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百年战争的是如何爆发的?起因是什么?

lierenhuichang

1)长期的领土之争:

1066年臣属于法王的诺曼公爵威服英格兰,创建诺曼王朝。从此之后,英格兰的君主就与法兰西的国王之间就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关系。

他们既是英格兰的国王又是法国的封臣,作为封臣,他们理论上要效忠法王,接受法王的司法审判。

1152年,同样臣属于法王的安茹伯爵亨利继承英格兰王位开创金雀花王朝,并通过其妻阿基坦女公爵埃莉诺获得了阿基坦和普瓦提埃伯爵领地。英格兰王室在法国的大片领地从西部和南部对法王形成了包围之势。英法开始了“前百年战争”时期。

13世纪初,法王腓力二世击败英王约翰,收回了英王在法国的大片领地。1259年,《巴黎和约》签订,英王只保留对加斯科尼地区的领主权。

不过,英格兰君主一直对大陆领地念念不忘,希望寻找机会重新夺回。

(2)弗兰德尔控制权之争:

佛兰德尔是法国北部重要的毛纺织业地区。政治上,它是法王的臣属,经济上,它严重依赖于从英格兰进口的羊毛。英法两国都对佛兰德尔地区虎视眈眈。14世纪,当法王腓力六世在佛兰德尔建立起直接统治之后,英王爱德华三世就立刻下令禁止羊毛出口,对法王施加压力,腓力六世则下令没收英王在法的领地作为反击,两国关系日益恶化。1337年两国互相宣战,爆发战争。

1340年爆发于佛兰德尔的斯鲁伊斯海战是百年战争的第一场海战,英军获胜。

(3) 关于法国王位的争议:

1328年,法国卡佩王朝国王查理四世(1322-1328)无嗣而终。英王爱德华三世(1327-1377在位)因其母是查理四世的妹妹,认为自己应该通过母系获得对法国王位的继承权。但是,法国贵族和教士却以《萨利克法典》(Lois salique)规定继承权不能通过女性获得为由,排除了爱德华三世对法国王位的继承权,并根据传统,选择查理四世的堂兄瓦卢瓦伯爵腓力继位为法兰西国王,史称腓力六世,由此开启了瓦卢瓦王朝。英法对法国王位的争夺构成了百年战争的重要原因。


昭杨

百年战争(英语:Hundred Years' War,法语:Guerre de Cent Ans)发生于1337年-1453年,交战双方是英格兰和法国之间,后来又加入勃艮地等。它乃世界最长的战争之一,断续长达116年,不少新的战术和武器因而发明。

12世纪中,英国金雀花王朝在法国占有广阔领地,12~13世纪,法国国王逐渐夺回部分被英王占领的土地。14世纪初,英国仍占据法国南部阿基坦地区,成为法国政治统一的最大障碍。双方还争夺富庶的佛兰德地区。佛兰德毛纺业主要依赖英国的原料,英国则从羊毛贸易中获取巨利。1328年,法国占领佛兰德,英王爱德华三世(1327~1377在位)下令禁止羊毛出口。佛兰德因失去原料来源,转而支持英国的百年战争中战场上的法军反法政策。战争的导火线主要是王位继承问题。1328年,查理四世去世,法国卡佩王朝绝嗣,支裔瓦卢瓦王朝的腓力六世继位,英王爱德华三世以法王查理四世外甥的资格,与腓力六世争夺王位,触发战争。

这次战争的导火索就是弗兰德地区(现在的比利时和荷兰)。当时的弗兰德地区是欧洲著名的工业发达地区,特别是羊毛纺织业的技术非常先进,全欧洲国王的衣料都产自这里,所以这里也是整个欧洲最富有的地方。

1328年,法国卡佩王朝绝嗣,支裔华洛瓦家族的腓力六世继位,英王爱德华三世以卡佩王朝前国王腓力四世外孙的资格,争夺卡佩王朝继承权。1328年法国占领弗兰德地区,英王爱德华三世遂下令禁止羊毛向该地出口。

