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德国使用“围点打援”战术,可不可以打赢斯大林格勒战役呢?

小龙虾148499353


围点打援,首先兵力就不够,而且太低估苏军了。

斯大林格勒这种攻防战,根本就不是能够围点打援打的了的。反倒是苏军在最后阶段玩了个漂亮的围点打援。而德军想玩围点打援,光点就围不住。


德军到苏联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补给,补给根本跟不上,既然补给跟不上,想围点打援,根本就不成。德军即便兵力够用,后勤跟不上。苏联人在本土最喜欢就是把德军拖住了,德军一旦被拖住,基本上就是个死亡倒计时。如果德军在斯大林格勒玩的是围点打援,每个援军的路上都会有激烈的对抗,围城的德军需要补给,打援的德军也需要补给,这补给从哪来?这种围点打援,直接的一个后果就是被各个击破,然后斯大林格勒顺利解围。


斯大林格勒战役初期,德军就二十几万人,而苏军也有不到二十万人。这个兵力对比,就别说围了,顶多拉开阵地互相刚一下。而到后来,双方的援军陆续抵达,苏军的人数远超过德军的。

围点打援,要的就是冲过来就围住,然后阻击部队到位。而德军根本就没能在第一时间抢得先机,而且兵力不够。正面PK尚且可以,围城,根本行不通,尤其他还是隔着伏尔加河开战的。伏尔加河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阵地,控制不住伏尔加河,根本就很被动。围城,根本就不可能。


兵力,地理,时机,德军全不具备,想围城,也没门,想打援,更没门。更何况看下苏军增援的方向和人数,铺开了的话,恐怕得把西线德军也调过来才行。


军武文斋


使用“围点打援”的战术前提是能包围斯大林格勒这个城市,切断其和外界的联系,但是从始至终德军都没能完全切断斯大林格勒同外界的联系,伏尔加河上的渡口一直都在苏军手里。



之所以德军无法封闭对斯大林格勒的包围圈,主要被斯大林格勒特殊的地理位置所制约,斯大林格勒背靠伏尔加河,而且是沿伏尔加河成狭长型,德军的装甲部队根本无法进行快速机动进攻,只能是通过步兵一步一步的啃,不仅耗费时间,兵力也会遭至较大损失。极有可能出现的状况是德军还在为封闭包围苦战的时候,苏军早已经将反攻兵力集结完毕,如此德军自身反而陷入腹背受敌的不利境地。

另一种方案就是德军越过伏尔加河,在伏尔加河的东岸封闭通往斯大林格勒的渡口,这样虽然可以避免陷入斯大林格勒的巷战,但是却出现另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战线拉长的问题,尤其是越过伏尔加河的德军极易遭至苏军的反包围,背河而战是典型的绝地,所以这个方案的危险程度同样很高。

无论哪一种方案都超出了 B集团军群的能力范围,当时B集团军群即便是选择了正面斯大林格勒这个较为节省兵力的战术还是存在着兵力上的严重不足问题,为了维持斯大林格勒的进攻态势不得不从两翼防线上抽调部队,由联军集团军负责侧翼的掩护,当时无论是第6集团军司令部还是B集团军群司令部都对侧翼的防御表现出很大的顾虑和担忧。无论是B集团军群还是陆军总司令部都已经没有强大的预备队了,根本没有执行打援任务的兵力可用。


战略论


我觉得不能,最多只是有可能避免第六集团军的全军覆没,但是,能做到这点也是难度系数很大的,因为斯大林格勒战役那个阶段,苏联已经缓过来了,因为租借法案,有美国各种资源的援助。加上苏联本土各种兵工厂的产量,各种战略资源,武器,已经堪比战前水平了,甚至更多,所以,打仗就是打资源。德军发起斯大林格勒战役也就是为了控制高加索的油田,只可惜失败了,所以我觉得,这个问题,不是德军不围点打援,而是根本拿不出那么多可以机动的兵力了


电动小马达啦啦啦


围点打援这种战术经常是解放军在用,而且创造了不少的经典战例。不过这种战术并不是包打天下的战术,围点打援是有着一些前提条件的。

围点打援最适于的战场是非线性战场,这种战场敌我力量交织在一起,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敌我双方的侧翼都是处于暴露中,这样就为攻击对方暴露的侧翼完成了便利条件。

