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漢景帝的人品?

阿金大哥

同樣是文景之治的締造者,漢文帝劉恆成為了流傳千古的聖君典範,可是他的兒子漢景帝劉啟就不太一樣了。西漢共有七位皇帝有廟號,其中無景帝。

事實上,雖然大家都承認漢景帝是個明君,但是他在歷史上的評價一直不高。古代評價漢景帝,要是光評論他的文景之治的事業的話倒還好,但是一具體到個人,那可就惡評如潮了。別的不說,司馬遷在《史記》為這兩位皇帝做的世家,一詳一略,就很說明問題。我倒不是說司馬遷因為討厭漢景帝而不給他多寫,恰恰相反,司馬遷很可能是給漢景帝寫得太詳細了,把他乾的那些缺德事都給抖露出來了,所以才導致了大量的刪減。事實上,我們今天看到的《史記》早就不是司馬遷的原本了,後來流傳出來後,《史記》其實是被多次刪改的。不過問題可能還不在這裡,因為《史記孝武本紀》在最開始的時候就失傳了,很可能是被漢武帝銷燬了。考慮到劉啟是劉徹的父親,比起後代人,劉徹下令刪改《孝景本紀》的可能性最大。還有別的例子可以證明劉啟的風評不高。唐代名家,《史記索隱》的作者司馬貞對劉啟的評價就不高。

再比如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洵也持此觀點。

蘇洵指出,漢文帝的作為那真的是無可指摘,有高皇帝劉邦之風(默默吐槽一句,劉邦才沒劉恆厚道呢),而劉啟這個人忌克少恩,沒有人君的度量,遠遠比不上漢文帝。

漢景帝的刻薄寡恩,從他小時候就表現出來了。當他還是太子的時候,他的堂兄弟,吳王劉濞的太子來找他下棋。兩個人下著下著就吵起來了。估計吳王太子也是驕橫慣了,對太子也橫得很,劉啟一生氣,居然拿起棋具就把人家給打死了。。。大家想想,一個少年,就因為下棋有點爭議,二話不說就把自己的兄弟打死了,這要是放在今天,非得轟動全國不可。劉啟性格之暴戾,由此可見一斑。

漢景帝的另一個不如他父親的地方就是心胸狹隘,睚眥必報。這可以從對待張釋之的態度上看出來。張釋之,西漢名臣,曾擔任廷尉,也就是主管法律的官員。張釋之是一個非常正直的大臣,有一是一,有二說二,一貫秉公執法。有一次,漢文帝出巡經過長安城北的中渭橋,有一個人突然從橋下跑了出來,結果皇帝車駕的馬受了驚。漢文帝很生氣,就把這個人抓起來了,讓張釋之處理。張釋之審訊查明那個人是以為皇帝的車馬已經過去了才跑出來的,然後張釋之就去跟漢文帝報告,說這人應該處以罰金。漢文帝一聽說這個人驚了我的馬,要不是我的馬脾氣好我可能已經受傷了,你就給他個罰金就完了?

張釋之是這麼回覆的:“法者天子所與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於民也。且方其時,上使立誅之則已。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傾而天下用法皆為輕重,民安所措其手足?唯陛下察之。”

漢文帝聽後默然良久,同意了張釋之的意見。這裡我們可以看出張釋之的正直,也可以看出漢文帝的氣度。但是漢景帝就不同了。這裡還是要說回他當太子的時候,有一次他和弟弟梁王劉武一起坐車進宮,到了皇宮外的司馬門也沒下車。根據規定到了這裡是要下車的,所以他們倆被張釋之當場攔下,張釋之直接就檢舉他倆犯了不敬罪。這下子驚動了漢文帝,漢文帝再度自我反省,說自己教子不嚴,並提拔了張釋之。比起他的父親,漢景帝怎麼樣呢?記仇了。等到漢景帝登基以後,先是表示自己很大度,不計較這件事,然後轉眼就把張釋之給下放地方去了。明明是自己做錯了事,卻記恨公正處理的大臣,漢景帝之心胸狹隘也就可以說明了。