对于法国来说,弗兰德是利税大户,当然不能放弃。而没有纺织技术的英国只能饲养羊,出口羊毛,而这个地方是英国最重要的出口地。而佛兰德尔地区为了保持原料来源,也转而支持英国的反法政策,意欲承认爱德华三世为法国国王和佛兰德尔的最高领主。

弗兰德的商人希望脱离法国国王的支配,寻求自由的生活。但是教皇的契约书上规定,背叛国王是要处罚200万法郎的,因此弗兰德人虽然有钱但是却不敢向法国国王起兵叛乱,知道这一点的法国国王肆无忌惮地向商人征收越来越多的税。

这样一来,英国国王就不是弗兰德的敌人,而是弗兰德的国王了!这样弗兰德人有充分的理由对英国国王效忠,这样也不是对法国国王的背叛了!

英国和法国之间一爆发战争,英国便占了绝对优势,一时竟打到了巴黎。当时论人口来说,英国远远少于法国。但一直到出现圣女贞德解救法国之前,在100年间的战争中,英国可以说是百战百胜。

英国在百年战争后不但一无所获,还丧失了几乎所有在法国的领地,结果迫使其放弃大陆制霸的企图,转而向海上发展,从而走上了海上帝国的道路……战争的结果:把英国人赶出法国对两个国家都是幸事:若英国人继续留在法国,那么法国人在领土和财富上所占的优势必然会阻碍分离的英国民族的发展;而法国民族被外国势力占领了众多的领土,发展更会长期受阻。


江雪寒

英法百年战争实际上持续的时间不止一百年,从1337到1453年前后断断续续持续了116年。英法战争也是世界上两个国家之间所进行的最长时间的战争之一。我们中国人所熟悉的圣女贞德就是在英法百年战争中所涌现出来的法国民族英雄。

而关于英法之间发生战争的原因,主要有这么几点。

首先是法国王位继承危机。1328年,法国卡佩王朝的国王查理四世去世,但是他膝下无子,所以死后王位被法国另一个大家族瓦洛亚家族的腓力六世所继承。而查理四世本身又是腓力四世的儿子,因此彼时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想以腓力四世外孙的身份来继承王位,法国人当然不愿意,因此王位继承问题就成为了双方之间爆发战争的导火索。

除了王位继承危机之外,其次就是英法关于阿奎丹地区的争夺。阿奎丹地区虽然地处法国领土,但是却是英国国王的领地,而英国国王之所以能够获得阿奎丹地区也是因为复杂的婚姻关系才得到的。因此法国人一直想收回阿奎丹地区,1453年英法百年战争结束后,阿奎丹地区终于重新回到法国。

但凡战争除了政治上的原因必定都会有经济上的原因,英法之间在14世纪的时候一直在争夺欧洲的羊毛市场,因此这也成为英法之间发生百年战争的重要原因。当时的弗兰德尔是法国大陆上重要的羊毛市场,而弗兰德尔地区的羊毛原料大多来自于英国,1336年,法国国王在弗兰德尔的代理人逮捕了在弗兰德尔的英国商人,而英国国王同时下令取消对弗兰德尔的羊毛出口,因此成为英法之间爆发战争的导火索之一。

英法百年战争对于英法两国的民族国家形成以及欧洲的政治格局演变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青年史学家

英法两国的地缘政治形势,决定了他们是一定会在强大起来后发生冲突的。当然,这么说过于笼统了,简单来说,我们可以看到三点造成了双方的鏖战。

英王室来自法国 地位低人一等

由于正真意义上的中世纪英国王室来自1066年渡海征服了英格兰的诺曼底公爵家族,所以英王在中世纪的法理概念上,就一直属于法国国王的封臣。也就是说,只要英格兰国王不放弃他在法国的领地,他就在政治地位上低于法国国王。

这点在后来的历史上一直被法国国王加以利用。虽然英国经常出产勇武强势的君主,但法国人在卡佩王朝时期,出了很多玩政治手腕非常利索的智者国王。包括菲利普二世这样被人称为奥古斯都的著名君主。

