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氣重,百病生”!牢記溼氣也分寒熱,選對方法最關鍵

寒溼

1、久坐不動

坐時間長了,會覺得頭昏腦漲,昏昏欲睡。這是因為久坐會導致腦部養分供給不足,血液循環不暢通,就會加重疲勞感,同時還會導致記憶力下降。《黃帝內經》就提到“久坐傷肉”,而脾主肌肉,傷肉的結果就是脾臟受損,脾臟受損就會導致體內溼氣堆積,疲勞、嗜睡等症狀就出現了。

2、室溫過低

天氣熱了,很多人都會打開空調。其實,夏天本身就是一個出汗排毒的季節,如果室內空調溫度過低,就會導致身體毛孔呈閉合狀態,汗排不出去,溼氣也就積存在人體內,容易引發各種疾病。

3、喜吃冷食

祖國醫學認為,生冷、寒涼食物會刺激胃腸,導致胃腸功能障礙。尤其是吃冰激凌,喝冰鎮啤酒,會造成脾陽的損傷,導致脾虛溼盛。同時,還會導致人體免疫力下降,各種疾病就會接踵而至。所以,夏天不宜喝過多的冷飲,更不要大口喝冰鎮啤酒。

“溼氣重,百病生”!牢記溼氣也分寒熱,選對方法最關鍵

熱溼

口味過於厚重

現代人飲食健康是個大問題。吃的過鹹、過甜、過於油膩。而這些不健康食物,不易消化,而且還會導致胃腸功能障礙,胃脹胃酸就都來了。同時,油炸食品還會導致人體產生大量的過氧化物,這是炎症的誘因之一。

吸菸飲酒無度

中醫認為,酒助溼邪。酒為厚味肥甘之品,常傷脾胃運化水溼功能,引起體內溼邪過重。同時,經常喝酒還會對肝臟造成損傷,肝臟功能出現障礙,會導致體內毒素堆積,新陳代謝下降,人體內的溼氣就會增加,同時,比較容易受外邪的侵襲。

睡眠嚴重不足

中醫醫書裡有記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可我們呢?相信有很多人12點都還沒有睡覺。經常熬夜,會導致脾胃虛弱,脾胃虛弱就會導致消化系統功能障礙,加重體內毒素堆積,人體的溼氣更加不易排出。

“溼氣重,百病生”!牢記溼氣也分寒熱,選對方法最關鍵

如何祛除體內溼氣

調飲食

勤泡腳

“溼氣重,百病生”!牢記溼氣也分寒熱,選對方法最關鍵

常通風

辦公室和家裡,要記得經常通風,保持環境乾燥。還有要注意,室溫不宜過低,要控制在25~28℃左右。另外,如果進行體育鍛煉,要注意鍛鍊的時間,上午10點~下午4點,這段時間太陽比較毒,不宜鍛鍊。這些注意事項外,還可以經常按按陰陵泉穴,位於小腿內側,膝下脛骨內側髁下方凹陷中,可以幫助清除體內溼邪。

常拔罐

“溼氣重,百病生”!牢記溼氣也分寒熱,選對方法最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