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景帝爲什麼腰斬晁錯?

趙仁斌

那一年,不到三十歲的晁錯被漢文帝選為太子家令,這對於一個年輕人來說,是個禍福並存的機遇。


好處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只要能成為太子身邊的紅人,就幾乎已經預定了下一屆朝堂上的要位。而壞處是,太子能不能順利即位一向都是個很大的問題,史上失去父皇寵愛的長子並不鮮見,在和其他皇子的權鬥中失敗被廢的也常有,即便太子老老實實,一帆風順,也有可能父皇身體健康,皇位一做就是數十年,只能眼巴巴看著直到自己鬚髮皆白,而太子身邊的家臣自然也只能陪著一起苦等,看誰先熬死誰。


年輕氣盛的晁錯顯然並不想陷於等待,他要主動展示自己的才能。


很快,他憑藉敏捷的才思和善辯的口才在太子那裡得了寵,被稱作“智囊”。然後他又抓住時機,趁文帝需要用人議事的機會,連連上書,言及軍事、農事等。當時,最善於對策的賈誼已死,在一百多出謀劃策的人裡,晁錯脫穎而出。


漢文帝幾乎是全盤採納了他的意見,對晁錯大加讚許,唯獨一個事,文帝默不作聲。


這件事是:削藩。


所謂的“削藩”,是指削去劉姓皇室子孫諸侯王的權力和地盤,以免地方勢力越來越強,最後生出叛逆之心。


漢文帝並不是第一次聽到削藩的意見,之前賈誼活著的時候就提出過類似的看法。說明有遠見的知識分子都已經看到了諸侯王潛在的危險。賈誼還打了個形象的比方,天子在中央如同是身體軀幹,諸侯王相當於四肢,本來是用來保護身體的,但假如四肢越來越臃腫,身體卻越來越瘦弱,最後只會失去控制,反遭其害。


只不過雖然出於同樣的目的,賈誼建議的方法和晁錯卻不一樣。賈誼提議推恩,就是讓諸侯王把自己的土地分賞給自己的後代,隨著世代越分越小,其勢自滅。而晁錯是建議採用強制的政令,來直接剝奪和削去諸侯王的利益。


漢文帝一個都沒有采用,他有他的苦衷,他接手的國家幾乎是一個戰後的爛攤子,防範匈奴、讓人民恢復生產增強國力,比起目前尚不明顯的諸侯王的威脅,來得更為急切。至於削藩的事,還是留到以後,或者太子即位了再去處理不遲。


文帝沒能等到以後,沒幾年就駕崩了。即位的太子,也就是漢景帝,對待削藩問題要比父皇急多了。


晁錯揚威實現志願的機會也終於來了,但他沒有料到的是,躲在時運背後一齊到來的,還有命運的鍘刀。


景帝二年,晁錯迫不及待再次提議削藩,“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他堅持認為,快一點削藩,造成的後遺症更小。景帝對曾經的師傅言聽計從,立刻下詔削去吳王、趙王、楚王等諸侯王的幾個郡縣。


比起他父親的深思熟慮來,景帝和晁錯顯得一樣急功近利。


十多天後,七個諸侯王聯合起兵反抗,矛頭當然不會對著天子,而是直指晁錯,認為全是他在挑唆和離間皇室間的親情,打著“清君側”的旗號揮師攻向京城。


景帝這才慌了,一是沒想到反向這麼迅速、規模如此浩大。二是這時才發現晁錯平時的性格早已觸怒了文武百官,不僅是叛軍,就連朝內,也是人人歸咎於他。


儘管如此,他還是首先問晁錯該怎麼應付。


晁錯大概不會想到,這已經是命運交給他的最後一個問答題,他的回答顯得多少有些可笑。


他說:我認為陛下應該親征。


景帝問:那你呢?


晁錯道:我幫陛下留守在京城。


景帝愕然不語,如果能聽到他心聲的話,大概此時應該充滿了冷笑和失望:是你給我惹出了這麼一個爛攤子,現在你躲在後方讓我出去親征?


