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王莽是穿越者?

红星护卫队长

那是因为王莽的改革措施实在是太超前了,远远超出了他那个社会环境应该孕育的思想。王莽的经济改革,带有十分鲜明的理想主义特征,其土地国有、控制买卖、讲究平等主义的思想与几千年后的空想社会主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王莽作为一个儒生,长期研究文学而脱离实际,因此其思想往往偏向理想主义,缺乏现实的可操作性,其改革的口号也是“奉古改制”宣称要恢复圣人的理想,这与之后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完全一样。因此,很多历史学家将其称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共产主义者。王莽的改革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对比20世纪原教旨共产主义的主张,实在是太像了。而他的结局,也和计划经济一样,遭到了彻头彻尾的失败。

一、土地国有,禁绝土地买卖,最早的土改

自从商鞅明确土地私有制后,土地兼并作为一种新的社会问题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很多世家大族会在灾年之际通过高利贷的方式低价购买农民的土地,从而将大批土地集于少数人之手,形成巨大的地方割据势力。到了西汉末年,这些士族的势力已经十分庞大,宛若帝国内的一个个独立王国,极大损害了中央权威,并造成了严重的贫富不均问题。

王莽建立新朝后,发誓要改变这一现状,而他的办法就是彻底废除私有制,实行土地国有,此后私人再无土地产权,并无法将其自由买卖。王莽认为土地兼并、贫富不均的罪魁祸首全在于土地私有,可以买卖土地,现在土地一并收归国家,自然也就杜绝了大户吃小户的问题。

取代土地市场交易的是由国家分配土地,王莽规定天下土地更名为王田,一律不得买卖,然后平均分给农民耕种,凡是一个家庭男丁不到8个而田地超过一井的,就把多余的部分分给宗族和同乡的人。

王莽的政策一出,立即在世族中引起了轩然大波,他们纷纷予以坚决反抗,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能击败王莽很大程度就是依靠这群坚决反对王莽的世族。

二、控制市场供应,严控物价,最早的计划经济

除了土地改革,王莽还将定价权从市场转移到了政府,此后,不再由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控制价格,而由政府全权包办。他设立了五均官这一职务,他们的任务有三个,一是定期评定物价,称为市平。二是控制市场供应,供给过剩时低价买进,供给不足时高价出售,从而换取巨额税收。三是办理贷款业务,四是盐铁专营,征收专营税。

《汉书.食货志》记载王莽对于价格的管控无处不在,甚至连日用品都予以专门定价,其管控程度丝毫不亚于之后的计划经济。既然和之后的计划经济如此相像,那么必会遭遇后者的问题。王莽刚推行政策不久,就引起了经济大混乱,计划经济的缺点在于政府不若市场那样,无法及时获取供需关系的准确信息,其调控往往缺乏准确性,因此政府的定价往往与真实的供需关系相脱节,从而造成物资短缺。数千年后,苏联的技术和信息搜集能力远强于古代,尚不能准确把握,更何况技术更加落后的汉朝?

此外,计划经济的另一大弊端就是掌握权力的官员容易利用国家权力进行腐败,王莽的改革同样如此,王莽任用的官员往往虚设账簿,掏空国库,大肆牟取私利,最后的结果就是,富人的财富没有流入老百姓手上,却流入了官员的腰包,不仅没能均贫富,反而造成了更大的不平等。

三、频繁更换货币,造成金融破产

王莽的最后一项改革就是通过不断铸造新货币的方式来废除通货膨胀,但由于其铸造的货币品种太多(28种),因此造成了货币流通上的混乱,王莽前后四次变换币值,闹得百姓人心惶惶,市场交易完全混乱,王莽的改革让政府的金融信用完全破产,并造成整个国家的大混乱。


这充分显示出王莽缺乏基本的经济常识,终归是一个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儒生。

王莽的改革,有着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他和之后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一样,致力于把先贤们的理想付诸实现,但遗憾的是,理想终归不是现实,王莽的改革违背了经济规律,遭到了当时世族和百姓的一致反对,最终在一片声讨之下黯然落幕,他的改革也被后人当成了一场疯言疯语。

王莽的教训告诉我们,不管你的初衷有多好,但仍有遵循基本的客观规律,违背实际的做法终归是一事无成。


埃尔文的理想乡

关于王莽是穿越者的流言,从未停止。大部分相信这个流言的人,都认为王莽这小子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穿回去的。他的身世是官宦子弟,从小锦衣玉食,在那样的环境里却主张人人平等,变革变法,其思想觉悟与那个时代完全脱轨,他的意识主张完全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时学思新潮的样子。



王莽时期的发明--青铜卡尺,被认为是其穿越的重要物证。这个青铜卡尺同现代的游标卡尺惊人的相似,比西方早了1700年 。另外,王莽当时搞了很多被儒家称为奇技淫巧的实验,并且他还亲手解剖过人体。

王莽在位时期,他负责牵头实验了很多被儒家称之为 “奇技淫巧” 的新生事物,还曾接见并资助过一个飞行器发明人。亲自解剖过人体,当然,最有力的证据就是他发明了游标卡尺,意图统一全国的度量,从原理、性能、用途看,这个游标卡尺同现代的游标卡尺十分相似西汉末年,王莽已经懂得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英国百科全书》曾记载,游标卡尺是 1631 年由法国数学家维尼尔 ? 皮尔发明的,而在王莽发明的青铜卡尺出土后,硬生生将游标卡尺的发明时间整整提前了 1700 多年。



改革措施 2:土地国有化,禁止私人买卖

在公元 9 年,《周礼》记载的井田制度中,王莽曾将土地重新洗牌,实行王田 "私属" 制,更名天下田为 “王田” 。王莽诏书曰:“古者,设庐井八家,一夫一妇田百亩,什一而税,则国给民富而颂声作。此唐虞之道,三代所遵行也……今更名天下田曰 ‘王田’ ……其男口不盈八,而田过一井者,分余田予九族邻里乡党。故无田,今当受田者,如制度。” 这就是王莽的 “王田制”,主要意思是说人均土地一百亩,多占土地的人家,不管是富豪、王室还是普通百姓,都必须无条件交出土地,分给贫民,同时土地也不允许买卖和抵押。这,这,这,这不就是土地改革吗?

改革措施 3:废除奴隶制度

王莽当时十分痛恨奴隶制度,禁止买卖奴婢,但是真正禁止买卖奴婢也是在解放后才废止的,看来王莽具有现代人那种人生来平等的光辉思想。汉朝其实是个半农奴制的国家,王莽认为买卖奴婢有违于“天地之性人为贵”的大义,规定奴婢为“私属”,不准买卖。王莽企图以限制奴婢的买卖的方式,限制奴隶范围和数目的扩大,使其最终自然消亡。人的生命是天地间最尊贵的,这曾是王莽提出的口号!买卖人口是“悖天心,逆人伦”的罪恶行径,必须立刻停止。

改革措施 4:国家专卖政策

就是酒啊,铁啊,盐啊全部收为国有,国家统一发行钱币,以前都是富豪们可以铸钱的。而且山川河流自然资源矿山全部为国有,私人开采者要征税,而且还要登记办营业执照。这就是典型的国家资本主义哦。这不就是国有垄断吗?国有经济为主体,宏观调控市场经济.

改革措施4:计划经济政策

王莽实行政府控制物价,禁止商人囤货炒作,商人货物低于政府定价随意买卖,有点像今天的物价局。供大于需时政府按本钱买,需大于供时候政府再以平常物价卖出,消除贫富差距。

典型的计划经济,说明这穿越者很肯能生活在70年代左右。物价高于市平,司市官照市平出售;低于市平则听民买卖;五谷布帛等生活必需品滞销时,由司市官按本价收买

古典风格改革措施 5:贷款制度

汉书?食货志下》记载,“今开赊贷,张五均,设诸斡者,所以齐众庶,抑并兼也”。王莽规定,经营生意的农商可以向国家贷款,国家收取利润的十分之一,用于祭祀的,国家可以无息贷款!这在重本抑末的封建社会,可是非常少见的经济政策。

改革措施6:所得税制度

切工商业,包括渔猎、卜卦、医生、旅馆,以及妇女们家庭养蚕织布,从前都自由经营,现在新政府都课征纯利十分之一的所得税。政府用这项收入作为贷款或平抑物价的资金,这跟现在的所得税制度如出一辙。

改革措施7:强迫劳动,消灭不劳动者

王莽强迫无业游民必须劳动,没有具体工作的的游民,每年必须罚布一块,或者劳役,由国家承担食宿。看来这穿越者生前痛恨那些不劳而获的。

改革措施8:币制改革

王莽最超前的就是币制改革了,目前还不明白他的一套是怎么回事,但王莽在世界铸币史上开创了主、辅币相结合的“宝货制”,对后世的币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就是全世界今天使用的币制。王莽用一些做工精美但不足值的货币代替以前的金块银块,简直就是近代币制改革的翻版。但是好像还搞出了什么贝币,不过那个年代还是接受不了。史学界觉得他最失败的就是币制改革。至于王莽发行的货币,中国钱币收藏界一直认为是中国钱币铸造的最高峰,不论铸造工艺还是铭文工艺,以后再也没有超过的了,而且相差很远,现在一枚王莽币价值千万计。





凡人的历史世界

现代人说王莽是穿越者,是因为他提出了很多超前的政策和举措,让人都开始怀疑他是一个穿越到古代做皇帝的80后。

我们下面就来看看他到底有哪些行为让自诩聪明的现代人吃惊。

改年号为元始元年

王莽在汉哀帝死后将9岁的刘衎捧上帝位来稳固自己的权势,第二年改元,而且年号为元始元年。而这一年的公元纪年恰巧是公元1年,东西方纪元从此就汇合在一起了,简直就是一个奇迹啊!不是现代人的话,怎么可能会有这样的巧合?