漢文帝是出了事先反省自己,景帝是出了事先找替罪羊。沒錯,說的就是殺晁錯這件事。七國之亂爆發以後,僅僅是為了讓七國叛亂師出無名,劉啟居然就腰斬了自己的恩師晁錯,並且族誅晁家,真的是冷酷無情。當然了,有人要說漢景帝是無奈之舉。但殺了以後,景帝明知道晁錯是冤死的,但只是說了句我也後悔了,就完了。出主意殺晁錯的袁盎沒有受罰,對晁錯也沒有什麼平反昭雪什麼的。他兒子劉徹冤殺了愛臣張湯後還知道嚴懲誣陷張湯的兇手呢。

說到兒子,漢景帝做的就更絕了。劉榮是景帝的長子,本來是太子來著。結果因為太子的母親慄姬得罪了館陶長公主,人家長公主略施小計,居然就讓漢景帝認為自己的老婆結黨,二話不說逼死了慄姬,滅了慄姬三族(那可是自己最寵愛的妃子),廢了劉榮。廢了還不算,後來劉榮在地方上又犯了點錯誤,景帝居然派了酷吏郅都來主審劉榮,硬生生把劉榮嚇得自殺了。竇太后聽說自己寶貝孫子自殺了以後氣得要殺郅都,而親爸爸劉啟是什麼反應呢?對兒子死了沒反應,只是說郅都是個忠臣。漢武帝逼死了兒子後還知道建個思子宮呢,景帝思子了嗎?我看是沒有。


攸揚拾羽

我一直認為,對待歷史人物不能簡單的去看單一的一面,而是要從多個方面來分析。

就拿漢景帝來說,他在歷史課本上的形象是“文景之治”、“平定七國之亂”,上承漢文,下啟漢武。可是對於漢景帝個人來說,大家對他的認知幾乎為零,僅從功績來看,漢景帝不失為一個“好皇帝”。但是從人品上來說,漢景帝很難說是一個好人,甚至算不上一個正常人。



大家知道漢景帝,一般都會知道景帝時期的“七國之亂”。七國之亂以吳王劉濞為首,而又有多少人知道吳王劉濞與漢景帝的殺子之仇。

漢文帝時,吳王派自己的兒子劉賢拜見皇帝,文帝命太子劉啟接待(即之後的漢景帝),兩人一起玩一種叫作“博”的棋類遊戲。



親戚之間相互走動,聊天之餘下棋為樂再正常不過,可是劉啟因為下棋贏不了吳王世子,就用棋盤把他砸死了。

對,你沒有看錯,玩遊戲玩不過就把人砸死了。這是一個人可以做出來的事嗎?

要證明一個人的人品如何當然不可以只通過一件事來判斷。所幸,劉啟先生足夠爭氣,哪怕他是皇帝,但是他的一些“光輝事蹟”還是流傳了下來,數量還不少。

下面就再舉一個題目描述中晁錯的例子。

晁錯是漢景帝最為信任的官員,從景帝還是太子的時候就是他的智囊團。漢景帝登基之後與晁錯謀劃準備削藩。



削藩之後,引起藩王的反彈,這其實是必然的結果,應該在決定削藩之前就考慮清楚。

可是漢景帝慫了,有大臣趁機獻計說:“諸王叛亂,都是因為晁錯,只要把他殺了,叛亂自然會解除。”

沒錯,漢景帝居然信了,也居然做了。他派人下詔召晁錯前來議事,半路腰斬了身著朝服的他。



漢景帝迫不及待的想找到一個背鍋俠,因為削藩是經過自己同意的。晁錯你對我那麼忠誠,就拿你自己的命替我背這個黑鍋吧!

再說一件小事吧,關於漢景帝的後宮的一件事。

一日,漢景帝喝醉了酒,回到後宮叫程姬侍寢。當時不巧,程姬來了月事,按道理她應該在面部作標記當做請假,可是她當天卻沒有做標記。


皇帝來了,不侍寢便是欺君,可是來了月事又不能侍寢。於是程姬便叫來了自己的侍女唐兒躺在床上,裝作是自己。



一夜春宵過後,景帝的酒也醒了,對於皇帝來說把人家姑娘睡了給個名分也就是了。可是景帝可能是嫌棄唐兒的侍女身份,居然裝作不知道。

景帝沒有想到的是,唐兒懷了他的兒子。不得已之下,他只得封唐兒為唐姬,給這個兒子取名為劉發。

劉髮長大後,按例說要封王,賜予封國。漢景帝可能是一見到劉發就想起那天晚上的事,於是把劉發遠遠的封到了長沙。

當時的長沙氣候潮溼,不適宜居住,遠沒有今天的繁華。漢景帝對自己的女人孩子都這樣,人品可想而知。

漢景帝的荒唐事限於篇幅只舉這三件事,可是管中窺豹,可見一斑,尤其是漢景帝還是一代帝王,肯定有很多荒唐事已經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中了。



另外,可能還有人會說對於帝王來講,只關注他的功績就好,不必在意他的人品。

可是我不這樣認為,對於一個皇帝來講,所做出的功績並不是他一個人的功勞,不能把景帝時期全部的政績都歸於景帝一人。

還有,事情做都做了,還不讓後人說嗎?


