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這叫觀後感的話……

如果這叫觀後感的話……

始終並不認為一口氣讀完一本書是一件很合理的事情,覺得,這個時間似乎也對不起作者的消耗,起碼,是對不住書資乃至運費的。可依舊習慣性的如此,多年養成的毛病使然,要不就一口氣,要不,有了這口,下一口啥時候就不知道了。

居然發現自己越來越容易被一些自以為很富有情懷的東西去影響著,然後,竟然會去嘗試著擁抱這些情懷。於是,我難以置信的買下了人生中第一件真正的樂器,一把吉他。當然,還是猶豫再三,畢竟,看起來是晚了些。結果,阿達介紹的朋友問我:有基礎嗎?我說:零基礎。他似乎挺高興:零基礎好,白紙一張最好教。

如果這叫觀後感的話……

也不清楚為什麼當白紙也會覺得挺愉快。

至於《如喪》的前五十多頁的長信,看與不看是一回事,看了如何去想,又是一回事。是看過之後是去感受,還是把它當做紈絝子弟的腐爛生活嗤之以鼻也都尚可。“小說”之中,所言所講的,自然對於我而言遙遠的緊,甚至與那個時代的絕大多數人的生活差異很大,可不正因如此,才能吸引人去看。要是每日裡家長裡短,如“渴望”一般嚼饃,在這個時候又有什麼看頭。只是說,那是一段屬於高曉松那類人在那個時代裡的一種很特別的生活方式,也許那還有那麼一點剛好是現在很多人們所向往的,當然,不是動輒就我要和你如何如何,有床沒床無所謂的段落。而是,那是一個白衣飄飄,連垃圾都乾淨的時代,人們對理想的追求和對追求理想人們的那種寬容與笑納,才是最為珍貴的。人們簡單地為了欣賞而欣賞,為了喜歡而喜歡,為了熱愛而熱愛,一切就是如此的清澈和透明。那似乎是一個充滿了詩和遠方的時代,天晴水藍,沒有霧霾,能有更多的人為了自己的理想和想象去打造自己的生活。事實上,也有更多的人們壓根沒有堅持下來,或者,堅持到了自己認為無法堅持的境遇,就放棄了。還在的,回頭看看,已經離開的,也在回頭看......如喪,其哀的,青春無悔,卻已逝去多年,不也恰如此。

如果這叫觀後感的話……

然而,如此輕易地被林徽因感動了。對於我的年代,似乎已經過去了讀詩的光景,80年代初生人,依舊是用它特有的頑強和堅持在不斷地妥協著生活,而在剛剛青春的時日裡,卻很少有時間去體味詩和遠方是何等的妖孽。即便儘可能的不落俗套,也不過聽聽歌,打打球,偶爾隨著出差的父母來次趕場般的旅行,已經是太多。細想,似乎有些時候生活也曾經離詩是很近很近,那些被傳的磨破了角甚至時常會少上幾頁的“抄歌本”,誰又能說那就不是詩呢?只是,不夠文藝罷了。如同梁林兩位大師的,是一個多麼美好而又悲慘的年代,說是愛國,事實上,卻是一種更加純粹的民族精神,我生於它,就必須如此的愛它,毫無理由。這是詩意?還是化境?還是一種更奇特的東西?

往往有說,中國的文化止於民國,恐怕,是有些道理。

如果這叫觀後感的話……

特別感受書中一小片文字:那時的我沒有後來年輕。

很奇怪,當我再翻書準備看一下這片文字的上下文的時候,竟然找不到它的出處了。年輕與否,或許當真是一種心境與態度,而那時的我......他......或是說誰,是要和現在的還是未來的我,還是他來做什麼比較嗎?其實,真正能被你拿來做比較的,往往都是那些你覺得值得炫耀的東西罷了,而被忽略和選擇性錯過的東西,說不定才是更重要些的。於是,作為被早熟的人們,那時的我,那時曾經被自己迷得顛三倒四的我,倒真的是不如後來的更清晰一些。人說年輕就會無拘無束,就會天馬行空,就會敢愛敢恨......

想想,那時的我,確實不如後來年輕!

如果這叫觀後感的話……

隨筆隨言,對於這本“念想”了很久的書來說,如喪,在139頁就已經完了。結尾依舊是一個電影故事,就像他寫的“林徽因”一樣。之後是一段很長很長的文字,比前面好幾篇加起來都要長,或許高曉松很喜歡這一段,可在我看來,和之前就已經是兩件事情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眼中對於這本書,或者是對於哪一本書的印象,我的,就是如此。有人說過他就是一混子,不置可否,至少,還當真的影響了我的一些東西,起碼,那把還算不錯的琴。

多給自己一些時間,而少做一些衝動心靈的東西......是個好選擇!

自知還遠沒有寫書評的境地,只是把這當做對於一本叫《如喪》的書的觀後感吧,好像上學時候都這麼說來著。

如果這叫觀後感的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