爱打游戏的80后

王莽建立的新王朝取国号为“新”,好怀疑王莽是不是三国志系列的忠实玩家,不然怎么会突然想要打着游戏里新王朝的旗号呢~

推行不了人民币,就推行低配版钢镚

王莽最受争议的便是他的币制改革,其实他的改革是十分超前的,但在史学界看来却是他最失败的政策。在那个用金银珠宝做交易的时代,王莽推行用做工精美但不足值的货币(可以理解为低配版的钢镚)来买卖

以人为本,冻结农奴制

在汉朝这一个半农奴制的国家,王莽居然仇视农奴制

王莽登基后,便冻结农奴制,禁止所有奴隶婢女继续买卖,通过控制奴隶的范围和数目,来让农奴制自然消亡。这有没有想到每一个穿越剧里现代人都会很心疼那些奴隶婢女呀?

现代人在接受了新思想教育后才有了人人平等的思想,而出身在半农奴制社会中的人,本应该对这种现象习以为常,他却做出了现代人才有的反应,实在是让人怀疑。

推行社会主义公有制

王莽实行土地国有制,禁止私人买卖土地。这跟我们现在的社会一模一样嘛。

不仅如此,王莽还大动干戈去搞那些大地主们。王莽规定如果一家的地超过900亩,却不够8个男的来耕地,那就要把多余的地分给没有地的本族人或邻居。啧啧,这真的是第一个搞地主的好皇帝呀,可惜这些政策实在太超前,那些封建社会的人海接受不了,于是被地主们给推翻了。

银行+物价局+期货+税务局+发改委

王莽在发展经济上还是一把好手。

他居然提出了计划经济,由政府控制物价。

而且在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六个城市设定“五均司市使”,来负责评定物价、调节市场、办理赊贷、征收税款的事情。他这一举措就是把银行、物价局、期货、税务局和发改委都实行起来了。

重视科技发展,发明了游标卡尺

王莽对科学实验和发明创造十分鼓励和重视。

有一次王莽得知有能工巧匠能用鸟类的羽毛制作飞行器,可以让人飞百步之远,于是便立马召见他,不仅观看了他的表演,还大力支持他进行飞行试验。

王莽小哥小时候一定写过一篇作文,题目就是“假如我有一双翅膀”,哈哈哈。

王莽为了统一全国的度量,发明了游标卡尺。

没错,就是大家高中的时候才学习怎么读数的游标卡尺!

不管是从原理、性能,还是用途来看,王莽的游标卡尺与现代的十分相像!他这一发明比西方都早了1700年! 王莽你究竟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

大家摸着良心自己说,除了材质不同,其他的484一毛一样?!

从上面的事情都可以看的出王莽思想超前了将近两千年,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和发展水平是严重脱节,所以才让人不得不怀疑是80后穿越去的呀。

不过说正经的,穿越什么的其实只是现代网友们的调侃罢了,但不可否认的是古人的确比我们现代人聪明太多。就比如说秦始皇时期修建的秦直道,夯土结实到如今都没有树木可以在那条路上活下来。说句玩笑话,倒是我们给祖先丢脸了而已。


妙笔谈文史

研究历史人物和事件最忌的拿来套在现时中,不去分析历史人物的生存客观背景和客观历史条件,生吞活剥地套用在当今,拿来我用式的教条主义。

王莽,字巨君(公元前45年一公元23年)西汉魏郡元城人(今河北大名县)西汉著名大野心家,新朝的创始人。

王莽出身外戚世家,曾祖王翁孺为汉武帝时绣衣御史,后被免职,祖父王禁生育4女8年,其中二女儿王政君为元帝皇后,成帝生母,母以子贵,从此王家势倾朝野,伯父王凤为大将军,大司马,家族势力也随之力压群雄。

初时王莽恭事诸伯叔父,孝敬老母,抚育孤侄,谦虚待人,心怀大志,不露锋芒,甚得伯父王凤,姑母王政君喜爱,他又苦读诗书,知书达礼,结交豪俊,曲身事人,攀龙附凤,博取名声,而且既谦恭有节,又是腹有诗书,青年英俊都来结交,为世人所侧目,伯父王凤看王莽有才,有意提携,荐为黄门郎,射声校尉,随即转为新都候,仕光禄大夫之职。从此步入仕途。

绥和元年,叔父王根久病,莽为求大司马之职,遂诬陷罗织最能取职大司马之位的表兄淳于长罪名,使其冤死狱中,莽不仅攫取大司马之职,又博取“忠直”美名,初出手可见其手段非同一般,成帝死,哀帝立,王莽失宠。越4年姑母王政君以太皇太后身份临政,重新起用莽为大司马。

时社会进入未期,社会矛盾重重,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朝野动荡,王莽乘机而动,釆取顺我者倡,逆我者亡的手段,收罗党羽,排斥异已,其手段凶狠而又毒辣。俗话说得好虎毒尚不食子,但王莽为了取的权力,却将反对自己的亲生儿子王宇夫妇构陷处死,借机大开杀戒,意在剪除异己除恶务尽,以绀天下之口,树立自己的淫威。其叔父王立也未能幸免。同时“以王舜,王邑为腹心,甄丰,甄邯为机断,刘歆典文章,孙建为爪牙”。严然就是一个隐形朝廷。任何势力的组成都有它固定的模式,有政治意图,有经济基础,有利益需求,有社会根基,王莽组织的形式也不离外,当时皇权衰弱,外戚势张,宦官抬头,宗室不甘,大臣观望,士子依附各种势力。因此在此空隙,王莽乘机势起。

一种势力一旦形成,首先有核心领袖人物,其后有得力干将追随,布置网络,成为系统,联成网络就会向外扩张。

王莽已完全具备了以上条件,开始有组织,有步骤,有措施,有行动,有效果地攫取权力,达到了控制一切的成效,严然就是一个摄政王。

西汉中期汉武帝加强皇权,打击诸候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用推恩令办法支解了诸侯,削弱外戚和宗族势力,基本完成了大一统的政权格局,诸候王势力在推恩令之后再无力与中央抗衡,权力集中在皇帝手中,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老皇帝死,新立皇帝年幼,不得不依靠外戚和母后势力,母后依靠娘家势力,母以子贵,这是王莽得以撑权的主因。同理,外戚势力强势自然宗族和大臣势力衰弱,会引起他们的不满。由于太后长年深居宫中,与宦官朝夕相处,这些潜在的力量也在蠢蠢欲动,皇帝年幼之的依赖母族,及长,对大权旁落也会不满,对内不能制约母后,对外不能治理群臣,为夺回政权也依靠宦官,因此自封建制度设计的母胎时起,直到封建制度灭亡,这种模式可以说是贯穿全程,也是一个痼疾,西汉也不例外。

因此统制阶级内部,形成皇帝,太后,外戚,宦官,大臣,宗室皇族,军阀,士大夫,豪强,各种势力盘根错节,要想在这错综复杂的环境中独树一帜,非有铁腕和手段不成。况且这些势力为扩大自己的力量,时而联合,时而分裂,为争夺经济基础就会全部一至地压榨农民,扩张私田,吞并土地,以完成其积累。为达到目的自然凭自己政治优势,欺压良善,强取豪夺,因此大量土地集中在大地主手中,平常年景尚难维持温饱,一旦灾年来临,就造成大量失地农民,大地主又巧取豪夺,屯积居奇,抬高粮价,封建经济崩溃,造成大量流民,水早灾年饿俘遍野,流民聚散不定,为求生存,起而反抗,实际上西汉政权到此的己是岌岌可危了。在这时王莽能从旧体制中杀出一条血路己属难得了。

