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毒者的心癮

患者一感到無聊、心煩、壓力大、甚至開心的時候,馬上就會想到濫用成癮的物質或者成癮的行為,這是喚醒環節。然後,一想到濫用成癮的物質或成癮行為時,就感到興奮、愉悅等積極情緒。追求快感是動物的本能,於是,患者就會產生濫用物質或者再次從事成癮行為的衝動。這是產生衝動的環節。隨著服食時間越長,藥物帶來的快感越強,這種衝動就越強。比如濫用曲馬多的患者,他們一旦停用後身體不舒服,或者僅僅只是煩惱、無聊時,腦子裡會立刻想到曲馬多。繼而馬上就想到服食曲馬多後非常放鬆、舒服、愉悅,於是產生服食曲馬多的慾望和衝動。可以看出,心理依賴的喚醒和產生衝動,是一連串在發生在潛意識層面的條件反射,不會經過理性思考。衝動產生後,理性思考才有可能出現:有沒有錢買?去哪裡買?怎麼避開警察叔叔?沒錢了要不要去借、去搶?可能還會想到濫用藥物的危害,對不住家人,前途盡毀等等。這時候,衝動和理性就在患者腦裡面發生衝突。如果衝動佔了上風,患者哪怕去借錢、搶錢,最終都會購買曲馬多,再次服用。這就是“心癮”的第三個環節,實施行動。如果理性取得了勝利,患者成功忍住了,直到下一次衝動再產生。因此,我不排除的確有個別意志力極度堅定,極度理性的患者最終自己戒掉了這個癮。可是,正如我所說,成癮物質或者行為帶給患者的快感是極其強烈和牢固的。尤其在上癮早期,理性思考很少。完全靠自我意志力戒癮的成功率太低了。而且,一旦有一次沒忍住,容易產生心理上的“潰堤效應”,很難有勇氣再戒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