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丞相李斯都73歲了,為何被秦二世被腰斬滅族?


不知道年過七旬的李斯被割鼻、割耳、砍去腳趾,最後被腰斬的那天,有沒有想起幾十年前自己說過的一句話。


那時他還只是楚國某郡的小吏,見廁中的老鼠每日吃不潔的食物,時不時因人來而驚慌奔走,倉中的老鼠卻吃堆積的糧食,居住在更寬闊的處所,不受驚擾。年輕的李斯慨然長嘆:人和老鼠的遭遇也沒有分別,完全看自己身處什麼環境。


於是李斯拜到荀子門下,荀子是戰國末年兼容幷包的大家,李斯感興趣的,是老師思想中那些能為帝王服務的學術。學成之後他離開楚國,西向入秦,很快就當上了呂不韋的門客,並任秦王政的長史。


正在李斯覺得未來可期,預備大展宏圖時,一個事件差點毀了他所有的努力。因為呂不韋、韓國人鄭國等一系列政治事件,秦國對於外國人的防備心提到最高,秦王政因此下令驅逐在秦任官、經商的外邦人士,限期出境,否則將被當做間諜處理。而李斯,恰好也在驅逐之列。


陷入絕境的李斯決心冒死上書,挽救自己的政治生涯,於是有了著名的《諫逐客書》。


諫逐客書大致向秦王政說了以下內容:您之前的幾代秦王,都是用客卿才取得了巨大成功,百里奚、商鞅、張儀、范雎,哪個不是外國人,沒有這些客卿前赴後繼,也就沒有秦國如今的強大。您現在宮中的金玉、明珠、寶劍、名馬包括美女,幾乎沒有一樣是秦國本地產的,如果非要只用本國的東西,您就沒有那些極致的體驗。您現在東西都用外國的,大臣只用本土的,不怕別人說您只看重享受,不重視治國嗎?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您如今把客卿全部驅逐,不等於是自斷其臂,以資敵國嗎?我看秦國要完。


秦王看完,立刻撤銷逐客令,恢復李斯官職。


但好景不長,李斯很快迎來了第二個考驗:韓非。其實那根本算不上對手,韓非也是荀子門生,說起來倒是李斯的同窗。天生口吃的韓非,寫得一手好文章。秦王政讀到他闡述法家理念的著作,大有恨晚之心,費盡心思請他入秦。在李斯眼中,韓非成了挑戰自己地位的一大威脅。更何況,兩人對於秦國統一天下的理念有所衝突。李斯認為應該先滅韓國。而韓非就是韓國人,當然不希望秦國鐵騎東進時,自己的祖國首當其衝。


李斯利用這一點,讓秦王政相信韓非不會為秦盡力,將他下獄並殺害。從此李斯終於成為法家思想在秦國最得力的推手。


秦王政喜歡李斯和韓非的理念是必然的。他們致力於打造這樣一種秩序:國家就像一部運行中的機器,完備的制度法令是使它高速運行的規則。而這個國家中除最高統治者意外的每個人,都是機器的零件,他們只需要堅守崗位按部就班付出,但是不允許對機器運行的規則進行討論,異議固然不行,就算是表示同意也絕不可以。這種理念在後世某些集體主義盛行的地方也常常會看到。沒有哪個統治者會不喜歡這樣的環境,在這樣的環境裡只有默默服從的零件,零件自覺地對敏感話題噤聲,來保證集體的高效運行。


這種理念也是最後他建議“焚書”的根源。


李斯成功了,他在秦國建立和完善了這種冰冷無情的秩序,並幫助秦王政統一六國成為始皇帝,自己也升任丞相。他終於成為了年輕時夢寐以求的那隻居住在最富麗高貴的環境裡的老鼠。


但始皇帝死後不過兩年,他就在和趙高的權鬥中失敗,被陷以勾結盜賊謀反的罪名施以五刑、夷滅三族。諷刺的是,他一開始被關入獄中的理由,恰恰是他上書議事,打擾了統治者秦二世玩樂的興致。他大概忘了,在他親手打造的那部高速運行的機器裡,他自己,也不過是一個不得作聲、隨時可替換的零件而已。