王莽为了夺取西汉政权,从体制内杀出,釆取了,一,树立自己的威信以取得民心,他先事其亲族,巩固自己的地位,如他对诸叔父,事若过父,对姑母更是体贴入微,一旦掌权选从其宗室中开刀,将叔父和表兄清除出竟争范围,又将其亲子至于死地,这样他再推行新政就无障碍。为树形像在水早灾年王莽带头吃素,以示于民同苦,简装布衣以改风气,粗茶淡饭,以示与民同忧,妻妾不尚奢华以树立良好形象。二,茏络人心。给不得志的汉室宗亲许以高官,分享权力,给他们封王,列侯,益户手段在政治上安抚,大封功臣之后,以收拢遗老遗少之心,赐金帛,赠财物,以示恩赐。三,对高官则封官许愿,以钓其胃口。增加其俸禄,以获得他们支持。具体如年老至仕凡在2000石以上的致仕官吏也发给三分之一俸禄使其得以养老。四,为争取舆论支持,讨好士子,财政向教育倾斜,扩大太学,以示对儒生重视,克己下礼,恭身示外,礼贤下士,达到了无以伦比的地步,用周公吐哺礼遇士人比此时的王莽一点不为过。他“筑舍万区”以儒取仕,就是盖一万间学校校舍,扩大学生数量,以学生成绩来补充官员,这些措施得到儒生的大力支持。五,以公示天下,在当时大地主,大豪强,皇室宗亲都在掠取土地时,他带头捐款献田,以示财政和社会对政府措施的支持,对灾区百姓更是开仓赈粮,以获民望,对朝廷对其的赏赐再三推让,以示谦逊。这种精明的办法,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话语权,與论,军事,六箭齐发,获得的效果自然是一飞冲天,即使在今天,这一套完整的政治手段也令人拍案叫绝,何况古代。当时人们把他比做尧,舜再世,朝廷封他为“安汉公”也是众望所归。

平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平帝死,王莽立年仅2岁的孺子婴为继位人,王莽以“周公”自命摄政,仅三年(公元8年)去掉摄字,建立新朝,国号为新,被推举为帝。

王莽登基后自然又是一番普惠天下,给推举他的人加官晋爵,封官许愿,大赦天下,以邀众赏,获取统治集团上层的支持,为了进一步获取天下百姓的支持,王莽打着复古的旗帜,对封建基础进行大刀阔斧式的改革,就是我们常说的“克已复礼”恢复周制,釆用古代井田制的方法对土地政策动手改造私田,以人定田,即先将土地收归国有,称王田,然后再按人口平均分配地产。这样自然遭到大小地主的反对,这时这些大小地主才缓过味来,他把家天下变成了国天下,拥有田产的人,和即将失去田产的人,失去田产的人,联合起来反对他。

他又把西汉时期遗留的农奴制进行了又一次彻底手术。解放奴隶,不准买卖人口,由农奴身份变为自由人,这一变化虽然获得奴隶的支持,但遭到地主的普遍反对,也就是说,王莽将自己完全推到了统治集团的对立面,遭到统治集团上下一至的反对。

在没有充足的社会基础,经济基础,文化培养,與论支持,特别是先进制度的支持,政治思想的跟进情况下进行这样贸然改革,失败是一定的,固化的上层建筑不允许动摇其统治基础。

推行三年后,王莽向统治集团投降,一切又恢复了正常,新的政策没有推行下去,如,五均六管,五均是五等官爵,六管是设立市场统一税收,加强市场管理,增加国家税收。但新政策的负面效应反而显现了出来。比加为了钳制言论,不让市人议论而设立的种种措施,反而是这些反攻倒算地主打击农民的手段,动耽有罪,往往有过之而不及,这时的王莽既得罪了整个统治阶级,又遭到民众的反对,完全成了一个孤家寡人,成了一个人的战争。他出尔反尔的政策取向是他失败的根源。权不稳,钱来换,政治改革的失败,已没有了动力,变为经济刺激,要经济刺激就需要敛财,为了敛财施行币制改革,以大易小,以轻易重,大量套取民财,加重了中下层民众的负担,物价飞涨,先后进行28次易制,币钱越来越小,币值越来越大,又对官吏滥赏,加重税负,推行五均六菅连上山打柴,下水捉鱼都要纳税这些横征暴敛,断绝了民众的生路,再加大小新旧地主盘剥,豪强吞并,新朝自己坐在了火山口,皇帝与整个统治集团的矛盾,与民争利的矛盾,统治集团与百姓的矛盾,与最高统治者的矛盾,百姓与豪强的矛盾,与大小新旧地主的矛盾,各种矛盾叠加,增加了社会成夲,夲来中国古代经济基础是内生性自给自足的体系,王莽把实体经济虚化,以金融经济代替实体,币非所值就是虚化,贵金属在社会上的断档,又增加了经济的混乱,操纵币值的人大发其财,民众越乏贫困,走投无路,只好揭竿而起。

新贵为了转移阶级矛盾,又利令智昏地发动了大规模民族战争,前后征农夫数百万人用于对西北部和东南的战争,人祸加上天灾,水旱不断,民不聊生,大小地主豪强趁机更加疯狂,盘剥农民,官府如同猛兽,土匪横行乡里,饿俘遍野,千里赤地,人民流离失所,全国布满干柴,只需一个火种,便有燎原之势,终于农民忍无可忍,起来造反,各种势力独霸一方,经过整合两大起义军绿林和赤眉在昆阳一战打败了王莽的42万军队,大家一轰而散,王莽逃走在渐台之上被商人杜吴杀死,终年68岁,一代枭雄落得个可悲的下场。

要说王莽是穿越者,是指他施政时釆取的超前政治措施,只是生不逢时。


狼烟一九三一

很多人说王莽是典型的穿越者,这一点我们不作评论。不过王莽的一生,都仿佛笼罩着神奇的迷雾,他的很多所作所为,更是会令我们有一种熟悉的感觉。

王莽出生于西汉末年,此时距离西汉的开国已经过去了一百五十年。自从汉高祖斩白蛇而赋大风以来,先有文景之治,国库中的粮食和铜钱堆积如山;后有武帝的赫赫武功,卫青霍去病等人生生把匈奴打残,一半匈奴往西方迁徙,所引起的连锁反应波及到半个欧洲;武帝虽然消耗光了西汉的积蓄,后续的昭帝、宣帝依然英明神武,陈汤更是斩杀北匈奴单于,喊出“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一振聋发聩的口号。看起来,帝国仿佛可以千秋万载,永世不朽。

但帝国崩溃的主因早已经种下。外戚专权,王子王孙,达官贵人们如饥似渴地兼并土地,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繁花似锦的盛世背后,农民纷纷破产,沦为佃农、流民和奴隶。宣帝的太子(元帝)忧心于逐渐沸腾的民意,于是放弃了“汉家自有法度,霸王道杂之”的祖训,转向纯以怀仁的儒教治国,以经取士。虽然这一转变有效地缓解了社会矛盾,使西汉得以延续,但“自是以后,汉无刚正之士,遂举社稷以奉人”从此,汉朝的官吏再也不是刚直不阿,文武双全的真君子,而是一大群皓首穷经的公务员了。

历史除了必然性,还有如同开玩笑般的偶然。也许是天意希望西汉早点崩溃,所以命运女神不惜提起裙子,在西汉的屁股上狠狠踹了一脚。

公元前54年,元帝(这时候还是太子)的爱妃去世。哀痛之余,太子把自己的其他姬妾全都赶走,从此累觉不爱。宣帝和皇后当然对此忧心忡忡,为了让儿子振作起来,皇后从自己宫里挑选了5位出身和地位都低下的宫女给太子,让太子选一个来聊以排解寂寞。太子当时正在心烦,看都没看就随便选了一个。没想到,一夜风流之后,这个名叫王政君的宫女居然就怀了孕,次年就为帝国生下了嫡皇孙!

汉宣帝老来得孙,喜出望外,对孙子千娇百宠。宣帝去世后,元帝即位,王氏一门鸡犬升天,一跃而成为西汉末年最强大的外戚家族。5年之后,王氏家族又新生了一个小男孩,起名叫做王莽。

王莽出生之时,王氏已经成了首屈一指的外戚家族。他的姑姑是皇后,他的叔父们轮流当大司马(全国军队总司令),族里最差的也是将军或者侯爷。王莽的父亲和兄长去世的很早,所幸叔叔们都对他非常照顾。

但真正争气的还是王莽自己。那时候的贵族子弟一个个都是纵情声色,骄奢淫逸,无恶不作。但王莽却潜心读书,生活简朴。父兄去世后,他一个人赡养母亲和寡居的大嫂,抚养兄长的遗孤,对内照顾族内的长辈和叔伯,对外结交名人贤士,堪称道德完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样的年轻人很快就被整个社会所瞩目,声名远扬。

在名声和家族的作用下,王莽20多岁时就被推举入朝为官。为官以后他并没有因此骄纵,反而是越发的谦恭简朴,常常将自己的俸禄和财产拿出来,分给穷人,赠给贤者。官职越做越高,名声越来越大,朝野上下,无一不知王莽才是当世的楷模,舆论和民意,都坚定地站在他的一侧。

公元元年(多吉利的年份),王莽受封为安汉公,从此大权独揽。他封赏贵族百官,赡养鳏寡孤独,施恩于百姓士人。他带头过简朴的生活,贡献出百万钱、三十倾地来救济群众,朝中百官无不效仿。第二年全国大旱,王莽带领二百多名官员献出自己的土地住宅给灾民,同时大建免费房,令他们得以安居。做到这个份上,天下都称王莽为当世的圣人。公元八年(更吉利的年份),王莽顺利地接受了孺子婴的禅让,称帝,改国号为新,朝野对此欢呼雀跃,几乎无人反对。

禅让台上,初始新皇帝按剑四顾,心潮澎湃。五十年的辛劳,终于走上了权利的巅峰,终于可以实现自己梦中的理想国了!英特纳雄耐尔,我来了!

