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安徽第一大文豪吳敬梓故居嘆:生時沒有立足地,死後極盡奢華處

近期,因研究太平天國史,特地來到安徽全椒,深入卜集鄉大汪村,探尋一位農民出身,太平天國著名王爺,被人天國後期擎天一柱,“扶朝天軍”的康王汪海洋的故事,根據史料上記載,這康王汪海洋後期率一支孤軍馳騁閩粵、轉戰五嶺,因爭權奪利,不肯出兵救侍王李世賢,致兵敗投汪,乾脆一不做二不休把他殺了。不久後自己也全軍覆沒,也許是年代久遠,沒有尋找到太多史料價值的東西。

站安徽第一大文豪吳敬梓故居嘆:生時沒有立足地,死後極盡奢華處

有點悻悻然感覺到無功而返的時候,正所謂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萌,卻在全椒有個意外的收穫,武將的事無著落,倒是在全椒找到個文人的故事,感覺到收穫滿滿。

這位大名鼎鼎的文豪,就是《儒林外史》作者,清代偉大的小說家,號稱安徽第一大文豪的吳敬梓。在全椒縣城西北隅走馬崗,當地政府為他建設了一座佔地面積5000㎡,在當地堪稱最豪華的建築物——吳敬梓紀念館。

站安徽第一大文豪吳敬梓故居嘆:生時沒有立足地,死後極盡奢華處

這座紀念館遠遠望去,極盡奢華,很有些《紅樓夢》中所描述大觀園的動靜,建築仿明清樣式,三廳兩廂,雕樑畫棟、飛簷翹角、曲檻迴廊,既有南方園林之秀,又有北方古建之雄,既有中國古典建築之美,又有民間徽派建設之雅,集眾家之長,匯精華之優,確實令人歎為觀止。

站安徽第一大文豪吳敬梓故居嘆:生時沒有立足地,死後極盡奢華處

而在紀念館的不遠處,還有一座規模恢弘的建築,那就是吳敬梓的故居,裡面有古典傢俱,吳氏家珍,名家墨寶,龍飛鳳舞,雕花窗戶,均為古色古香,咋一看,你可以肯定的是,這吳敬梓必然是非富即貴,豪門旺族,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富二代生活,他的形象也是翩翩公子,楚楚衣冠,遊手好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站安徽第一大文豪吳敬梓故居嘆:生時沒有立足地,死後極盡奢華處

然而,錯了。吳敬梓在這個老家並沒有過幾天舒心的日子,當年,他的老家人非常厭惡他,並把他趕出了這個生他養他的故鄉,不信你看他臨別故鄉時寫的詩:“客路今宵始,茅簷夢不成。蟾光雲外落,螢火水邊明。早歲艱危集,窮途涕淚橫。蒼茫去鄉國,無事不傷情。”在萬般無奈的情形下,只好背井離鄉,流亡他鄉,他懷著對故鄉和故鄉人無比憤慨,無比憎恨又無可奈何的心情。

站安徽第一大文豪吳敬梓故居嘆:生時沒有立足地,死後極盡奢華處

那麼,作為一代大文豪,為什麼會如此遭到故鄉族人及鄉鄰的白眼和唾棄,從而攜婦挈子,搭乘一條小船,淨身出戶,踏上了亡走異鄉之不歸路呢?

原來,吳敬梓的祖上曾經是這一帶的名門旺族,家業殷實,有良田眾多,家產不少,就在他父母去世之後,可他作為文化人,讀書研字,專事文雅之事,對家產物業卻是經營不善,正應了那富不過三代的老話,他爹一走沒有人管他了,他全然不把金錢當回來,視金錢如糞土,視妻子如衣服,短短几年功夫,就出現脫褲扒襖,捉襟見肘的動靜。

