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人间吃货指南——哈尔滨篇

哈尔滨,简称“哈”,别称“冰城”,是黑龙江省省会、中国东北地区中心城市之一,是东北北部交通、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中心,也是中国省辖市中陆地管辖面积最大、户籍人口居第三位的特大城市,地处中国东北平原东北部地区、黑龙江省南部,国家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哈尔滨地处东北亚中心地带,被誉为欧亚大陆桥的明珠,是第一条欧亚大陆桥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枢纽,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热点旅游城市和国际冰雪文化名城。

锅包肉

美味人间吃货指南——哈尔滨篇

锅包肉原名锅爆肉,是一道东北菜,光绪年间始创自哈尔滨道台府府尹杜学赢厨师郑兴文之手。成菜后,色泽金黄,口味酸甜。锅包肉是为适应外宾口味,把咸鲜口味的“焦烧肉条”改成了一道酸甜口味的菜肴。通常将猪里脊肉切片腌入味,裹上炸浆,下锅炸至金黄色捞起,再下锅拌炒勾芡即成。

老昌春饼

美味人间吃货指南——哈尔滨篇

  老昌春饼,老字号~饼薄而不破,卷上各种炒菜,一口咬下去,香味四溢让人欲罢不能。附赠的粥太适合这寒冷的哈尔滨了,喝完很暖胃。菜量足,价格实惠。推荐:春饼、筋饼、嫩炒鸡蛋、鱼香肉丝、土豆丝、京酱肉丝等,服务员很热心。他家分店很多仔细找找就能看到。菜烧的都很好吃,也不油腻。而且真的超级便宜啊!

风干口条

美味人间吃货指南——哈尔滨篇

哈尔滨风干口条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特色小吃。哈尔滨风干口条,是哈尔滨正阳楼的名产,相传已有150多年历史,其特点是不软不硬,咸淡适口,越吃越起香,滋味深长。

薛府一品酱骨

美味人间吃货指南——哈尔滨篇

薛府菜源于官府饭堂,王侯官府世家争相蓄养名厨,秉承薛府菜用料精、火候足、讲究原汁原味、食不厌精等特点。 薛府菜加以百年改良,尤其是融合八方之味,因此烹调手法极其丰富,菜肴用浓汤火煨、酱,使浓汤不腻为特色,色泽适度,菜肴多为烤、烩、焖、蒸、扒、煎、烧等方法制成,薛府世家才会有富贵的体验,吃出品味,吃出中华文化的悠长的韵味,品尝,吃的是文化底蕴。

亚沟粘豆包

美味人间吃货指南——哈尔滨篇

亚沟粘豆包是黑龙江哈尔滨阿城的特产。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亚沟黏豆包,亦为满族先人女真人的传统食品,是用黍子(黄米)做皮、用芸豆做馅,经过发酵等工艺蒸制而成,应该是中国历史最早的方便食品。它即可冻着吃(啃豆包),也可热着吃(蘸豆包),因此女真人当年在灭辽伐宋的战争中,冬天的主食大概就是这小小的黏豆包了。

东方饺子王

美味人间吃货指南——哈尔滨篇

老鼎丰糕点

美味人间吃货指南——哈尔滨篇

是哈尔滨有名的老字号,距今己有60 多年的历史。尤以月饼最为著名,具有酥松利口、细腻酥软、多味融合、香味独特、久放不干等特点。 被国家命名为国优、部优称号的很多。特别是徐玉铎亲自制作的老鼎丰月饼,久负盛名,誉满九洲。。“老鼎丰”这个百年老字号糕点存续的秘密就是,坚持民族性,坚持大众性,坚持可操作性。

哈尔滨干肠

美味人间吃货指南——哈尔滨篇

哈尔滨干肠也是久负盛名。肠如其名,就是灌好的肠经过风干制成。个儿要比红肠纤细,样子和制法都和粤式的“腊肠“有异曲同工之处,只是可以生吃,而腊肠就必须得煮了吃。干肠的味道也和腊肠有点象,不过可能由于是北方的菜系,所以更偏向咸一点。又硬又韧,很有嚼头,建议可作零食吃。

哈尔滨红肠

美味人间吃货指南——哈尔滨篇

哈尔滨最经典的吃的就是红肠和干肠。红肠又称灌肠,因是一种由国外传入的技术,故称西式红肠。红肠的外观是枣红色,经过数小时的烟熏,但是表面没有浮灰,用白色的纸巾擦拭,纸巾上不会染上任何颜色。红肠是可以直接吃的,吃的时候要把表皮也一块吃掉,红肠的味道是大蒜味的,里面还有许多肥肉丁,可以夹在大列巴里,味道极佳。