后来,诺曼底王朝结束,来自法国的安茹的新家族入驻英格兰。这样的局面持续了下去。哪怕安茹家族依靠继承与联姻,一度将整个法国北部和西部都变成自家的领地,也没法在法理上对抗法国国王,还要经常被后者针对。

但当法国的卡佩王朝绝嗣后,英格兰的爱德华三世依靠母系的法国血统,有了争取法国王位的机会。当然,法国的核心贵族们选择了瓦鲁瓦家族的菲利普,拒绝这位英国国王。但如此一来,英格兰的王室第一次在法兰西这块土地的法统上,有了对抗法兰西王权的机会。所以,他们开始以法国国王自居,进入百年战争的战场。而英国王室此后的近500年里,都一直保有对法国王位的要求。

英王在大陆有一块软肋

百年战争开始前,英国人在大陆上的领地实际上已经被没收和占领的差不多了。但在一个地方,他们苦苦支撑。那就是位于法国西南部的阿基坦公国,我们俗称的加斯科涅地区。这里在中世纪时候,以盛产葡萄酒而闻名。

当时,英国国内只能生产较为抵挡的白葡萄酒,而高贵的红葡萄酒就需要从加斯科涅的领地进口。当地人也一直希望在英法两国王权之间保持平衡,所以比较倾向于留在英王的控制之下。

但在法国人看来,这块地方即是他们想要的新地盘,也是他们在政治地位上继续压住英国国王一头的有效屏障。

而在英国看来呢,这里虽然在很多方面是一块烫手的山芋。不过每年依然为王室提供了非常可观的收入。所以不可能轻易放弃。

当法国国王最后准备彻底没收和占领加斯科涅地区时,英法百年战争便不可避免的爆发了。 实际上,双方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大部分时间里都是围绕这块地区做文章的。百年战争的第一场战役与最后一场战役都发生在这里。

弗兰德斯问题

双方的第三个矛盾发生在法国北部,英吉利海峡对岸的弗兰德斯地区。这个地方与中世纪欧洲的大部分地方不一样,农村土地封建经济并不占优势,密集的城市、商业、手工业才是地区的根本。所以,这里的封建势力并不够强,财力又让封建主们垂涎三尺。

弗兰德斯人则在13-14世纪开始反对法国的中央王权。在百年战争开始前的几十年,双方刚刚打了一场持续时间不短的战争。弗兰德斯人在缺少封建军事精英支持的局面下,利用步兵与火器革命等因素,与法军打的有来有去。虽然最后是失败了,但始终不服法国中央。

弗兰德斯有发达的毛纺织业,原料主要是英格兰的羊毛。所以弗兰德斯是当时英国国内主要的国际贸易伙伴。爱德华三世宣布自己是法国王位拥有者后,弗兰德斯马上向他抛来了橄榄枝。英国人也为了自己的国内经济,有足够的理由保护弗兰德斯。

历史上,弗兰德斯也经常为英国国王提供雇佣兵部队。这对于来自海外,还志在英伦拓荒的英国王室而言,又是一个不错的兵源地。

所以,英法百年战争的第一次大规模战役,实际上就爆发在弗兰德斯境内。后来英国人也曾经计划过弗兰德斯-布列塔尼-加斯科涅,三线齐进的战略。只是由于弗兰德斯人此时已经没有了当初反抗的勇气,作战并不给力,很快淡出了战争。


所以,英格兰与法兰西在百年战争之前,有的是要开打的理由。从经济到政治,再到军事与历史仇恨,瓜葛实在是太多了。


米南德王问道

起因两个,一个是经济原因,随着手工工场兴起的14世纪,法国的纺织业迅速发展,而同期的英国,人口较少,种地技术明显不高,而由于高纬度的原因,除了畜牧业之外并没有神马太大的亮点,而且逐渐的沦为了法国手工业的原料产地和市场。