這是帝師踏向深淵、萬劫不復的一步。


此時,宿敵袁盎也向景帝獻計,他說七國叛亂,罪魁禍首就是晁錯,只要誅殺這個元兇,叛亂自然平定。景帝何嘗不知道袁盎是在借公事報私仇,也何嘗不知道七國已經起兵,目標就是皇位,誅晁錯只是藉口,但他還是點頭同意了,因為他要平息的,不是諸侯王的反心,而是朝內百官的不平。


景帝親自授意丞相、中尉等人,聯名上書彈劾晁錯,罪當腰斬,夷滅三族。


景帝看後,輕描淡寫,批了一個“可”字。


沒錯,謀劃著殺晁錯的,就是之前寵他信他的君上。前一刻還當他是股肱之臣,倍加信任,下一刻就可以棄置如草芥。哪怕位列三公,貴為帝師,命也和閒人沒有分別,只需一個“可”字就能剝奪。


景帝又令中尉前去晁錯家中相請,誆騙他天子召喚,晁錯殊不知情,穿著朝衣就出門了。


車徑直行到長安東市,四十七歲的晁錯被腰斬當場。


史書說晁錯“峭直刻深”,只講國家利益,毫不顧忌人情關係。景帝比晁錯小十二歲,自少年時代就對陪在身邊的晁錯崇拜有加。而景帝為人從此事來看,足見其“刻薄寡恩”,不知其中有沒有多年來晁錯對他的潛移默化。如真是這樣,那“刻薄”兩字,倒真像是施在晁錯身上的一個報應。


東土大唐三俗和尚

南懷瑾在《論語別裁》中說 “諸葛一生唯謹慎,呂端大事不糊塗。” 歷史上還真的是有一些人在國家大事上能謀善斷,雷厲風行,但是對於個人安慰卻缺少考慮,比如漢朝主持削藩的晁錯。他的削藩策維護了漢朝一百多年的穩定,自己卻落了個腰斬的結局。國史君(國史通論)認為,晁錯之死,是晁錯自找,同時也是漢景帝人生中的一大敗筆。

晁錯上書

晁錯

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晁錯上《削藩策》,他寫道:“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意思是大漢已經到了最危險的時刻,諸侯王權力太大,並且越來越不願意服從中央的領導,造反是遲早的事,現在的情況是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消藩一事刻不容緩。

景帝消藩

漢景帝畫像

晁錯並不是第一個認識到削藩問題嚴峻性的,他之前的賈誼早就多次對漢文帝上書,預見了諸侯王必反的情況,但是漢文帝隱忍未發。“屈賈誼於長沙”之後,漢文帝卻把鷹派的晁錯提拔起來,留給了漢景帝。在晁錯上《削藩策》不久之後,漢景帝決定立即採取措施,削奪了趙王的常山郡、膠西王的六個縣、楚王的東海郡和薛郡、吳王的豫章郡和會稽郡。

晁錯之死

七國之亂形勢圖

正如晁錯斷言:“削之,其反亟”,在漢景帝頒佈削藩令十幾天之後,吳楚等七國以“清君側,誅晁錯”為名聯兵反叛,叛兵群星閃爍,陣容非常強大,漢景帝一時不知所措,晁錯此時主張漢景帝御駕親征,自己則負責留守京城,這讓漢景帝非常失望及氣憤。隨後,漢景帝暗中接見了早就與晁錯有仇的袁盎。袁盎認為,七國本來就沒有反叛的意圖,現在這種情形完全是晁錯逼出來的,如果此時答應諸侯國誅殺晁錯,並且歸還他們原有的封地,就天下太平了,漢景帝默許。

明代思想家李贄

後來,有校尉鄧公前來彙報軍情,並說七國就是想奪權,跟晁錯一點關係都沒有,但是此時晁錯已死,漢景帝也表示非常後悔。明代思想家李贄曾經如此評價:“錯但可謂之不善謀身,不可謂之不善謀國也。”


國史通論


漢景帝之所以腰斬晁錯,是因為在公元前154年,以吳王劉濞為首的諸侯七國,以“請誅晁錯以清君側”的藉口為由,起兵叛亂。面對七國來勢洶洶的叛軍,漢景帝權衡利弊,最後決定犧牲晁錯一人,以保天下人不受戰亂之苦,也是保全自己的皇位,下旨殺了晁錯,在當時而言,實屬權宜之計、無奈之舉。



