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建都記:大興土木九年,築今日北京之雛形

公元1213年秋,成吉思汗揮軍南下。10月兵圍中都(今北京),圍城達5個月之久,中都城“軍民餓死者十四五”。

金宣宗坐困愁城,無奈之下,只能派大臣求和,以獻出岐國公主和親、繳納大量金銀和五百童男童女、御馬三千匹為代價,換得成吉思汗退軍。

為了不再次忍受城下之盟的恥辱,1214年5月,金宣宗不顧元老重臣和士民的反對,下令遷都南京(今河南開封市)。做了61年中國北方中心的中都城被它的主人拋棄了。

金宣宗遷都次年(1215年),成吉思汗兵分四路南下,將金中都圍得水洩不通。守城大臣完顏承暉無力迴天,只得自殺。在蒙古軍猛攻之下,中都城終於陷落。

一座寶庫向一群掠奪者敞開了大門,結果是可想而知的。
忽必烈建都記:大興土木九年,築今日北京之雛形​成吉思汗(1162-1227)

成吉思汗縱容軍隊對中都城進行了瘋狂的搶掠和破壞——“蒙古兵遂入中都,吏民死者甚眾,宮室為亂兵所焚,火月餘不滅。”

因為火勢過大,連成吉思汗本人也已經無法駐紮在旁邊了,而是率軍退駐於長城外側的多倫附近。

當蒙古軍飽掠而歸後,中都城已經幾乎被徹底毀滅,難以再稱得上是一座城市了。此後幾十年間,雖然這裡被改為燕京,成為蒙古汗國治理漢地的治所,但其殘破的景象一直沒有改變,“可憐一片繁華地,空見春風長綠蒿”。

蒙古汗國是以軍事征服立國的草原帝國,對於城市經濟極不熟悉,在燕京的歷任達魯花赤(斷事官,地方最高行政長官)只知道搜刮貢賦,對於恢復城市,安集黎民並不著意。

燕京似乎難有出頭之日了。直到蒙古統治燕京半個世紀後的1264年,新一任蒙古大汗開始在這裡大興土木。

1

忽必烈是蒙古帝國第五任大汗,是成吉思汗的孫子,但他與祖父以及前幾任可汗不同,不再僅僅滿足於做一個征服者,他想要成為一個合格的統治者,一個偉大的建設者。

他不但要繼承祖父用鐵蹄踏出的帝國,還要成為中華皇帝——“在亞洲的其他地區成為成吉思汗的繼承人時,在中國,他企圖成為19個王朝的忠實延續者。”

既然要作為中華皇帝,那麼都城便不再適合設在蒙古高原了。

在忽必烈之前,帝國的中心是蒙古高原,都城在鄂爾渾河岸邊的哈喇和林。這是一座典型的草原都市,由窩闊臺汗於1235年建成。

那時的蒙古帝國的疆域西到東歐,西南抵達伊朗高原,北部囊括部分西伯利亞,東部直到庫頁島,南部則與南宋以淮河為界。和林城正好處於較為中央的位置,利用四通八達的驛道可以有效掌控各地。

而到了忽必烈時代,因為和弟弟阿里不哥的徵位之戰,蒙古帝國分裂,窩闊臺、察合臺汗國已經成為敵國,和林城就幾乎成為邊塞,首都再設於此,明顯不合適了。
忽必烈建都記:大興土木九年,築今日北京之雛形​元世祖忽必烈(1215—1294)

因此,1260年忽必烈稱汗後,將自己於1256年建設的開平城(今天內蒙古錫林郭勒正藍旗境內,灤河沿岸)改稱為上都,作為自己的都城。上都是北接哈喇和林,南通中原地區的要塞,符合當時的忽必烈統治區域的管理。但是,既然是皇帝,那麼,正統問題十分重要,必須滅掉以正統自居的南宋,才能名正言順。

