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失街亭,其实是诸葛亮的过错,马谡却成了背锅侠

今天虎臣要带大家看的是三国中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大家都知道,第一次北伐因为马谡的痛失街亭而告终,最终惨败,马谡也因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今天就来看一看失街亭究竟是谁的过错,是马谡骄傲轻敌而致的,但是不是诸葛亮识错用错人的影响更大些?为何在这次失败的战争下,诸葛亮依然光彩照人?下面来带大家看一看网友的评论。

痛失街亭,其实是诸葛亮的过错,马谡却成了背锅侠

第一位网友表示:因为诸葛亮会进行反思,在战后进行裁军,重新整编蜀军,增强了部队战斗力。也确实把用人不当作为自贬的理由。臣以弱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钺以厉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料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蜀军一伐时兵力是很多的,就连赵云的疑军都多过曹真,但量多不能保证战斗力,所以诸葛亮针对这点进行重整。后来李靖和李世民推崇诸葛亮的正兵,正是因为此后蜀军的战斗力很强,常常把魏军打的不敢正面反击。

痛失街亭,其实是诸葛亮的过错,马谡却成了背锅侠

另一位网友认为是诸葛亮的锅:马谡好论军计,却没有军事经验,更没有从军履历,连诸葛亮南征都没有随行。让这种人作前锋是个什么概念,应该可想而知。马谡先为荆州从事,身为刘备近臣,没有在史书上留下任何值得一提的谋划建议;后为越巂太守,无法压服夷王高定,终致叛乱,比较搞笑的是诸葛亮南征时他也没参与。总之无论如何不能否认,不管在中央还是在基层,马谡均无特别出彩的表现。尤其是赤壁之战后的刘备军,处在曹操和孙权包夹之中苟且偷生,缺钱缺粮缺人。如果真是智略或者政略过人,在这种用人之际总会鹤立鸡群而获重用,如荆州别驾殷观、长沙太守廖立等均是特别提拔。所以,马谡到底有多少才能不论,至少肯定不够他空降为三军前锋。诸葛亮这种任命,近乎儿戏,已经奠定了这场战争失败的基础。街亭在陇山西侧。马谡在街亭遭遇张郃,这意味着从洛阳或者长安出发的张郃已经翻过陇山,开始进入陇右了。可以自己看看地图,这有多远!仗打成这样,诸葛亮根本不可能赢。

痛失街亭,其实是诸葛亮的过错,马谡却成了背锅侠

最后一位网友认为:你担任小组领导,不听指挥然后办出一些列坑爹事情,要被开除,你叫嚣都是上级领导不该高看你,不该让你领导小组?所以很简单。失街亭,马谡首要责任,极大责任。诸葛亮,次要责任,领导责任,人事责任,由于事前对马谡有明确的指挥,告诉他怎么做了,负少量责任,负没看出马谡是这么个坑爹货的责任,仅此而已。至于许多人还在研究这次北伐究竟能不能成功,这是没脑子,和北伐成功与否没关系,和战略没关系。要就事论事。

痛失街亭,其实是诸葛亮的过错,马谡却成了背锅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