晁錯(音cháo cuò),潁川(今河南禹州)人。是漢景帝在位時一位足智多謀的大臣,多年相隨,忠心不二。早在景帝做太子時,他就任太子家令,管理太子府事務,辦事幹練有素、有條不紊,才幹突顯,因而深得景帝賞識,被稱為“智囊” 。漢景帝即位後就任命他為御史大夫,位同丞相,是西漢三公之一。

晁錯作為御史大夫,有其獨特的觀點和治國之道,他堅持“重本抑末”(即重農輕商)的政策,反對土地兼併,並主張招募百姓以夯實邊塞的防守,以防禦匈奴入侵,為“文景之治”的出現做了很大貢獻。所以,一時間,晁錯獻計獻策,成了漢景帝的專寵。



其時,西漢朝雖然實行的是郡縣制,但同時又分封了很多諸侯國,而這些諸侯國,又都是世襲而來的漢高祖的子孫,他們位高而權重,也不無野心。經年累月的掠奪和積累,使得他們的勢力越來越大,土地越聚越多,在當時僅齊、楚、吳三國的封地就佔據了全國土地的一半。

這些諸侯王在經濟上,對人民徵收租賦,煮鹽鑄錢,跟皇室一樣富有。軍事上,他們招兵買馬,擁兵自重,與中央政權尖銳對立,成為中央集權制統一國家的嚴重威脅。



晁錯眼見得這種情況向不好的方向發展,就力諫景帝採取措施削弱和限制諸侯王,加強皇帝的權力。“削諸候事,及法令可更定者”。 進而晁錯更進一步說明,如不削藩,諸侯將來會造反,削了,諸侯現在會造反,但現在諸侯勢弱,容易遏制,將來勢力壯大,難以控制。而景帝恰恰也想成就一番事業,所以接受晁錯削藩的建議,並著手削減了一些諸侯的封地。這自然引起了各諸侯王的不滿,他們對晁錯恨之入骨。

晁錯主持削藩之事,又更改法令。諸侯稍有不慎,便以法令懲治諸侯,削其封地,降其爵位。諸侯膽寒,惶恐終日,對晁錯萬分怨恨。

我們劉家的天下,豈容你外姓人指手畫腳,斷我前途。於是,吳王劉濞聯合諸侯七國,打著“懲辦奸臣晁錯”、“請誅晁錯以清君側”、“救護劉氏江山”的幌子,實則發動叛亂。叛軍氣勢洶洶地向長安進發,使景帝嚇破了膽。

這時曾被晁錯懲治過的喜盎,趁機向漢景帝進讒言:“七國叛亂,主要是由於晃錯削藩引起的。如果按七國的要求,殺掉晁錯,恢復他們原來的耕地,他們就會撤兵了。”

此時,驚慌失措的景帝早已沒有主意,聽信讒言。心想,那些諸侯王都是自己同一個祖先的親戚,相較而言,晁錯不過是一個外姓大臣,無異於死不足惜。於是說:“如果真能夠像你們說的那樣,殺掉晁錯就可退兵,我自然不會因愛惜晁錯而讓天下人受罪。”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他下令殺掉了晁錯。

於是,差人去宣晁錯上朝議事,不疑有詐,晁錯欣然前往,行至途中,景帝使者下車宣讀詔書,隨即,幾個武士上前,拖著還在錯愕中的晁錯,一刀兩段。晁錯躺在地上,鮮血浸染朝服,漫了出來,蜿蜒流淌。他雙眼還在睜著,眼眸映著大漢帝國的朝霞。

可憐他一心為漢家的江山社稷打算,最後卻落得這樣的如此下場。讓人不勝唏噓。

只是殺了晁錯,七國根本就沒有要退兵的意思,漢景帝這下可謂是賠了夫人又折兵,白白犧牲了晁錯,悔之晚矣。

回頭來看,晁錯之死之悲,在歷史的洪流裡,卻是必然。所謂的君君臣臣,為師為父的道德觀念,在專制皇權面前又算得了什麼呢?權力的維護慾望推動著統治者必須要這樣做。

另外從古代刑罰角度看,腰斬相對更公開也更殘忍,這有利於諸侯王瞭解到漢景帝清除“佞臣”的決心,進而利於平息七國之亂。


陌上有情天

晁錯之所以被漢景帝腰斬,實在是形式所逼不得不殺。為什麼非殺不可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就是晁錯的死能換來各方的安寧。殺晁錯,可謂是漢景帝的一箭三雕之計。第一:安邦定國

