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傳基因再強大,改變孩子命運的往往是媽媽的性格,句句真理

每個孩子在媽媽肚子裡時,就與媽媽相互感應,出生後只要在媽媽的懷抱就會感到安全、踏實。隨著孩子漸漸長大,更多耳燻目染媽媽的言行舉止,漸漸形成類似的習慣、理解不一樣的人生觀。如果在媽媽身邊的壓力比較大,很容易改變自己的性格,甚至影響一生的命運。

遺傳基因再強大,改變孩子命運的往往是媽媽的性格,句句真理

那日在小區裡,一個九歲多的小女孩,手裡拎著一個袋子正準備回家,她看見幾個同齡的孩子在玩耍,就跑過去一起玩了起來。誰知剛玩了半個小時左右時間,大人們正在一旁開心的聊天。突然一個三十歲左右的女人怒氣衝衝的走過來,她扯著嗓門吼了一聲,那個小女孩正玩的開心,被嚇了一跳怯怯的看著那個女人叫了一聲:“媽媽。”

誰知那個女人滿臉怒氣的走過去,在眾目睽睽之下打了女孩兩巴掌,指責她買個東西就不回家,家裡的弟弟沒人看自己沒法做飯。小女孩流著眼淚、紅著臉委屈的回家了,看到她低頭離去的背影真叫人心疼。這時才有人說起,小女孩的媽媽脾氣不好,都與姥姥吵架幾年不來往了……

每個媽媽的性格不同,教育方式也有所差別。如果媽媽性格比較柔和,遇事往往樂觀、積極向上,那麼她的孩子以後也一定會是個通情達理、陽光、開朗、寬容的人。一旦孩子遇到這種媽媽,再好的本性也會改變,慢慢被改變成,性格懦弱、自卑,並且心胸狹窄比較容易走極端的人:

遺傳基因再強大,改變孩子命運的往往是媽媽的性格,句句真理

脾氣暴躁的媽媽:雖說孩子是媽媽身上掉下來的肉,媽媽有權打罵,但也一定要在不傷害孩子自尊的基礎上。動不動就發脾氣大聲的嘮叨、埋怨甚至謾罵、動粗。時間久了,孩子心裡陰影越來越嚴重,感覺自己真的低人一等,變的越來越自卑、孤僻。內心與媽媽的距離也越來越遠,到了青春期就會變的叛逆,產生對媽媽的厭惡甚至仇恨。當成人後,每每回想自己的成長曆程,內心深處不會原諒媽媽。或者自己也會用相同的性格或方式教育下一代。

遺傳基因再強大,改變孩子命運的往往是媽媽的性格,句句真理

現在的社會生活壓力大,作為媽媽既要做家務,還要想辦法掙錢。雖然辛苦的付出都是為了孩子,但面對孩子有時的慢半拍或調皮、成績不好,還是要冷靜、慈愛的對待。不要小題大做把孩子當作宣洩鬱悶心情的代替品,對孩子是不公平的。無論面對再頑劣的孩子,媽媽也要儘量耐心、寬容的去理解,慢慢引導孩子改變。當有一天孩子長大成人時,他會更加的感謝和愛自己的媽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