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与结发妻子毛福梅有无感情,陈洁如回忆录中有这样一段话

蒋中正字介石,清光绪十三年九月十五日(1887年10月31日)午时生,浙江省奉化县溪口镇人,祖籍宁波。

蒋家在溪口是大姓。

蒋介石的祖父蒋斯千,字玉表,以酿酒贩盐为业。

蒋介石的父亲蒋明火,又名肇聪,字肃庵,是蒋斯千的次子,生于道光二十二年,继承父业,在溪口经营需要专卖权的“玉泰”盐铺,由于经商得法、精明干练而使家境富裕。

蒋介石与结发妻子毛福梅有无感情,陈洁如回忆录中有这样一段话

蒋介石的母亲王采玉为蒋肃庵的第二任继室,生有二子二女,蒋介石是长子。

由于家境小康,蒋介石自6岁起就在私塾中接受四书五经的教育,并于1901年以14岁年纪,娶了由母亲王采玉为他择定、同为奉化人的毛福梅为妻。

毛福梅的家是岩头一带的望族,女大男在当时是很普遍的现象。毛福梅拜堂成亲那天,小女婿闹出一场大笑话,以至于毛福梅在新婚之夜闹了个洞房空守。毛福梅虽然对蒋介石有怨言,到头来还是谅解了他。

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8月,蒋介石赴宁波赶考。但此次考试并未成功,不过,从宁波回来的蒋介石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因为当时宁波已受新思潮影响,知识分子对科举一类玩意儿已开始厌倦,社会上纷纷议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因此,蒋介石期望到宁波谋求发展,并且非常愿意携妻同行,一方面是因为婚后共同生活的这段时间,他觉得毛福梅对他的照顾是别人无法代替的;另一方面,他听说奉化县城里还办了女子学堂"作新女校",许多大家闺秀都在读书,蒋介石认为他的妻子不该落在人后。就这样,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9月,21岁的毛福梅开始了她的蒙童生涯。

从蒋介石愿意携妻到宁波并鼓励毛福梅读书这件事来看,蒋介石与毛福梅婚后并非势不两立,两人打下的感情基础足以支撑两人渴望继续在一起,但总体来说,两人婚后感情确实不见和睦,例如蒋于日记中曾称毛福梅“又与我对打,实属不成体统”。

蒋介石与结发妻子毛福梅有无感情,陈洁如回忆录中有这样一段话

那么,毛福梅是如何看待她与蒋介石婚后几年的感情呢?

据《陈洁如回忆录》记录,在陈洁如与蒋介石婚后和毛福梅第一次见面的谈话时,毛福梅对陈洁如表示,在新婚的头两个月,她和蒋有一段蜜月期,那时蒋没有工作,也无心念书,每天会带她出去走动,醉心于山间野趣,可是没多久王太夫人就制止了这一切。王太夫人怪她带坏儿子,造成儿子好吃懒做,还骂她:“我没有好米来喂懒嘴。你这样成天跟一个男人到山间庙内,到处嬉游玩乐,真是一个不知廉耻的贱女人。从今天起,我禁止你再浪费我儿子的时间,除非你能担保他的前程。”

蒋介石与结发妻子毛福梅有无感情,陈洁如回忆录中有这样一段话

蒋介石(右)和蒋母(中)、毛福梅(左)、儿时蒋经国的早年合影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具体到夫妻之情,令毛福梅终身难忘并津津乐道的是,她与蒋介石婚后的头两个月,她和蒋有一段蜜月期。

仅此而已。

至于蒋介石与毛福梅离婚后,蒋介石在诸多方面给予毛福梅帮助与照顾,我们可以认为,是基于一个男人的责任而非出于夫妻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