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取消教師職稱,對教師工資影響有多大?

由於教師行業的工資水平相對社會行業普遍較低,評職稱在教師之間似乎是重中之重。職稱的本意是對專業技術人員的技術水平、工作能力水平的層次區分。教師的工作,是一種對腦力和體力要求都很高的工作。

如取消教師職稱,對教師工資影響有多大?

怎樣衡量教師工作的質量高低呢?使用職稱這一指標,顯然很便於操作。但是讓職稱發揮正面作用的前提是,職稱要與教師個人真實業務水平一致。但是,我們目前的職稱制度,顯然失去了它原有的意義和作用。有些老師的教學水平、對學生和工作,經常就是得過且過,而30來歲就已經評到了高級職稱。由於職稱評審缺乏真正的公開和陽光操作,使得職稱評審中一些醜惡現象常常已合情合理的形式出現與發生,導致部分青年教師在工作中除了教書就是顧著跟教務主任年級組長校長打好關係,畢竟誰晉誰不晉最終由領導來定。最終使我國的一些政策條例被變形走樣的發揮作用,也被很多教師所詬病。搞得職稱評審工作一地雞毛。

一位老教師這樣說,"我工作39年,今年59歲,2018年8月年滿60,達到退休年齡。正因為職稱的問題讓我心酸,一輩子紮根山村,2016年才得到一級教師職稱,作為一名老教師作為一名中學教師,辛勤耕耘講臺30多年了,對於自己當初的選擇始終無怨無悔。但對於職稱,真是寒心且難堪啊!"

大多數想評職稱的人工作都是努力的,希望盡通過努力盡快評到職稱,這很正能量。可現實是什麼?大多數評到職稱的人,不需要再努力工作的了,也就是不好好工作了,這種情況在評到職稱的人裡面,不佔少數。有的已經評到職稱的老師,在學校基本不帶什麼課,混混日子,但是他的工資比沒評上職稱的認真努力工作的老師要高不少。

如取消教師職稱,對教師工資影響有多大?

教師工資的組成包括崗位工資+薪級工資(工齡工資)+績效工資+教齡津貼+地方性補貼+十三月獎勵性工資+農村教師補貼+目標考核獎+職稱工資。但並不是每個學校都有這些工資組成部分的,平常差不多能發齊7項就已經非常不錯了,而這部分當中,職稱工資又是決定教師工資高低的最重要的一個部分,甚至低級職稱的教師工資要比高級職稱的教師工資低上5000-8000元,這個差距就註定了職稱是所有教師追逐的最終目標。

有高級職稱的老老師的工資比初級的要高很多。比年輕老師要多很多,加上教齡,甚至是兩三倍。

如取消教師職稱,對教師工資影響有多大?

教師職稱的存在多年,引出許多的問題,取消教師職稱對教師工資影響有多大呢?

總體來看,取消教師職稱對於大部分教師是有好處的,首先能夠脫離高級職稱的限制,整體提高教師收入情況,體現了公平性,不至於像現在這樣每差一個級別工資相差近千元;其次,教師收入分為多項收入計算,能夠有效的提高教師工作積極性。但或許取消教師職稱會帶來其它並不可預知的問題,如:教師收入的公平分配、教師的職位提升等。

如取消教師職稱,對教師工資影響有多大?

也有網友指出:評職稱雖然說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但就像高考一樣,畢竟是個客觀的標準。在職稱的進步方面,老師們還是有相當大的自主權。如果取消了這個客觀標準,完全按照領導意志來,那麼不公平之處只會更多了。但是,職稱的評定標準、操作程序,真的是需要改革了。

對於教師職稱問題,你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