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统一六国为何独不灭卫?

背书的周老师

不论秦始皇有没有灭亡卫国,卫国都是寿命最长的周朝诸侯国。

卫国到战国末期,已不能称作诸侯国,仅是一地之君,尽管夹缝中求生存的命运实属悲惨,但也好过其他诸侯国家灭亡,宗庙被毁。

关于卫国灭亡的时期存在两种说法,一是秦二世时期,由于商鞅、吕不韦皆为卫国人,秦始皇怀有感恩之情,外加卫国之前已被魏国覆灭,名存实亡等原因,所以秦始皇没有灭亡卫国,秦二世将卫君角废为庶人,卫国彻底灭亡。另一种说法是,司马迁记史记时,由于没有确凿的证据考证,所以时间出现错误,卫国在秦始皇统一六国时就已经灭亡。

卫国立国900多年,是春秋战国时期,寿命最长的诸侯国,也是最后灭亡的姬姓国。其后人卫满入朝鲜,取代箕子朝鲜,建立卫满朝鲜。


五味社

秦始皇消灭了天下所有诸侯国,国家一统成郡县制了!但是卫国却在秦始皇时期仍然存在,直到秦二世废黜卫君角,卫国才算正式终结。那么秦始皇为何不灭卫国呢?一是卫国名存实亡,它的存在对秦朝有利;二是卫国的殷商与姬周身份;三是卫国人卫鞅与吕不伟对秦国有再造之恩。现在一一分析如下,大家共同讨论。
一,卫国国民殷商,公族姬周的特殊身份。
卫国是一个特殊的诸侯国,他的臣民都是殷商遗民,但统治者却是姬周王族。周公平定殷商故土的叛乱后,封其同母少弟康叔于卫,定都于商朝故都朝歌。卫康叔遵守周公教诲,"启以商政,疆以周索",就是利用商人的政治来贯彻周礼,这种方法把卫国治理得很好。从而使卫国成为西周时期周朝的一个重要藩属国,为保卫周朝起了重要任用。
二、卫武公与秦人共同抗击西戎,间接帮助秦人立国。
西周末年,犬戎攻入镐京,杀死了周幽王和太子伯奢,虏走了大美女王后褒姒,残杀了无数周朝国人,抢夺了无数王室宝藏。新国君周平王邀请秦人来赶走犬戎,并答应秦人驱逐了戎人便可以立国。秦人全族5万骑兵与戎人血战于镐京平原,终于打退了戎人。
戎人虽然退了,但是戎人还盘聚在关中平原,时刻威胁周王室安全。这时天下诸侯都来勤王,其中以卫国的卫武公最为积极,与秦人同心协力勤王,一起把戎人打退,并护送周王室东迁至洛阳。所以从一定程度上说,卫国对秦人立国有一定的帮助,没有卫国出兵平戎,秦人当孤掌难支,被戎人灭族也未为可知。
三、卫国出了卫鞅和吕不伟两个磐磐大才,使秦国有了统一天下的实力。
卫鞅入秦变法二十三年,使秦国成为新兴战国,根基扎实,元气养成,为秦国东出争天下立有奠基之功。卫鞅又为了安定秦法,消除新老国人之间的嫌隙,同时也是为了扶嬴驷上马,送他一程,自赴法场,以身殉秦。卫鞅虽身死,但施政不灭,之后的秦国历代国君都坚持法治,代有名君名臣名将,到了秦皇时期,秦国统一天下已势必成。
吕不伟本一介商贾,但胸中有大才,有治国之能。他全力帮助秦始皇的父亲嬴异人登上王位,并辅助嬴异人治国。吕不伟治下,秦国更加强盛,一举灭了东周王室,使秦国成为天下共主。吕不伟又帮助嬴政平定嫪毐之乱,使嬴政真正掌握了秦国大权。因为吕不伟的治国理念与嬴政不同,所以吕不伟被贬到巴蜀之地,中途自杀身亡。
四,卫国名存实亡,但对于秦国政治有利。
秦灭天下诸侯国,并且不再分封诸侯,采用郡县制治国。天下显学儒家对此大为不满,四处诋毁秦朝没有“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然而卫国的存在,却让大儒们无话可说。卫国民众是殷商人,王室则是姬周王族,卫国不灭,则相当于商、周都后继有人。卫国当时爵位已贬成最低的君爵了,城池只有野王县一座,实际上根郡县制没有区别。卫国对秦朝没有任何威胁,但卫国的存在却可以堵住天下悠悠众人之口,对于秦朝则是有大大的好处。


大秦铁鹰剑士

秦始皇统一了6国后为和唯独不灭卫国?

说句心里话,战国时期的卫这个国家,他的地理位置非常的尴尬,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卫国这个国家在战国前期就在魏国的国土里,你说是不是很尴尬啊!只有南部有一点点的土地与宋国接壤。

我个人认为,从地缘上来说卫国就是魏国的属国,本来就没有什么脾气,而且读音也魏国、卫国也一样,所以秦始皇把其他6国都灭了,就谈不上什么魏国和卫国了。再者就这么小的地方也没有反抗的能力,只能做附属,留下个名存实亡国家又如何?那时候的统一也是时代的潮流。



再说卫国的内政吧!卫宣公到卫庄公等,每天都是寻思想乐,没有什么宏伟的吞并他国野心的准备,曾经还由于内政问题被狄人灭了一次呢!

好在哪些大臣去求助领国,并在领国的庇护下才得以复国。之后那些国君也是都这是样了,没有什么大志,不参与其他国家的土地兼并战争。所以这个国家在其他国家里也是不太起眼的。


不过卫国这个国家,却是人辈出,像鲁国的孔子,在鲁国混不下去,到了卫国谋生。并且感觉到卫卫国这个国家真是人才辈出啊!所以就说了“卫国多君子”这样的话。

就像卫国出来的人才就有苟变、商鞅、吴起、李悝、吕不韦、聂政、荆轲等,他们都是左右战国的大人物。就拿商鞅和吕不韦来说吧!他们两个对秦国的贡献是多么的巨大你是知道的!所以我们也可以认为秦始皇没有灭卫国是为了感激他们对秦国的帮助。所以就放着这个名存实亡的附属国。你们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爱好问答

不灭而灭,灭与留其意义不大。即使在春秋时期,卫国也不曾有过什么惊人之举动。何况战国?

不灭不是因为卫国坚固的攻而不克,不灭是因为它根本就没有与秦国争雄!不灭是因为它地方太小,不需用兵就已臣服!不灭可能它不象别国那样有自己的文字货币!不灭可能它顺从的接受了秦的统一!

卫国有多大?充其量也就是现今一个地级市的面积!它能做什么?

灭它有意义么!不灭也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