于是,即位后的王莽颁布了一系列匪夷所思而又令人莫名熟悉的命令:

1,土地国有,平均分配。

2,废除奴婢制度。

3,修改官制和地名。

4,政府参与的计划经济和国企专卖。

5,改革货币。

6,政府建立贷款体系。

7,强迫劳动,消灭不劳动者。

8,将一天100刻的古计时法修改为一天120刻的新计时法。

9,修改与周边异族的关系,尤其是灭高句丽,将其改名下句丽……(实在忍不住想吐槽一句,您以前和韩剧多大仇?)

也许这些改革政策会在另一个时空成功,但对于公元初年的中国而言,这些政策并不实际,反而造成了很大的民怨。而且,位面力量已经察觉到历史的扭曲,于是从王莽登基开始,天灾不断,民众流离失所,原来对王莽的拥戴也都转变成了对王莽的一腔恨意。

是时候了,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真正的位面之子、天选之人即将踏上舞台。时代的气运为他而凝聚,天下的英杰因他而汇集,历史也将被他一手拉回正确(?)的轨道上来。

这事还得往前说起。公元前7年,汉哀帝即位,王莽因为受到皇帝和新外戚集团的排挤而被免职,隐居在新都。3年以后,数百名官吏和数十万平民游行抗议对王莽的罢免,汉哀帝抵不过压力,只好又重新征召王莽回京。

也许是位面力量发现用正常手段已经无法阻止王莽了,所以在王莽开心回京的同时,南阳郡里的刘姓家族出生了一个小男孩,相传他出生时田里的谷子结了九个谷穗,大家认为是好兆头,就给他起名叫刘秀。

说起来,刘秀也算是汉室宗亲(就像后来的大耳贼)。但是由于汉代的推恩令,所以皇族们都是一代不如一代,等传到刘秀这个小小旁支时,就只是乡间的土豪而已。虽然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是个人物,父亲还当过一段时间的底层公务员,但在整个天下屁都不是,像他们这样的刘氏后裔没有一万也有八千。刘秀在家族中也并不算什么,上面有两个哥哥两个姐姐,下面有一个妹妹,刘秀只是家里一个性格偏向文静,爱读书的小儿子。

刘秀9岁时,父亲去世,叔父抚养他直至成人。成年后的小伙子刘秀依然文静低调,最喜欢的是种田……他的大哥刘縯则完全相反,年轻气盛,喜欢结交各种豪侠,是一个锋芒毕露的猛士。大哥很爱护这些弟弟妹妹,常常拍着刘秀的头说:“如果我是刘邦,你就是刘邦的弟弟,咱们比比看谁将来有出息,哈哈!”

刘秀的二姐嫁给了新野的邓晨,而邓家与新野的真正豪门世家阴家(这可是名相管仲的后裔)也是亲戚,所以在走亲戚的过程中遇到了阴家的豪门千金阴丽华。后世李太白曾经有诗赞颂她的美貌“丽华秀玉色,汉女娇朱颜”,能在历史上以美貌扬名的女子,得有多么的漂亮!不过美貌可不是阴丽华的全部——这可是整个位面为未来的帝王准备好的皇后,是天生套有女主角模板的人。除了绝世的美貌,还有温柔的性格、善良的心地、宽广的胸怀、富有的家财……当然,这两个年轻人初见时并没有想到以后整个世界都是他们的,我们可以相信他们只是一对互相一见钟情的男女而已(恐怕更多的还是男主角的单相思,因为那时候女神才十岁左右,刘秀你个萝莉控)。

刘秀19岁时参加了高考(这是王莽同志的扩大招生政策),有幸考中了,成为一名光荣的太学生,去了京城继续读书深造。要考试了读读书,考完了打工挣点钱(刘秀那会还成立了一家小物流公司),有钱了喝喝酒,喝醉了打群架,跟一群聊得来的同学们鬼混,留下一大堆又中二又羞耻的回忆。在京城期间,刘秀看到了百官出巡的壮观场面,对走在队列最前的执金吾(类似于警察局长)最为羡慕,于是发出了“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的千古感慨。在一个太学生的心目中,这辈子能当上京城的警察局长,能娶到自己心目中的女神,人生足矣!要求越高人生越不幸福,刘秀很明白这一点。

但是天命是不可违背的。先是有奇怪的流言传出,小孩子们都在唱“刘秀当为天子”。当然,大家都不认为这是指穷学生刘秀,都以为这是说的是当时的国师刘歆——这哥们最喜欢研究八卦谶纬之学,还刚刚给自己改了个名字也叫刘秀,怎么看都是他嫌疑最大。

在一次聚会上,说起这个谶语时,刘秀自己还提到“这个刘秀说不定指的就是我呢”,大家都哈哈大笑。但也确实有人把这个事记在了心里,有几个人一边喝酒,一边看着穷学生刘秀愤愤而去的背影,心中作出了决断。

拿到太学生毕业证书(或者肄业证书)后,刘秀就像现在的大学生一样,毕业的同时也失业了。王莽同志只学到了扩招,但完全没想到要给毕业生们分配工作,所以大群的毕业生们只好骂骂咧咧地各回各家。刘秀也回到了故乡,继续拿起锄头,继续种田、贩卖粮食……如果顺利的话,刘秀会用他的聪明才智赚到更多的钱,买更多的地,种出更多的粮食。也许他会成为富甲一方的大粮商大地主,娶几个漂亮的妻妾,过上没羞没臊的生活,但终究会与出身豪门的女神渐行渐远。

但不管天命还是王莽,都没有给他这个选项。先是他哥哥刘縯结交的一位哥们因为犯法为官府通缉,这事也牵扯到了刘秀身上,所以刘秀就很没节操的逃亡了。他干脆逃到了新野的姐夫家,一边继续贩粮食挣钱,一边与小美女阴丽华趁机卿卿我我,日子反而过的比逃亡以前还要滋润,一时间刘秀也体会到了他的著名后代刘禅的心境,“此间乐,不思蜀也”~

一如穿越小说里的桥段,当主角忍辱负重只想平平淡淡过一生的时候,总是反派来犯贱,非得把主角的王霸之气给撩拨出来不可。作为主角中的主角,刘秀也不例外。正当他小日子过得滋润时,新野警方通过身份证实名系统和外来人口登记系统查到了他,并且以没办暂住证的名义把他抓进监狱,蹲了好几天。当然,刘家好歹也是有身份的,刘秀自己也是太学生,全国各地都有同学亲友,所以没过多久就被释放出狱了。我们不知道刘秀是觉得在女神面前丢了面子,还是在监狱里丢了肥皂,总之,出狱后的刘秀已经不是以前的善良守法好青年,而是被监狱大熔炉成功地改造成了亡命之徒。

如此奇耻大辱,不能忍!谁不造反谁是孙子!“上深念良久,天变已成,遂市兵弩”,刘秀出狱后,和大哥刘縯一起召集部下,起兵造反!

那个年代,讲究的是上阵亲兄弟,而且大哥刘縯多年来广交豪杰,绝对是更有王霸之气的人物,所以起兵是以刘縯为首,南阳的刘氏亲友和市井豪杰们一并加入。人并不多,由于都是亲戚,所以老少都有,拖家带口。装备也很差,除了必要的一些兵器以外,连马都没有,刘秀又常常将抢到的战马让给别人,于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的坐骑都是牛……

成军之初最艰难,一同谋划起兵的李通父子泄密被杀,正当人心惶惶之际,刘秀故意穿了一身盔甲,在大街上走过去。大家看到以后都议论说,“连刘秀这样的老实人都准备好了,我们还怕个鸟”,于是人心稳定。刘秀兄弟在每次作战之时也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所以部队也越来越壮大。当时正是天下大乱,各地豪杰纷纷起义的时代。为了能更有效地保全自己,扩大声势,刘縯刘秀兄弟率军加入了绿林军(当时最大的一股起义军力量),很快也成为绿林军中的重要力量之一。

随着绿林军南征北战,实力越来越强,绿林军高层们决定推选一位汉室宗亲做皇帝,好打起大义的名号与王莽战斗。有不少人看好刘縯,认为他有威名,重义气,可以做一个好领导。但更多的人怕刘縯称帝后无法控制,所以就拥立了一个性格懦弱好控制的人刘玄登基,史称更始皇帝。

刘縯刘秀等南阳子弟听到这一结果时,心里都很不高兴,但是对方在绿林联军中势力要大得多,大家又有共同的目标,所以只好认了。为了平衡,更始皇帝封刘縯为大司徒,也算是个小小的甜枣。汉朝复立这件事,对王莽的震动很大,于是王莽集合了手中的精兵四十多万,对外号称百万,准备把这个危险的新政权彻底屠灭。

百万王师前来,将绿林军们都吓的够呛。一群心不齐的农民武装,装备差很多,数目差更多,补给几乎没有,和正规军怎么打?于是当下就有高层建议,干脆大家都散了吧,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化整为零后说不定王师就找不着我们了是不?

