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再值钱,也舍不得花钱?有多少人的消费欲望被房子剥夺了

房子再值钱,也舍不得花钱?有多少人的消费欲望被房子剥夺了

房价大涨,需要住房、但没买房的人会焦虑。那买了房的人就高正无忧吗?

房子再值钱,也舍不得花钱

房价不断上涨,带来的结果并不是没人买。反而是,咬牙四处筹钱,也要交齐首付,然后开始过上按揭还贷的日子,在工资不大幅上涨的前提下,少则10年,多则20、30年,才能彻底还清贷款。

这样一来,辛苦赚来的工资,都付出给了房子,所以,这类人群自嘲是“房奴”。

据悉,我国通过银行贷款买房的家庭大约有2亿户,单算家里的主力“还贷”者,房奴人数应该有4亿多了,这个群体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舍不得消费。

为什么这么说呢?

比如,北上广深的买房者,收入普遍很高。但房价也高的离谱,随便一套房产,都是500万以上。即使月收入2万,在不涨工资的前提下,不用一分钱,也要20年以上才能还清房贷。如果是夫妻两人共同还贷,也至少需要10年。

何况,不可能不花钱,养娃就是持续的、不能省的一笔巨大开支。

拥有了这些一线城市的房产,基本上都是“千万负翁”,房子确实很值钱,但能用的现金却非常少。而三四线城市的房价,要按当地的人均收入来买房,同样非常艰难。

买房对大多数人来说,都不是一己之力。需要消耗几代人的积蓄,这种情况下,谁有多余的闲钱消费?

房子再值钱,也舍不得花钱?有多少人的消费欲望被房子剥夺了

房子让人的“欲望”越来越低

中国现在也正在步入“低欲望”时代。

人总是会把钱花在最重要的地方,房子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但一套房子,换取了太多资源。正常的欲望都被压制了。

比如过去可以随便的去饭馆,偶尔去旅游,平时上网购物,买零食,看电影,充值一些视频会员,甚至买辆轿车都毫无压力。

但满足了最大的欲望,住进了最想要的房子,一切都变味了。

据统计,从1990年至今,我大中国城镇居民的消费性支出增幅有两次低点,第一次是1998年,当年度的人均消费支出增幅只有3.5%。

到2017年,我大中国的居民消费性支出增幅下降到5.9%,乃是1990年以来的次低值,仅比1998年好一点。

实质上房地产生产的只是国内财富,只是属于少数人的账面财富。如果你只有一套房,房价上涨你也是受害者,房价涨到天上去和你也没关系,因为你又没办法变现,但银行的贷款可是一分没少还,同时还要承受房价上涨带来的整体财富变相缩水和消费支出增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