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神午後前奏曲》:意境朦朧飄逸,效果神祕新奇

前奏曲《牧神午後》介於現實和夢幻之間的朦朧、飄忽和神秘的境界

——德彪西管絃樂前奏曲《牧神午後》美學分析

向陽光

在劇場觀看演出,人們通常是用掌聲或沉默來表達自己的評判。可有一部作品,它在首演時,卻體驗到了“鴉雀無聲”、“高聲痛斥”、“掌聲雷動”、“憤然離席”的全部炎涼,這部作品就是《牧神午後》(德彪西的管絃樂作品)。

《牧神午後前奏曲》:意境朦朧飄逸,效果神秘新奇

1894年12月22日,德彪西的第一部管絃樂作品《牧神午後》首次在巴黎上演。當長笛吹出開頭的主題後,全場便鴉雀無聲——直到全曲結束。可是樂曲剛一結束,人們便爆發出了難以形容的喧譁——掌聲、歡呼聲、抗議聲此伏彼起。接連兩天在達庫爾大廳當眾公演,這兩次演出獲得了極大的成功。自此以後,人們開始尊德彪西為大師,他的《牧神午後前奏曲》還成為印象派音樂的經典之作。

《牧神午後前奏曲》:意境朦朧飄逸,效果神秘新奇

《牧神午後》是法國象徵派詩人馬拉美在1876年寫出的一首被稱為“奇蹟般晦澀難解”的田園詩,描寫的是希臘神話中司管森林與田野的牧神的冥想。牧神由於喝酒過多昏昏欲睡,他在回想追求水仙女時的那番情景,終於在溫暖的陽光下睡著了。

《牧神午後前奏曲》:意境朦朧飄逸,效果神秘新奇

法國象徵派詩人馬拉美

管絃樂前奏曲《牧神午後》,從這個標題可以知道,是德彪西受他的朋友斯蒂法努·馬拉美的著名詩篇《牧神午後》啟發而寫的,完成於1894 年。這是印象派音樂的奠基之作。該作品原準備寫成《一個牧神午後的前奏、間奏和終場改編曲》,後修改、壓縮為前奏曲形式。德彪西在首演的節目單上寫道:“這首前奏曲的音樂是對斯蒂法努·馬拉美美妙的詩篇的非常自由的圖解。”

馬拉美的原詩雖然晦澀難懂,但是可以任憑人們去自由想象:“牧神——一個憨直、好色、多情的神——拂曉時在森林裡醒來,盡力回想他在昨天午後的經歷。他分辨不清:究竟他真是幸運地接受了那潔白和金黃色的仙女——她們是那麼溫柔和放縱——的訪問呢?還是他那想保留的記憶只是一個幻影?幻影是不會比他從自己的笛子裡吹出來的一連串乾燥的音符更真實的。但是肯定地,在那閃光的湖裡的棕色葦叢中,當時和現在,都有著潔白的動物。她們是天鵝嗎?不是!是潛在水裡的仙女嗎?或許是!這種美好的經歷的印象變得越來越模糊了。為了保留它,他情願辭退他在森林裡的神位……美好的時刻逐漸淡漠了;他永遠不會知道,這究竟是親身經歷還是做夢。太陽是溫暖的,草地是柔軟的;他重又把身子捲成一團睡起覺來……以便他可以進入更有希望的睡夢之林,去尋求那可疑的、心醉神迷的情境。”馬拉美聽了前奏曲後,給予很高的評價,在給德彪西的信中寫道:“你的《牧神午後》不僅與我的詩沒有造成什麼不和諧,相反,它以微妙、敏感、迷離的襯托提高了它。”

《牧神午後前奏曲》:意境朦朧飄逸,效果神秘新奇

前奏曲《牧神午後》(Prelude to the Afternoon of a Faun),這首夢幻一般的交響詩,是德彪西的第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印象主義作品,可以認為,德彪西通過這一音詩而開創了一個新的時代,因而此曲被後人譽為“德彪西的第一顆管絃樂定時炸彈”。雖然這首短小的音詩以其異國情調的旋律和難以捉摸的和聲使許多聽眾困惑不解,但是,令人感到驚奇的是,它獲得了普遍的讚賞,始終是作者最膾炙人口的管絃樂傑作之一。