而隨著滅亡南宋提上議事日程,也就不得不考慮日後如何治理江南地區,上都又顯得較為偏遠了。

忽必烈麾下,聚集了當時多個民族最優秀的人才,而各民族的精英都勸他定都於幽燕之地,蒙古貴族霸突魯認為:“幽燕之地,龍盤虎踞,形勢雄偉,南控江淮,北連朔漠,且天子必居中以受四方朝覲。大王果欲經營天下,駐蹕之地,非燕不可。”

漢族謀臣郝經則認為:“燕都東控遼碣,西連三晉,揹負關嶺,瞰臨河朔,南面以蒞天下。”而色目人亦黑迭兒也建議在燕京整修宮殿,以作首都。
忽必烈建都記:大興土木九年,築今日北京之雛形

忽必烈建都記:大興土木九年,築今日北京之雛形忽必烈建都記:大興土木九年,築今日北京之雛形​​​

元上都遺址

於是,在1264年,忽必烈開始了營造新都的舉措:在中都舊城東北郊外的瓊華島營建宮室,並著手修繕燕京舊城,打算在此定都,仍名為“中都”。

但是,舊燕京城早已殘破不堪,宮室盡成廢墟,修繕比重新築城耗費還要巨大,另外,舊中都的水源主要靠西蓮花池水系,早已嚴重不足。再加上考慮到南方北運的糧食,漕運只能到達通州,若要從通州向舊中都開鑿運河,卻又有海拔高出20餘米,河水無法引出的難題。

於是,在1267年,忽必烈接受重臣劉秉忠的建議,放棄中都舊城,在東北郊外以瓊華島為中心另建都城,仍稱中都。而總工程師,便是劉秉忠。
忽必烈建都記:大興土木九年,築今日北京之雛形

劉秉忠(1216-1274)像

新都城的執行者劉秉忠是一位傳奇人物,他是河北邢州人,字仲晦,初名侃,年輕時曾隱居為僧,又名子聰。

1242年隨禪宗宗師海雲法師北上到蒙古帝國都城和林論道,因為“博學多才藝”而被忽必烈看重,從此留在忽必烈身邊,備受寵信。

不但在軍國大事上忽必烈對其言聽計從,在城市建設上更是對他極為倚重。當初修建上都時,設計師和總工程師便是劉秉忠。
他選址於灤水之陽、龍崗之陽築城,認為兩者合為重陽,是最為吉祥之地。果然,忽必烈在上都登基後,一路順風順水,擊敗了所有對手,開創了一個新的時代。因此,新都城的修建,劉秉忠仍是總設計師的不二人選。

2

劉秉忠和他的學生兼副手郭守敬、趙秉溫都是飽學之士,精通堪輿之學,對他們來說,新都城不僅要宏偉壯麗顯現皇家威儀,還要符合中國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及禮法傳統。

劉秉忠等人考察前代,發現遼南京城呈方形,周長24裡,外城四面城牆共開8門,皇城在外城西南隅,這顯得規模太小,而皇城未能居中,不符合傳統禮法。

金中都城按照《清明上河圖》中的北宋都城汴梁(開封)建造,周37餘里,近正方形,共13個城門,其皇城偏在西部,這要比遼南京宏偉、周正得多,但仍有瑕疵。

遼代設南京時並未著意建設,而金中都則在遼南京的基礎上擴建,礙於原有格局不能盡情發揮。而新都城則幾乎是白手起家,自然可以放手去做。

於是,他們決定嚴格按照《周禮•考工記》中對於天子之城的規劃進行設計。
忽必烈建都記:大興土木九年,築今日北京之雛形

遼南京城平面佈局示意圖

在建城以前,劉秉忠等人先進行了詳細的地形測量,然後擬定了一個全城的總體規劃:

新都城整個都城以積水潭、太液池為中心,外城為方形,九經九緯的道路,前朝後市,左祖右社,軸線分明。

太液池以東一帶建宮城,這符合“得水為上,藏風次之”的堪輿原則。而宮城、府衙則與天上星辰佈局對應起來,皇城對應天上的“中心紫薇垣”;