外有大军压境,内有队友如猪,怎么办?在这一瞬间,刘秀想起了当年的杨威利元帅,想起了长征路上的太祖,想起了千千万万反败为胜的主角们。仿佛有一个声音在他耳边督促着:“站出来吧,这是天命的舞台,你必将心想事成!”

于是,小小的偏将军刘秀勇敢地站了出来。他先是说服八千昆阳守军坚守孤城以待援军,然后亲自率领着13人在敌军围城之际出城调集援军,共召集到援军一万多人。但这毕竟是40万对2万的兵力比,怎么办?

放心吧,刘秀同学,位面管理局经过会议讨论后一致决定,现在是给你开挂的时候了……

后汉书@光武本纪中记载,正当数十万大军志得意满准备围城打援时,“夜有流星坠营中,昼有云如坏山,当营而陨,不及地尺而散,吏士皆厌伏”。先是陨石召唤术,白天又看到天上仿佛好大的蘑菇云压将下来,王莽军全军士气顿时见底。此时,刘秀率领援军杀到,“光武奔之,斩首数十级”,如此勇武,把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大家都说“刘将军平生见小敌怯,今见大敌勇,甚可怪也,且复居前,请助将军!”记得平时刘将军胆子挺小的啊,今天居然这么猛!吃什么药了!大家都跟上,和将军一起玩命吧!

在如此逆天的表现下,一支只有万人的军队主动冲击数十万人的营盘,居然连战连胜,杀死上千人。刘秀又一鼓作气,带领三千敢死队,涉水向中军发起突击。此时风雨大作,树干屋瓦都被刮的横飞,刘秀领军长驱直入,当场斩杀敌军副主将王寻。王莽军彻底溃散,光是慌不择路跳河淹死的就有上万人。

昆阳一战之后,王莽新朝的武力根基被摧毁殆尽,偏将军刘秀名动天下。以前总是躲在大哥刘演背后的小兄弟,一跃而成为冉冉升起的将星。三个月以后,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死于乱军之中。(多说一句,王莽死后,他的舌头被乱民割掉,头颅作为战利品被后来的皇室所珍藏,二百多年后毁于火灾。在中国的历代帝王中,只有王莽受到了如此诡异的对待,其中的道理不得而知……)

正当刘秀挟大胜之威,继续攻城略地之时,一个噩耗传来:他的大哥刘演,被更始帝所杀。

这结局其实也是必然的。刘演本身就是那种锋芒毕露受人拥戴的豪杰,又是南阳派系的首领,还是汉室宗亲,理论上比更始帝其实更适合坐这个王位。而且刘秀昆阳大胜以后,南阳派系即将羽翼丰满,难以制衡。为了自己的皇冠和脑袋,更始帝以刘演的某部下意图谋反为借口,先下手诛杀了他。

此时,刘秀陷入了两难状态。是干脆起兵连更始帝一起反了,还是险中求活?刘秀选择了后者。他立刻放下前线的军权,孤身返回向更始帝当面谢罪。他又发挥出了多年来低调谦逊的本色,除了谢罪以外就是闭门不出,不与其他任何人接触,连昆阳大战的战绩也绝口不提。更始帝看到刘秀如此低调,心中不由得非常惭愧——本来刘氏兄弟就立有大功,现在又以莫须有的罪名杀了人家大哥,难道真的要斩草除根,连刘秀一起杀了?其实旧绿林军的高层们都建议杀了干净,但在更始帝的面子和冥冥中的天意作用下,刘秀不仅逃过了杀身之祸,还因功被受封为武信候。从另一个残酷的角度来看,刘演的被害,扫平了刘秀登上权力巅峰的两个最大障碍:亲情和大义。如果刘演未死,刘秀不可能越过大哥自己称帝,充其量做一个将军王爷;如果更始帝不犯大义错误,推翻更始帝则名不正言不顺,难免落下反贼之名。现在,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青年刘秀,将登上比昆阳更大的、名为天下的舞台。

虽然人生有失意起落,但是刘秀还是得到了他一生中最珍贵的宝物——他终于迎娶了阴丽华为妻,此时刘秀28岁,阴丽华19岁,这一对乱世中的年轻人,得成心愿,并能够白头到老。

经过几个月的低调新婚生活和结交了更始帝心腹以后,绿林军高层对刘秀的提防渐渐放下。包含着三分歉疚和七分恶意,更始帝给刘秀派了一个极其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去巡阅河北诸地,将其纳入统治。这一任命的用意是很恶毒的,因为河北等地民风彪悍,在此天下大乱之时更是群雄割踞,烽烟四起。去收服这种地方,其难度远超过开荒英雄团队本——顺带要求一次都不能灭团。难度这么高的任务,刘秀唯一的装备,仅仅是一根棒子……啊不,一根节杖,代表着更始帝那虚无缥缈的权威。至于兵卒?对不起,一个都没有,只有寥寥几名刘秀自己的随从而已,连打个5人本都不够。更始帝,或许你借刀杀人的计谋对付常人绰绰有余,但在真@开挂男面前,真的能有效吗?用爱救世界,挥棒走江湖之东汉版,即将上演!

刘秀很光棍地将新婚三个月的媳妇送回娘家,带上几个随从就进了河北本。开始的日子确实非常落魄,有不少势力号称来信砍,他们几个人,连别人的城邑都不敢进,只敢露宿荒野。但是,主角的强大光环随之显露出来,河北豪杰听说昆阳英雄刘秀来了,纷纷自带兵马、自带粮草,自带美貌女儿(真定王的侄女、刘秀的二夫人郭圣通)来投奔,短短几个月以后,刘秀在河北就成为最庞大的势力之一,有钱有地有兵有势,外带一个美貌年轻的妻子。第二年,扑灭河北最大势力王郎,平定铜马、青犊等起义军。在这过程中,刘秀的势力不但没有因为征战而损伤,反而打一仗就收编十来万降军,实力大增。不到20个月,刘秀的实力就从单车数骑,膨胀成为带甲百万、裂土千里的天下最大势力(见过这么离谱的挂吗?)。刘秀随即与更始政权决裂,即皇帝位,史称东汉世祖光武皇帝。

这一年,刘秀刚刚30岁,离他起兵造反、骑牛上阵,仅仅过去了3年的时间。

刘秀自立后,亲朋旧部、谋臣猛将,纷纷前来投奔。刘秀就命他们兵分多路,分别进攻各地的割据势力。刘秀著名的“云台二十八将”也是在这一时期大放异彩,这些人都是一时之俊杰,基本都能做到所向披靡。如果遇到难以攻克的目标,一旦刘秀亲征,也很快在主角光环下烟消云散。终刘秀一朝,没有太过出名的名臣名将,这其实并不是他们不出色,而是在太过耀眼的主角光辉下黯然失色而已。诸葛武侯就曾经评论道:“追观光武二十八将,下及马援之徒,忠贞智勇,无所不有,笃而论之,非减曩时。……光武神略计较,生于天心,故帷幄无他所思,六奇无他所出,于是以谋合议同,共成王业而已。光武上将非减于韩、周,谋臣非劣于良、平,原其光武策虑深远,有杜渐曲突之明;高帝能疏,故陈、张、韩、周有焦烂之功耳。”

十二年后,东汉一统天下。光武帝封赏功臣,息武兴文,精简官吏,发展农业。国家力量不断增强,人口从不足千万增长到两千多万,经济从彻底糜烂(1斤黄金只能买5升豆子)恢复到正常水准,史称光武中兴、建武盛世。

不得不提的,还有刘秀和他的妻子们。他先娶阴丽华,再娶郭圣通,一个是从小青梅竹马的女神,一个是带来皇帝基业的臂助。刘秀称帝后,立谁为皇后成了大问题。阴丽华自小相识,情感深厚,共度患难;郭圣通娘家人多势众,倾尽全力帮助刘秀成就大业,贡献良多,甚至帮刘秀生下了长子。刘秀是个非常重感情的人,希望能够立阴丽华为后,但阴丽华以大局为重,为了安抚郭家所代表的河北诸豪门,力劝刘秀立郭圣通为后,自己甘愿为妃(这闪瞎人眼的女主光环啊……)。

于是,郭圣通成为皇后,长子刘疆被封为太子。一直到了十几年以后,由于种种原因刘秀和郭圣通渐渐疏远,才发生了废皇后、换太子的事情。令人吃惊的是,历朝历代的后位变更,太子换人,都会伴随着腥风血雨,数不尽的宫廷阴谋和派系清洗,但建武十七年的这次政治剧变却平平静静:郭圣通失去皇后位,被封为中山王太后,生活平静而享尽尊荣;阴丽华被封为皇后,但没有举办任何庆祝活动;原来的太子刘疆多次上书请辞,刘秀一再挽留,2年后才不得已同意,将刘疆封为东海王,贤名远播,享受天子仪仗;阴丽华所生长子刘阳被立为新的太子,后来即位为汉明帝;郭圣通所生的5个男孩全部封王,与其他皇子一样可以随意出入宫殿,探望母亲,依然深受父母宠爱;郭氏一族,倍受尊崇,汉明帝即位后还多次登门拜访,就像对待自己的亲舅舅家一样。

