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大盤又回來了 中海公園城1500套房開賣

進入夏季,開發商推盤加速,各售樓處也普遍多了幾組訪客。無論最終結果怎樣,這都是“旺季”裡該有的模樣。總價在百萬以內的房子,之前提及最多的,要麼是市區地鐵站附近30平方米左右的“老破小”,選新房就只能去團泊湖和東麗湖看了。而對於天津三大湖區之一的天嘉湖,提及的卻很少。一方面,近些年津南發展的重心轉向津沽公路沿線、市區經辛莊至鹹水沽一段,津港公路沿線熱度大不如前;另一方面,天嘉湖周邊項目新增供應寥寥。不過,從去年開始,天嘉湖所在的八里臺鎮,熱度似乎重又開始回升。

熟悉的大盤又回來了 中海公園城1500套房開賣

中海公園城實景

在中海公園城售樓處門口,工人正在主路上移植行道樹,提升改造園區景觀。下午4點,小區入口進進出出的汽車很多,時不時還會因道路施工而形成小擁堵。據項目負責人介紹,目前社區已經交付了5000餘套房源。其中,裝修率已經達到7成,常住戶數至少有2200戶、近5000餘人。

究竟是什麼人會跑到這麼遠來買房,並且還會常住在這裡呢?據介紹,公園城的業主大致分為三大類:大約50%屬於市區外溢,大約35%為外地來津工作、落戶的新天津人,大約15%是周邊的原村民。從購買需求上基本上就兩大類:剛需和圓夢。剛需的客群既有周邊村民又有市區外溢,既有自由職業的又有工作半徑在附近的,為了兼顧生活便利性和住房性價比。圓夢則是以換聯排為主,老人把市區的老房子出租、出售或是留給孩子,自己來這邊用更低的成本去實現居住形態的質變。

熟悉的大盤又回來了 中海公園城1500套房開賣

中海公園城實景

據天津市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7年天津的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已經達到82.93%,水平接軌發達國家。這種城鎮化率是怎麼來的?傳統印象中,我們只認為主城區不斷外擴才會實現更大的城鎮化率。其實除此之外,外圍很多小城鎮的發展,是一個重要原因。

熟悉的大盤又回來了 中海公園城1500套房開賣

已經立起圍擋的津南文化中心工地

而開發商近些年來在環外組團重金搶地,也不僅僅是被市區高地價擠壓出來,更是因為天津新型城鎮化所帶來的全新購房需求。在公園城的業主構成中,周圍各大產業園的職工佔據相當比例。他們確立工作重心後,傾向於把家庭重心、生活重心轉移到當地,實現工作、生活的無縫對接。

當然,隨著這些環外板塊熱度的攀升,土地價格也水漲船高。以這兩年大熱的津南區為例,辛莊、雙港的二手房已經到了17000-25000元/平方米;目前最火的鹹水沽,已經成了兵家必爭之地;甚至連更遠一些的北閘口,樓面地價都已經過了1.4萬元/平方米。相比之下,八里臺鎮的天嘉湖板塊,因為星耀五洲和公園城兩個大盤全都是多年前拿到的土地,樓面地價簡直成了白菜價。比如中信當年拿下公園城,樓面地價只有1512元/平方米。對比現在北閘口的地王,基本只有他們的十分之一。於是,這也成了八里臺鎮天嘉湖板塊的整體競爭力。

如今,天津大盤已經到了末班車時代,而公園城正是名副其實的超級大盤。項目位於津南區八里臺鎮天嘉湖大道西側,整體建面251萬平米,容積率1.01。南側,是7.3平方公里的天嘉湖。最新項目規劃圖上顯示,項目純居住組團就有23個,產品全部為高層和聯排別墅。

熟悉的大盤又回來了 中海公園城1500套房開賣

中海公園城實景圖

項目位於天嘉湖北側,整體更像一個橫置的梯形,高層、排屋整齊排布。社區內有多條水系將各居住組團巧妙區隔開,東側嵌入6平方米的廣闊水域,與社區規模最大的公園相呼應。這種景觀內置,除了滿足業主推窗看景的私密情趣,更是家庭、鄰里戶外交流的集中平臺,風箏展、孩子樂園、寵物天地、社區野餐,總有空間安放人的情感。內部道路規劃上,項目更注重各居住組團的緊密聯繫,環形道路配上四通八達的小徑,社區似乎也刻意營造這種層次感。單一居住組團都會進行專屬景觀設計,一個組團甚至可以出現一橫兩縱3條主景觀軸。

這些年天嘉湖的成熟卻沒有因星耀五洲的隕落而完全停滯不前,以中海從中信手中收購的超級大盤——公園城為代表的若干項目在此深耕,積累了頗具規模的業主及常住人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