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背圖第二十五象

推背圖第二十五象

讖曰

北帝南臣 一兀自立

離離河水 燕巢捕'麥戈'

頌曰

鼎足爭雄事本奇 一狼二鼠判須臾

北關鎖鑰雖牢固 子子孫孫五五宜

金聖嘆註解:

此象主元太租稱帝離河,太祖名鐵木真,元代凡十主。斧鐵也,柄木也,斧柄十段即隱十主之意。

1. 解讖

【北帝南臣】:蒙古忽必烈在北方稱帝,建立元朝,南方漢人稱臣。

【一兀自立】:「一兀」為「元」,指忽必烈改蒙古為元,建立元朝。

【斡離河水 燕巢捕「麥戈」】(陳曦試解)

「麥戈」:這個古字已失傳,故從句意破解。本句似指離開了斡難河(今蒙古鄂嫩河) ——會盟建國之後,就開始了四外的劫掠擴張,象捕燕巢一樣。

「斡離河」:斡:音握,指斡難河,1206年,斡難河源頭舉行庫裡臺選汗大會,鐵木真被推選為大汗,尊號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國。

本句並非對「斡難河」的名稱預言有失誤,而是刻意做些微改動以掩飾天機。正如第5象用「金環」喻指(楊)玉環。唯恐天機盡洩,讓當世人看破,這是預言之道。

「燕巢捕」:似喻蒙元攻滅他國,象捕燕巢一樣容易,戰術也是象捕燕巢一樣合圍攻伐。捕、端燕巢至少要從兩邊下手,成吉思汗確立的「大迂迴」戰術,就是先不直接正面作戰,而是通過遠距離快速包抄迂迴,分進合擊來擊垮對手。

2. 解頌

【鼎足爭雄事本奇】

「鼎足爭雄」:蒙古、西夏、金國三國,如鼎的三足,鼎力「爭雄」。

「事本奇」:局勢出乎意料。弱小蒙古崛起,後來居上堪稱奇。

【一狼二鼠判須臾】:指三國爭雄很快見了分曉,蒙古迅速滅了夏和金國。

「一狼」:指蒙古。「二鼠」指西夏、金。「須臾」:很快。

【北關鎖鑰雖牢固 子子孫孫五五宜】

雖然北國蒙古軍事強大,但是忽必烈建元朝後,只能傳十帝。

「鎖鑰」:軍事要塞。此為借代用法,指元的軍事力量。「五五」:十。

《推背圖》本象把蒙元喻為「狼」。自鐵木真建國開始,大蒙古國就成了一部戰爭機器……鐵木真一生使大蒙古國的疆域擴張到約3000萬平方公里,橫跨歐亞大陸,從波羅的海到太平洋,從西伯利亞到印度洋的波斯灣。元朝時進一步擴大,雖然四大汗國各自為政,但形式上,依然尊大元皇帝為「共主」。

正視這段歷史,不難發現: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在於她悠久深邃的文化——我們祖先博大的胸懷和先進的文明同化了蒙古,使這個古老的民族第一次成為中華民族的一部分,使大元也溶入了中華歷史文化之中。

回過頭來,再看看《推背圖》這一象,在中國的歷史上給予鐵木真的大蒙古國一個「狼」的預示,給蒙元一個「伐性之斧」的比喻,給元太祖鐵木真一個斧頭的畫謎,給元朝繼任者10段圓木的象徵,都是恰如其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