該樂曲不單音響效果朦朧飄忽,曲式結構上也因樂句與樂句間的交熾融匯難以銳意區分。德彪西有強烈的反古典主義思維,他曾在一音樂會中聽到奏鳴曲式發展部時因已知音樂的去向而毅然離開會場。全曲找不到古典手法中常用的整句或整段的重複及主題的發展和變奏,但我們著能感覺到主題的多個版本在沒有清晰陳述下不知不覺間出現了。具最少爭議性的分段法是以旋律性較強的五個位置作為參照點:第1、37、55、79及94小節,當中第37與55小節帶出了兩個較原主題有稍大起伏的旋律。

《牧神午後前奏曲》:意境朦朧飄逸,效果神秘新奇

前奏曲《牧神午後》是德彪西篇幅最短的一首管絃樂作品,但它蘊涵印象主義調色板上前所未有的豐富手法——旋律的線條,和聲的進行,透明的配器,纖細的色調,所有這些全是新型的。樂曲的基調比較單一,著重表現這個懷有難忍的慾望的牧神的輪廓模糊不清和偏於靜觀的形象。它的色彩描繪十分精細,有豐富的明暗轉換和色調變化。

前奏曲《牧神午後》使用的樂隊,木管樂器起的作用最大,其中以三支長笛更為突出,此外還有兩支雙簧管,一支英國管,兩支單簧管和兩支大管。銅管樂器只用四把法國號,打擊樂幾乎毫無立錐之地,再加上兩架豎琴和全部絃樂器。這首作品雖然採用大樂隊配器,但是卻極少運用全奏的效果,更多的是使用單獨分離開來的音響與音色效果。音響奇異、柔和,整個畫面如蒙上一層薄紗。

前奏曲《牧神午後》的結構比較自由,帶有狂想曲的意味。同時結合變奏的因素,音樂的進行並沒有任何戲劇性的衝突或明顯的高潮,也沒有顯著的對比性穿插。但大體保持了傳統的三部曲式結構。該樂曲主要是描述夏日午後的森林中,牧神的突然出現使剛剛出浴的女神驚惶逃去。牧神捧著女神遺下的紗巾,綺思無限。

《牧神午後前奏曲》:意境朦朧飄逸,效果神秘新奇

第一部分

樂曲的開始部分,由簡單而無伴奏的長笛輕聲獨奏,在半音階滑行,孤單而曖昧地遊移的旋律,甜美而富於表情。其音符像是在上空飄揚般的此起彼伏,前半部分是帶有變化音的級進音階,後半部分則帶有音程的跳進。這個主題在音色“原料”的選擇上顯得相當的純淨,在力度和音響上也是非常的微弱,這也就決定了全曲的基本色調,這也是樂曲的基本主題。它從一開始便製造出馬拉美原詩迷離恍惚的氣氛——半現實半夢幻的世界,整個樂曲幾乎也全由這個主題的變化反覆組成。

長笛從低音區開始吹奏,速度從容平穩,沒有較大的旋律起伏,將“牧神初醒,帶有一絲慵懶氣息,回味著夢境中的情景”這一畫面展現得淋漓盡致,似乎林中仙女真的來過。

1= E ,9/8 拍子:

① ② ① ② ③

6 . 665443 3.455 | 6 . 665443 3.455 |673 1 3 5 . |556 4

《牧神午後前奏曲》:意境朦朧飄逸,效果神秘新奇

這個半音階經過音的旋律、特別是上例①與②處兩端構成的三全音(過去被說成是“音樂的魔鬼”的增四度音程),使主題調性模糊、很不穩定。而結尾時上例③處,則較為明確地點出E 大調的分解主三和絃,卻又被木管與絃樂先後演奏的“E”上三全音的#A 和bB 的兩個七和絃擾亂了。這個模擬牧神蘆笛的主題旋律,彷彿是畫布上刻畫得十分分明的線條,它顯然是表現了詩人馬拉美筆下的牧神所吹奏的洋洋曲調。形象地描繪了這個古羅馬神話中半人半羊的牧神懶洋洋的神態。牧神親自吹奏的那懶洋洋而變化多端的旋律,很快就融入溫暖的天鵝絨般的圓號與木管那柔美和絃以及一串淙淙流水般的豎琴刮奏聲中,它傳達出牧神午後冥想和慾望的神情,營造了一種飄渺夢幻的意境。長笛的獨奏是牧神笛聲的模仿,十分優美精緻。接著長笛又重複一樣的旋律,樂隊的色彩纖麗而細膩,同時絃樂組分聲部奏出微弱顫動的震音輔助。長笛演奏的旋律第三次出現時其他樂器也相繼延伸開來,豎琴演奏流動的琶音、大提琴和中提琴形成交相呼應,賦予音樂的變化性,展現出一種午後陽光下的草地以及牧神濃濃的倦意。整個音樂使人感到波光粼粼,陽光明媚,暖氣襲人,微風吹拂,牧神昏昏欲睡,夢境消逝在稀薄的空氣之中。

