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之死:誰是凶手?

在高鶚的續書中,黛玉死於調包計。如此說來,則熙鳳及王夫人、薛姨媽甚至一向疼黛玉的賈母,都免不了成為黛玉致殘的直接兇手了。

第三回中黛玉說完“如今還是吃人生養榮丸”後,賈母道:“正好,我這裡正配丸藥呢。叫他們多配一料就是了。”甲戌本此處有脂批曰:“為後菖菱伏脈。”因而有人研究認為,賈菖賈菱掌管賈府配藥之事,黛玉一向服藥,在賈環趙姨娘等忌憚黛玉之流的設計下,菖菱二人在藥裡下毒,竟害死了黛玉。

此外關於黛玉之死,還有投水自盡、自縊而亡等多種說法。

其實要弄清黛玉之死的兇手,必須先搞清楚一個問題:黛玉因何而死?

這個問題還有另一種問法,即:黛玉能不能不死?

答曰:不能。

黛玉的故鄉,乃是靈河岸旁三生石畔。她的前生,乃是絳珠仙草,受神瑛侍者多情灌溉後追尋神瑛侍者下凡歷劫。由此可知,黛玉是為情而生的,自然也要為情而死。

黛玉之死:誰是兇手?

黛玉的死,有兩大原因。

一是黛玉痴情而專一,她的情感世界中,只有一個寶玉。而寶玉則不然。寶玉的前生是經過鍛鍊的通了靈性的頑石,被警幻仙子封為神瑛侍者,他和黛玉的情緣當然是前生已定,黛玉於他也是唯一的。然而寶玉既然來到凡塵,必然要被塵世汙濁蒙垢,塵世間的燻心利慾、美豔情色不知不覺會迷惑他,使他曾經幾度迷失本性。在他的神性層面,他和黛玉是唯一不二的神仙眷侶,這也是他在黛玉死後對整個世界絕望,絕決地拋下寶釵遁入空門的根本原因;然而在他的世俗層面,他又是一個多情種子,處處留情,時時分心,他的博愛讓黛玉始終處在猜疑、嫉妒的情緒中。當他們的感情發展到比較穩定階段,彼此更多一份信任的時候,紛繁的外界干擾勢力又再三再四地動搖寶黛之情的穩定性,讓黛玉漸漸平復的心緒又不斷被掀起波瀾。高鶚寫黛玉最後焚稿斷痴情,不知其根據是什麼,然而他對黛玉最後對寶玉的失望、憂憤情緒的把握是令人信服的。寶玉至愛黛玉,但他對所有女性的理解與關懷導致了他的博愛,這對於痴情專一的黛玉來說是致命的。

黛玉之死:誰是兇手?

黛玉之死的另一個原因,是她對人世的失望。這個世界不同於她所誕生的故鄉,那裡只有情和愛,有愁和恨,卻沒有人世間的紛紛擾擾。正如“好了歌”裡所唱的,這個世界被泥做的汙濁的男人把持著所有的權力,人們以追逐功名、金錢、嬌妻、子孫繁多為榮,忘卻了人生本來的意義,反認他鄉是故鄉。人生本來的意義是什麼呢?是像黛玉與生俱來的那樣,詩意地寄居。黛玉在前世是飢餐密情果、渴飲灌愁水,在人間也不見她怎麼大吃大喝,彷彿不食人間煙火,她的存在完全是詩意的象徵。她寫詩,彈琴,葬花,觀魚,教鸚鵡唸詩,養灰雁解悶,她做的這一切,只關乎自己的喜好與審美,無關乎利害。難怪她在人人都長著一雙勢利眼的榮國府中活得那麼艱難,自比是“風霜刀劍嚴相逼”。她來自一個乾淨的世界,也向往活在一個乾淨美好的世界,當她對這個世界看得越來越透徹,當她越來越看清自己在這樣一個勢利冷酷的世界的悲慘命運,她尚且還有一個寶玉值得珍惜、待她還淚,而當寶玉也不能為她所有,她還能有什麼可留戀的呢?

所以,黛玉之死死於共犯。她是不為這個世界所容留的。她身邊那些愛她的親人們所遵循的世俗的秩序,那種權利之下的不自由——生的不自由、愛的不自由,就是殺死黛玉的兇器。

質本潔來還潔去。黛玉之死是她在現實世界的消亡,也是她奔向自由天地的解脫。“天盡頭,何處有香丘?”靈河岸邊,三生石畔,那裡便是她和她的神瑛侍者共同的烏托邦。

黛玉之死:誰是兇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