東土大唐三俗和尚

歷史的真相是,並不是秦二世一定要殺李斯,而是趙高一定要殺李斯。

眾所周知,秦始皇死於巡遊路上後,在趙高的主導下,通過威逼利誘,李斯不得不參與了背叛秦始皇遺囑、另立胡亥為二世的陰謀。

秦二世本人是個玩家,沒有政治頭腦,當皇帝不過是為了享樂,但李斯卻是資深的有能力的政治家,他的存在,對趙高來說,始終是一種威脅。因此,如何利用秦二世滅掉李斯,那是早晚的事情。

名義上,李斯是帝國首相,地位遠在趙高之上,趙高是無法搞惦李斯的。不過,中國人向來重視的不是名份,而是實質。更何況,趙高手中有胡亥這張超級王牌呢?

那麼,李斯到底是如何被搞掉的呢?

當時,農民起義風起雲湧,秦二世卻不理朝政。趙高找到李斯,裝出憂國憂民的樣子對李斯說:“現在關東盜賊烽起,國家危在旦夕。可是皇上卻急徵徭役,大修宮室。我曾經多次勸諫他,可地位低下,他根本不聽。首相你是當朝第一要人,為什麼不去勸勸他呢?”

李斯被趙高几句迷糊湯一灌,立即走路都有些輕,他哪想到這是人家的套兒呢?他說:“是呀,我早就想向皇上反映反映了。可是,皇上久居深宮之中,不肯上朝,我即使有心去反映,卻沒有機會呀。”

趙高說:“這樣吧,我瞅準了皇上空隙的時候,就馬上通知你,你就可以勸勸他了。”趙高等到胡亥和宮女們玩得胡天胡地正在興頭上的時候,果然派人去告訴李斯,現在陛下正閒著沒事,你快去進諫吧。李斯不知是計,滿懷救民救國的激情跑去進諫――難道世界上還有打斷一個昏君淫樂更令他生氣的嗎?

如此三兩次,胡亥怒火沖天。趙高卻說:“陛下,你可要當心呀!沙丘那件事情,李斯參與了策劃,後來卻沒有加官進爵,他肯定是想要裂土封王才滿意。”趙高繼續添油加醋:“李斯的長子李由是三川郡守,陳勝吳廣那夥盜賊路過三川,李由居然沒有出兵加以剿滅,因為陳勝吳廣和他們老李家是老鄉,可能還有點親戚關係。而且,更可怕的是,李斯位高權重,親信遍佈朝野,我實在是替陛下的處境感到擔憂呀。”

胡亥從來就沒有主見,除了在玩女人和大吃大喝上。趙高的小報告讓胡亥驚出一身冷汗,現在他惟一要做的事就是,要求趙高迅速將亂臣李斯下獄。

於是,李斯以首相之尊在被滅族,他本人也在具五刑之後處以腰斬。


聶作平

李斯是一個時代感很強的人物,他的主要政治生涯,基本上和秦帝國的興亡過程相始終,可以概括為創世之重臣,毀業之罪人。李斯的死,按現在話來說,是自己作死的。

李斯出身閭巷布衣,年輕時曾做過郡裡的小吏。很偶然的一次觀察奠定了他處世的宗旨,他見到舍廁中的老鼠,吃的是不乾淨的東西,看到人和狗就驚恐無比;而糧倉中的老鼠,吃的是糧食,生活在遮風擋雨的倉庫中,沒有人和狗來威脅。李斯從中深深領悟到:“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所在自處耳”。在他看來,區區郡中小吏,不就是“舍廁中鼠”嗎?於是,懷著做“倉中鼠”的慾望,李斯投師於當時著名的大學者荀子門下,“學帝王之術”。