《牧神午後前奏曲》:意境朦朧飄逸,效果神秘新奇

在末尾插入的木管樂器,豎琴彩虹一般的滑奏,法國號柔和的聲音以及片刻神秘的休止,把我帶入了陽光煦照下那充滿濃郁芳香的林間草地,彷彿可以看到牧神正躺在那裡仰望著蔚藍的天空一樣。當和絃式音型稍為增長之後,急劇躍入的不穩定和聲,則用來作為這第一段的結束。這段音樂雖使用E大調的調號,但它的調性超出於大小調的範圍之外,明顯屬於擴充的調式,而它的節拍則往復於9/8,6/8,12/8,3/4和4/4之間。

第二部分

作品第二部分可以分為兩段:第一樂段,1= E ,3/4 拍子,有夢幻般的熱情:

©

653 2 2563 |2716 5325 653 |355 577 7567 |

這個主題由雙簧管演奏,音色明亮且短暫,然後加快吹奏速度且節奏規整緊湊。接著小提琴高四度重複樂句,使音樂色彩更加明亮,牧神在夢境裡的熱情被夏日的陽光驅散。豎琴刮奏帶出了圓號纏綿悱惻的“對話”,接著相繼出現了長笛、單簧管、雙簧管、圓號四種樂器的獨奏,讓音樂表現得更為細膩,展現出一種柔情之美,將一場“愛情的白日夢”展現得惟妙惟肖,奏出了愛情的迷離恍惚、可望而不可觸摸。緊接著,音樂的力度逐漸強化,各個樂器銜接更加協調,織體更加細膩,共同描繪出了千變萬化的音樂色彩。經過多次動機的交織展開,派生出更熱情的曲調(試比較下例®@與上例©),1=bD,3/4 拍子:

® @

5 - 3 |2 . 1 13 |6 6 5 3 |2 2 1 7 |5

《牧神午後前奏曲》:意境朦朧飄逸,效果神秘新奇

第二樂段,由木管組奏出旋律,展現出的音樂是整個作品中最為優美的,絃樂演奏的旋律力度很弱,在切分節奏的演奏時也很輕,表現出整個旋律的移動性,兩架豎琴的琶音也融合其中,接著由絃樂齊奏,在木管三連音和兩架豎琴琶音的伴奏下,你會感到牧神在夢幻中,甚至洋洋自得起來了。尤其在圓號引導下,加之單簧管與雙簧管先後伴以副旋律,出現的小提琴獨奏更為動人。隨著音樂的發展力度逐漸增強,最終使樂曲的熱情達到了一個頂端。但是,當樂曲的主要主題在豎琴琶音與絃樂弱奏長音和絃背景上兩次出現,並間隔以圓號、木管的

顫音和下行頓音演奏時,卻又是牧神懷疑、焦躁不安的神情了。

第三部分

作品的第三部分可謂是第一部分音樂的簡單再現,在輕微的絃樂顫音伴奏下,依舊是由長笛吹奏,此刻加進了小提琴與大提琴獨奏的上下游動的半音旋律。隨後,德彪西引入略有對比的因素改變音樂的消極靜觀的情緒。這裡有近於舞蹈性的節奏,多種動機同時或連續交織,情緒稍有變化,甚至有點緊張。但是很快樂曲的基本主題又回覆原來的形貌和速度,高音小鈸清脆的碰擊聲開始進入,絃樂組分奏,絃樂配器細分為十個聲部,再加上此段一個活躍的動機又同基本主題進行對位的結合,這些都豐富了第三部分的音樂,顯出比以前更精緻,更“倦慵”的神態。牧神重又返回懶洋洋的境地,體現出慵懶之意。但這時樂曲的調性已發生改變,作為背景的音響表現得更加細膩,整個音樂的發展是以線性為主題不間斷向前,就像是流淌的小溪一般,沒有任何擴展。而且,為了將牧神午後慵懶的狀態表現得更加傳神和細緻,這部分的音樂主題節奏有一定的拓展,音樂織體也更加豐富。