其二政治原因——继承权问题。

1066年随着诺曼公爵征服英格兰,不列颠进入了诺曼王朝时代,而诺曼公爵,是法国贵族。划重点,法国贵族。

英法百年战争爆发前,英国的贵族基本都是原本法国北部和西部沿海的贵族,基本上占了整个法国三分之一还多,甚至,最迟1328年,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在腓力四世以及其直系继承人死后,还享有法国王位的继承权,而这种情况是法国本土贵族和王室所不能容忍的。于是贵族们拥立四世的侄子继承王位,也就是腓力五世。

“I have a dream……”看着东边属于英国贵族的,三分之一左右的法国领土,国王陛下神神叨叨地说道。

1337年,为了统一法国全境,心比天高的法王腓力五世强制征收了法国境内属于英国贵族的土地,由是百年战争开始。

说是百年战争,其实只是断断续续的打了一百多年的总称,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英国入侵法国开始,双方放对开怼相互solo,到双方因为黑死病而罢兵休战结束,这一阶段英国占优,占据了法国西部大片土地,并给欧洲大陆留下了英格兰长弓手的传说,而竖中指这一行为也是源于此时。

第二阶段,法王查理五世即位,发起收复失地的战争,再次开怼。尽管取得了一系列胜利,但最终因为国库空虚未能竟全功,于是双方签署了长达二十年的休战合约。

第三阶段,也就是在上次签约十九年后的1415年,法王查理六世继位,而此时位于法国东部的勃艮第叛变法国,与英国前后夹击,法国军队由是大败。这是法国输得最惨的一次,不仅被英国人吊起来抽,还被勃艮第摁在地上摩擦,连巴黎也一度给丢掉了,而英国趁机获得了一半左右的法国领土,并且逼迫法王承认,在自己死后英王有权继承法国王位。

第四阶段在1422年,法王查理六世和他的老对头英王亨利五世同时去世,而因为继承权继承权继承权的问题,双方的后人,查理七世和亨利六世又一次开怼了……而这个时期爆发了关乎法国国运的奥尔良之战,著名的法兰西村姑圣女贞德也是这个时期出现的。尽管贞德遭到了国王的背叛,被英国人烧死,但是却也激发了法国人的民族情结,法兰西民族意识也由此逐步觉醒。

然后最后的第五阶段,随着勃艮第公爵的叛变,英国人失去了重要的盟友,直到1428年,法国收复了加莱港,标志着英国势力被尽数驱逐出了法国全境,英法百年战争由此结束。

战争的影响对双方互有好坏,法国赢了战争,全境统一,并且提高了民族凝聚力,开始向着封建君主国家转型,同时也奠定了未来欧陆大国的基础。但也是因此,法国把科技点点到了陆地争霸,一门心思的和东边的神罗以及南边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进行撕逼大战,对于海权科技树投入不足。

英国人惨啊,输了战争,穷得就要当裤子了,但也是借此机会,地中海沿岸的文艺复兴之风传播到了英伦三岛,同时知道在陆地上撕不过法国人,所以英国人开始一门心思的点海洋科技树,并在近四百年后成功解锁了世界级成就——日不落帝国。


Suukyi

英法百年战争的影响:1加剧英法两国国内的社会矛盾,导致大规模农民起义,英国爆发了,瓦特泰勒起义,法国爆发了扎克雷起义。两次大规模农民起义,打击了本国的封建主,促使农奴制走向衰落。为新的资本主义创造了条件。2打击了法国的封建割据势力,同时也造成英国内部封建主的残杀,从而为英国16世纪英王专制统治创造了条件。

中世纪德国长期分裂的原因:经济方面,德国的生产力起步较晚,到十二世纪才完成封建化进程。但即使如此,各地区发展也是很不平衡的,在有些地区,农村公社长期存在,各公社之间几乎没什么联系,更谈不上共同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德国城市兴起比法国和意大利晚两百多年,而且主要在边境地区,主要经营的对外贸易,没有一个城市能像英国的伦敦那样成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同盟主要是独立的松散城市之间联盟,目的是保护局部地区利益,并不关系国家统一问题。第二:德国封建主阶级奉行的侵略扩张政策是没能实现国家统一的决定性原因,其侵略扩张有两个对象,一个是意大利,一个是斯拉夫人居住的东欧地区。皇帝和封建主都没把精虑放在国内,一再断送统一一国家的良机。