此時正是群雄對峙、列國紛爭的風雲時代,李斯看準了秦國“足以滅諸侯、成帝業,為天下一統”的巨大潛力,於是西奔函谷關,投奔秦國去了。

到秦國以後,李斯先是做了當時相國呂不韋的舍人,後來得以見到秦王嬴政,陳說天下大勢,秦王很以為然,拜官長史。李斯又向秦王獻策,暗中派謀士用重金收買遊說諸侯、名士,凡是可以用錢買來的,都用錢結交;不能收買的,就利劍刺之,離間其君臣。秦王很高興地採納了,再拜為“客卿”。至此,李斯就扶搖直上,把自己的命運緊緊同秦國綁在一起了。

李斯在秦國剛剛站穩腳跟,恰巧碰上韓國派鄭國(人名)到秦國當間諜的活動案被披露,秦王下了一道十分嚴厲的“逐客令”:“不問可否,不論曲直,非秦者去,為客者逐!”

作為楚人、“客卿”的李斯,當然在被逐之列。眼看自己的前途將被斷送,李斯自然是不甘心的,即使是在被逐的路上,也斷然向秦王呈上了著名的《諫逐客書》。此諫書中,李斯用透徹、明快、雄辯、激切的言詞,連物比類,就秦國本身發展無可辯駁的歷史事實,闡述 “逐客”與秦王的政治理想是背道而馳的。

秦王頓時醒悟,判明利害得失,終於收回成命,並派人追回被逐的李斯,復其官,加拜為廷尉。正是由於秦王採納了李斯的意見,國門大開,廣泛地招攬當時列國欲建功立業的佼佼者,在這些人的幫助下,才完成了統一大業。

秦統一後,李斯出任丞相,實行大刀闊斧、除舊佈新的政治變革,為了鞏固統一的政權,李斯發表了著名的《焚書議》,同時參與了“明法度,定律令”和“外攘四夷”等軍國大事的計議。至此,李斯達到了他一生中“富貴極矣””的黃金時代,他的“倉中鼠”的理想算是實現了。

以秦始皇病死沙丘為轉折,秦帝國迅速滑向了覆亡的道路,李斯個人的命運也開始了它的悲劇階段。從李斯的個人理想看,他是一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在沙丘政變中,他屈服於趙高的威迫利誘,篡改秦始皇的遺詔,廢扶蘇、立胡亥。

李斯配合趙高把胡亥推上臺,很快就給本來就隱伏嚴重危機的社會,帶來更大的動盪和不安。胡亥不僅是個暴君,而且是極端奢靡主義者。為了迎合胡亥,李斯阿順苟合,上《論督責書》,向胡亥灌輸陰森刻毒的獨夫民賊思想,終於把人民逼上了反秦的道路。

李斯助紂為虐,把胡亥推上皇位,給陰謀家趙高篡權創造了條件,也給他自己套上了絞索。趙高為了專權自恣,對曾助他矯詔廢立的李斯也不放過, “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論腰斬咸陽市”並且“夷三族”。

對於李斯之死,有人同情說“李斯竭忠,胡亥極刑。”其實,李斯後期之所作所為,完全是咎由自取。司馬遷說“人皆以斯極忠而被五刑死,察其本,乃與俗議之異”。李斯助紂為虐而身死名裂,是其應得的下場。


麻辣一加一

首先李斯與趙高、胡亥都是沙丘政變的直接參與者,說明李斯知道趙高的某些不為人知的秘密;其次李斯本質不壞(毒死韓非,屬於嫉妒心作怪),李斯也是法家的傑出代表性人物,李斯文學功底深厚,從他的《諫逐客書》一文中可見李斯也是當時文學大家,對得起秦國丞相一職,因此他和趙高不屬於同一類人物,所以趙高眼中也容不下才高八斗的李斯,趙高在李斯必死,只是時間的問題。總的來說李斯的悲劇性結局再與趙高進行沙丘政變之時就已註定!倘若當時李斯有“蕭何月下追韓信”的決心,連夜棄趙高,奔赴秦長子扶蘇、蒙恬掌控的大秦長城軍團,進行秦版的“靖難之役”,大秦帝國也許真能延續400年!您說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