后世的史学家往往将废后当作刘秀一生唯一的污点。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只是一个男人为心中至爱的青梅竹马完成了一生的承诺。以阴丽华的性格,她当上皇后以后对整个郭氏照顾有加,对孩子们一视同仁,郭家贵于当世,无祸无灾。但以郭圣通的性格,不好说当刘秀故去以后会发生什么。

公元57年,刘秀去世,享年62岁。他死之时,心爱的女人们、孩子们、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们都围绕着他,陪伴着他。这样的死亡,安静而幸福。

在他故去以后,他的气运依然在保佑着新生的东汉帝国。他的儿子汉明帝和孙子汉章帝在位期间,吏治清明、境内安定、人民富足,人口从两千多万增加至四千多万。武功有班超定西域(这个猛男我们后面专门会讲),文治有白虎(观)会议,史称“明章之治”。

回首刘秀的一生,他起于微末,受过高等教育(历代开国皇帝中学历最高的),起兵后三年称帝,十五年扫平天下。策虑深远,战无不胜,执政清明,励精图治,聪明睿智,英明神武,远超同时代的其他英杰,实在是所有皇帝中的第一。最难能可贵的,是他的功臣们都得以保全,善始善终;家庭和睦,没有任何宫斗夺嫡的人伦惨剧。他一直是一个善良而坦荡的人,所思所行光明正大,堂堂王道,德被四方,令后世以苛刻著称的史家们都无可指摘。

他的一生,比绝大部分的穿越小说都要不可思议,比绝大部分的小说主角都更幸福。

如此人生,不愧是真正的天命之人。


蚂蚁大梦


很多人说王莽是典型的穿越者,这一点我们不作评论。不过王莽的一生,都仿佛笼罩着神奇的迷雾,他的很多所作所为,更是会令我们有一种熟悉的感觉。王莽进行的是一个全面而深刻的改革,不同于其他改革是在制度上隔靴搔痒,王莽的改革是非常深刻的,具有非常超前的眼光。

王莽所从事的是一个惊天动地的全面社会改革,十九世纪才兴起的社会主义,早在一世纪时的中国,就有了构想和实。

王莽的情况概略:

王莽,字巨君(好厉害的样子,出生之时,王氏已经成了首屈一指的外戚家族。他的姑姑是皇后,他的叔父们轮流当大司马(全国军队总司令),族里最差的也是将军或者侯爷。王莽的父亲和兄长去世的很早,所幸叔叔们都对他非常照顾。

那时候的贵族子弟一个个都是纵情声色,骄奢淫逸王莽却潜心读书,生活简朴,对内照顾族内的长辈和叔伯,对外结交名人贤士,堪称道德完人。

入朝为官后,平步青云,公元元年(多吉利的年份),王莽受封为安汉公,从此大权独揽。他封赏贵族百官,赡养鳏寡孤独,施恩于百姓士人。他带头过简朴的生活,贡献出百万钱、三十倾地来救济群众,朝中百官无不效仿。第二年全国大旱,王莽带领二百多名官员献出自己的土地住宅给灾民,同时大建免费房,令他们得以安居。多有爱心的举动,虽然目的不一定纯正!

即位后采取的措施:

他正位之后,颁布了一系列匪夷所思而又令人莫名熟悉的命令:

一、建新朝,改年号

汉哀帝驾崩后,王莽为了便于弄权捧了一个小孩子登基,也就是汉平帝,第二年改元,这一年的年号是:

元始元年(元始这两个字什么意思应该不需要我解释吧)这一年的公元纪年是:公元1年东西方纪元就在这样一个节点会合了。

他建立的新王朝取国号为“新”,历史上简称为“新朝”(三国志游戏)...........

曾几何时,我也天真的认为王莽不过是脑洞清奇了一些,艺术鉴赏水平脱俗了一些,我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不断地说服自己这一切不过是一场巧合.......

二、土地国有,平均分配

这是重点里的重点,因为穿越者都知道,想要拉拢老百姓,就必须要进行土改,分发土地给农民,而王莽也这么做了!王莽当皇帝后宣布土地国有化禁止私人买卖,而且将土地重新洗牌,没有土地的农民每一对夫妻会分到一百亩田地,不足的由国家补偿,实行土地国有化,私人不准买卖土地。人均土地一百亩,多占土地的人家,不管是富豪巨室还是普通百姓,立刻要无条件交出土地,分给贫民,土地不许买卖抵押,这就是赤裸裸的土改啊!这不就是社会主义很典型的体现吗?只有穿越者才会具有社会主义制度的思想!

三、废除奴婢制度

那时候可是汉朝啊,整整2000年前,王莽就要废除奴隶制度了。而现在世界上最先进的美国,也是在150年前的南北战争后才正式废除奴隶制度的。

由此可见,王莽的思想是多么先进!王莽当时十分痛恨奴隶制度,禁止买卖奴婢,但是中国真正禁止买卖奴婢也是在解放后才废止的,看来,王莽是穿越者的说法更加是可靠了,因为他是穿越者,所以他具有现代人那种人人平等的光辉思想。

人的生命是天地间最尊贵的”,这曾是王莽说提出的口号;“买卖人口是‘悖天心,逆人伦’的罪恶行径,必须立刻停止”,这也是王莽说过的。 请想想,我们在穿越后,难道不也会废除奴隶制度的吗?

四、民族主义

王莽极度仇视匈奴和高句丽。仇视匈奴就不说了,匈奴当时年年和汉朝掐架,但是仇视高句丽就有点说不清了,当时高句丽是鸟不拉屎的穷地方一个,对汉朝根本就没有什么威胁或是积怨,但王莽竟然下令把高句丽的国名改成下句丽,还将匈奴单于的名字改为了降奴服于,还将其他少数民族的“王”降低爵位为“侯”。诸位,这说明什么?这说明王莽是个非常狂热的民族主义者,崇尚大中华主义者,同时非常厌恶“宇宙第一大国”棒子国,因此专门没事找茬地羞辱了棒子们的祖先高句丽。诸位,恐怕我们穿越过去也会干王莽干的这些事情吧?

五、强迫劳动,消灭不劳动者

王莽特地颁布法令强迫无业游民必须劳动,没有工作的的游民,每年必须罚布一块或者劳役工作,由国家承担食宿。诸位,我们都知道在古代,劳动力是非常宝贵的,是不能浪费的,而王莽也知道,所以他不但下令废除了奴隶制度,还勒令社会上的无业游民必须工作,这也是穿越者才拥有的思想意识呀!

六、政府参与的计划经济和国企专卖

主要内容就是酒、铁、盐等全部收为国有,国家统一发行钱币。王莽还宣布山川河流等自然资源全部收为国有,私人开采要征税,而且还要登记办营业执照,这就是典型的国家资本主义嘛,这不就是国有垄断吗?国有经济为主体,宏观调控市场经济,赤裸裸的社会主义制度的手段呀!王莽在经济上的这一手,再度说明了他是个穿越者

七、改革货币

王莽在世界铸币史上开创了主辅币相结合的“宝货制”,对后世的币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就是全世界今天使用的币制。王莽用一些做工精美但不足值的货币代替以前的金块银块,这简直就是近代币制改革的翻版

七、政府建立贷款体系

王莽还制定了贷款制度,以刺激国家经济增长。他宣布,经营生意的商人可以向国家贷款,国家收取利润的十分之一;进行祭祀或者丧事的,国家可以无息贷款。不用说了,这又是他其实是穿越者的证据

八、经济思想家

因为他很NB地提出了计划经济理论,准备在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这六个城市设“五均司市使”,主管评定物价、调节市场、办理赊贷、征收税款等事宜。评定物价是指五均司市师要定时对市场上主要产品物价进行评定,调节市场是指控制市场供应,货物滞销时以合理的价格收购,货物涨价时则以平价出售,以维护市场秩序。这些现代化的经济手段可是他自己想出来的,用在现在都合适

九、科学家

王莽重视科研:王莽发明了青铜卡尺,意图统一全国的度量,从原理、性能、用途看,这个青铜卡尺同现代的游标卡尺十分相似,但是比西方早了1700年 。现藏于扬州博物馆。

公元19年,王莽得知有位巧匠能制作了一种飞行器,这种飞行器是用大鸟的羽毛做成的翅膀,然后装在人身上,可飞行数百步。王莽立即召见他,并亲自观看了他的表演,支持他的飞行实验,那就是折翼飞行器的雏形。


总结:

王莽的思想绝对不应该出现在那个时候,因为他的思想完全和当时的社会生产力与社会发展水平严重脱节!细数世界历史上新思想的出现,都是与当时的社会生产程度有关系,当然,高瞻远瞩的超前思想也有,但从没有像王莽这样超前两千年的思想。

也许这些改革政策会在另一个时空成功,但对于公元初年的中国而言,这些政策并不实际,反而造成了很大的民怨。而且,未知力量已经察觉到历史的扭曲,于是从王莽登基开始,天灾不断,民众流离失所,原来对王莽的拥戴也都转变成了对王莽的一腔恨意。

班固在写汉书的时候,由于对篡位者的的敌对,王莽被一定程度的污蔑,很多成绩也避而不谈。就王莽执政的政策来看,他很像是一个无私的,为劳苦大众谋福利,减少贫富差距的社会主义者。很多所作所为完全不是两千多年前的那个时代所能想到、做到的事情,可以说王莽的存在是历史上一个bug,除了穿越还有什么可以解释的呢?


