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阿里针对拼多多推出的“淘宝特价版”?


1,马云害怕的事情终于变成了现实



不过尽管马云确实看到了未来,但是依然没有办法阻止。


拼多多不仅一直长期盘踞在小程序前10的位置,更是牢牢站稳电商小程序第一的排位,甚至把京东也直接碾压了过去。


最近有消息说拼多多的GMV已经达到了30亿,这种增长速度,恐怕要不了多久就快追上京东了,这么来看。阿里和京东的打假还没完,这里又突然冒出一个拼多多,恐怕不是什么好事。




2,可以说拼多多基本没有对手



京东也很不爽,但拼多多确实与阿里、京东的竞争都不在一个维度上,大家怎么打都打不到。


3,淘宝特价,是最后硬碰硬的一步棋


淘宝特价的成立是必然,淘宝最终还是需要模仿拼多多的模式。


淘宝特价,遵循的是低价模式,通过低价的方式尝试打开市场,但目前尚未看到有很强的“拼团”特点,目前依然只是在尝试“低价”吸引用户策略,如果流量能够拉起来,那么淘宝特价的下一步一定就是想办法继续巩固社交。


不过这里面我认为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事情。


当年9.9元的商家因为劣质问题,被淘宝赶了出去,如果再放这批商家进来,是否会拉低淘宝整体的水平?这是阿里值得重新商榷的。


首席发言者

当然,马云的焦虑也在情理之中。背靠腾讯流量大树的拼多多,在淘宝和京东等电商大佬的战役中居然能够异军突起。

在短短两年内,注册用户3亿,月成交额400亿元。再加上各路媒体大力吹捧使得拼多多的曝光率进一步,淘宝和京东都已经无法忽视这个“电商界的黑马”了。

不过我相信马云在推出“复制版拼多多”之前,也是陷入无比纠结之中的。

首先,伴随着这 400多亿月成交额荣光而来的,是消费者对于拼多多各种假货,劣质商品以及退货无门的控诉和极差的口碑。而此时“淘宝特价版”推出的大流量爆款低价商品,针对的同样是那些极度下沉的消费者。相信淘宝可以凭借着其强大的营销能力和成熟的电商运营体系,绝对可以成为拼多多最为强劲的竞争者。淘宝这几年一直试图转型,摘下“仿货、假货市场”的帽子,成效自然也是显而易见的。正所谓便宜没好货,“淘宝特价版”的推出我想多少会对淘宝的多年打拼出来的口碑造成影响。当然,阿里肯定会不遗余力的将这种影响降到最小。

第二,拼多多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阿里京东这几年都致力于推动消费升级和品牌化,深耕中高端细分市场,因为放松了对低端市场的控制。极具野心的阿里帝国显然是想要吞下整个电商市场的。

然而,重新争夺低端市场除了可能会对阿里的口碑造成影响外,可能对于现在致力的中高端市场也有影响,即使强大如阿里,也是很难两者兼顾的。

“淘宝特价版”很有可能会使阿里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华尔街见闻

阿里或淘宝推出“淘宝特价版”,对标“拼多多”,但应该如何评价呢?

能说是阿里或淘宝怕了?显然不太妥当。

更客观的说法应该是,拼多多用自己的阶段性成功,证明了多级分销在电商模式,尤其是手机或移动端电商模式中是可行的。

因此,从销售方式多元化或改善商品销售模式,阿里或淘宝推出“淘宝特价版”,试水基于熟人关系的多级分销返利模式,也就顺理成章了。

当然,拼多多的成功,或“淘宝特价版”的推出,从某种程度上也说明,在电商销售方面,拼多多可能确实分走了不少淘宝的线上流量。

否则,也没必要跟进或对标。

总的来说,拼多多模式的成功,足以说明以拼团形式的互联网分销模式有其一定的合理性。淘宝看到了市场的危机,也看到了新的可能,顺势推出了淘宝特价版。

据相关介绍,淘宝特价版是一款赚红包的购物神器,提供更低价、性价比的商品推荐,而且新用户快捷注册,最关键的是不用拼团,但拉一新用户会有相应的红包。

如此看来,有点类似原来的团购,不过,现在是以熟人关系(家人、朋友、同事)构建的团购模式,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分销者,都可以从下级的购买或消费行为获得提成或返点。

