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退市5年再揚帆,河南眾品擬A股借殼上市

美股退市5年再揚帆,河南眾品擬A股借殼上市

| 總第932期

從納斯達克退市五年之後,眾品食業從傳統肉製品生產商向構建智慧生鮮供應鏈生態圈轉型,動作頻頻。隨著轉型發展和規模增長,迴歸資本市場做強做大成為其借殼上市的必然邏輯。

賣果品的和賣肉的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

近日香梨股份(600506)和眾品食業的相關資訊在資本市場掀起一陣漣漪。

據香梨股份5月23日晚間公告,控股股東深圳市建信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正在籌劃與公司相關的重大事項,該事項可能構成重大資產重組。

公告顯示,本次交易的主要交易對方初步商定為朱獻福或其控制的公司,標的資產初步商定為河南眾品食品有限公司等食品產業鏈服務商。股票自5月23日起停牌不超過30日。

眾品食品主營生鮮肉屠宰與銷售,曾是一隻中概股,於2007~2013年期間在納斯達克主板公開交易。2013年6月27日,眾品食品正式從納斯達克退市。

從納斯達克退市後,眾品掌門朱獻福和其他創始人們開始謀求打造新的生態圈,從傳統的肉製品生產商向構建智慧生鮮供應鏈轉變,並且在這方面動作頻頻。如鮮易網,如與電商巨頭的牽手。

提起鮮易控股公司,相信時至今日仍有許多人並不熟悉。實際上,鮮易控股公司是由河南眾品食業、河南鮮易供應鏈、河南鮮易網絡科技等企業重組成立的,是眾品在“互聯網+”新業態下的戰略轉型。發展至今,在電商領域頗有行業地位。

2018年3月,眾品食業與阿里巴巴簽署戰略合作簽約,雙方在B2B業務、雲計算、大數據、供應鏈金融、新零售、生態運營等多領域進行合作,加快眾品在新流通、新零售領域的發展速度,發揮眾品線下的集採分銷優勢、生鮮食品標準技術、生產流通等生鮮供應鏈優勢。

從線下到線上,運用互聯網技術佈局生鮮生態鏈,朱獻福的創新求變頗受業界關注。

2017年,眾品食品原控股股東福達康投資有限公司將其持有的100%股份分兩次轉讓,雖然眾品食品的實控人未發生變化,但其公司性質不再為外商獨資企業,公司VIE構架進一步被拆除。市場解讀為,眾品食品此舉意在為迴歸A股做準備。

若此次收購成行,眾品食品則將藉助香梨股份成功登陸A股市場。由此,香梨股份也因之成為市場熱議的焦點。

從2017年財務數據來看,眾品食業營收153.36億元、歸母淨利5.19億元,遠超香梨股份同類數據。

對於香梨股份而言,其主營業務近年來一直表現乏力。2014年-2017年,公司果品收入已從1.05億元跌至0.58億元。

香梨股份201年年的營收和歸母淨利則分別為6531.85萬元及507.7萬元。與眾品食品的”營業收入153.36億元,歸母淨利5.19億元”相比。二者差距懸殊,所以有“蛇吞象”之說。

香梨股份雖然在2017年歸母淨利507.7萬元,淨利實現大幅增長,實現扭虧為盈,但主要得益於公司在報告期內轉讓旗下房地產子公司25%股權等因素,扣非後,公司淨利仍虧損781.9萬元。

主業盈利能力不濟的香梨股份,收購眾品食品是為了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這或許在2016年新股東出現時就已現端倪。

2016年,中國水務公開掛牌轉讓香梨股份間接控股股東昌源水務51%股權,同年12月,深圳市建信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以最高報價受讓。而建信投資的控股股東為信達投資,是首家登陸國際資本市場的中國金融資產管理公司。

好風憑藉力,高成長可期。

對於香梨股份而言,是時候進行優質資產重組實現新的盈利增長點了。對於眾品食業而言,隨著轉型和規模增長的內在需求,迴歸資本市場做強做大也是其借殼上市的必然邏輯。

公告原文:

美股退市5年再揚帆,河南眾品擬A股借殼上市

美股退市5年再揚帆,河南眾品擬A股借殼上市

美股退市5年再揚帆,河南眾品擬A股借殼上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