十字军东征的原因和影响:十字军东征是十一世纪到十三世纪末教俗封建主在罗马教皇的发动下,以手抚基督教圣地为借口,对地中海东岸各国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十字军东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城市兴起之后,日益发展的商品经济刺激西欧各国封建主的贪婪之心,他们渴望到东方去获得无穷无尽的土地和财富。2当时欧洲盛行 长子继承制,即封建主的领地只能传给封建主的嫡长子。其余各子不得不得分享,造就了一大批既无土地,又无财产,空有贵族头衔的骑士,成为十字军东征的最主要的力量。3进入十一世纪以后,西欧连年遭到灾荒、瘟疫,饱受封建主剥削的农奴和一般农民的处境更加恶化,希望通过东征来摆脱困境和寻求财富。4城市商人,特别是意大利共和国的商人,希望到东方的各港口和市场,所以他们也是动政变的支持者。5教皇是东征的发起者,他想通过东征来达到三个目的:一是和世俗国王争夺霸权,而是重建统一的基督教世界。三是排挤伊斯兰教,把势力扩到东方。6下层人民的宗教狂热。在中世纪的西欧,基督徒往往把朝圣作为最为救赎的一种方式每年一开春就会有很多基督徒踏上朝圣之路。其中巴列斯坦的耶路撒冷是重要的朝圣之地。所异基督徒要求恢复圣地的呼声越来越高。

十字军东征的历史影响:十字军东征给各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无数人丧生,经济和文化遭到破坏。2但十字军东征也给中世纪欧洲社会带来一些积极影响。首先,东征的失败使罗马教廷的实力大大削弱,威信下降。有利于英法等国中央集权的出现。十字军东征打破了阿拉伯人和拜占庭商人对东方贸易的垄断。确立了西欧各国在东方的商业优势。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第三:东征使西方人大大开阔了眼界,大大丰富了西方人的生活。第四:由于西方收到东方奢侈生活方式的影响,增加了西欧封建主对货币的需求,促进了劳务地租和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转化,逐渐改变西欧的经济结构。第五:东征也使得大量的农奴摆脱封建主的控制,促使封建农奴制的瓦解


刘文强

英法百年战争虽然从法国企图收腹欧洲大陆部分领土开始,但双方的恩怨最早甚至可以追溯但神圣罗马帝国时期,关系有点像中央政权和边疆王爷之间的利益之争。

但恩怨明朗化则也不止是法国希望收复大陆部分的领土,而是从著名的十字军最后一次东征失败后开始的,最后一次十字军东征是由英国国王狮心王查理主导的,主要的也是英国的军队组成,另外加大量雇佣军,名义上是解放圣城,实际是寄希望发战争财,结果是战败,甚至没有回去的路费,这位英国国王就一路往回走并且一路抢掠,这可苦了法国,一路上祸害法国,险些把法国首都给攻占了,不幸的是狮心王在这场战斗中牺牲了。受到骚扰的法国当然借此机会进攻英国,结果被打败了,从此双方就结了梁子,互相敌对。

这事一直但拿破仑被反法同盟赶下台才有了了解,这个时候双方已经意识到彼此对立的后果。

结果就是在英国鼎盛时期,法国人支持下美国独立了,但法国大革命时期美国却将大量的法国在北美的殖民地收入囊中,而且美国的发展势头非常快,到二战后这两个国家反而变成了美国的小弟。

结果之而,法国拿破仑时期,军事实力达到顶峰,英国人一手主导的德意志地区的普鲁士公国强大,报应是迅速的德意志统一以后没有多久就爆发了普法战争,英国人不得不开始防守这个他一手培养起来的国家。