我們知道在漢文帝的時候藩鎮割據就很嚴重,各個諸侯王的勢力與日俱增,無論從土地、財政還是軍權上都形成了不小的氣候。你想想,好好一個國家東邊一個王,西邊一個王,南邊的想稱帝北邊的軍馬壯,如此下去堂堂的漢室江山豈不成了各個山大王的獨立山頭?漢文帝不能忍呀,再不好好地限制這些藩王說不定明天的皇帝寶座就到了別人屁股底下了。朝內的一些大臣也看不慣這些藩王呀,比如賈誼和晁錯就是主張削藩的代表人物。可是漢文帝有些面善心軟,在削藩的決策上不快刀斬亂麻,只採用了賈誼“

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建議,意思就是把大的諸侯國再分成小的諸侯國,把集權分散。如此一來這些彈丸一樣的小封地就沒有了對抗中央的能力,就好比把一個大鉛球分解成了乒乓球。可惜好景不長呀,不但削藩沒有成功反而更加助長了這些藩王的囂張氣焰。到了漢景帝的時候,各個藩王的勢力幾乎到了隻手遮天的地步。這時候在削藩問題上一貫主張下狠手的晁錯得到了重用。晁錯可是鷹派人物,他認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意思就是削藩不削藩都勢在必行,必須把他們反叛的內心扼殺在搖籃裡,並且專門拿勢力最大的吳王劉濞開刀。
這一石激起千層浪,那些以吳王劉濞馬首是瞻的各個諸侯王擔心自己的既得利益受到損害,打出了“請誅晁錯,以清君側”的旗號舉兵叛亂。意思就是我們劉家的天下豈容你一個外姓人說三道四?為了不讓皇帝聽信外人讒言我們堅決要求殺了晁錯,恢復我們失去的封地,就可以罷兵絕不反叛。一時間七個諸侯國擁兵城下大有一觸即發之勢,如果漢景帝不答應他們的條件那極有可能就是一番血雨腥風的災難呀!說得嚴重點,城頭變化大王旗都是易如反掌的事。這節骨眼上,怎麼辦?殺晁錯,這可是一個為漢室江山不惜以身試命的人才。不殺晁錯,漢室江山可能馬上就不保啦!權衡利弊得失,唯有晁錯死才能化干戈為玉帛,既能兵不血刃又能保了江山,所以晁錯這枚馬前卒必須得死!

第二計:籠絡人心。

晁錯為什麼是個鷹派?因為他小時候學的是先秦法家申不害和商鞅的法家學說。法家強調“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就是不管你是皇親國戚還是平民百姓都必須依法行事,這主張可得罪了不少世襲的劉姓王。這些劉姓王世代享用國家的俸祿一家子過得衣食無憂,在自己的領地上想怎麼玩就怎麼玩,你可倒好一齣來就想動人家的奶酪,還得把以前吃的吐出來!這不是掐著脖子叫這些世襲王難受嗎?所以,吳王劉濞煽動其他六國叛亂的目的就是以殺晁錯為藉口把水攪渾從而為自己稱帝做好鋪墊。由於晁錯在改革上剛直嚴苛,也得罪了朝堂上的一些異姓王,比如丞相申屠嘉、外戚竇嬰、大臣袁盎等都與晁錯有隔閡甚至怨仇。在這些人眼裡,你晁錯再牛也是孤家寡人一個看我們懶得理你!試想一下,長期不團結的領導班子或是個什麼景象?那就是拆臺!你不是能幹嘛?我們就偏偏扯你的後腿。結果叛亂當前,當有棋子必須捨棄的時候那只有一個不討喜的人來犧牲了。