悲乎!王莽,生错了时代!!


夜孤城

一个妄人铸的钱币既堪称一绝!

为历史名人的王莽的一生可谓是波澜壮阔的一身,代汉建新,改革币制,最后众叛亲离而死,王莽同志玩的不可谓不刺激。王莽的生平我们按下不表,今天我们来看看他在他失败的币制改革中给我们带来的那些古币家族中的奇珍。

尽管王莽的改革是失败的,但他所发行的一系列钱币却是古钱史上的精品。货币多采用悬针篆的字体,制作十分精美。国宝金匮直万是价值最高的古钱之一,存世仅两枚。

王莽时期钱币特点

王莽当政後,为了削弱汉朝旧族势力,以及 对百姓的财富掠夺,他以“托古改制”为名进行了一系列的币制改革。刀币和布币都在改革中恢复,但从形态上与春秋战国时的并不相同。由於币制复杂混乱,导致民间交易很不顺畅。并且每次改制的钱币大小不断缩小,价却越来越高,实质上剥削了普通民众的财富。币制改革的失败也是新朝迅速灭亡的原因之一。尽管王莽的改革是失败的,但他所发行的一系列钱币却是古钱史上的精品。货币多采用悬针篆的字体,制作十分精美。国宝金匮直万是价值最高的古钱之一,存世仅两枚。

国宝金匮直万

新朝王莽时期所铸钱币,字体优美、铸工精良、造型别致,如大泉五十、一刀平五千等都是珍品;其中有一款神秘的钱币,造型奇特,上呈方孔圆形,书“国宝金匮”四字,下呈长条方形,书“直万”二字,被古钱币投资收藏者称“国宝金匮直万”,价值无可估量。

王莽执政后期由于其币值改革失败,加之财政紧张等原因,所发行的新钱的币制越来越大,当时发行了包括著名的“一刀平五千”在内的大量珍奇钱币。

契刀五百

“契刀五百”钱一共才用了二年,但因制作精致,形态奇美,发行流通时间短,现存世量非常少,这在常州还是首次发现,故具有非常高的收藏价值,同时也是研究西汉末期钱币史的最好物证,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铸期:西汉居摄二年(公元7年)

币质:青铜

特征:其环如大钱,身行如刀,长二寸余。

一刀平五千

“一刀平五千”刀币,分为环柄和刀身两部分,环柄为一方孔圆钱,环文上曰“一”,下曰“刀”,字为阴刻,字陷处填以黄金,并且加以打磨,使字面与钱面平齐。刀身上铸有阳文“平五千”三字,其中“平”是“值”的意思,即表示一枚刀币价值等于五千。值得注意的是,这枚刀币的造型独具韵味,丝毫未拘泥于春秋战国时代刀币形制,彼时尖首刀形制。古拙稳重,并透露出秀美气息。币面铭文“一刀平五千”五字书写流畅,气势生动,毫不呆滞,承袭了战国时期币面铭文“一笔过”的特征,新莽钱币,钱文纤细,工艺讲究,钱币版别较多,但钱文大体以悬针篆为主,文体有精有粗,粗者文字平夷,制作较逊,精者轮廓斜削,笔划细挺。

铸期:西汉居摄二年(公元7年)

币质:青铜

特征:形状同契刀五百。其铸工尤精良,造型丰满笃实,形体厚重。

六泉十布

小泉直一(一枚“小泉直一”相当于一枚五铢钱的价值)

幺泉一十(一枚“幺泉一十”可以换取10枚五铢钱。)

幼泉二十(一枚“幼泉二十”可以换取20枚五铢钱。)

中泉三十(按照新莽货币制度一枚“中泉三十”可以换取30枚五铢钱。)

壮泉四十(一枚“壮泉四十”可以换取40枚五铢钱。)

大泉五十(一枚“大泉五十”可以换取50枚五铢钱。)

小布一百(一枚“小布一百”可以兑换五铢钱100枚。)

幺布二百(一枚“幺布二百”可以兑换五铢钱200枚。)

幼布三百(一枚“幼布三百”可以兑换五铢钱300枚。)

序布四百(一枚“序布四百”可以兑换五铢钱400枚。)

差布五百(一枚“差布五百”可以兑换五铢钱500枚。)

中布六百(一枚“中布六百”可以兑换五铢钱600枚。)

壮布七百(一枚“壮布七百”可以兑换五铢钱700枚。)

第布八百(一枚“第布八百”可以兑换五铢钱800枚。)

次布九百(一枚“次布九百”可以兑换五铢钱900枚。)

大布黄千(一枚“大布黄千”等于“小泉直一”1000枚)

六泉

铸期:小泉直一铸于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余皆始建国二年(公元10年)

币质:青铜

特征:钱文工整,笔划流畅峻削,布局匀称得体,泉字直竖中断。

小泉直一

西汉末年王莽政权所铸造的六泉之一,铜质精良,文字精美,悬针篆。篆体泉字中竖断为两截,乃王莽泉之特点,按照新莽货币制度一枚“小泉直一”相当于一枚五铢钱的价值,也是新莽布泉体系的基本单位。

幺泉一十

西汉末年王莽政权所铸造的六泉之一,铜质精良,文字精美,悬针篆。篆体泉字中竖断为两截,乃王莽泉之特点,按照新莽货币制度一枚“幺泉一十”可以换取10枚五铢钱。由于新莽货币制度在于利用虚值大钱快速搜刮民间财富,自然得不到民众的支持,六泉十布制度旋即即废。“幺泉一十”流通时间不长,铸造量又不是很大,存世比较少见,为中国古代钱币之少见品。

幼泉二十

“幼泉二十”流通时间不长,铸造量不大,存世极其少见,仅次于新莽钱中“中泉三十”,与“壮泉四十”两种珍罕品。为中国古代钱币之珍品。

中泉三十

“中泉三十”流通时间不长,铸造量不大,存世极其罕见,其稀少程度仅次于新莽钱中的极品“壮泉四十”。亦为中国古代钱币之珍罕品。

壮泉四十

由于新莽货币制度在于利用虚值大钱快速搜刮民间财富,自然得不到民众的支持,六泉十布制度旋即即废。“壮泉四十”流通时间不长,铸造量又不大,存世极其罕见,为中国古代钱币之大珍,中国古钱“五十名珍”之一。

大泉五十

古代货币。“大泉五十”铸行时间虽然仅有13年,但其却是王莽新朝通行货币中流通时间最长、铸量最大的货币。“大泉五十”看似型制单一,但其版别多,内涵丰富,近年不断有新品种面世,尤其是背有纹饰、吉语及动物图案的版别发现极多。

十布

王莽时十种布币的总称。铸于始建国二年(公元10年)。即小布、幺布、幼布、厚(或序布)、差布、中布、壮布、弟布、次布、大布,合称布货十品。小布重十五铢,长一寸五分,值钱百文。其他依次递增一铢,长增一分,面值增大一百,至大布重一两(二十四铢),长两寸四分,值钱千文。除大布外,其他流通不广。

铸期:始建国二年(公元10年)

币质:青铜(大布黄千尚有铁质,但实物未见)

特征:钱文细挺,生动流畅。面背肉好俱有周郭。中线纹分通顶、不通顶两种。

小布一百

小布一百是西汉时期货币之一,现存世已不多,价格颇高。

幺布二百

幺布二百,中国古代货币之一。现存世已不多,价格颇高,为古钱珍品。

幼布三百

现存世已不多,价格颇高,为古钱珍品。

序布四百

西汉末年王莽政权铸造的十布之一。按新莽货币制度,一枚“序布四百”可以兑换五铢钱400枚。文字精美,悬针篆,面文自右上起逆时针旋读,铜质精良,铸造极其工整。现存世已不多,价格颇高,为古钱珍品。

差布五百

文字精美,悬针篆,面文自右上起逆时针旋读,铜质精良,铸造极其工整。

中布六百

西汉末年王莽政权铸造的十布之一。按新莽货币制度,一枚“中布六百”可以兑换五铢钱600枚。文字精美,悬针篆,面文自右上起逆时针旋读,铜质精良,铸造极其工整。现存世已不多,价格颇高,为古钱珍品。

壮布七百

现存世已不多,价格颇高,为古钱珍品。

第布八百

公元9年,王莽篡汉,建立“新”朝,始建国二年(公元10年),进行第三次货币改革,铸六泉、十布,十布包括小布一百、幺布二百、幼布三百、序布四百、差布五百、中布六百、壮布七百、第布八百、次布九百和大布黄千共10种。文字精美,悬针篆,面文自右上起逆时针旋读,铜质精良,铸造极其工整。现存世已不多,价格颇高,为古钱珍品。

