国古代唐宋时期是既写实又表意,达到非常完美的艺木高度。只是宋以后文人画的兴起,国画才开始走向一条写意之路。如元朝画家倪赞所言:吾画逸笔草草写之,聊表心中逸气也。

倪赞六君子图

由于中国古代文人士代夫画家并非西方意义上的职业画家,一般都没有经过严格的形态上的造型训练,都是传统师徒形式的传授,师傅似乎更注重学生国学书法及人格上的培养,技法上一般以临摹古画为主,所以学生各方面的修养都很高,在诗书画印甚至琴棋都有较高造诣,从诸方面来说,相比较于西画纯技巧而言似乎中国画更精深难学。这也正西方人很难读懂国画的原因,因为文化上的差异太大而不同。


齐白石的写意虾图



张大千仿古山水画

西画是年青人的艺木,岁数一旦过了五十,精力就不行了,就会越画越差。而中国画是老者的艺术,会越画越好,达到炉火纯青的高度。齐白石和黄宾虹都是衰年变法,九十多岁才攀上艺木高峰。所以从艺术角度来评价,显然中国画更胜一筹,也更难学,这也是为什么学西洋画的人更多的原因,当然也是为了考上美院而不得已的事情。学生都是以西画素描为一切造型的基础,而对于博大精深的国画艺术基本上是一无所知,这也正是国学教育方面的悲催之处!


山人z

现代人学习西洋画,我觉得有这么几个原因:

第一个就是,你看如果天天可以看到这样的模特,我也很喜欢学习油画啊!

我也一定会非常的努力画好啊,根本不需要老师督促。

第二个就是,西方文化的崛起,是伴随着军事政治力量的崛起,才崛起的。早在黑暗的中世纪,谁知道西方艺术啊!

第三个就是,我们中国艺术,学起来难度大,而且要真正的理解中国画,那还真的需要有文化功底,这里说的文化,不是说的读了几本国外的书,就是有文化的,而是真正的读懂中华传统文化,这才算的上看懂中国画的人。

再一个就是,我们曾有一段时间,的确是处于黑暗中,这让我们的很多人,都觉得我们的文化不行,不如西方,这群人的影响力还在,让我们的文化一直处于打压之中。

但作为西方世界的灯塔国美国也开始走下坡路,在未来我们的文化定将影响更多人。


珍爱君

一因为路子不同,所以没有办法,进行高低和艺术性的评判。中国画和西方绘画,属于两个不同的,绘画体系,他们无论是从认识世界,认识事物的方式上面,还是从,绘画工具,绘画题材上面,都是有着根本性的不同,所以首先没有办法,让他们两个,分出一个高下,对于艺术,我个人认为应该抱有观赏的态度,好的艺术可以给人带来美的享受,陶冶人的情操,这不同的绘画种类都具备这样的特性,油画里面有画的好的,当然也有画的差的,由世界名作,也有默默无闻的街头卖艺者,中国绘画也是这样的,从历史的角度上来说,中国绘画,无疑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非常庞大,非常完整的体系,也流传下来了,非常多的世界级的名画,当然在现在看来,依然在画中国画的,画家当中也不乏博取眼球的低劣的,绘画创作者,所以画的好坏只能是,在自己的领域里面分一个,你上我下高高低低,没有办法在,两个不是同一体系的画种,上面分出高下。



二因为教育体制的缘故,让人们更多的,去接受西方绘画的知识。中国学院派的美术教育,可能应该算五四运动以后,才慢慢的完善起来的,但是正是因为五四运动,让人们一味的去向西方看齐,认为西方的,就是绝对的优秀,所以在绘画界也流传着以西方绘画来改良中国绘画的口号,然后在,学院里面教授绘画,都是先从西方绘画,开始的,首先讲的,是素描,然后才会是色彩,如果感兴趣才可以选择中国绘画。这个就造成了人们对西方绘画的认识,相对于中国绘画的认识有所提高了,然后又加上,教育的普及,所以大家在,认识事物和绘画体系当中,基本上接受的是,西方绘画的那一套,还有就是,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的那一套美术知识。21世纪的当下,随着我国经济知识,文化水平各方面的提升,人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国,传统绘画,重新进行了一个定位,中国传统绘画正处于一个复苏的阶段,我相信,正是因为大家真诚的喜欢,才能够将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传承下去,但是由于之前的,教育体制的缘故,西方绘画的普及度,远远高于中国绘画,如何能够达到一个平衡?那需要大家接下来的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共同努力。



三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绘画的根。由五四运动开始,以西方绘画,来改良中国传统绘画,到当下,以吴悦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绘画要走中国,自己的传统道路。这个是在探索中,慢慢的找到了一些更加明确的方向,我个人更赞同后者,因为,每一片土地都养育着不同的,文化,也就是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中国绘画有中国绘画的特点,特别是在,最根本上面的认识世界和认识事物的上面,有着千差万别的不同,因为西方人绘画,它讲究的是人看到什么画什么,

而中国绘画的,精髓就不是这样的了,他将就的是不仅重视客观景物的选择和描写,更重视主观思维对景物的认识和反映,强调作者的思想感情。

问题的回答来自于【国画雅集】分享国画知识,传播传统文化吸引的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