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軍蘇35形成戰鬥力巡航遠海,暴露一重要短板亟待提高

我國從俄羅斯引進的蘇35戰鬥機雖然一直以來飽受網友們的爭議,但是對於有著多年使用俄製戰鬥機經驗的中國軍隊來說,蘇35身為目前最先進的現役俄製戰鬥機,能夠快速掌握其運作使用流程並且成建制形成戰鬥力,無疑是增強我軍空中作戰能力的一種有效補充。事實也證明了中國人的辦事效率那是槓槓的,蘇35交付我軍短短數月時間,就已經越來越頻繁地在各種訓練演習中亮相,最近更是參與了護衛轟6K執行環島戰備巡航的行動,成為國內外媒體的關注焦點。

我軍蘇35形成戰鬥力巡航遠海,暴露一重要短板亟待提高

從官方公佈的畫面中可以看到,此番出陣的蘇35採用標準的"兩中+兩近"(兩枚中距空空導彈和兩枚近距空空導彈)遠程護航/空優掛載模式,在保證了滿內油、大航程的基礎上,兼顧了較為強大的對空火力和機動敏捷性,另外還攜帶了兩個翼尖電子干擾吊艙,具有強大的自衛式電子戰能力。隨著我軍海空力量的活動範圍逐漸向遠海延伸,相對殲10系列戰鬥機而言,續航能力優勢明顯的殲11系列戰鬥機發揮的作用日益突出,蘇35的性能特點同樣非常適合用於執行該類任務。

我軍蘇35形成戰鬥力巡航遠海,暴露一重要短板亟待提高

在此之前我軍環島飛行的護航戰鬥機通常是殲11、殲11B、蘇30,這些機型的作戰能力跟潛在對手的主力戰鬥機(比如日軍的F15J、F2,對岸空軍的F16、幻影2000-5等等)相比並無明顯優勢,再加上我方飛行距離遠、兵力較為分散,產生的威懾效果不免受到一定的影響。性能得到全面提升的蘇35,作為一支實力強勁的生力軍加入環島飛行的行列,一方面給潛在對手造成了沉重壓力,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我軍的殲20、殲16等國產新銳戰鬥機在平時不必要地頻繁暴露電磁信號特徵。

我軍蘇35形成戰鬥力巡航遠海,暴露一重要短板亟待提高

然而蘇35也暴露出了亟待提高的技術短板,最關鍵的一點就是缺乏頂級高端的機載空空導彈。這些年來俄羅斯在空空導彈領域的發展相對滯後,新一代裝備遲遲不能定型裝備,只能在原有型號上修修補補。目前我軍蘇35可供使用的空空導彈主要包括R77-1主動雷達中距空空彈和R74紅外製導格鬥空空彈,與俄軍蘇35的配置基本一致。R77-1是R77的最新改進型,換裝了新型的主動雷達導引頭和雙脈衝火箭發動機;R74是R73的威力加強版,採用抗干擾能力更強的紅外雙色制導。

我軍蘇35形成戰鬥力巡航遠海,暴露一重要短板亟待提高

可以說R77-1和R74都代表了俄羅斯現役空空導彈能夠拿得出手的最高水平(要知道俄軍自己裝備的戰鬥機絕大部分還在使用R27半主動雷達制導中距空空導彈這樣的老古董),由於航電水平的限制,蘇35座艙內配備的還是老式頭盔瞄準系統和折射式平顯。但是日軍的F15J、F2已經部分換裝了AAM4B和AAM5,對岸空軍的F16也正在升級搭配AIM120D和AIM9X,而且採用紅外成像制導的AAM5和AIM9X均可以兼容聯合頭盔提示系統(JHMCS),蘇35在這方面吃虧明顯。

我軍蘇35形成戰鬥力巡航遠海,暴露一重要短板亟待提高

解決這個問題的途徑主要有兩個:一是蘇35必須揚長避短,充分發揮自身裝備的優勢,比如發射功率大、探測距離遠的雪豹E無源相控陣雷達,集雷達告警、電子對抗、光學感知功能於一體的L265M翼尖電子干擾吊艙,以及117S推力矢量發動機等,彌補空空導彈性能的不足。二是在蘇35上整合以PL10、PL15、PLXX為代表的最先進國產空空導彈,甚至與殲20同級別的頭盔顯示系統(HMDS),殲16目前沒有公開裝備HMDS,估計是作為雙座戰鬥轟炸機,狗鬥不是它的主業。這種做法也是有先例的,我軍的蘇30就整合了國產的PL12,用於替代性能較差的R77。屆時蘇35將更加如虎添翼,可以牢牢壓制周邊對手除了第四代隱身戰鬥機以外的所有作戰機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