同时,围点打援对于援军的运动路线要求有非常准确的判断,可以说有点像押宝,如果这个宝押错了,那么最后的结局一般就是撤围脱离战斗,这种事情解放军也不是没干过,一野在进攻榆林就是计划打掉国军的36师,但是36师走了一条解放军没有估计到的路线,结果是打援部队扑空了,所以只能撤围脱离战斗。

当然,围点打援还可以用另一种方法实现,就是利用空地火力对于对方的援军进行打击,利用运动中的军队防护能力差的弱点,在运动中消灭敌军。

回到斯大林格勒城下的德军来说,实施围点打援的条件一个都不具备。苏德战争虽说是一场半机械化战争,但是还是有一条明显的战线,战线的一边是德国人,另一边是苏联人,双方的的侧翼都有自己的友邻部队负责保护,没有明显的暴露出来的侧翼。

而由于这一条明显的战线,双方的部队的运动路线都在本方的控制地域内,在本方的控制区域内,在本方控制地区范围内,基本上不用担心遭到伏击,当然游击队还是会骚扰德军的运动的,不过指望苏联游击队能够打掉德军的增援部队那可就不现实了。

而使用空军火力对于苏联的增援部队进行打击这个事,德国人并不是没干过,但是德国人的空中打击并没有阻碍苏军的增援。

对于德军来说,攻克斯大林格勒可以切断苏联南方产油区和中部工业区的联系,不过距离打败苏联人还早着呢,但是打到了斯大林格勒已经是超过了德军进攻的顶点,超过了这个顶点,守不住已经攻占的地盘,之前的进攻也就全部白费,而且会遭到重大的失败,对于德军来说,斯大林格勒就是已经超过了德军的进攻顶点,再也没有足够的后备兵力投入战场,所以德国人最后不但没有拿下斯大林格勒,最后反而被赶到的苏军增援部队包围。

至于围点打援这种战术并不适用于斯大林格勒战场,所以不是不用而是不具备使用的条件。


有痰


围点打援,围城要围得住,打援要够得着。

斯大林格勒是沿着伏尔加河西岸展开的城市,绵延百里的重工业城市,有很多钢筋混凝土建筑。城市本身就相当于一个巨大的工事,不利于飞机坦克火炮等技术兵器展开进攻。只要有足够多守卫者,哪怕是轻步兵,也能对敌人造成对等的杀伤。

那么能不能围而不打,困死城内守军呢?抱歉伏尔加河本身是一个绵延千里难以跨越的防线,同时也是一条无法封锁的运输线。初期依靠渡船,冰期直接用陆运,斯大林格勒不断得到外界的人员和物资补充。想围死,不突破河防截断运输线是不行的;可要想过河,斯大林格勒这个钉子先要拔掉啊,死循环。德军最接近成功的时候,崔可夫手里就剩两个渡口几百人,但两个师的援军拼死渡河,到底恢复了阵地。

既然围都围不上,打援就更够不着了。由于伏尔加河岸比较高,德军始终无法占领能够观察河面的制高点,炮兵无法完全封锁江面。空军打击渡轮造成了一些战果,但是制空权也不稳固。双方只能在城市的废墟里约架,直到一方流尽鲜血。

如果要类比,斯大林格勒的位置相当于南宋的襄阳或者钓鱼城,沿江而建,陆地上是围不住的,一定要封锁水路才行。蒙古军多次攻而不克,最后靠投降的宋朝水军和战略迂回到大理方向才拿下两城,前后打了几十年。而德军显然没有精力绕过,或者搞一个内河舰队封锁伏尔加河了。


味冷


不能。当初德军之所以那么打的根本原因是兵力严重不足,后方几乎没有一支像样的预备队,才急着想快速攻取斯大林格勒,以建立、巩固沿伏尔加河的防线并腾出必要的预备队。如当初有适量预备队的话,打法就有很多选择了,也就不会产生后来的第六集团军的覆灭了。


探测卫星A


可以。反正坚持坦克集团军永不入城市,德国可以胜利。


胜炫主


援军都在伏尔加河对岸。不拿下斯大林格勒,就过不了对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