至于拼多多,之前主攻三四线城市人群,并且采用朋友圈分销的模式拼团。

事实上, 很多一线城市的朋友可能最近就深受拼多多这种模式的骚扰,亲戚每天早上六点多发链接过来让帮忙拆红包,每晚会发一天拆完的收入,一般都是五块钱左右,乐此不疲。

如此分销,传播速度不容忽视。加上都是熟人,信任度就会更高,传播效率更快。

根据第三方数据显示,目前拼多多的用户规模已经仅次于淘宝和京东了。而且卸载淘宝的用户有一半流向了拼多多。

当然,这种明示抬高拼多多身价的第三方报告是否属于个性化定制,就不得而知了。

但是,如此大的低价需求,阿里或淘宝确实不应该错过呢!

当网上购物已经不是大城市的标签,三四线城市已经成主流后,就应该考虑消费的分级了。不同的消费需求提供不一样的服务,以满足消费升级后市场多样化的趋势。

因此,淘宝推出淘宝特价款,与其说是基于压力,不如说是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


李俊慧

淘宝的低价版显然是为了应对拼多多的挑战,而京东也在搞类似的产品,算是心有余悸。

3月5日,有媒体报道称,京东为了打击拼多多已经成立“打多办”,但随后京东表示没有“打多办”,拼多多则回应称这是谣言。曾经,据说有企业成立过打米办、打头办,虽然都遭否认,但却都证明一个事实,被传的涉事公司是主要的竞争对手甚至是冤家对头。

这一次,京东与拼多多的传言却更不一般,因为,两家公司同属于腾讯系。京东最大的股东是腾讯,同样,拼多多更被很多人认为是腾讯的亲儿子。

拼多多一定会蚕食京东的市场份额

据说,拼多多与京东并不构成直接的对决,而且是互补型的。比如,拼多多的主要用户群集中在三四线城市或农村,主要是极端偏爱低价且对质量没有追求的用户,京东的主要用户群在一二线城市,追求的是生活品质和不在乎价格贵。

但是,从来没有准确定位的商业。任何人实际上都想物美价廉,对消费品质的追求从来没有差异,而且,网络是无边界的,差异化互补的电商并不现实存在。同样,淘宝和天猫,曾经也想做用户区分,但运营下来看,用户区隔并不成功,只有引流。

同样,如果拼多多做大了,京东的市场一定会被抢夺,而用户的向上的消费需求也会蚕食京东的品质消费份额。两家想和平相处,在同类商业的历史上就没有存在过。

让京东的排名下降,从第二变成了第三

拼多多虽然还构不成对淘宝天猫的实质性冲击,但客户量增长还是非常迅猛,以腾讯系产品的发展特点,从1到1亿是很轻松的事情,而拼多多在用户量甚至已经超越京东。

也许有人认为数字不重要,但第二或者第三对京东来讲却十分关键。我们看到的是,拼多多的名义用户数距离淘宝还非常遥远,发展的再快也基本上近几年都不会赶上,但超越京东却成为了现实。以后,更多的报道会讲,京东是中国第三大电商,你觉得京东的股价承受的了,还是京东的合作伙伴受得了?

分走腾讯流量资源,使京东获得的支持减少

拼多多有三宝,拼团、假货、爸爸好。最后,这也是资本市场最担忧的。腾讯本来将电商卖给京东以后就不再做,可最近两年随着京东增速的下、滑又让腾讯亲自上阵厮杀,这是否代表腾讯在电商领域也准备多手准备?一旦拼多多有所期待,腾讯是否要放弃京东呢?


马继华

对于淘宝特价版是针对拼多多,尽管阿里巴巴方面已经否认了,说这是由消费升级向消费分级的转变,是为了满足淘宝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但这样的否认没有任何力度,针对性实在太明显,因为从运营模式来看,二者实在太相似。

先看看阿里主动出击的原因。

简单地说,拼多多的迅速成长让淘宝忌惮了。拼多多自2015年诞生以来,从一个毫不起眼的小电商,脱颖而出。根据36kr的报道,拼多多今年年初的成交总额已经达到了400亿。这是一个怎样的概念呢,用京东作对比,京东2017年平均每个月的成交额也就1100亿。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拼多多的迅速崛起,2017年10月,拼多多长期占据iOS总榜及购物类第一名长达一个月。2017年12月用户突破3亿大关,猎豹发布的最新电商APP数据显示拼多多周活跃渗透率仅次于手机淘宝,名列所有电商APP的第二位。

拼多多为什么能成长得这么快?

