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毒者自願走進這裡告別「心癮」

吸毒者自愿走进这里告别“心瘾”

吸毒者自愿走进这里告别“心瘾”

在第31個國際禁毒日來臨之際,觀瀾君帶您走進天康戒毒康復所,探尋康復人員戒除心癮、重拾希望的人生歷程。

吸毒者自愿走进这里告别“心瘾”吸毒者自愿走进这里告别“心瘾”
吸毒者自愿走进这里告别“心瘾”

對於身體已經脫毒的戒毒人員來說,如何戒除“心癮”、長期保持操守實際上是更為根本和複雜的問題。

在距離北京市中心約40公里的大興區,坐落著一所公益性的戒毒機構——北京市天康戒毒康復所(以下簡稱天康所)。在這裡,已經完成生理脫毒的康復人員正經歷根本性蛻變,即心理脫毒。作為全國八家戒毒康復試點單位之一,天康戒毒所的主要接收對象為社會自願戒毒人員,他們在這裡進行科學戒治,完成自我蛻變,努力迴歸家庭和社會。

教會他們與“癮”和平共處

天康戒毒康復所隸屬於北京市教育矯治局,來這裡的康復人員均為自願戒毒,戒毒民警雖然身著警服,卻被親切地稱作“老師”,他們更多扮演的是心理醫生和管理老師的角色,而康復人員日常的穿著也是普通的紅色和藍色T恤,在這裡,他們被稱為“學員”。

吸毒者自愿走进这里告别“心瘾”

康復所的老師正在與康復人員及家屬談話

由天康所副所長範文勇帶領著,記者踏入了天康所,所內精心佈置的文化牆上,溫馨的色彩配以戒毒治療內容和康復人員文化交流的作品,還點綴著蒲公英飄散的畫面,營造出輕鬆的氛圍。“來到這裡的康復人員不會接受任何藥物治療,純粹為心理康復。”在與範文勇的交流中,記者瞭解到,天康所接收的康復人員一部分來自已經在醫院完成生理脫毒的吸毒人員,還有一部分是自己慕名而來或各地禁毒部門推薦來的人員,但入所的前提條件必須尿檢呈陰性。“我們要完成的事是幫助他們戒除‘心癮’,順利迴歸社會。”範文勇說。

走進天康所的心理矯治區,沙盤治療室、音樂治療室、瑜伽正念室……具有各種心理治療功能的設施一應俱全。在心理教室內,記者見到了正在和同伴們分享康復經驗的徐娟(化名)。不久前,她剛剛獲評北京市戒毒康復之星。 坐在記者對面的徐娟,思維、表達均與常人無異,但從她口中講出的戒毒往事卻是一段辛酸的歷程。

吸毒者自愿走进这里告别“心瘾”

康復人員聯歡會

徐娟大學畢業後,因與她人合租被引誘吸食了冰毒,曾兩次被母親送進精神病院。母親也曾嘗試將她送進天康所,可她不到一個月就堅持不住離開了。回到家後,徐娟很快復吸,結果因吸食過量導致惡劣後果,這終於讓她痛定思痛,下決心戒毒。第二次,她自己申請重回天康所。

像大多數戒毒康復人員一樣,如何抵住下一次的誘惑才是戒除“心癮”的關鍵所在,而天康所繫統的心理康復課程給了徐娟和其他康復人員信心和希望。

在天康所一年多的學習中,徐娟最得益於趙海青主講的CBT課。趙海青是天康所矯治中心副主任,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擁有多年戒毒工作經驗。他主講的CBT課程是一種認知行為治療,即通過確認和改變學員失調的想法,幫助學員修正信念,戒除毒品。

吸毒者自愿走进这里告别“心瘾”

康復所CBT課程

徐娟回憶說,認知訓練課程中有一階段是站樁訓練,要求連續站樁半小時,老實說如果站起來了就意味著向毒品投降了。“站樁很累,但是抱著要徹底戒毒的信念,我拼命咬牙堅持。從中,我慢慢學會了審視自己,也懂得了如何與自己的‘癮’共處。”這些不斷被強化的信念和方法,讓徐娟慢慢積累起了迴歸社會的信心。