次布九百

西汉末年王莽政权铸造的十布之一。按新莽货币制度,一枚“次布九百”可以兑换五铢钱900枚。中国古代货币之一。

大布黄千

西汉末年王莽篡权之后,改铸钱币。除沿用汉代的方孔圆钱之外,他还下令铸造一批布币。大布黄千便是其中的一种,存世量较多。新莽货币,钱文纤细,工艺讲究,版别亦多。大体钱文以悬针篆为主。这枚大布黄千布币,平首平肩平足,腰身略收。首部穿一孔,用以绳系。正背两面皆铸为不通穿(即圆穿与首端间没有中线者)。钱文为右读,布局在中线左右两侧,均匀得体,笔划流畅。


古泉学府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有些网友评论说王莽是穿越者,带着和大家一样的好奇心我也去查阅了一下他的相关事迹。王莽生于西汉末年,于公元8年篡位成为新朝皇帝,是历史上首位禅让称帝的皇帝,称帝前生活节俭,广结贤士,谦逊有礼。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使得王莽一步步登上帝位,也正因如此,被许多人看成是“假贤士”而受人反感,而统治期间,自然灾害频发,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百姓生活疾苦导致起义暴发,新朝随即灭亡。

说王莽是穿越者,是因为他在位期间,推行新政:实行土地改革,奴婢不能买卖,抑制商人对农民的剥削设立高利贷,推行新币,崇尚劳动…这些改革在如今看来都很先进。只可惜王莽没有结合当时的历史情况,盲目自信地推行改革,导致百姓怨声载道,民不聊生。引起社会动荡不安,直至灭亡。

从他推行的政策看来,甚至在如今都还可以延用,是一位很有先见之明的君主,但是

在当时的社会情况下并不适用,而他仍旧一意孤行,刚愎自用,违背了客观规律。

对于王莽的评价争议较大,著名作家胡适还有很多史学家者为其平反,但史书对于他的记载大多是大奸大恶之人,否定的声音也很大。

不过用现在人的眼光去看待他的新政,倒确实能体现出王莽的智慧。


正一品


西汉元帝时,外戚王莽凭仗其姑母在宫中的恩宠,官职连连升迁。到了西汉末年,他曾经掌握了汉朝实践上的大权,进而自立爲皇帝,国号“新”。王莽当政时,曾屡次变革币制,除了出于“托古改制”的目的外,还有减弱刘汉权力、搜刮官方财富之意。

在王莽当政时,共停止了四次币制变革。第一次在居摄二年,以错刀、契刀、大泉五十,与五铢并行;第二次在始建国纪年,废错刀、契刀、五铢 ,以小泉直一与大泉五十并行;第三次,在始建国二年,行宝货制,共有五物六名二十八品,项目等级冗杂形成币制混乱;第四次在天凤元年,罢大小钱,更行货布、货泉,爲后世所称道。

虽然王莽的货币政策并没有起到缓解国际矛盾的作用,而且复杂的货币政策也让事先的货币流通呈现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不得不说,王莽一朝的货币是中国现代货币中少有的珍品,其艺术价值也远远超越了运用价值,冶炼和设计都可谓中国古钱一绝,有着极高的珍藏和欣赏价值。

错刀、契刀

王莽第一次币制变革时发行的错刀、契刀,其环如大钱,身形如刀。错刀的上圜部有“一刀”二字,以黄金嵌错而成,故又称金错刀。刀身模铸阴文“平五千”三字。平五千的意思就是值五千钱。

错刀、契刀呈现两千多年来,不断遭到钱币珍藏家的宠爱,凡古钱珍藏家,无不以拥有品相上佳的错刀、契刀爲荣。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一枚品相好的错刀就可以卖到人民币100多元,而契刀也能在20元至30元之间成交。如今,品相好的错刀市场价钱曾经高达2万到3万元人民币之间,契刀也能卖到上千元。

大泉五十

作爲王莽称帝前首创的我国第一枚纪值货币,“大泉五十”的铸行工夫虽然仅有13年,但其却是王莽一朝通行货币中流通工夫最长、铸量最大的货币。一枚“大泉五十”的分量只要汉五铢钱的两个半重,却要当五十个五铢钱用。这也就意味着,新朝每发行一枚大钱,就要从百姓手中夺走四十七个半五铢钱财富。

“大泉五十”看似型制单一,但其版别多,外延丰厚,近年不时有新种类面世,尤其是背有纹饰、吉语及植物图案的版别发现极多。

国宝金匮直万

“国宝金匮直万”是中国古钱币中最享有盛誉的一种钱币,也是中国古钱五十名珍之一,而且这种钱币如今残缺存世的只要两枚,因而可以说每一枚都是价钱不菲。

“国宝金匮直万”的造型十分的共同,像是一把钥匙的容貌,由上下两个局部组成。下面是方孔圆钱的造型。刻有“国宝金匮”的字样。上面是正方形,两头刻着“直万”两个字。《古钱大典》中称“国宝金匮直万”是钱币中的绝品,可以买卖黄金千两。

关于这种钱币,后世也有许多的猜想,比方有的人以为这枚钱币并不是事先市面上用于流通的货币,只是一种标志王莽拥有黄金数量的工具。还有人说这个钱币是用来兑换黄金的凭据,由于事先有规则“金货一品”,一斤黄金价值就是一万,而“国宝金匮直万”中刻有“直万”二字,所以很有能够是用来兑换一斤黄金的。

货泉

货泉是王莽第四次货币变革的产物。货泉的流通工夫从公元前14年开端,不断到刘秀树立东汉之后的公元前40年。

货泉是由青铜制造而成的,钱币上刻的字也多爲悬针篆体,版型也有近百种,这种货泉传世的数量并不多,所以相当珍贵。在中外货币铸造开展史上有人已经这麼说过,“前有王莽的宝货制,后又咸丰的钱钞制”,这样的说法也是有其道理的。

热门推荐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dd200025ada9d01c9bf\

珠宝日记

胡适曾说过“王莽是中国第一个社会主义者”,而近几年穿越剧都比较流行,但大多是和宫斗紧密相关,这种天马行空的想法,很受欢迎,却觉得很不切实际。以现代的思想带入到古代封建制度严格的生活中,或有很大的不协调与步步艰辛。但是王莽,一个标新立异而又传奇的一生,似乎确实有时光旅行机,将现代的人送到古代。



王莽在古代来说,寿命算很长69岁卒,在位16年,王氏家族在西汉末年是权倾朝野的外戚。但是其自身却半点纨绔子弟的气息都没有,为人低调,生活简朴,谦逊有礼,仁厚悲悯,几乎就是当时的道德楷模。也正是因为王莽的这些品质,广获好评,尽得民心在当时动荡不安,最后被拥立为帝。而说其穿越,从其改革中看确实有几分相像。



一、土地国有,人人平等

土地由私有制,改为“王田”,也就是我们常说收归国有,私人不得买卖。跟我们国家现在的土地制度十分相似。再来就是废除奴隶制度。将奴婢改称“私属”,不得买卖,禁止再出现奴隶,已有奴隶不动。也就是变相的禁止人口买卖,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不能随意买卖,更别说是杀害了。王莽的儿子,因为杀了一个婢女,最后被王莽处斩。虽说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但却很少有践行者,王莽却践行到底。



二、政府调控物价与赊贷政策

设立“五均官”,他们的一个主要工作就是平衡物价,平定市场上每种货物的价格并定价,称“市平”,高于这个价格政府就要出面干涉,保持物价;如果低于这个价格,就任由百姓,大有政府的宏观调控手段。而且还推出“赊贷”,这种赊贷不是民间推行,而是由政府推行,其中一项重要的赊贷是提供给没有资金而想从商的人。就当时而言,士农工商,商人是最为不齿的,也是最不受推崇的或着说是深受鄙视的。但是王莽这一改革却是大大鼓励的百姓从商,进行贸易往来。


三、黄金国有,货币改革

王莽将所有黄金都收归国有,私人不得储备黄金,算是将黄金做为储备金在使用,制造铜币发行。而这种铜币又不同于之前使用的铜钱,对于当时流通的货币进行了四次改革,有的类似于虚拟货币,将之前按重量计算的不便货币,改成契刀,货泉等。



四、鼓励科技创新和发展

王莽在位期间,积极鼓励科技创新,对于各种天方夜谭,天马行空的想法,都予以鼓励,并协助各行各业人士进行实验。而且给他们厚禄,各种珠宝银两骏马都不吝啬。他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土地面积测量;全国的人口统计;在医学方面,进行人体解剖,大胆推行人体研究,甚至已经开始推行手术。对传染病采取集中隔离措施;对度量衡进行改革,发明王莽卡尺,与我们现在的游标卡尺非常相似。



五、疯狂改名,攻打高句丽

王莽对于名称有着近乎疯狂的偏执,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规模修改地名,而且不止一次的修改,搞得官员都分不清哪是哪。不光是地名还有许多官名,建筑名,甚至是对少数民族的称号。而且对于高句丽十分厌恶,按说当时高句丽是毫无打压的价值,但是即使在对匈奴极其艰难时刻,还是抽兵去攻打征服他们,还把他们的名字改成了“下句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