中央政府最高行政機構的中書省衙署,因其位置處於“紫微垣之次”而被安置在皇城的北面。主持軍務的樞密院被安置在皇城的東側,“在武曲星之次”。

負責監察的御史臺,則被安置在了皇城的西北面,“在左右執法天門上”——這便是天人合一。
忽必烈建都記:大興土木九年,築今日北京之雛形​元大都平面佈局示意圖

宮城選址完成後,則以大內南門對準外城南門外一顆大樹來確定全城的“王脈”,也就是中軸線,這樣宮城的中心正好位於中軸線之上。

而城門的建設也按照“天地之數,陽奇陰偶”的原則,建11門, 不開正北之門。至於城區,則按照“大衍之數五十”的說法,共建50坊,象徵著天生地成,陰陽合德。

相對的城門之間都有寬廣平直的大道,城內街道縱橫豎直,互相交錯,“天衢肆寬廣,九軌可並弛”。街道皆有統一標準,大街寬24步,小街寬12步。

日後,當馬可•波羅來到大都時,站在城牆上鳥瞰全城,發出了這樣的感慨“一個人若登上城門,向街上望去,就可以看見對面城牆的城門。在城裡的大道兩旁有各色各樣的商店和鋪子。全城建屋所佔的土地也都是四方形的,並且彼此在一條直線上,每塊地都有充分的空間來建造美麗的住宅、庭院和花園。

各家的家長都能分得一塊這樣的土地,並且這塊土地可以自由轉賣。城區的佈局就如上所述,像一塊棋盤那樣。整個設計的精巧與美麗,非語言所能形容。”

忽必烈建都記:大興土木九年,築今日北京之雛形忽必烈建都記:大興土木九年,築今日北京之雛形
忽必烈建都記:大興土木九年,築今日北京之雛形​​​元大都土城遺址

待到測量設計完畢,至元四年(1267年)正月,新都正式破土動工,而在動工的時候,首先在地下鋪設了下水道,安裝了排水設備,然後在地面上根據分佈區的佈局,施工興建宮室園苑和住宅房屋。

當年金中都的修建,動用了民夫80萬,兵士40萬,人工量已經極為驚人,但與這次築城相比,就小巫見大巫了。

從各地而來常駐工地的工匠、軍隊自不必說,因農時而只能按季節前來輸役的民夫就極為驚人。

按當時的記載,僅至元八年(1271年),在築城工地上勞動的民夫就達“一百五六十萬”,而新都的修建則進行了9年之久,所有人工加起來,用觸目驚心來形容,毫不為過。

難以計數的民夫在這座大工地上辛勤地勞作,具體負責指揮施工的是漢人張柔、張宏略父子以及工部尚書段天佑。

而蒙古人也速不花、色目人亦黑迭兒、尼泊爾人阿尼哥等人也參與其中,尤其是亦黑迭兒,身為“茶迭兒局諸色人匠總管府達魯花赤”,主持修築宮殿。
忽必烈建都記:大興土木九年,築今日北京之雛形

這位來自阿拉伯的建築師,將中國古代建築風格與藏族建築、伊斯蘭建築以及蒙古民族習慣相結合,修建了獨具特色的宮殿群:

如宮城中眾多的溫室、浴室、頂殿、棕毛殿、水晶殿、畏吾爾殿等殿宇便是出自他的設計,這些有著異域風情的宮殿與大明殿、延春閣、玉德殿等中原宮殿建築完美地融合。

這些構成了“金殿耀日,玉宇連雲,千門萬戶,穹宏深邃,如登金馬,歷玉階,燦爛壯麗,未有過其右者”的皇宮建築群。

而尼泊爾建築師阿尼哥則負責修建了皇室的佛教寺院,規模宏大的“大聖壽萬安寺”,其中的白塔至今仍存。

在中國歷史上,既嚴格按照《周禮》建城,而又融合各國建築風格,使兩者相得益彰,可說是僅此一家。

至元八年(1271年),忽必烈正式將國號由“大蒙古國”改為“元”。至元九年,忽必烈更是定新都名為“大都”,在他心中,正在建設中的新都一定要配得上自己“大之至也”的王朝。

至元十三年(1276),經過9年的努力,大都終於完成了大體施工,而今天北京城的雛形就此定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