第三計:借刀殺人。

吳王劉濞以清君側的旗號聯合楚王等六個藩王起兵反叛,大兵壓境之際朝堂之上一片慌亂,漢景帝求問對策。晁錯建議漢景帝御駕親征,說這樣既可以穩定軍心又可以威懾藩王。漢景帝就問那你做什麼?晁錯就說,我留下駐守京城等待您的好消息。此言一出,朝堂之上素來與他不睦的那些個大員很不滿,紛紛指責他不忠!你晁錯怎麼能把皇帝推到戰事一線而自己卻躲在京城裡圖個省心安逸?眾大臣你一言我一語,把漢景帝也弄得一肚子窩火:“好你個晁錯,藩王要殺的人是你,你居然拿我做擋箭牌!”蘇軾在後來的評價中也認為晁錯此舉欠妥:“以自將之至危,與居守至安;己為難首,擇其至安,而遣天子以其至危”。意思就是你把皇帝推到危險的境地而把自己卻放到安全之處,這就是一招臭棋,說明他沒有做到臨危不亂和指揮若定。從而使自己陷入“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劫數埋下了伏筆。

晁錯,一個銳意改革而又為國利民的才子。被重用起於削藩,被腰斬又終於削藩。說到底就是他的政治謀略觸動了既得利益者的奶酪,又不懂的保全自己,難怪成為了三方利益的墊腳石。正如班固所說:"晁錯為國遠慮,禍反及身。'毋為權首,將受其咎',豈謂錯哉!"。


【我是孫較瘦】和您一起聊歷史。關注,是一種關愛。


我是孫較瘦

漢初,劉邦名義上統一了全國,可是境內還分佈著大大小小的諸侯割據勢力,比如楚王韓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等等。此後,劉邦為夯實劉姓江山一直致力於削平諸侯, 但鑑於其親眼目睹了秦朝因不分封諸侯王導致二世而亡的歷史活劇 (彼時人認為此乃秦迅速滅亡的主因),為免重蹈覆轍 ,劉邦在剷除異姓諸王的同時,又重新在全國各地大肆分封同屬自家宗族的劉姓諸王。

在西漢初年與民生息、無為而治的柔性國策指導下,失去了中央朝廷約束的地方諸侯王勢力日益膨脹,有些還私鑄銅錢、擁兵自重、尾大不掉,有的竟鬧起了分裂,一些有識之士紛紛提出各種對策企圖對此加以抑制,其中以晁錯提出的削藩之策最為激烈。

晁錯,西漢著名政治家、文學家。漢景帝即位後,他被其任為內史,後升至御史大夫。漢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晁錯建議景帝行削藩之策以鞏固中央集權,景帝準備採納之。害怕被削除諸侯王位損害自身利益的吳王劉濞聯合楚王等七國諸侯以“請誅晁錯,以清君側”的名義起兵反叛。一時間,烽煙四起,兵兇戰危,朝廷一日數驚。

漢景帝見七國聯軍勢大,於是採納袁盎之計,將力主削藩的晁錯腰斬於市,想以此平息諸侯們的怒火,希望叛軍罷兵息戰,但他這種主動示好的舉動反而讓吳王劉濞等諸侯認為朝廷軟弱可欺,氣焰反而更為囂張。

漢景帝見叛軍並未因晁錯被誅而偃旗息鼓,遂決心出兵平息叛亂。名將周亞夫(時任太尉)臨危受命,經過三個月的艱苦征戰,他一舉截斷了叛軍退路,並將之擊潰,吳王劉濞等叛酋先後被殺。

“吳楚七國之亂” 雖被平定,但是中央集權和地方割據勢力間的矛盾難以消弭,如何維護國家的統一,成了當時最高統治者以及社會精英們苦苦求索的難題。漢武帝上位後,採納文帝時的名臣賈誼在其著名奏疏《治安策》中提出的辦法,頒佈“推恩令”,核心思想是讓各諸侯國的繼承者都獲得相同的繼承權。此後,各諸侯國地盤面積愈分愈小,勢力愈發衰弱,基本無力與中央抗衡,郡縣制則最終成為社會治理的主流。不過,分封制並未徹底退出歷史舞臺,歷代王朝都會分封諸侯王,因分封而引發藩王起兵叛亂的記載亦史不絕書。


