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國的尊嚴,朝鮮歷史簡述

1、箕子朝鮮

公元前1122—前194,,商紂王的叔父箕子在周武王伐紂後,帶著商代的禮儀和制度率五千商朝遺民東遷至朝鮮半島北部,被那裡的人民推舉為國君,建立“箕氏侯國”,史稱“箕子朝鮮”。

從考古發現來看,在朝鮮半島北部各地,出土了大量中國戰國時期燕國的貨幣——明刀錢,多者一次竟達千餘枚。這充分說明了燕國與箕氏朝鮮經濟往來的密切程度。

小國的尊嚴,朝鮮歷史簡述

箕子像

2、衛滿朝鮮

公元前194年~前107年,燕王盧綰部將燕國將軍衛滿率千餘人進入朝鮮,併成為箕子朝鮮的宮相。衛滿於公元前194年在平壤一帶建立政權,推翻了箕子朝鮮,史稱“衛氏朝鮮”。衛氏王朝建立後,控制了朝鮮半島的北部地區,與西漢燕地相鄰。西漢惠帝時,遼東太守經漢廷批准,主動與朝鮮國王衛滿相約,衛滿為漢朝藩屬外臣,為漢朝保衛塞外。

漢武帝在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至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 朝鮮王右渠因不肯再向漢朝通商朝貢,而且還阻礙鄰近真番等小國與漢朝通商朝貢,武帝派兵征服衛滿朝鮮後在朝鮮半島中部和北部設置了四個郡,分別為樂浪郡、玄菟郡、真番郡、臨屯郡。

小國的尊嚴,朝鮮歷史簡述

衛滿朝鮮疆域

3、新羅時代

公元660年和668年,新羅聯合唐朝先後滅亡百濟和高句麗,此期間發生有名的“白江口海戰”:唐朝、新羅聯軍與倭國、百濟聯軍於白江口發生的一次水戰,此戰此次戰役是中日兩國作為國家實體進行的第一次交戰,也是東北亞地區已知較早的一次具有國際性的戰役。唐朝、新羅聯軍以少勝多,基本上奠定了此後一千餘年間東北亞地區的政治、經濟與文化格局,日本從此開啟遣唐使時代。

小國的尊嚴,朝鮮歷史簡述

白江口海戰

670年-676年唐朝新羅戰爭後,新羅侵奪了大同江以南的原屬於中國後為高句麗的漢樂浪、帶方故地,統一了朝鮮半島大同江以南地區,稱為統一新羅。

小國的尊嚴,朝鮮歷史簡述

新羅疆域

9世紀末期,統一新羅分裂成新羅、後高句麗、後百濟。

小國的尊嚴,朝鮮歷史簡述

後三國時代

4、高麗時代

918年,後高句麗建立者弓裔的部將王建被下屬擁立為王,遷都開城,改國號為“高麗”。935年,滅新羅;936年,滅後百濟,建立高麗王朝。佛教是王氏高麗的國教,高麗大藏經是世界瑰寶之一。阿拉伯商人將高麗的名稱傳播到歐洲世界,是今天Korea(Corea)單詞的原型。高麗是繼統一新羅之後成為朝鮮半島歷史上又一統一的國家,“高麗人”也成為全球朝鮮民族的別稱。

小國的尊嚴,朝鮮歷史簡述

高麗疆域圖

1231年至1273年,元朝(蒙古)先後九次征伐高麗,最終高麗投降,成為元朝的徵東行省。高麗君主開始娶蒙古公主為妻。高麗君主繼承人按照約定,必須在元大都以蒙古人的方式長大成人後,方可回高麗。此後高麗活在蒙古的殖民統治之下近百年。

小國的尊嚴,朝鮮歷史簡述

蒙古徵高麗圖

公元1356年恭愍王利用元末農民起義剷除境內元朝勢力,擺脫元朝控制,並向北開拓大片疆域。1370年接受明朝冊封為高麗國王。

小國的尊嚴,朝鮮歷史簡述

王顓像

5、李氏朝鮮

公元1388年,高麗國王派都統使李成桂進攻遼東,李成桂發動政變。1392年,廢黜高麗國王,自立為王,將所擬國號方案“朝鮮”(箕子所建古國名)、“和寧”(李成桂誕生之地)上奏明太祖朱元璋裁定,朱元璋選取新國號為“朝鮮”,理由是:“東夷之號,惟朝鮮之稱美,且其來遠,可以本其名而祖之。體天牧民,永昌後嗣。”李成桂遂於洪武二十六年(1393)二月十五日欽奉明朝聖旨,定國號為朝鮮。史稱朝鮮王朝。朝鮮王朝實行推崇儒學、排斥佛教的政策。對中國採取事大主義。

小國的尊嚴,朝鮮歷史簡述

李成桂像

1592年 豐臣秀吉共調動軍隊九個軍團共20萬人渡海至朝鮮作戰,以宇喜多秀家為總指揮官。正式開始了對朝的侵入戰爭,史稱“壬辰倭亂”。在明神宗的強力指揮下,李如松、麻貴先後率明軍進入朝鮮援朝作戰,於1597年取得最終勝利,此戰是為萬曆三大徵中的李如松、麻貴抗擊日本豐臣秀吉政權入侵的“朝鮮之役””。

小國的尊嚴,朝鮮歷史簡述

明神宗像

崇禎九年(公元1636年)皇太極攻打朝鮮,朝鮮國王李倧投降,改向清朝朝貢,成為清朝的附屬國,史稱“丙子胡亂”。

小國的尊嚴,朝鮮歷史簡述

朝鮮仁祖向皇太極行大禮

公元1895年4月,中日甲午戰爭清朝戰敗,簽訂《馬關條約》,日本控制下的朝鮮政府宣佈終止與清朝的宗藩關係,朝鮮從此淪為日本殖民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