当然当年还组装了沙俄,因为当时英国人人少,但沙俄却人多啊,组武装起来的沙俄事实上并不比德国省事,迅速的扩张也让英法头疼不以。

而且这两个国家都表现出对看牌殖民国家殖民地的迫切需求,从而又促成他们两个联合发动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就又是第二次,直接结果就是英法从此从大国的第一梯队消失,成为第二梯队里边的国家。


嘟嘟超

百年战争(Hundred Years' War)是指

英国

法国

,以及后来加入的

勃艮第

,于1337年 - 1453年间的战争,是世界最长的战争,断断续续进行了长达116年。

百年战争中,发展出不少新战术和武器。战争胜利使

法国

完成民族统一,为日后在

欧洲大陆

扩张打下基础;

英格兰

几乎丧失所有的

法国

领地,但也使

英格兰

民族主义

兴起。

原因

百年战争(the Hundred Years' War)产生的原因错综复杂,包国家间政治、经济、社会、国际关系等各种因素。尽管通常认为百年战争始于1337年,但在此之前法国和英国早已累积多年恩怨。

过于江湖

一般认为战争爆发的原因是爱德华三世要争取法国王位,也有可能是为了转移国内矛盾的需要。

尽管法国内部不稳,但是战争初期英法两国实力是有很大差距的。爱德华三世可以打败菲利普六世的可能性非常小。个人认为英国初期仍然是想趁法国王朝更替时捞一把,拿法国王位只是一个借口。

因此,尽管黑太子爱德华在战场取得一系列大胜,黑死病又重创了法国。爱德华三世仍然没能拿下王位。他在位后期已经开始贪图享乐,可见其志不大。由于对法战争的僵持,英国内部矛盾再次激化。爱德华三世在位时尚有威望,而他的孙子理查二世就完全控制不住了。贵族推翻了理查二世,拥护了兰开斯特家的亨利。这一时期法国开始反扑收复失地。亨利五世继位后,他也顶多是在法国打劫而已。也正是打劫时被围,反而造就了阿金库尔的大胜。

由于这一战法国损失太大,英国开始有了夺取法国王位的希望。可惜亨利五世死的早,亨利六世年幼无力控制朝政。这一时期英国在法国彻底失败。失去了对抗法国这一因素,英国再次内斗,于是玫瑰战争开打了。


篠原礼弥

答|艾栗斯

百年战争其实不止百年,准确地说断断续续持续了116年,其中大部分战斗都发生在法国境内,激烈的战事与休战交织,交战双方都消耗很大。至于战争的起因,则有作为邻居大大小小的恩怨摩擦聚沙成塔,核心矛盾则是围绕着法国王位的继承权和领土争端。

比如说,法国西南部的加斯科省与英格兰纺织品贸易往来频繁,英格兰王国已经在那建立起了稳固的城堡,围绕这个盛产葡萄酒的富饶省份,法王腓力四世与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一世之间,早在百年战争开始前70多年就开始战争,在对一些自由贸易城邦如弗兰德斯的控制权归属上,同样有铁与血的争端。

1328年,法国国王查理四世过世,名下并无子嗣,这时英格兰的国王爱德华三世就凭借着其母法兰西的伊莎贝拉的缘故,要求对法国王位也享有继承权,他也确实是第一顺序的继承人。

一个英格兰国王要成为法国国王?这个局面让法兰西的贵族们惊慌不已,他们连忙支持瓦卢瓦的腓力登基成为腓力六世,并且还草拟出一条影响了法国王室数百年的法令名为撒利法令,根据这条法令,继承权不得通过女方获得,由此阻断了爱德华三世染指法国的的法理。爱德华三世怎肯善罢干休,于是在1377年以讨要自己的合法继承权和王位为由出兵法国,腓力六世当然迎战。

这两人又都是崇尚骑士精神的“武帝”,能用战争解决的绝对不会坐下来谈,况且王位这个东西也只能靠战争解决,这就是英法百年战争的爆发和起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