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居正新政挽救了明王朝,為何死後不到一年就被抄家?

張居正,字叔大,號太嶽,明朝中後期政治家、改革家,萬曆年間,內閣首輔張居正為挽救明王朝,緩和社氣矛盾,在政治經濟國防等各方面進行改革。萬曆新政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都有著重大影響,也有很大的改觀,國家財政收入增加,邊境安寧,萬曆初年明朝一度有了中興的景象。但是,張居正死後不到一年的時間,張居正家被抄是怎麼回事?

張居正新政挽救了明王朝,為何死後不到一年就被抄家?

一條鞭法並不是張居正首創,但在他手底下“發揚光大”,一條鞭法也是張居正改革的工作重心。所謂一條鞭法,其實就是為了增加財政收入,將各種亂七八糟的苛捐雜稅和徭役統一為“一條”,然後按丁數和田畝折算徵稅,將地方官員對賦稅做手腳的可能性。一條鞭法為明朝增加了財政收入,讓萬曆朝一度出現了中興的氣象。

張居正新政挽救了明王朝,為何死後不到一年就被抄家?

“考成法”。在考成法產生以前,明朝官員的考察制度是京官每六年考察一次,謂之“京察”;地方官是每三年考察一次,謂之“”大計。可是負責官員考核的部院對於官員的考察結果要麼拖延,要麼隱瞞不報,那麼所謂的考察便沒有了意義。張居正提出的“考成法”則規定對於不同的考察結果以及事情的輕重緩急情況,制定相應的上報期限,如果誤了期限,便要治罪。

張居正新政挽救了明王朝,為何死後不到一年就被抄家?

在中國古代王朝,推行改革變法的人首先要有不得善終的心理準備,所謂變法,便意味著要重新洗牌,推倒已經固化的利益分配方式,創建新的利益分配模式,因此變法勢必會遭到既得利益者的反噬。張居正患病的時候,北京的部、院及大部分省、府,都為他建齋祈禱,保佑他平安。讚揚之聲充滿朝廷內外,很少有人指責他的缺點。待他病故,萬曆追論他的罪過以後,又千夫亂指,誹謗、誣陷充滿朝廷,幾乎沒有人為其說一句公道話。

張居正新政挽救了明王朝,為何死後不到一年就被抄家?

萬曆十二年(1584)四月二十一日,籍沒張居正家產的諭旨傳至荊州。荊州知府和江陵知縣為了搶頭功,親自到張府封門,將張宅內的男女老少全部關進空房,不供食水,不許走動。直到五月五日,張誠等人才到達江陵,待打開房門一看,已餓死十餘人。經過搜查拷問和挖地撬石之後,共搜出黃金一萬餘兩,白銀十萬餘兩。五月七日,開始審訊張居正的嫡子張敬修,對其黑巾蒙首,嚴施酷刑。五月十日,又將全部家人一一隔離,分別拷打審問。審訊當中,懾以非刑,悲慘之狀目不忍睹,悽哭之聲令人肝腸寸斷。

張居正新政挽救了明王朝,為何死後不到一年就被抄家?

正如明史所言,張居正是“威柄之操,幾於震主,卒致禍發身後”,因為張居正的強勢,因為張居正的理想化,因為張居正的個人英雄主義,當然改革之路本是孤獨的,由不得他不個人英雄主義,讓他不僅得罪了百官,更得罪了皇帝,他忘記了“皇權不可侵犯”。張居正不是被朱翊鈞殺死,而是自己病死已經算是非常幸運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