一方面是由于它是以团购+低价的社交电商模式存在的,举个栗子,一件衣服的单购价是50元,与人拼团后便可以以40元购买,而拼团一般是在亲人朋友之间,这样的模式让拼多多的用户不断裂变,在短时间内得到爆发。

另一方面,商家入驻拼多多成本低,而且有很大一部分低价产品商家都是从淘宝过来的。就如阿里巴巴所回应的,淘宝这两年在追随消费升级的趋势,同时也为了改变原有的假货集中营的恶评,主动过滤或淘汰掉了一些品质差价格低的小商家。但存在即合理,低质低价产品之所以存在也是因为还有市场,这部分市场如今被拼多多所占了,这么大一块肥肉,阿里还是想对拼多多说“吃了我的请你吐出来”

但能不能吐出来,悬。

首先,低端市场的消费者已经形成了上拼多多购物的习惯,拼多多的注册、购物、付款都很简单,便于这类人群购物消费。再者,阿里这两年目标锁定在高端市场,主打消费升级,布局新零售,特价淘宝与阿里的整体布局不符,阿里如果想跟拼多多死磕到底,还需要尽量减小特价淘宝对好不容易树立起来的整体形象产生的不良影响。


创业投资家

至少从现在上线的第一个版本看,淘宝低价版还只是阿里无奈又不得不做的对拼多多的“反击”。

科技媒体PingWest品玩去年12月曾报道,有投资人爆料,拼多多的日订单量已经超过京东了。当然,拼多多的客单价和京东没法比,但成立仅两年半就获得这样的增长还是非常恐怖。

第二点更不用说,在很多领域,阿里巴巴和腾讯已经割裂成了两张网,双方有着严格的界限,互相难以进入。

淘宝低价版的优势可能是背靠淘宝和天猫,有着更丰富的货源。不过,“淘宝低价版”这个东西,对目前的淘宝来说挺拧巴的。一方面,淘宝在通过“千人千面”的大数据技术,不断根据用户的特征和购买、点击记录精准推送商品;另一方面,通过造物节等活动,淘宝正在试图摆脱低质低价的形象,试图通过消费升级,提高客单价和忠诚度来精细化运营。这也是淘宝推出一个独立的“低价版”app的原因。

而从第一个版本的页面来看,也和拼多多没有什么大的区别,而且,它还缺少拼团这个功能。但可以期待的是,淘宝的运营能力和强大的货源,在之后版本的改进中,或许能有新的玩法。

虽然拼多多这类低价商品平台被称为“消费降级”,但是对它的目标群体来说,网购很可能还是初次尝试,追求低价是每个网购人一开始的必经阶段。在这个领域的竞争,我们不能简单地看做是低价低质的竞争。


蒋鸿昌

拼多多,一款非常具有戏剧性的购物平台APP,为什么会说它戏剧性?不妨让我们先看一下国内电商平台发展的时间表,作为电商份额最大的C2C网上商城淘宝上线于2003年,紧随其后的B2C平台京东商城上线于2004年,而线上与线下结合的苏宁易购平台上线于2005年。

从这个时间表可以看出,作为国内电商平台的知名企业,这三家电商平台的发展跨度都超过了十年以上。反观拼多多,不过是2015年底才推出,但是在2016年和2017年却连续登上各大应用市场的下载排行榜前列。

是什么如此吸引广大手机用户下载这款购物APP呢?其实用过拼多多的用户不难发现,当你点开拼多多之后会发现铺天盖地的特价标签和相当诱人的商品价格让你很难拒绝这些商品,而实际上这些价格并没有这么低,而是要通过和其他购物者进行拼单互动,用更优惠的价格购买喜爱的商品,这其实就是拼多多的高明之处--社交+电商的购物模式。其实照这么来看,拼多多能取得如此成绩无非就是两方面的原因:低价和娱乐。

说因阿里受到了拼多多巨大威胁才推出淘宝特价版,这种说法其实有点欠妥当。因为马云一直致力于推动社交与电商的相结合,借鉴于拼多多的成功,满足自身的发展需要是阿里的一次尝试吧!


