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論語》,悟人生智慧——跟孔子學“以德教人”

孔孟思想,是儒家學問的代表,南懷瑾大師說:儒家學問是我們中國人的糧食店,是天天要吃的。這個糧食,我們吃了幾千年,時今,我們還要吃,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老子《道德經》中有一句話:“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學習掌握傳統文化思想,古為今用學做一個有修養智慧的人,不忘傳統才能開闢未來,善繼承才能創新。​

讀《論語》,悟人生智慧——跟孔子學“以德教人”



學傳統文化,悟人生智慧,修身養德。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孔子說:治理、教化天下,要有“仁德”,就像天上的北極星,居其所,待在那個位置(中心)眾星追隨、支持它。


先說“德”,《道德經》上篇論道,下篇講德,為政以德的德和老子說的德是一個意思嗎?古人有過解釋:德者得也,表示好的行為取得的成果、作用。僅僅一個“德”字就包含因、果過程,好的行為(因)帶來好結果、作用(果),故人要有良好的德行和思想。孔子主張“仁”的思想,所以我的理解是為政要有“仁德”,為政不僅指政治,而孔子“仁”的思想目的在於教化眾生,孔子還是偉大的教育家。

孔子的境界我們難以達到,但今天我們可以這麼理解應用:作為一個管理者(領導),要想管理好一個團隊或集體,應當有良好的德行、思想,成為下屬的表率,才能緊密的團結他人在自己的周圍。

偉大的毛主席在創業之初,一沒錢、二沒槍,可為什麼有那麼多偉大的革命家追隨、愛戴,秘訣之一就是“為政以德”(這裡不可以說太多,朋友們自己學習、體會)。再舉例說明的話,這裡隨便點幾個大人物:任正非、馬雲、劉強東、曹德旺……,如果沒有好的德行、思想,他們的事業不可能做這麼大。

自古至今,無論是古時的賢能、將相,還是現代管理者,大都是嚴以律己之人,對自身的品德修養極為重視。“以德”帶領人,需要的是個人的人格魅力,作為領導者具備明確的目的,有強烈的責任感,有創新意識和合作精神,從而對周圍的人產生影響,以良好的德行被下屬信服,使自己的管理具有權威性和號召力。在實際應用中德治和法治同樣重要,管理既要有德,也要有法。

讀《論語》,悟人生智慧——跟孔子學“以德教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