鐵馬冰河wu



晁錯畫像

漢景帝前元二年,晁錯向景帝再次陳述諸侯的罪過,請求削減封地,收回旁郡,提議削藩。上疏《削藩策》,指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漢景帝於第二年正式下旨削藩。吳王劉濞見朝廷削藩,不願束手就擒,聯合其他六個諸侯王以“請誅晁錯,以清君側”的旗號反叛作亂,史稱為“七國之亂”。結果景帝聽從袁盎之計,腰斬晁錯。晁錯之死,後人多非議景帝,但我個人認為,不能完全把責任推給景帝,晁錯的死在當時是必然的。接下來請聽我稍作分析。



晁錯的死跟他自己個人的性格有很大的關係,作為法家學說出身的他,法家思想在他身上根深蒂固,法家思想主張性惡論,強調法律的作用,銳意改革。因此晁錯在朝廷中所表現的形象一直很冷峻,嚴厲而剛直,既苛刻又心狠。與朝中大臣關係極不融洽,丞相申屠嘉、外戚竇嬰、大臣袁盎等都與晁錯有隔閡甚至怨仇。削藩開始後,面對七國叛軍,晁錯竟然建議景帝親征,自己卻留守京城,這給了一眾跟他不和的大臣留下口實。而且為了打壓袁盎,曾調查他私通吳王,讓他丟官去職,袁盎一直伺機報復,這下剛好給了他一個充當儈子手的機會。其實即使沒有袁盎,也會有其他人出現的,漢景帝接受袁盎的建議只不過是順水推舟而已,不然他怎麼會相信一個已是平民而且又有通敵之嫌的袁盎。這又關係到晁錯另一個必死的原因。



漢景帝即使沒有袁盎的建議也會殺了晁錯的,這只是景帝的緩兵之計。景帝知道了七國反叛的消息,就派太尉周亞夫帶領三十六個將軍去攻打吳國、楚國;派曲周侯酈寄攻打趙國;派將軍欒布攻打齊國;派大將軍竇嬰屯兵滎陽,監視齊國、趙國的軍隊。足見他的削藩是有準備的,他更清楚七國叛亂不是為了晁錯,他派出去吳國的校尉鄧公從前線歸來的軍情彙報更印證了他的想法。他殺晁錯主要有幾點,一方面是為了砍掉叛軍們的旗號,使他們師出無名,讓自己在道義上先佔上風;另一方面是為了麻醉叛軍,讓各諸侯以為自己是個無能之輩,放鬆他們的警惕和準備;還有一個是讓群臣跟他能夠同心平叛,既然死了晁錯,諸侯還繼續進軍,那麼就是叛亂之心昭然若揭了,群臣即當對削藩和鎮壓毫無異議。結果也是如此,景帝僅用三個月就平定了七國叛亂,然後趁機將各諸侯王國的權利收回中央,又大量裁撤諸侯國的官吏數量,諸侯王不再有行政權和司法特權,削藩目的順利達成,進一步加大了中央集權。



綜上所述,晁錯的死是必然的,有其個人自身原因,也有當時時局下犧牲的必要性。晁錯以自己一死,換取大漢一百多年的政局穩定,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個人見解,不正之處敬請指出,羽菱君洗耳恭聽,歡迎大家一起交流!


羽菱君

削之亦反,不削亦反,逼反諸侯。當年漢高祖劉邦沒有力量直接控制全國,於是分封同姓子弟為王,諸侯王在自己的王國裡可以徵收賦稅、鑄造錢幣、並且擁有自己的軍隊。諸侯國的勢力越來越大,漢景帝即位後,中央與諸侯國矛盾激化,晁錯向景帝上《削藩策》,指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在封建社會,謀反是死罪,在諸侯王看來,反不反都是反,反不反都得死,乾脆,聯合起來反了。如此,把諸侯王逼到了死衚衕。