大列巴

美味人间吃货指南——哈尔滨篇

秋林大列巴是一种原由哈尔滨秋林百货公司经营的俄罗斯大面包,俗名“大列巴”(列巴是俄语面包的音译),面包几乎比现在家庭用的蒸锅还大。由于在中国只有哈尔滨有正宗的烘烤俄罗斯面包的传统面点师和设施,成为当地的特色食品。俄罗斯的农村每个村庄一般只有一个面包炉,各个家庭到这个面包炉定期烤一批面包,平时只在家中吃储存的面包,因此面包制作的非常大,吃时切下一片。由于历史悠久,发展出制作大面包的传统技术。大面包比小的香味浓郁,口味微酸,较硬,适宜储存,另有一番风味。


张飞扒肉

美味人间吃货指南——哈尔滨篇

说到扒肉,就不能不说张飞扒肉,老哈尔滨人都知道,这里的几个招牌菜:张飞扒肉。炒笨鸡蛋。苏泊汤。在哈尔滨有一句话,叫做"开奔驰,吃小吃"说的就是这些隐藏在闹市的小吃店了。你要是真正的食客,就非得尝一尝了。几乎所有的人都会用肥而不腻来形容地道的扒肉精品,实不知张飞扒肉的每块肉都是用绿色养殖基地配送的猪肉加上独门秘方用慢火炖上五六个小时,方能做到不油不腻,入口即化,这可是几十年磨练出来的真功夫。张飞扒肉的所有菜品都是选料上呈,做工精细,正应了小店“信、美、鲜”的宗旨。

毛毛熏肉大饼

美味人间吃货指南——哈尔滨篇

  熏肉大饼是用猪油烙的,皮嫩黄薄脆,饼芯却有厚度,懒洋洋软绵绵的在皮里躺着,等待人夹进去葱啊、甜面酱啊,最重要的是,还有熏得有了灵魂的薄薄肉片,半张半张卷起来,吃一口实在充实。经典的苏泊汤味道浓郁,汤汁鲜美。是喝过为数不多的好喝的红菜汤,比俄式餐厅做的还地道。肉很烂,有着熏肉特有的那种味道。饼也是劲道的刚好。只是要趁热,凉了的味道打折。

熏五香大马哈鱼

美味人间吃货指南——哈尔滨篇

是黑龙江省阿城区的一个地方特色菜肴。乌苏里江水质清烈,出产的大马哈鱼肉嫩味鲜,来到哈尔滨一定要尝一尝。首先将乌苏里江的大马哈鱼去骨,切成一样大小的片,再加上盐、酱油、味精、醋、姜、蒜、葱等调料一起腌。腌好之后,用锅蒸熟,再以糖闷熏,最后抹上香油就可以食用了。菜品色泽红润,滋味鲜美,回味无穷。

马迭尔冰糕

美味人间吃货指南——哈尔滨篇

马迭尔冰棍,是哈尔滨中央大街特色冷饮。马迭尔品牌(Modern)由法籍犹太人开斯普于1906年在哈尔滨创建,距今有100多年的历史,其名称“马迭尔”从清朝到民国到解放后,一直沿用未改。当时堪称“新艺术”的代表作,故名“马迭尔”,意为摩登的、时髦的,成为早期东北专供社会上层人物栖身和娱乐的场所。到哈尔滨不尝马迭尔冰棍,就相当于到了北京没去长城和故宫,都会被人说白去一回。


得莫利炖活鱼

美味人间吃货指南——哈尔滨篇

得莫利炖活鱼是哈尔滨特色菜。哈尔滨郊区靠着马路边有一个叫得莫利的小村庄,村里人在路边上开了个小吃店招待路上歇脚吃饭的过路人。把豆腐、宽粉条子、肥肉片、白菜和松花江里捞上来的鲤鱼炖在一起吃是老乡们吃个热乎的老做法。后来菜的做法不胫而走,传遍了城里的大街小巷。哈尔滨人说:要是外地朋友不喜欢吃西餐和东北大菜,咱们吃得莫利炖活鱼去。

猪肉炖粉条

美味人间吃货指南——哈尔滨篇

猪肉炖粉条是东北菜的代表之一,富有特色的东北地区风味菜肴,深受南北方人的喜爱。猪肉炖粉条是“东北四大炖”的第一炖。由于东北地区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加之虽然都是东北范围亦有地域区别,故而每家每户根据自己不同的口味及对不同食材的爱好及添加衍生出了多种不同的做法及叫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