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想著“萬一”讓人焦慮

老想著“萬一”讓人焦慮

老想著“萬一”讓人焦慮

很多人談到焦慮時會露出厭惡的表情,焦慮讓人不愉快,但一定是不好的嗎?焦慮也分有用和無用。“有用焦慮”是我們面對壓力時產生的一種準備或對抗的力量,有助於激發我們完成任務;“無用焦慮”則指向那些未知的事情,讓人越想越焦躁。舉例而言,因擔心考試失敗而焦慮,我們會努力學習,認真準備,這是有用焦慮;但過度擔心自己考試中會不會暈倒、失敗後是否無法謀生,甚至覺得自己就是一個失敗者,這就是無用焦慮。

從例子中可以看到,無用焦慮對我們的進步是一種打壓,減少這種負面情緒,從易到難可以試試3個辦法。

識別焦慮。怎麼樣的焦慮是無用的呢?可以將自己的焦慮對象列一個清單,從中挑出“萬一”的例子。反問自己幾個問題,如:這件事的發生概率是不是非常低;我正在做什麼預測;我接下來要怎麼做;我的做法是不是合理……這些問題能夠讓我們發現自己對於“萬一”背後過度悲觀的想法,為我們進一步應對焦慮打下基礎。

放鬆療法。有些人的焦慮並不侷限於特定的事物和場景,是隨時隨地呈現出一種“漂浮”的狀態,這種廣泛性焦慮伴隨著緊張不安、坐臥不寧的精神狀態以及肌肉緊張、心慌冒汗的身體反應。這時候,使精神和肌肉鬆弛的放鬆療法可能會有很好的效果。想象一個讓你感到舒服的環境,例如躺在軟軟的草地上,感受著暖暖的陽光,集中精神,專注當下呼吸;再比如,讓自己的肌肉從頭到腳,一段一段的“緊張和收縮”,意念集中於每一段肌肉,感受到肌肉的變化,配合平穩地呼吸,在身心鬆弛的過程中重新獲得自我掌控。

認知療法。大部分人焦慮情緒的背後是一些不恰當的想法:1.絕對化。如“我必須不能有一點失誤”“我一定要做到”,這些絕對化的想法會讓焦慮程度顯著增加,將其替換為“強烈地希望”就會減輕焦慮。2.災難化。如“我如果考不好這輩子就完了”,這類“恐怖”的預測會讓我們喪失理智,不妨客觀地分析利弊,做好最佳準備即可。3.自我貶低。如“我這樣的條件根本達不到老闆的要求”“再努力好像也不會進步”……這些不良的自我暗示會打擊自信心,建議儘量就事論事,不要一上來給自己貼一堆“負面標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