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病人每次住院就要抽血檢查,病人可以拒絕嗎?

用戶6862570805

“快樂的小大夫”為您解答,歡喜關注


病人每次住院都要抽血化驗檢查,這個必須的,就像人每天都要吃飯一樣,一不能說今天吃了明天就可以不吃了!為什麼要這樣那?

3.每項化驗都是針對患者疾病實施的,並不是每個住院患者住院化驗都是相同的,但大部分都會有一兩項一樣的,比如血常規和尿常規,這兩個化驗不貴,但能確診或者排除身體所處的狀態。而外科患者一般都要查凝血象,為了瞭解患者的凝血狀態,適不適合手術,如果太差需要術前調整,防止手術時出血不止!

4.不同科室查的化驗不完全相同,同一科室的患者得不同疾病檢查項目也不同。比如神經內科患者,腦梗塞和腦炎的患者檢查項目就不完全相同,前者要查同型半光氨酸,後者要查腦脊液!

5.不同疾病,或者同一疾病檢查頻次不同。比如同樣是闌尾炎,一個是單純闌尾炎,一個是闌尾炎穿孔出現感染休克,前一個可能住院期間查一兩個血常規,後一個可能要每天查,住院時間還長!

關注“快樂的小大夫”,每天為你推送實用醫療知識


快樂的小大夫

在臨床上確實經常碰到這樣的事情,很多病人或家屬抱怨一住院就得抽血化驗,甚至有些拒絕抽血並簽署後果自負的病情告知書。其實這個問題的關鍵點在“住院”,既然達到住院標準了,病情肯定不太穩定,醫生要進行抽血化驗主要是基於以下目的:

1、 術前檢查。外科準備做手術的所有病人,都必須要查血常規、凝血功能等,這是診療常規,不抽血化驗萬一術中大出血就問題大了。


2、 診斷的需要。既然住院,肯定有一定的主訴(最主要的不舒服症狀表現),醫生根據患者的描述及體格檢查,會擬診一些疾病並需要排除一些疾病,這就需要抽血化驗進一步明確。如一個胸悶胸痛的患者,醫生為了明白是不是心梗,需要抽血查心肌酶,要排除有沒有心衰,需要抽血查BNP;一個發熱咳嗽的病人,醫生需要了解是不是細菌感染,需要抽血化驗血常規、C反應蛋白、降鈣素等。


3、病情評估的需要。有些疾病雖然診斷明確,如老慢支繼發、冠心病再次發作等,但需要抽血評估本次病情的嚴重程度。如慢支急發的患者經常要查血氣分析瞭解有無缺氧和二氧化碳瀦留。



當然,也有少數病人不理解,堅決拒絕抽血化驗,要求只輸液。碰到這種情況一般管床醫生會先耐心進行溝通,如果實在無法溝通的,會讓患者委託人簽署後果自負的告知書。


醫患家

除了血常規裡面的血紅蛋白過低需要補充外,其他的情況也有可能導致手術日期的延後。比較常見的是白細胞增高,白細胞可以理解為我們體內的衛士,白細胞的數量過高的時候,提示可能有炎症的情況存在,那麼這個時候如果同時手術,可能會加重這種情況,於是一邊需要等待消退後再手術。除了過高,白細胞可能還會出現過低的情況,有的病毒感染可能會導致白細胞的降低,當然還有血液系統方面的疾病也可能導致。血常規還有一個重要的指標就是血小板了,血小板是我們身體凝血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部分血液系統疾病或者嚴重肝臟疾病的患者可能有血小板過低的情況,這個時候匆匆進行手術顯然也是不利的。 針對凝血功能,更詳細的檢查就是凝血功能4項/6項了,能夠完整的評估我們的凝血功能的工作情況,如果有異常的情況,顯然手術中出血的風險就會增加。 肝腎功能則是反映我們身體的代謝功能情況的,肝臟和腎臟是人體的主要代謝器官,除了我們日常產生的一些“廢料”外,手術中或者手術後使用的一些藥物,也是要通過肝腎來進行代謝的,如果他們有異常,輕微的可以通過避免使用一些肝腎負擔重藥物,而選擇負擔輕的藥物來代替,但如果是嚴重的異常,那麼就提示可能還有其他疾病需要先治療了。除了上面這些血液的檢查外,如果有計劃宮腔鏡手術的患者,通常還要檢查術前的白帶情況,如果白帶提示有黴菌性陰道炎這樣一些情況,那麼可能會增加術後感染的風險,所以也是需要先治療好後再手術的

龔曉明醫生

很多患者及其家屬都有這樣的疑問,為什麼住院就要抽一堆血,做一堆檢查,有必要麼?答案是肯定的。首先,患者需要明確這樣一個認知,住院檢查所抽的血並不會對人的身體造成影響,即使是貧血患者也不會。下面我來解釋一下,為什麼患者每次住院都需要抽血檢查。