CBT課程不過是天康所繫統戒毒康復療程中的一課,記者瞭解到,凡是被接收入所的康復戒毒人員,都需簽訂不少於三個月的戒毒康復協議,而實際上所內平均的康復週期都在六個月以上。

吸毒者自愿走进这里告别“心瘾”

康復所的心理老師正在對康復人員進行沙盤治療

範文勇告訴記者,新入所學員先要進行體檢、初步訪談、心理測量等一系列前期工作,初步評估其心理狀態和戒毒動機;入所一星期內,還要再次進行系統測量,評估其人格特徵、家庭關係、成癮情況等,最終綜合制定針對每個人的治療方案,並在此基礎上為每位學員指定一名責任老師和一名心理老師,一直陪伴完成全部的康復療程。“整個戒治過程分為戒斷治療、康復治療、社會適應三期,三期之間相互遞進,一期考核合格才能進入下一期。雖然康復療程聽起來都一樣,但事實上每個人的康復重點各不相同。”

徐娟和小剛(化名)都曾是趙海清的學員,同樣都是冰毒成癮者。小剛年少成名,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卻因為無限膨脹跌入毒品和賭博的深淵,傾家蕩產甚至一度自殺。對這兩個學員,趙海清印象都很深刻,徐娟的矯治關鍵在於情感,而小剛的矯治重點在於人格狀態,從成功人士落到人生低谷,沮喪成為他抵抗毒品誘惑的最大風險因素。“對症下藥”完成了全部三階段的治療,如今的小剛已經出所成為一名健身教練,所內還會定期對他進行督導,幫助他順利完成迴歸社會。

吸毒者自愿走进这里告别“心瘾”

康復所編制戒毒相關材料

記者瞭解到,天康所的三期治療中,戒斷治療期是幫助學員適應新的生活環境,緩解戒斷症狀,提高戒毒動機。更為關鍵的在後兩個月的康復治療期,這個階段課程的設置主要就是解決康復人員情緒、人際等方面可能引發復吸的高危因素。第三階段社會適應期則主要通過家庭治療、就業指導等,幫助學員順利迴歸社會。

多層面銜接開展社會戒毒

據瞭解,為了提升戒治工作的科學化水平,天康所多措並舉,在心癮治療方面,自主研發了《復吸高危與保護性因素量表》,引進“動機—技能—脫敏—心理能量”戒治訓練,幫助康復人員改善心理狀況。同時,所內還根據戒毒康復人員的身體特徵,開發了運動康復療程。記者在天康所健身房看到,每位康復學員都配發有一個電子手環,進入健身房前刷手環,即可顯示每個人當天的訓練任務,其訓練數據將時時上傳到後臺系統,進行記錄和分析。此項訓練可以幫助學員提高身體素質,同時克服戒斷階段產生的各種生理不適。

範文勇介紹說,除了在所內開展戒治工作,天康所還積極將工作職能向所外延伸,廣泛開展“三個銜接”,包括戒毒康復與強制隔離戒毒的銜接、與社區戒毒和社區康復工作的銜接,以及與戒毒醫院、美沙酮門診的銜接等。

“為了更好地服務社區戒毒工作,我們所已經先後與全市10個區的40餘個單位建立了合作共建關係,其中在東城、大興等8個區建立了22個蒲公英戒毒康復工作站,配合當地公安機關、街道開展涉康涉戒工作。”範文勇告訴記者,天康所還在臨近解除的強戒人員中定期開展戒毒康復宣傳、授課,對他們開展跟蹤督導工作,幫助他們分析復吸風險點,瞭解他們保持操守情況。截至目前,與天康所簽訂跟蹤督導協議的926名北京籍強制隔離戒毒接觸人員中,保持操守1-2年的達到34%。

吸毒者自愿走进这里告别“心瘾”

據瞭解,北京市教育矯治局在戒毒工作中已經建立了所內戒治與社區康復、後續照管相銜接的完整戒毒工作鏈條,推進戒毒工作“一體化”發展,為戒毒人員保持操守提供心理支持。就如趙海青所說,“矯治的關鍵並不是矯治技術,而是要用生命去影響生命,‘心癮’還得靠“心”來治。只有把他們的心理結構調整好,讓他們的人格結構不再有偏差,他們才可能真正遠離毒品。”

內容:摘編自《法制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