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歲的馬來西亞總理當選後很多話改口了

馬堯 復旦大學一帶一路戰略與國際安全研究所研究員

提起馬哈蒂爾這個名字,相信很多中國人一定不陌生,他曾於1981年到2003年任馬來西亞總理,執掌馬來西亞政局長達22年。

近日,這位已經92歲高齡的政壇常青樹再次問鼎馬來西亞政局:2018年5月10日,馬哈蒂爾贏得馬來西亞總理大選。在馬哈蒂爾上次執政期間採取了對華友好的政策,曾經7次訪問中國。

不過,在此次競選期間,馬哈蒂爾卻拋出對華不太友好的言論。

今年4月初,馬哈蒂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若他順利當選,不僅將對中國在馬投資嚴加監管,而且將重啟南海問題談判。上述言論讓人對馬哈蒂爾第二次執政期間的兩國關係走向表示擔憂。

92歲的馬來西亞總理當選後很多話改口了

然而,在贏得大選後,馬哈蒂爾的立場似乎有所鬆動。5月17日,在回答馬來西亞媒體今日亞洲在新聞發佈會上提出的關於如何看待中國投資的問題時,馬哈蒂爾回應稱,“我們已經明確表示,將再次審視所有這些合同。”馬哈蒂爾此前就已表明他並不會排斥中資,只是要確保中資項目對馬來西亞有利。“只要是真正有利於馬來西亞,馬來西亞必然張開雙臂歡迎。”他說道。“但我們會遵守所有的協議。”馬哈蒂爾補充說。

是什麼促使馬哈蒂爾在當選後出現如此大的轉折?

筆者認為主要是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是經濟因素。

據中方統計,2017年中馬雙邊貿易額960億美元,其中,中方出口417億美元,進口543億美元。中國連續9年成為馬來西亞最大貿易伙伴。馬來西亞也是中國在東盟最大進口來源國。

統計數據顯示,馬來西亞的經濟目前正強勁反彈,去年的增長率升至5.9%,能否延續上一次執政期間的經濟成就,對於92歲的馬哈蒂爾也是一個巨大挑戰。早在1991年馬哈蒂爾執政時期,馬來政府就提出了“2020願景”,希望通過30年努力使馬來西亞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

完成這一目標需要保持年均7%以上的GDP增速。顯然,近年來的經濟增幅無法實現這一要求。有評論指出,馬來西亞經濟發展還面臨產業升級難題。

上世紀90年代的高增長使民眾收入增加的同時,也將馬來西亞帶入“中等收入陷阱”。1998年後,馬來西亞並像韓國、臺灣一樣,出現一批高科技製造業,反而呈現出“去工業化”的跡象。湧入馬來西亞市場的外資大量轉向服務業,特別是大型零售業。

數據顯示,馬來西亞製造業佔國內GDP比例,已經從2000年的31%下降到了2016年的23%。馬來西亞需要資金和技術。而作為馬來西亞最大貿易伙伴的中國恰恰是全球最大的工業國,擁有馬來西亞所需要的資金和技術。在中國“一帶一路”倡議中馬來西亞佔據重要地位。

92歲的馬來西亞總理當選後很多話改口了

可以預計,未來中馬兩國在經濟領域的合作將會更為廣泛與深入。出於這方面的考慮,馬哈蒂爾自然要考慮對華關係的重要性。

其次是地緣因素。

馬來西亞地處馬六甲海峽附近。目前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三國共同管理馬六甲海峽,維護海峽安全通暢,但企圖控制馬六甲海峽實際主導權的想法使三國間的關係非常微妙。

92歲的馬來西亞總理當選後很多話改口了

馬六甲海峽有近一半水域屬於沿岸國馬來西亞的領海,是馬來西亞最重要的對外航運通道。作為一個安全的國際自由貿易航道,每年流經馬六甲海峽的貨物和相關服務大約價值1.9萬億美元。

圍繞馬六甲海峽的大國勢力就更為複雜,美國企圖通過軍事力量控制馬六甲海峽,達到抑制中國、日本等的目的;馬六甲海峽是日本的“海上生命線”,日本近些年也頻繁在該海域連同東南亞國家進行軍事演習,保護本國石油運輸安全;印度憑藉地處孟加拉灣有利的地理位置,也企圖分一杯羹。可以說馬來西亞面臨著複雜的地緣政治形勢。

本身與新加坡的積怨使馬來西亞對於印度在東進問題上與新加坡的配合顯得更加不安,加上馬來西亞在南海問題上與越南等國的矛盾(越南、菲律賓和馬來西亞在司令礁等也都存在主權爭端),使其難以承擔再開罪一個大國的後果——何況這個大國還是南海周邊最強大的國家。

馬來西亞六面臨海,海洋不僅成為國土安全的天然屏障,也是馬來西亞對外聯繫的通道和蘊藏巨大資源的寶庫,海洋利益成為馬來西亞國家利益的重要組成部分。

由此馬來西亞提出了“維護海洋環境的穩定,不受限制地開發海洋資源和開展國際貿易”的戰略構想,主要目標是充分利用海洋以增強綜合國力,維護海洋既得利益,加強相關島礁防護,船陝海洋油氣資源開發。

馬哈蒂爾深知,得罪中國明顯不符合上述戰略目標的達成,因此在正是當選之後迅速改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