牛科技

阿里推出“淘宝特价版”,无疑是为了正面狙击拼多多。独角兽工场认为会有一定效果,但目前影响不会太大。并且“淘宝特价版”自身也需要面临不少问题。

但俗话说,一分钱一分货。淘宝曾经用“打假”的手法针对拼多多的超低价格。

如今,自己也想尝试一下,可见拼多多的快速发展的确被淘宝放在眼里了,拼多多的成功也能够证明其确实分走了不少淘宝的流量。

毕竟,两者的用户重合性是很高的。据调查显示,卸载淘宝的用户有50.3%流向了拼多多,拼多多的卸载用户中有78.3%流向了淘宝。

3月16日,“淘宝特价版”就已经低调上线,定位为“一款能省钱、能赚钱的购物App”。不排除阿里推出特价版是想用一款对自己可有可无的产品来压制可能会对自己核心业务造成影响的拼多多,如果这招田忌赛马能够成功,阿里此举自然是高明的。

但问题在于淘宝本身商品的价格就比较低,质量方面一直饱受质疑。此次推出更低价的“淘宝特价版”,消费者能不能买账,以及如何保证产品质量成为重点问题。总不能曾用来砍杀敌人的“打假大刀”,到头来用在自己身上吧。

可以预测,拼多多会受到淘宝特价版的影响,但阿里想“一击即中”也是不可能的。拼多多的背后是腾讯,有着强大的社交平台作为支撑,阿里要想彻底清除拼多多,还是要费一番心思。


独角兽工场

淘宝在3月18日推出“淘宝特价”对标拼多多,对我们有两点启示:1.都说现在的创业资源已经被BAT垄断,但实际上,市场风口不会永远掌握在互联网大佬手中;2.BAT等互联网大佬决不允许市场上存在可能对其产生威胁的企业。这两句话貌似有些冲突,其实不然,我就从这两点启示说起,再进一步谈下我们应该怎样去应对这种机会跟挑战。

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讲,虽然腾讯、阿里等互联网公司拥有了很多的科技研发和市场推广的资源,但也只能说这些互联网巨头诞生创新项目的几率会更大,而在创新的源头上,每个人都是有机会的,这是一点。

另外的一点启示是,BAT等互联网大佬决不允许市场上存在可能对其产生威胁的企业,反观腾讯在企业社交方便的布局,以及这次阿里在低端爆款类网购市场的布局,我们都能够明显的感觉到这一点,说严重一点就是,在互联网大佬的核心领域,允许你进行市场的探索,但是未来的市场红利,互联网大佬肯定会想方设法的争夺过来的。

比如题主所讲的拼多多,在2015年成立之后,拼多多先由生鲜发家,之后拓展到其他门类,在创业不到两年的时间,用户累计上3亿,并且月GMV超过了40亿元,这算是一个非常亮眼的数据了,发展成为仅次于淘宝和京东的第三大电商平台,这时也已经不能不引起阿里的重视了。

阿里从开始推出淘宝亲情号,到本次淘宝特价版,都是阻击拼多多的行动,这次淘宝特价版从功能上来说,主要是借助淘宝平台的优势,提供小件低价、特价商品,走的是低价路线,而这方面针对的用户群体,也正是拼多多的核心用户。

所以拼多多是前有阿里已经亮出伸手,后有腾讯虎视眈眈,所以拼多多是时候考虑自己的卖身之路了。

欢迎评论,发表你的看法。


集思广智

拼多多抢占低价市场,来势汹汹


传说中的淘宝特价版

日前传闻,淘宝推出了一款“淘宝特价版”APP,主推超廉价商品。于是大家纷纷猜测这是回应拼多多的日益壮大。根据有关媒体报道,

“淘宝特价版”APP已于3月15日正式上线。据了解,淘宝特价版定位于淘宝旗下边赚边省的特价购物APP,提供淘宝、天猫平台优选好货折扣。平台主要聚焦于小商品购买,支持用户拼团购买,优惠的同时保证商品的质量,小商品也能放心购买。

恐怕难以达到效果

如果淘宝真的推出一款“特价版”APP,想必对拼多多会有一定的冲击。但是在下认为冲击有限。

因此,这个淘宝特价版,作为廉价商品入口,的确可以作为阻击拼多多的一个手段,但是,想必阿里巴巴不会花太多心思在这个上面,而且,对拼多多的冲击会有,但会很有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