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成一棵樹

活成一棵樹

人這一輩子,不管壽命長短,總也活不過一棵樹。我有這樣的想法已有好長時間了。今年七月份,當我來到青城山,面對著那莽莽蒼蒼的一山綠樹時,我的這種想法更是強烈。

且不說天師洞前張天師親手栽植的那株已成為國寶級的銀杏樹,雖經千年風雨,至今依然冠蓋如雲;也不說青城山山門前的人行道上那株讓人須仰視才見樹頂,具有500年樹齡的參天小葉楠,單是那滿山滿坡筆直的水杉、傲岸的柏樹、挺拔的松樹等等的一切大樹小樹,我都不敢小瞧。別看是一棵只有碗口粗細的樹或一段纏繞於樹身上的藤,說不定它們的年齡都會比我大好多。撫摸著它們那潮溼的甚至是帶點綠色苔蘚的皴裂的樹皮,仰望著它們那直衝雲霄的樹幹,一種歲月的滄桑感便襲上心頭。

人生苦短。一個人從呱呱墜地,到命歸黃土,也就是百八十年的時間。在這短暫的幾十年裡,人要想有所作為,活出一份別樣的精彩,又談何容易。期間,生活中的艱難困苦、路途上的磕磕絆絆、命運裡的種種磨難,以及尋常日子裡的那些逼得人喘不過氣來的壓力、責任等等,都像一個個無情的漩渦一樣,隨時都有可能將人吞入無底的深淵。面對磨難,是腳踏實地、鼓足勇氣追逐希望,還是怨天尤人、逆來順受,抑或是採取其它的生存方式,這是每一個人都必須做出的選擇。選擇不同,所走的道路便不一樣。於是,世間便有了形形色色的人生。

青城山地處四川盆地西部邊緣山地著名的“華西雨屏帶”中北段,年平均溫度為15度左右,年降水量達1225毫米,無霜期達271天,這樣的氣候特點自然非常適合樹木的生長。然而,一株幼小的樹苗要想在萬木爭榮的森林裡長成一棵參天大樹,也絕非易事。期間,風霜雨雪、雷電冰雹、蟲災、火災等自然災害,以及物竟天擇、優勝劣汰的自然法則,隨時都有可能將一株正茁壯生長的樹毀於一旦、消於無形。我雖不知道這裡的每一棵樹究竟經歷了怎樣的風雨、發生過怎樣的故事,但我此時卻看到了這或高或低、或粗或細的樹,都活出了一份獨有的瀟灑,都活出了一份旺盛的精、氣、神。

望著滿眼的綠樹,我不僅想,是什麼力量、什麼精神,抑或是什麼信念,讓所有的樹在四季的更迭裡深諳生命枯榮的自然法則,春來新綠滿枝,秋來落葉歸根,默默地紮根泥土,汲取營養,把一年的陽光雨露鐫刻、濃縮在自己的年輪裡,用清晰的紋理銘記著自然界的陰晴圓缺、週而復始。是道家的清靜無為、道法自然,還是進化論的物竟天擇、適者生存?

翻過一個山包,迎來一道向陽的山坡,我更驚歎於那自上而下潑墨般的滾湧而來的濃綠了。這裡的樹,佔盡了地利,既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又有無限的陽光雨露,它們把能夠舒展的枝條盡情舒展開來,把能夠流動的綠色盡情流動起來,就那麼無拘無束地把一派溼潤鮮活的綠意明晃晃、亮閃閃地宣洩在人們的視野裡,恣意地展示著生命的磅礴與昂揚的激情。

活成一棵樹

樹,生於陽坡,陽光充足,土地肥沃,可謂順境;樹,生於陰坡,風雪交加,土壤貧瘠,可謂逆境。生而為樹,無法選擇自己的紮根環境;生而為人,同樣也無法選擇自己的家庭出身。家庭出身不同,人生的起點高低就不一樣。一個人家庭的社會地位、經濟狀況、人脈資源以及父母精神品質的差異,都會影響子女今後的精神品質、發展前景和社會成就。

此刻,我坐在長滿杉樹的“椿仙大道”的林蔭石凳上休息,腦海裡卻在想著我家鄉的那些樹、那些人。

我的家鄉是在一片茫茫無際的退海之地上建立起來的,土地鹽鹼化程度嚴重,雖經黃河之水千百年來的沖洗,仍不能鎮壓住那時時泛出的鹼花。呼啦啦的四季風一刮,流沙遍地;咕咕咕的潮水一湧,又是遍地的苦澀。在這樣的環境裡,自然長不出什麼參天大樹,倒是滿目的紅荊生機蓬勃地主宰著荒原上的一切,搖曳出一派蒼涼的生機。

自我記事起,我的家鄉就只種些耐活的柳樹、榆樹、槐樹和耐鹼的棗樹,這些樹既長不很高,也長不很粗,能夠檁條粗細就算是成才了。家鄉人要想蓋屋,高大筆直的房梁必須到外地去購買。每逢有人家買回了房梁,兒時的我和小夥伴們都會聽到大人們那一陣陣的驚呼聲和讚美聲。因此,大人們嘴中最高的褒獎就是一句棟樑之才。

家鄉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栽花不如栽樹,養鳥不如養雞”。於是乎,田間地頭、溝渠崖頭,一棵棵筆直的梧桐樹,一排排挺拔的白楊樹,一片片茂盛的榆林、槐林,渠化著田野,濃綠著鄉村,把個簡簡單單的自然村落妝點得生機勃勃。

清楚地記得,家長告誡我們最多的是“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老師教育我們最多的是“要好好學習,將來做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才”。也清楚地記得,在每年發放高考通知書的日子裡,大隊書記總是組織起一幫人敲鑼打鼓地把一張張喜報送到家長們的手中。激動的話語,感人的場面,使人們覺得倍感溫暖。於是乎,一批又一批土生土長的鄉下孩子,走出了家鄉那方貧瘠的土地,脫胎換骨成了城裡人,並漸漸成了各行各業的佼佼者。

活成一棵樹

時光荏苒,日月如梭。當那些如我一樣走出家鄉的遊子驀然回首時,家鄉也在這短短的幾十多年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家鄉的命運也正在逐步實現著由弱到強、由低到高的轉變。一座座漂亮的四合院拔地而起,一條條寬闊的柏油馬路縱橫陳列,一陣陣歡聲笑語在幸福美滿的新農村裡盪漾。我知道,這一切的鉅變,根源於家鄉父老那夜以繼日的辛勞,根源於父老鄉親們那孜孜以求的堅持。天命運數,壯哉家鄉!家鄉的父老鄉親才是奇蹟的創造者,他們才是根植於家鄉這方土地上的真正棟樑!

人不可能活過一棵樹,但絕對可以活成一棵樹。不知為何,坐在石凳上休息的我突然就有了這樣的想法。我不禁為我萌生出這樣具有禪宗道義的想法而豁然開朗,進而沾沾自喜。此時,我不再豔羨青城山那漫山遍坡高大挺拔的樹木,也不再豔羨那些樹木優越的環境、古老的樹齡,而是想在自己的人生歲月裡,活成一棵獨一無二的樹,器宇軒昂地立於天地間,將自己的精、氣、神搖曳成一道怡人的風景,一任四季風霜雨雪的雕飾,一任花開花落、雲捲雲舒……

苗客A P P,與樹一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