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再值錢,也捨不得花錢?有多少人的消費慾望被房子剝奪了

房子再值錢,也捨不得花錢?有多少人的消費慾望被房子剝奪了

房價大漲,需要住房、但沒買房的人會焦慮。那買了房的人就高正無憂嗎?

房子再值錢,也捨不得花錢

房價不斷上漲,帶來的結果並不是沒人買。反而是,咬牙四處籌錢,也要交齊首付,然後開始過上按揭還貸的日子,在工資不大幅上漲的前提下,少則10年,多則20、30年,才能徹底還清貸款。

這樣一來,辛苦賺來的工資,都付出給了房子,所以,這類人群自嘲是“房奴”。

據悉,我國通過銀行貸款買房的家庭大約有2億戶,單算家裡的主力“還貸”者,房奴人數應該有4億多了,這個群體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捨不得消費。

為什麼這麼說呢?

比如,北上廣深的買房者,收入普遍很高。但房價也高的離譜,隨便一套房產,都是500萬以上。即使月收入2萬,在不漲工資的前提下,不用一分錢,也要20年以上才能還清房貸。如果是夫妻兩人共同還貸,也至少需要10年。

何況,不可能不花錢,養娃就是持續的、不能省的一筆巨大開支。

擁有了這些一線城市的房產,基本上都是“千萬負翁”,房子確實很值錢,但能用的現金卻非常少。而三四線城市的房價,要按當地的人均收入來買房,同樣非常艱難。

買房對大多數人來說,都不是一己之力。需要消耗幾代人的積蓄,這種情況下,誰有多餘的閒錢消費?

房子再值錢,也捨不得花錢?有多少人的消費慾望被房子剝奪了

房子讓人的“慾望”越來越低

中國現在也正在步入“低慾望”時代。

人總是會把錢花在最重要的地方,房子當然是必不可少的。但一套房子,換取了太多資源。正常的慾望都被壓制了。

比如過去可以隨便的去飯館,偶爾去旅遊,平時上網購物,買零食,看電影,充值一些視頻會員,甚至買輛轎車都毫無壓力。

但滿足了最大的慾望,住進了最想要的房子,一切都變味了。

據統計,從1990年至今,我大中國城鎮居民的消費性支出增幅有兩次低點,第一次是1998年,當年度的人均消費支出增幅只有3.5%。

到2017年,我大中國的居民消費性支出增幅下降到5.9%,乃是1990年以來的次低值,僅比1998年好一點。

實質上房地產生產的只是國內財富,只是屬於少數人的賬面財富。如果你只有一套房,房價上漲你也是受害者,房價漲到天上去和你也沒關係,因為你又沒辦法變現,但銀行的貸款可是一分沒少還,同時還要承受房價上漲帶來的整體財富變相縮水和消費支出增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