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支球队场上五个人都能从一防到五,仅就战术角度而言,采用无限换防是不是就可以对付任何进攻战术了?

JJ-魅力值Ax小豪

应该说,“无限换防”确实是目前篮球场上可以对付一切进攻战术的万金油式的防守策略。

以防挡拆为例,我们都知道,大部分球队的防守策略有以下三种:

  • 挤过掩护

  • 强延误+回追掩护人

  • 包夹

但是具体的防守效果如何,则要考虑到实际的执行条件。

比如防守者能不能快速且顺利地挤过掩护,追上持球人或者无球跑动者?

面对骑士队顶级射手科沃尔最擅长的无球掩护+翼侧三分的战术,挤过掩护对于防守者而言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尽管科沃尔已经是37岁的“高龄”,但依然保持着非常出色的跑动能力,以及接球三分的巨大威胁,这就要求防守者必须全场贴防科沃尔,并且在追防过程中,不能吃一点点掩护。在本季季后赛次轮系列赛中,科沃尔场均贡献14.5分,三分命中率高达56%,场均可以投进3.5个三分球,是骑士能够横扫猛龙的巨大功臣。科沃尔远高于赛季平均水准的表现,也间接地说明了猛龙防守科沃尔策略的彻底失败。从最终的结果看,期间主防的洛瑞与德罗赞吃了大量的掩护,追防上的迟滞,给了科沃尔非常舒服的出手空间。而到了东部决赛,杰伦-布朗的防守强度则明显要高于猛龙的侧翼,挤过掩护的能力也要强上一个档次,因此对科沃尔的限制也就越大。


由于并不是每个球队都拥有杰伦-布朗这种具备超强挤掩护能力的侧翼球员,所以面对挡拆战术,很多球队会使用强延误+回追掩护人的解法。这种解法的目的,在于尽量维持原有的对位,避免产生错位劣势。

如勇士队在西部决赛中,就有不少此类策略。在哈登寻求挡拆错位找库里的过程中,掩护人的对位者(格林、一哥)往往会采取上步延阻哈登的做法,然后在库里挤过掩护的一瞬间,瞬间回追掩护人,保持原始对位。当然,在西决整个系列赛中,勇士队主要采取的策略还是无限换防,后文会详细介绍。

但很多时候,由于沟通不畅等因素的影响,在采取强延误的过程中,球员往往会因为防守端的过激反应,而将延误升级为包夹。这是一种临时性的现象,应当归纳到失误的行列中。

如今年雷霆VS爵士的系列赛,雷霆队就往往会因为防守端的激进行为,而将对卢比奥的延误阻绝升级为包夹造失误的防守策略。卢比奥投射能力欠佳,但传球功底深厚,爵士能够4比2轻松淘汰雷霆,他破包夹的45度跨场大横传是成功的关键所在。雷霆队直到G5的下半场才对自己延误包夹的防守方针幡然悔悟,然而却为时晚矣。

当然,很多球队的包夹策略,并不是临时性的,而是一以贯之的战术。

如骑士队,包夹本就是他们的立队之本。由于除了詹姆斯之外,球队找不出第2个具备优质单防能力的点,所以克利夫兰人只能依赖于一线的包夹策略,立求歼敌于挡拆的第一线。在对阵猛龙的半决赛中,骑士的包夹策略行之有效,大部分回合里,“双枪”仍然被锁于骑士的牢笼之中。但包夹并不是万无一失的方案,首轮面对步行者,骑士也采取了大量包夹奥拉迪波的策略,虽然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奥迪,但这种防守策略在步行者面前无异于拆东墙补西墙。步行者能够把骑士逼到抢七,很多程度上要归功于中锋特纳在中远距离投射上对于骑士队赌博性防守的惩罚--整个系列赛,他的三分球命中率高达46.2%,远距离2分球的命中率则高达55.6%。

所以,由此可知,比起以上三种防守策略,无限换防的确要更胜一筹。因为它省下了大量挤过掩护、延误阻绝以及包夹施压的成本。

在过去的几个赛季中,勇士队能够横扫天下,成就3年2冠的霸业,除了本身的无球传切战术外,防守端“死亡五小”极具弹性的换防能力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而本赛季,火箭与凯尔特人在人员配置上,也是参考勇士按照“无限换防”的思路进行组建队伍的。如今的事实已然证明,这种建队思路是完全正确的,特别是凯尔特人,在队内两队巨星缺阵的情况下,凭借着一大帮子的平民半吊子持球手将骑士逼到2比2的险境,更是充分证明了阵容弹性所带来的优越性。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真正意义上的“无限换防”只存在于理论上,在实践中很难做到。因为要想同时找到5个身高2米上下,并且具备一定单防能力的球员,显然非常困难。所以,无论是勇士、火箭还是凯尔特人,他们“无限换防”的阵容里还是存在着可以针对的漏洞,如:

  • 勇士之库里

  • 火箭之哈登

  • 以及凯尔特人之罗齐尔

但总的来说,这些所谓的防守漏洞,也只有在强度极高,竞争异常激烈的比赛中(比如东西部决赛)才能被对手找到并加以针对。所以,就大部分的比赛而言,“无限换防”的确是能够应付一切进攻战术的策略。特别是如今联盟中大部分球队的进攻起手式--挡拆战术,无限换防更是它的天敌。


【写球评的三少爷】系悟空问答签约作者。

写球评的三少爷

我认为如果一个队伍上场的五个人全都能从一号位防到五号位,那么我想这支球队面对任何战术,都会有解决的办法。

我们知道,采用篮球战术的根本原因便是突破对手的防守。而各种篮球战术在我看来可以细分为两大类。


一:发挥自己的优势项。

比如马刺的双塔战术,当年马刺有着邓肯和海军上将大卫罗宾逊这两位超级内线。波波维奇老爷子为了充分发挥出这两人的优势,制订了以他们为核心的双塔战术。

如果题目所说的五个人全都能防守1-5号位,那么双塔战术的高低位以及篮板优势,将会变得不复存在。双塔战术也就无法起到他们的价值。

二:通过挡拆错位,获得“大打小”或者“小打大”的机会。

这是当今联盟很常用的一种战术,通过积极的跑位和挡拆,找到换防一打一的机会。并利用持球人身高或者速度的优势获得得分,同事也能极大的消耗防守人的体力。

如果如题目中所说。那么对手采取任何换防都难以靠身体素质来取得进攻的优势。这样做,对手通过跑位挡拆,消耗的体力必定还会比防守人多,进攻显然无法取到想要的效果。

不过,在现实中想要找到5个能从一号位防到五号位的球星,显然不太可能,所以说想象很美好,但现实很残酷。当今联盟我认为最符合条件的球员,便是凯文杜兰特了。不过他防守内线时还是比较吃力的。但纵使如此当五个杜兰特在球场出现时,会有多恐怖?不用我说大家都知道的。

――――――――――――――――――――――

关注小哈谈篮球――一个有干货的篮球世界,一个欢迎不同观点进行碰撞的场所。篮球梦,是你的,也是我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