晁錯讓漢景帝御駕親征,自己留守京城,惹惱了皇上。景帝下達削藩令十多天後,吳楚等七國以“請誅晁錯,以清君側” 的名義起兵反叛,這就是吳楚七國之亂。以吳楚為首的七國地處東南沿海地區,經濟發達,實力強,加上吳王劉濞早有不臣之心,有所準備,叛軍進攻順利。景帝很害怕,和晁錯商量對策。晁錯建議漢景帝御駕親征,自己留守京城。我分析,這讓景帝很惱火:你晁錯捅了婁子,出事了,你自己不衝上去,讓我衝到前線送死,你什麼態度,什麼意思?在景帝心裡種下仇恨的種子。


殺晁錯可以解內憂平外患。當時晁錯提出《削藩策》的時候,景帝徵求大家意見,由於景帝寵信晁錯,大家都不敢反對。只有竇嬰反對。七國叛亂開始時,竇嬰入宮,請求景帝召見袁盎。袁盎說:七國的目的是為了殺晁錯,恢復被削的土地,因此只要殺了晁錯,返還諸侯的土地,叛亂就平息了。後來,丞相陶青、中尉陳嘉、廷尉張歐聯名上書,彈劾晁錯,提議將晁錯滿門抄斬。漢景帝為了團結內部大臣共同抗擊叛亂,也希望兵不血刃的平息叛軍,同意殺晁錯。不過,腰斬是一種酷刑,以這種方式處死自己的老師、曾經的功臣顯得景帝很不地道,沒有仁愛之心。非殺晁錯不可的話,砍頭就行了嘛,沒必要腰斬,更沒必要牽連晁錯的家人!實際上,殺了晁錯也沒用,最終還是周亞夫領兵平定了叛亂。


晁錯當然是有功之臣,可惜死的很慘。晁錯為人苛刻、嚴厲、心狠,滿朝文武讓他得罪了個遍,最終引來殺身之禍。


拿破崙108

這個問題的根本原因在於但凡從事改革和變法工作的人,本身都很難獨善其身,就是建立秦法幫助秦國一統天下的商鞅尚且難逃車裂之刑,晁錯自然也沒有辦法倖免,具體原因有以下幾點:

漢景帝的背叛

晁錯是漢景帝的老師,因此在很多問題上似乎漢景帝劉啟對於自己這個老師言聽計從,但實際上在劉啟的眼裡,晁錯不過是自己打算削藩的一枚重要的棋子罷了,當遇到七王造反並打出了“清君側,誅晁錯”的口號之後,棋子就變成了棄子,如果能犧牲變存在一個人就挽救天下危局,有比這更划算的事情嗎?劉啟是算過一筆賬的。


袁盎的建議

袁盎和晁錯之間矛盾重重,甚至到了制對方於死地而後快的地步,二人之間的矛盾不可調和。晁錯因為是天子的老師,所以一直佔據上風,可是七王造反讓形式發生了變化。晁錯成為了眾矢之的,尤其是“清君側誅晁錯”的口號,敲響了晁錯的喪鐘,袁盎立刻聯合竇嬰到劉啟面前獻策,聲稱除掉晁錯就可以輕易平定七王之亂。

晁錯的困局

晁錯被腰斬和他自己的性格,以及為人處事的方法有很大關係。晁錯為漢景帝劉啟獻的削藩之策過於激進,且沒有做好諸侯反抗的準備,以至於七王之亂爆發之初,叛軍高歌猛進,如果不是梁王死守住了京城的門戶,就算有周亞夫則難以挽救局面。這和晁錯謀劃不周,激進冒進的性格是有很大關係。

反觀漢武帝時主父偃的“推恩令”就高明的多,採用溫水煮青蛙和利益均沾的方式,解決了諸侯做大威脅中央的問題。
一個人的歷史,一家之言。


一個人的歷史

晁錯之死誰之罪?