站安徽第一大文豪吳敬梓故居嘆:生時沒有立足地,死後極盡奢華處

他的那些至親族人,堂兄弟姐妹之類,為了爭奪他的家產,大家合起夥來對付他一人,於是天天不給他消停,為了錢財,兄弟鬩牆,姑嫂誶帚,宗族成仇,打得跟熱窯一般。而那些街坊鄰里,見他經營無方,窮困潦倒,沒有誰跟他討公道,反而都把他當成敗家子的反面教材,每次打孩子、罵孫子都要搭上他:瞧瞧那吳家的敗家子,你長大也會跟他一樣!人人都戳著他的後脊樑,個個把他當成過街老鼠。

站安徽第一大文豪吳敬梓故居嘆:生時沒有立足地,死後極盡奢華處

一來二去,自尊心極強,舞文弄墨的白衣秀才吳敬梓,那裡容得了鄉人如此悠悠之口,惡婦此番言語激烈,面對鄉野之中那幫如虎似狼之輩,離開他們是唯一的最佳選擇。於是,來到一些大城市打工,先到金陵、揚州等地暫居。

俗話說,是金子到哪裡都發光,是頑石放哪裡都無芒。在家裡日子不好過,難以餬口,到了外地就更是雪上加霜。果不其然,吳敬梓在這些地方的日子,比在老家好不到哪裡,因為這種人大錢掙不到,小錢不屑要,肩不能扛,手不能提,又想幹輕鬆活,又想拿豐富錢。這世道,想這事的,只是天上神仙有,世間哪有淨好事。

站安徽第一大文豪吳敬梓故居嘆:生時沒有立足地,死後極盡奢華處

更重要的是,你天天窩在家裡寫那本書,又不能當飯吃,你名氣不夠,又沒有人給你稿費,於是往往吃了上頓愁下頓,日子過的屁股上掛鈴鐺,窮的叮噹響。正如他自己詩中寫的“白門三日雨,灶冷囊無錢”;“囊無一錢守,腹作乾雷鳴”;“近聞典衣盡,灶突無煙青”。但這苦日子他還是堅持過,因為他想的是,“吾胸中自有筆墨。”好一付精神勝利法。對他這種寫作的態度,真的是佩服得五體投地。

站安徽第一大文豪吳敬梓故居嘆:生時沒有立足地,死後極盡奢華處

吳敬梓這樣艱辛的日子過了二十多年,唯一的是寫他的那本《儒林外史》,卻因囊空如洗,身無分文,沒有辦法印成本換錢。在他暮年之際終於得到了世人的認可,就在他53歲正值壯年之際,要家和他洽談要聘請他作更大的貢獻時,沒有想到是貧病交集,在揚州一口氣沒上來,入了陰籍,當時只有他幼子守在身旁。

站安徽第一大文豪吳敬梓故居嘆:生時沒有立足地,死後極盡奢華處

可使他更沒有想到的是,他寫的那本書,雖然生前沒有給他帶來好處,死後卻聲名大振,把他敬奉為“安徽第一大文豪”、“清代諷刺小說之祖”。世間芸芸眾生讀著他的作品,唏嘆他的遭遇。昔日他居住的茅草陋室,即變成富麗堂皇的宮殿式居所,從前他在家鄉那種窮困潦倒、飢腸轆轆、面黃肌瘦表現出那種無奈的眼神,卻化成威風凜凜的高大銅像,傲然屹立,高瞻遠望,睥睨眾生,全無一絲“腹作乾雷鳴”的痕跡。

站安徽第一大文豪吳敬梓故居嘆:生時沒有立足地,死後極盡奢華處

站在吳敬梓的故居,回味著他書中的諷刺情節,想著從前他那些勢利刻薄的老家人,我覺得真有諷刺意義,就說在這片土地上,多少官宦富豪,當年呼風喚雨,但早已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中,隨滾滾長江東逝,但偏偏這餓飭凍死困斃的一介文人,卻流芳百世。是因為他的那種精神,那才是永恆的。此時此刻,我想起了著名詩人藏克家的一句詩,有的人,把名字刻在石頭上,想不朽,但名字經石頭爛得更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