最後,豎琴的下行音調,圓號的平行大三度的半音起伏的進行,鮮明地表現了懶散、寂寞的牧神,做了一場虛幻的白日夢。

《牧神午後前奏曲》:意境朦朧飄逸,效果神秘新奇

尾聲

最後一部分就是整部作品的尾聲,長笛仍然是主要的演奏樂器,同時絃樂組用極為細緻和十分輕柔的震音襯托長笛的演奏,增添一種“震顫”之感。但這種歡愉是十分短暫的,接著再加弱音器的法國號和小提琴上又出現基本主題的片段。它依稀可辨地彷彿從遠處輕聲傳來,又在那炎熱的天空中像夢幻一般逐漸消失。音樂又展現出慵懶的情緒,就好像“歡愉”沒有來過一樣。最後音樂在寂靜裡結束,回到了炎炎夏日和煦的陽光、芬芳的草木、森林的安靜,牧神又進入了夢鄉。

《牧神午後前奏曲》:意境朦朧飄逸,效果神秘新奇

德彪西在創作管絃樂前奏曲《牧神午後》時,他充分挖掘出了管絃樂隊豐富細膩的色彩和音響,表現出了介於現實和夢幻之間的一種朦朧、飄忽和神秘的境界。作品蘊含了豐富的印象派創作手法,色彩描寫十分精細,色調變化多端。在這部作品中,德彪西加入了很多新元素,開拓了管絃樂音樂的發展道路。既延續了浪漫主義後期部分音樂元素,也有印象派音樂的獨特鑲嵌,是極具開創性的作品。作品中德彪西獨特的創作手法以及藝術風格更是平添了一絲風華,為後人的音樂創作開闢了更為廣闊的天地。前奏曲《牧神午後》不單奠定了德彪西在音樂界的不朽地位,確立了印象主義音樂風格,而且對20世紀的音樂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管絃樂前奏曲《牧神午後》是最常演奏的德彪西作品之一,本人也十分欣賞這首樂曲,難怪拉威爾說,倘若在他臨死之前有可能最後再聽一次音樂的話,他要聽《牧神午後》。

德彪西的世界充滿了朦朧的月光、水中的倒影、無言的激情、發人深思的象徵、含而不露的思想以及欲語還休的言詞,他的印象派音樂正如同一時代的印象派繪畫那樣,用鮮豔的色彩玩著光與影的遊戲。

《牧神午後前奏曲》:意境朦朧飄逸,效果神秘新奇

本文提及德彪西《牧神午後前奏曲》是“印象派音樂”的經典之作。在此,我順便詮釋一下:為何德彪西的名字總與“印象派”一詞放在一起呢?這是因為德彪西在世的年代(1862-1918)正是法國與德國在政治和軍事上衝突最深的時期,而且法國人因民族的自尊,普遍有抗衡德奧文化擴大其在歐洲影響圈子的趨勢。畫家莫奈(ClaudeMonet)於1867年在巴黎展出的名畫‘日出印象’引發出一系列被命名為‘印象派’的創作潮流。印象派畫家丟棄浪漫主義所追求的浮誇,不再以繪畫人物作為中心思想,而是對光線、原始色調、大自然事物及日常生活中的片段作平實的描繪。與此同時在文字藝術界中也出現了一批‘象徵主義’詩人(Symbolist),他們以自由詩節格式抽象地將各樣事物或事件所代表的意思以提示的形式表達出來,他們也注重文字的聲音或從文字中誘發對聲音的聯想,並渴求語言能擁有本來只屬於音樂的抽象而不直接的特質。