1、其人:晁錯,西漢名士,學識淵博,治世能臣,年少時先跟隨張恢學習(申商刑名之學)法學,後又去濟南進修儒學經典《尚書》。學成後歸來一步步升到了博士。

2、初出茅廬:晁錯上《言太子宜知術數疏》,跟文帝說太子應該知道治國之道,得到文帝的賞識,拜為太子家令(說是管家,其實是太子的老師)。晁錯能力出眾,深得太子劉啟的信任。

是金子總會發光的,晁錯多次 上書好的國策,文帝更加的重用他,由太子家令升為中大夫。

文帝期間他就提過要削藩,然而文帝沒采納,估計也是知道時機沒有成熟。

3、位列三公:文帝去世,太子劉啟繼位稱景帝,提升晁錯為御史大夫,位列三公。經常召他討論國家大事,很信任他。但是卻遭到很多大臣的嫉妒。

4、文死諫:

也就是晁錯死亡的原因,還是文帝時期自己曾經提過的削藩,而且上了正式的《削藩策》,上面書:

“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

(讓我想起了康熙帝削三藩的事情,跟這如出一轍,應該是歷史的重演,只不過當時主張削藩的是康熙帝,當時也是差點功虧於潰。)好了說到正題,當時幾乎所有的大臣都不同意。但是 也只有竇嬰說了出來,從此做下了樑子,也為晁錯以後的死埋下了禍根。

5、晁錯之死:景帝強硬的下達了削藩令,沒多少天,吳楚等七國以誅晁錯為名聯兵反叛。後面景帝就慌了,竇嬰入宮請景帝召晁錯的死對頭袁盎進宮。袁盎出計策讓景帝殺了晁錯,以洩諸侯的怒火,就跟景帝說這樣諸侯就不反了。景帝權衡之下,誘騙晁錯腰斬於長安東市。然而諸侯們並沒有因為晁錯的死而不反,晁錯死的有點冤。這都是後話了。

為什麼景帝會這麼選擇殺掉晁錯?

1、景帝考慮,如果殺了晁錯,諸侯就不反了,就像袁盎說的一樣,那也能接受。

2、如果殺了晁錯,這些諸侯還反,那諸侯就失去了反叛的理由,也就是“名不正,言不順”。而且大臣們更會跟這自己同仇敵愾的對付諸侯。事實證明也是這樣的。

所以殺晁錯只有好處沒有壞處,景帝當然選擇殺了他。這也是皇帝的意願,並不能把鍋都甩到小人身上。晁錯只是皇權集中的犧牲品。


社會大維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咱們先對晁錯做一個瞭解。晁錯是西漢初期的一位政治家,文學家,他學貫儒法,只是淵博。深受文帝和景帝的寵信和器重,歷任太子舍人,博士,太子家令。景帝即位後,任為內史,後升遷至御史大夫。

晁錯發展了"重農抑商"政策,主張納粟受爵,增加農業生產,振興經濟;在抵禦匈奴侵邊問題上,提出"移民實邊"的戰略思想,建議募民充實邊塞,積極備禦匈奴攻掠;政治上,晁錯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鞏固大漢王朝的千秋大業,向漢景帝上書《削藩策》。漢景帝為了漢朝的長治久安,聽從了晁錯的建議,開始了“削藩”。但是就在晁錯的政治理想就要實現之時,他卻被腰斬於長安東市。

晁錯蒙冤而死是因為朝廷大臣給他擬定的罪名是無臣之禮,大逆不道。朝廷大臣給晁錯擬定的罪名雖然很重,但並不是晁錯被殺的真實原因,那麼晁錯被殺的真實原因是什麼呢?

咱們前面提到的削藩,這就是晁錯被腰斬的原因,當晁錯向景帝上書削藩,景帝採納了以後,就埋下了晁錯被殺的伏筆。因為這一政策的實施,動了各路諸侯的利益,激起了各路諸侯的不滿,爆發了《七國之亂》。當時大兵壓境,景帝當時的壓力可想而知,肯定得向大臣詢問退兵之策,大臣提出聽取各路藩王的意見,藩王的口號是“討晁錯以清君側”。景帝在心情大亂之下,聽從了其他大臣的意見,可憐晁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在被騙上朝的途中,在長安東市被腰斬了。

除了以上的藩王逼宮的原因,我個人認為還有晁錯自身的原因,當提出要誅殺晁錯時,朝廷幾乎是一片喊殺。那這又是為了什麼呢?晁錯這個人肯定是一個剛直不阿的人,做事不懂的變通,做事不留情面不夠圓滑,在朝中肯定得罪了很多人。所以牆倒眾人推,在有人提出殺晁錯的時候,才沒有人替他求情,而是一片叫好聲,不得不說這是一個悲劇。

期待您的關注,再次感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