抽血檢查是對患者全身情況的一個評估,比如血常規就是通過觀察血細胞的數量變化以及形態分佈從而瞭解、判斷患者的血液狀況以及進行疾病的篩查,而生化全項是初步判定肝腎功能、血脂血糖等情況。艾滋、梅毒等儘管入院可以不查,術前也是必須要查的,這不僅是對患者的保護,也是對醫護人員的保護。患者入院之初,醫生會根據每個患者的初步情況來判斷哪項必須抽血,哪項可以暫緩。再者,根據患者住院科室的不同,入院之初抽血檢查的項目也會有所側重。什麼情況下,可以暫緩或不抽呢?比如,患者一週前剛剛體檢,並且帶了檢驗報告單(檢驗結果無明顯異常),而且該檢查報告是出自比較權威的醫療機構,這種情況下就可以考慮暫緩重複抽相同檢查項目,例如腫瘤標誌物等檢查。

本期答主:王亞敏,醫學碩士


生命召集令
只要是與醫療相關的話題,總有唯恐天下不亂的人發出一些奇奇怪怪的聲音,但事實真的是他們認為的那樣嗎?

住院抽血用於做什麼?

主要用於入院時必做的項目:血常規、生化(肝功能 、腎功能 、血糖) 、免疫(乙肝、丙肝、HIV、梅毒)。

為什麼做這些檢查?

1.法律法規的要求

2.初步評估表情

曾經一位學長,因為給病人拔牙前沒有注意查凝血功能,結果術後病人出血不止,一查才知道是血友病,因此而惹上官司。

3.監測作用

4.預防和控制傳染病

通過入院必檢項目,可以有效地將乙肝、丙肝、HIV、梅毒的患者篩查出來,對預防和控制傳染病的傳播和醫源性感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實際上,絕大部分傳染病患者都是偶然檢查出來的,許多傳染病患者本人並不知道自己患有傳染病。

試想一下,如果一個HIV患者住院做手術時,醫生要是不知情,是不是有很大的可能被感染?

5.規避醫療糾紛

在醫患糾紛嚴重的今天,劃分彼此的責任十分重要。一些在院前就存在的疾病,通過入院時的常規項目檢查出來後,則不至於被病人誤以為是住院期間獲得的。

例如:我國是病毒性肝炎大國,既有院前感染,也存在醫源性感染,通過常規檢查可以有效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醫患糾紛。

6.查出其他疾病

畢竟定期體檢的人非常少,許多病人並不瞭解自己的健康情況。一些骨折的病人,經常在住院時候查出糖尿病、血友病、傳染病等

病人可以拒絕嗎?

但是,從對彼此負責的角度出發,並不建議這樣。有一句話說得挺好:“存在即是合理的”。既然制定此項規定,必然有它的道理,只是因為術業有專攻、隔行如隔山,非醫務工作者對此不理解罷了。

醫生真的通過這些檢查創傷了嗎?


是否有反覆抽血做重複檢查呢

病情需要複查的會,但不需要的就不會。例如:免疫就不需要重複檢查,入院時明確有無即可,但是像血常規和生化可能隔幾天會重複檢查一遍,不是為了拿回扣、不是為了套醫保!僅僅只是病情需要,通過複查這些血象來判斷病情變化及藥物的療效等!


下半夜的風


阿貴58568948

我是檢驗科的,每回病人住院都是在我們這裡抽血檢查。我來說說為什麼住院要抽血檢查,雖然現在科技不斷髮展,但是很多指標都是要抽血才能實現的。這樣才能讓大夫更好的對你整體情況做判斷,而且西醫也是比較依賴輔助診斷的。


2.如果是有創傷性手術,需要輸血的必須要查輸血前四項,也就是艾滋梅毒乙肝丙肝。雖然現在血製品很保險,術前查了才能排除術中感染引起的糾紛。無論為了患者還是醫生這都是必要的項目。

3.有很多化驗是針對你的病症去查的,這類化驗就是必不可少的。比如癌症病人必須查腫瘤,內分泌紊亂必須查激素,感染必須查查血常規和超敏c反應蛋白,自身免疫性疾病就要查下自身抗體,轉氨酶高,就要查下肝功和肝炎系列

。這都是很多B超啊那些無法替代的,必須通過血液才能化驗。

希望我回答有幫助。


一璐相隨


然而並沒有64680271

中醫是經驗醫學,看病憑醫者的經驗判斷病因;而西醫卻是證據醫學,看病憑診斷結果來分析病因。

為什麼每次要抽血檢查?你知道血液的重要性就明白了!


血液,是往全身各個器官、細胞運送氧氣以及營養物質的,然後再把產生的廢物、二氧化碳等運到相應器官排出體外,血液是起到調節人體機能,維持內外環境平衡的作用。如果人體各部位有異常,都可以從血液攜帶的各種信息來判斷出來。所以,檢查血液中各種細胞、電解質以及其他成分的質和量的變化,就可以判斷出身體各個機能的病變情況。


血液檢查有很多項目,包括:血生化檢查、血免疫學檢查、還有血糖、血脂、肝腎功能、心肌酶、血沉、血流變,腫瘤標誌物等等。我們常做的血常規只是血液檢查的一個項目。


年華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