《牧神午後前奏曲》:意境朦朧飄逸,效果神秘新奇

德彪西並不是以馬氏的詩作為歌詞配上聲樂的演唱,而是用音樂自由地解說其美麗的詩意。這不是說樂曲就是這份‘美’的總結,而是音樂把一幕接一幕的圖畫及牧神的夢幻帶到聽眾的思維中。馬拉美在聽完樂曲的首演後讚賞地寫道:“你對《牧神午後》的音樂圖解除了用技巧、微恙和豐饒延伸詩意到更具懷戀之情和更美的光線中外,沒有任何與原詩不協和之處。”

德彪西對音色選擇和橫向的配搭也受到印象派繪畫風格中色彩隨光譜慢慢轉移的手法所影響:常把旋律線條或伴奏織體從一種樂器聲音慢慢過渡到另一種相類似的樂器音色中。此曲以豐富的木管樂線條為主,輔以兩架豎琴精緻的音色和絃樂居次要地位的襯托。最令人難忘的是樂曲起首長笛獨奏的主題,它除了有詩中字詞的聯繫外(詞中曾提及長笛和管子,而全詩首句為“那些仙女呀,真想她們能永遠這樣”),樂句在音域、調性和節奏上都別具新意。音樂學家(PaulGriffiths)曾斷言這樂句是20世紀新音樂紀元的起點。

《牧神午後前奏曲》:意境朦朧飄逸,效果神秘新奇

德彪西所處的年代也是根深蒂固的“大小二調”調式基礎開始被動搖的時期,而德彪西也是刻意打破這種較為德國化格律的先鋒。音樂對他來說沒有大調與小調之分,因為和聲的選配全憑美的感覺而不是為了用和聲的功能來確立調性,而調號或調性的出現也只是一種給予別人特殊暗示的手段。自由應用平行和絃進行和全音音階的廣泛應用也成了德彪西印象手法的標記。全音音階把一個八度音程平均分為六節,當中因沒有半音的出現而避色傾向任何一調,而且三全音音程也輕易地藏身其中使調性更覺模糊。起首兩小節的旋律正是巧妙地用半音填滿了升C與G這個三全音音程的空間。

德彪西是“印象派音樂”的創始人,他的作品多以自然景物為題材,追求豐富的音響色彩,意境朦朧飄逸,效果神秘新奇。

向陽光簡介

《牧神午後前奏曲》:意境朦朧飄逸,效果神秘新奇

中學音樂高級教師,國際作者作曲者聯合會(CISAC)會員、國際音樂教育學會(ISME)會員、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會員、中國教育學會音樂教育分會會員、中國二胡學會會員、中國民族管絃樂學會會員、湖南省音樂評論家協會理事,“世界文化名人成就獎”獲得者、中國音樂學院全國藝術水平考級優秀指導老師。《音樂教育與創作》專欄作家,先後在國內外發表文藝作品、音教論文800餘首(篇) 。《沁園春·國慶感懷》《西江月·祖國六旬贊》《清平樂·黨誕九秩感賦》《鷓古天·頌十八大》《搗練子·盛世召開十八大》等40餘首詩詞、15條語錄榮獲全球華人聯合會(HRA)、世界華人作家協會金獎、特等獎;《美麗臨湘·組詩》(26首)榮獲中國紀實文學研究會最佳獎;《中華輝煌》等2首歌詞獲湖南省文聯一等獎;作品榮入《全球優秀華人詩歌頌典》《古今中外名家語錄精編》等6部詩歌銘言集。《獻給老師的禮物》等8件作品參加了中國國際名人研究院舉辦的藝術界名人作品展示會系列大展並獲銅鼎獎;《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賞析》等2篇美學論文榮膺“世界學術貢獻獎”金獎;《摭論素質教育中的器樂教學》等10餘篇論文被中宣部、教育部、中央教科所、中國教育學會評為一、二、三等獎; 8篇論文蟬聯湖南省教科院一等獎; 4首歌曲獲全國徵歌大賽金、銀獎;《我的中華》《我們擁抱春天》等30餘首歌曲入選《全國教師作曲家歌曲集》《中國當代優秀校園歌曲》等多部歌集。著有《音樂文化與素質教育》《中國音教十家優秀歌曲專集》等10餘部。藝術成就簡介及代表作入選《湖南文藝六十年(1953-2013)·音樂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