林杭之

漢景帝,姓名劉啟,西漢王朝第六代皇帝,高祖劉邦嫡孫,漢文帝劉恆之子,母親竇氏,與文帝一起開創了文景之治,為漢武盛世掃清了障礙,打下了基礎,是西漢王朝一位啟上承下的皇帝。

作為皇帝,漢景帝雖然沒有其爺爺劉邦的開國之功,也沒有其父親劉恆撥亂反正之作為,更沒有其兒子劉徹之開疆拓土和文治武功,但漢景帝無為而治,政治上削藩平亂,限制諸王權力,削減諸王封地,收交諸王行政權和司法權,把諸侯國變為受中央政府管制的地方郡縣,從政治上加強了中央集權統治,避免了國中有國、容易導致大漢王朝四分五裂、諸王割據的混亂局面,為後來漢武帝有所作為奠定了穩固的政權基礎。

但作為一個自然人,漢景帝人品不敢讓人恭維。一是作人比較衝動。為了下棋,和吳王之子劉賢發生爭吵,用棋盤打死劉賢一事,就是劉啟作人比較衝動的具體表現;漢景帝做事魯莽,缺乏認真考慮還表現在削藩問題上,由於做事激進,引起了以吳王為首的七國的反對和叛亂,後又誤聽袁盎之言,不加思索地殺了主張削藩的晁錯,不但沒有讓七國之亂得到平息,反而還讓吳王等人變本加厲的和朝廷作對,幸虧周亞夫挺身而出,用計謀平息了七國之亂,否則後果不堪設想。二是作人出爾反爾。削藩雖然是晁錯提出的,但沒有漢景帝的認同和審批晁錯萬萬不敢越俎代庖,當削藩導致七國叛亂後,漢景帝為了安定天下,接受袁盎之建議,用誅殺晁錯來換取天下太平,直接讓人懷疑漢景帝作為君王的反覆無常。漢景帝朝令夕改的事情比較多,因薄後無子嗣而廢之,聽信其姐長公主讒言而廢掉太子劉榮,並將其逼死等,無不反映了劉啟自私無情和偏聽偏信。三是不能善待功臣。周亞夫在平定七國之亂時立了大功,其父周勃在漢王朝的建立和剷除呂氏諸亂時居功至偉,但漢景帝為了給兒子劉徹以後執政掃除障礙,不惜逼死周亞夫於大牢之中。

漢景帝是一個成功的皇帝和父親,他承上啟下,開闢了文景之治,奠定了漢武盛世,但看他作為一個人的人品,確實不值得讓人稱道,自私、多變和冷酷無情,這也許正是作為一個帝王不能和一個普通人相提並論的地方。


知未是也

帝王將相、企業家、富人,這類人不要談人品、講道德。

道德人品是約束底層人民的,是統治者的工具,不是約束他們自己的。

所以,底層人你可以談道德、談人品,上層社會的人,只談利益。

所以,何況是皇帝呢?皇帝哪來人品好壞,道德高低?

你不要覺得,這是他們人品道德有問題,恰恰相反,他們的道德是高於普通人的,只是他們考慮問題的高度你無法理解罷了。


南朝四百八十寺


人品不好說,心狠手辣應該是沒得說的。還沒當上皇帝時就因為簡單的口角,竟然一棋盤砸死自己堂兄弟(劉邦的侄孫,吳王劉濞的兒子),這不是一般的心狠手辣,可以說有點殘暴、冷血的了。至於後面腰斬晁錯平息輿論、以莫須有的罪名逼死周亞夫,那些都是出於政治需要,談不上人品。不過,漢景帝對於手下的有功之臣的確有點太冷血無情了,也就是一些史家所謂的“刻薄寡恩”。可話說回來,慈不掌兵、義不養財,不心狠手辣,他也做不穩皇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